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规范护理单元管理,落实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引入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以病人为关注焦点、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坚持持续改进等原则规范护理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框架,组织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运用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结果通过应用IS09001:2000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管理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科学化。结论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满足了老年医院的发展及老年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方法重视全员质量管理,建立质控网络,加强质控培训,有效质控监督.改变护理质量控制的形式,强化环节质控.结果及时发现影响护理质量的隐患,抓环节质控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由于质控的科学管理,发挥了监督作用,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做到群策群力,患者满意,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3.
护理质控在护理质量管理活动中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赖兰萍 《现代护理》2004,10(8):747-748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方法 重视全员质量管理,建立质控网络,加强质控培训,有效质控监督。改变护理质量控制的形式,强化环节质控。结果 及时发现影响护理质量的隐患,抓环节质控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结论 由于质控的科学管理,发挥了监督作用,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做到群策群力,患者满意,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的质量直接关系千百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也是能否保证中医疗效的重要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药材市场逐渐繁荣兴旺、货源充足、品种齐全,但是随之又出现了许多弊端。某些药商、药贩不顾药品质量,不讲职业道德唯利是图,使不少伪劣药品充斥市场,再加之从业人员鉴别能力有限,收假、收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季度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及效果。方法:将护理质量季度检查方法由2008年的定时、定人改为2009年的不定时、组长固定组员不定人,并对改进前后的质控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改进前护理质控结果相比,全院平均质控分、患者满意率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科质控分拉开距离,全院患者满意率上升。结论:采取不定期、更加灵活的质控方法,能增强临床护士长的管理意识,有效调动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小组参与质量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运用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对凝血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分析,实现凝血检验的质量改进.方法 利用公式Sigma(σ)=(TEa%-|Bias%|)/CV%计算检验中每个检测项目的σ值,以国家标准WS/T 641-2018为指导,按照西格玛规则图,确定凝血室不同项目质量目标指数及确定个性化质量控制规则.利用标本合...  相似文献   

7.
提高检验质量是检验医学界永久的主题,质量控制(QC)活动不仅仅是室内质量控制(IQC)和室间质量控制(EQA),还包括其他更多的作业技术活动,诸如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工作。只有做好了这些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保证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8.
关于提高医疗质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是提高诊断质量近年来,各地各级医院都在以病人为中心,狠抓医疗质量,争创百佳医院。这无疑对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也不能不看到,目前临床医疗质量还存在不少问题,误诊误治时有发生,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有些错...  相似文献   

9.
质量分析会由院长亲自组织 ,业务副院长主持召开 ,每季度 1次 ,全院职工参加 ,质管科、医务科、护理部、感管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分别对各自分管范围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 ,业务副院长作全面医疗质量估计和评价。质量分析会对医院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现将分析会上护理质量控制中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护理安全隐患 ,总结本季度护理安全情况 ,有无差错、事故发生 ;制度落实情况 :如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 ,护理查房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等的落实 ;患者满意度 :评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规范用语 ,主动服务 ,服务质量等 ;有无投…  相似文献   

10.
持续改进(CI)是质量管理的灵魂,是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QMS)有效运行的重要抓手。如何做好实验室的持续改进是每个实验室管理层应该持续关注和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内容。实验室可以通过开展和实施CI方案来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该文根据ISO 15189:2012中对实验室持续改进的要求并综合相关文献,从CI方案的基本过程和共同支持要素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临床实验室更有效的实施CI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科室质控小组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科内环节质控制度,成立科内质控小组,现定质控小组和质控员职责及要求,将护理质量监控重点,从终末质量前移至环节质量的管理,严把环节护理质量关。结果年度护理质量检查综合评分成绩、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及住出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科室质控小组可大大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和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整体护理是强调以人为中心,并以现代护理为指导,而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零缺陷.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自身行为自觉地依照标准和制度进行约束和控制[1].  相似文献   

13.
毕业实习是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毕业实习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体系是提高高职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院以ISO9000认证的理念,从加强组织管理、制定规范化管理文件、强调过程管理、强化信息收集和反馈制度,体现"持续改进"原则等方面构建毕业实习质量控制体系;以ISO9000认证的理念,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实现实习管理目标化,质量控制科学化,质量考核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专业毕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3,自引:3,他引:93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借鉴美国卫生保健组织鉴定联合委员会(JCAHO)10步持续质量改进流程模式,定义出11个重要的护理方面:特一级基础护理、皮肤护理、护理记录、急救药品管理等.按照医院评审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测量标准,建立阈值,评价护理质量.结果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在推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的4年中,护理质量始终呈平稳上升趋势.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全院护士长对护理部质量管理的认可程度,持续改进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41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65.85%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频率为每季度1次;41.46%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的最佳方式是按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检查;73.17%的护士长得知护理部要检查的消息后告知护士做好相应的准备;65.85%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只能够反映一部分的病房护理质量;85.37%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的质量检查能够促进病房改进护理质量;53.66%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反馈的最佳形式是书面形式反馈;56.10%的护士长认为护理部质量检查结果与奖金挂钩对工作有促进作用;46.34%的护士长对目前护理质量管理满意。结论:护理部质量检查应采取每季度安排1次,按项目检查,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检查;护理部的质量检查得到了护士长的普遍认可;质量反馈应以提升护理质量为目的,采取护士长易于接受的方式,应以书面反馈为主结合个别反馈的方式,慎用公示的方式;全面提高护理部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评估能力,提高质量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6.
生命质量评估在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生命质量产生的历史条件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诊疗技术的进步,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和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关心疾病能否治愈,生存期有多长,更加关心生活的质量,如乳腺癌传统治疗方法是乳癌根治术,但是患侧乳腺、胸大肌等全部切除使得病人身体外形、女性的第二性征标  相似文献   

17.
护理质量管理4个基本要素的实施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金秀 《护理学报》2004,11(3):57-58
笔者报道护理质量管理4个基本要素的实施和体会。阐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护理质量管理的标准、护理质量的监控与考评、如何正确利用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结果。实施全程控制与重点控制相结合、个体控制与组织控制相结合、科内控制与科间横向控制相结合等,对稳定医院工作秩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依据江苏省三级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强化全体护理人员的质控意识,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种软件资料,质控小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督查。比较质控改进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2011年护理质量检查中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患者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消毒隔离、急救药品与器材、护理文件书写及功能科得分分别为(98.5±0.5),(94.5±0.6),(96.6±0.3),(98.4±0.4),(99.4±0.2),(98.8±0.3),(94.8±0.3)分,均明显高于2009年的(92.5±0.5),(90.5±0.5),(91.5±0。3),(90。4±0.2),(96.4±0.3),(95.5±0.3),(91.3±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456,17.741,36.062,53.666,24.962,23.335,18.007;P〈0.01)。结论进行护理质控改进,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测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高谦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64-1564
讨论脑卒中得的生存质量测量注意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方法,总结脑卒中患的生存质量测量的基本要求,推荐一种量表供大家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20.
张长英  蒋贤菊朱永 《护理研究》2007,21(10):2708-2708
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方法。随着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实施医院评审新标准,持续质量改进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为了使持续质量改进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我院设计并应用了护理质量双向反馈表。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