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3-gallate,EGCG)是一种来源于绿茶提取物的丰富多酚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EGCG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实验模型中具有多种神经保护作用,成为PD治疗的潜在药物。该文系统总结了EGCG在PD中神经保护的最新进展,重点归纳了其在抗凋亡、抗氧化、抗炎、调节多巴胺生成以及α-突触核蛋白聚集方面的分子机制。该综述强调了EGCG的药理学特征及其对PD的治疗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提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刘会芳 《中国药房》2007,18(9):706-708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中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的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现已能人工合成。其具有保护心脏、扩张血管、活血化淤、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医药工作者对TM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TMP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有了新的突破,现综述如下。1TMP对心脏的作用1.1干预充血性心衰(CHF)时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AF)的发生、维持林亚洲等[1,2]通过实验犬建立CHF组和TMP干预组。结果发现,相对于CHF组,TMP组持续性AF的发生率明显减少,A…  相似文献   

3.
丁苯酞(NBP)为多靶点抗脑缺血药物,具有保护线粒体、抗氧化、抑制神经炎症等作用。NBP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NBP的作用靶点与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途径吻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治疗PD具有巨大潜力。该文对NBP治疗PD的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治疗P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高发于中高年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在PD的发病过程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微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小胶质细胞的表型变化,不同极化类型的小胶质细胞可分泌不同作用的炎症因子,介导神经炎症,与PD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但目前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调节具有神经毒性的M1型小胶质细胞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M2型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平衡对PD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起到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极化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关机制进行综述,为靶向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治疗PD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奠定相关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7,(8):1143-1149
目的:了解抗帕金森病(PD)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抗PD的临床治疗药物、新型药物及候选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左旋多巴(L-DOPA)类制剂为治疗PD最有效的药物,长期应用L-DOPA类制剂会出现严重的运动并发症。多巴胺受体激动药以选择性高、半衰期长、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等优势,用于单独治疗早期PD或辅助L-DOPA治疗晚期PD,可推迟或缓解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PD的一线药物。抗PD新型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为α-肾上腺素受体、5-羟色胺(5-HT)受体、腺苷A2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作用于5-HT受体的匹莫范色林在治疗PD精神异常方面有效且耐受性好;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沙芬酰胺,α-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菲帕麦唑,5-HT受体激动药候选药物SUNN4057、F15599,腺苷A2A受体拮抗药伊曲茶碱及侯选药物SYNN15,谷氨酸受体拮抗药候选药物ADS-5102、ADX48621等均可辅助L-DOPA显著改善晚期PD患者的运动症状,为PD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积雪草苷(AS)为积雪草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证实AS有神经保护、抗肿瘤、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支架再狭窄、保护肺脏等多方面作用。本文对AS的药理作用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1神经保护作用1.1抗帕金森病(PD):在经典MPTP造模PD动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川芎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温通血脉之功效。川芎嗪为川芎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吡嗪类生物碱。现代医学表明川芎嗪(TMP)具有解痉、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凝集、Ca^2+拮抗、抗纤维化等作用。边晓丽等旧。通过实验发现TMP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很强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器官组织纤维化治疗。TMP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肌微循环有明显保护作用。近年来,有关TMP的研究证实,TMP含数十种化学成分,能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升高血栓素A2水平、抑制血细胞在缺血区的浸润和黏附,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活性、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冠心病效果良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帕金森病(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除运动症状之外,PD临床患者常伴发有多种非运动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帕金森抑郁症状危害着超过50%的PD患者。PD抑郁症状与原发性抑郁症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药物反应之间的差异,使得其治疗药物的开发迫在眉睫。BL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显著抗PD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前期研究表明,BL可以调节实验性PD动物模型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水平,抑制α-突触核蛋白的纤维化病变,提高BDNF等多种蛋白的表达水平。本实验基于鱼藤酮诱导的PD模型,研究BL对于PD抑郁症状的潜在治疗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鱼藤酮(每天2.5 mg·kg~(-1))制备PD动物模型。从造模第3周开始,给药组给予BL口服治疗30 d。通过多种行为学评价、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神经递质检测、神经炎症因子检测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评价BL对于鱼藤酮诱导的PD抑郁症状的治疗和改善作用。结果 (1)行为学评价:与鱼藤酮模型相比,BL治疗组(300 mg·kg~(-1))在蔗糖偏好实验中蔗糖偏好率明显升高(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缩短,悬尾试验中挣扎时间比例提高(P<0.05),旷场实验中跨格次数和活动路程增加(P<0.05),高架迷宫实验中开放臂活动时间增加(P<0.05),转棒试验中掉落潜伏期延长(P<0.05)。(2)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鱼藤酮损伤会引起海马、黑质、丘脑、运动皮质和视觉皮质等区域表观扩散系数(ADC)降低,尾状核等脑区T2*降低,BL治疗对这些功能性参数有改善作用。(3)神经递质水平:与鱼藤酮模型相比,BL治疗后脑内DA,DOPAC,5-HT等神经递质水平显著升高。(4)神经炎症因子表达:与鱼藤酮诱导模型相比,BL治疗能显著降低前额皮质内IL-5和IL-6的含量(P<0.05)。(5)免疫荧光染色:BL治疗可以减轻鱼藤酮损伤导致的黑质部位TH阳性神经元的丢失和α-突触核蛋白表达,减轻前额皮质中GFAP阳性细胞激活和C-Fos蛋白表达。结论 BL能有效改善鱼藤酮诱导后C57BL/6小鼠的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和运动能力表现,减轻脑内神经损伤和铁沉积程度,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提高多种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对鱼藤酮诱导的PD抑郁症状表现出的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灵芝孢子粉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给予灵芝孢子粉治疗(25 g/kg)。给药30 d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和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可明显降低PD模型大鼠脑组织中MDA、NO和TNF-α含量,增加GSH含量,提高SOD、GSH-PX的活性。结论灵芝孢子粉对PD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灵芝孢子粉减轻6-OHDA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是一种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具有抗氧化、抗凋亡、调节转录因子活性等功能,在氧化还原调节和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哺乳动物的Trx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的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基于Trx的神经保护活性,增加Trx的表达可望成为AD和PD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及胞浆内α-突触核蛋白积聚是帕金森病(PD)的主要病理特征。线粒体在P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损伤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关系密切,线粒体损伤严重影响轴突形态和功能维持,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和鱼藤酮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诱导PD症状发生,编码线粒体蛋白基因突变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引发家族性PD。SIRT3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越来越多研究报道线粒体蛋白SIRT3在神经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SIRT3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改善线粒体功能、调节氧化应激与能量代谢、活性氧产生减少、ATP生成增加、抑制凋亡及炎性因子表达等相关,阐明SIRT3在这些神经疾病中的分子保护机制,可为SIRT3作为治疗靶点提供足够的证据。近年,SIRT3在PD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关注,本文对相关文献综述后发现,MPTP注射小鼠中脑组织SIRT3表达减少,PD模型小鼠SIRT3基因缺失显著加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线粒体抗氧化酶SOD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表达均显著减少,说明SIRT3通过清除线粒体内自由基在MPTP诱导的神经退化中发挥一定保护作用。此外,SIRT3还通过增强线粒体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等酶的活性发挥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SIRT3功能下降可增加PD动物模型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氧化应激及细胞死亡。SIRT3还可通过促进自噬发生抵抗鱼藤酮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PD患者、PD细胞与动物模型大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均下降,过表达PGC-1α可抑制α-突触核蛋白聚集,减轻神经毒性。另有研究发现MPTP诱导的PD细胞模型中SIRT3表达显著减少,过表达SIRT3则抑制细胞凋亡,PGC-1α可促进SIRT3基因转录,通过去乙酰化激活SOD2和ATP合酶β,减少活性氧积聚和ATP消耗量,进而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以上结果提示,线粒体蛋白SIRT3与PD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但关于SIRT3在PD发展中具体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来可就这方面开展较多研究工作,为SIRT3作为PD病理机制研究与药物干预治疗新靶点提供更多新的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类叶升麻苷(ACT)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MPTP构建PD模型小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100 mg·kg-1 ACT给药组,通过灌胃(ig)的方式连续给药14 d,给药完成后,行为学评价和生化学检测评价ACT对PD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采用双向电泳技术、质谱分析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对ACT抗PD机制进行探究。结果:ACT预防性给药后明显缩短MPTP诱导PD小鼠的爬杆时间,提高游泳测试评分,延长悬挂持续时间,并降低后肢张力测试评分和圆柱体实验评分。ACT可以有效改善MPTP诱导PD小鼠黑质纹状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双向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胆绿素还原酶B(biliverdin reductase B,BLVRB)在MPTP诱导PD小鼠的黑质纹状体中的表达升高,而ACT给药后显著降低此蛋白的表达。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D大鼠模型的精神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6-OHDA分别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从行为学角度(旋转实验),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6-OHDA制备的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活性氧物质(ROS)以及检测细胞中Caspase-3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1动物模型:PD模型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增加(平均316 r/30 min),与空白组(0 r/30 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姜黄素预处理后,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206 r/30 min),与PD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模型:姜黄素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阻断由6-OHDA所导致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下降,抑制细胞内ROS水平;也可以通过抗凋亡的作用减轻Caspase-3的活化。结论姜黄素对6-OHDA制备的PD大鼠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等机制来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吉马酮是莪术中重要活性成分,现多从莪术油中提取分离.吉马酮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层次研究.综述吉马酮的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神经保护作用、调节糖脂代谢、抗菌、抗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更深入的开发研究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TMP)对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眼底视神经病变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TMP对中枢神经细胞保护机制为:对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起到抗凋亡作用,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反应,抗氧化作用,钙离子通道阻滞作用,促进中枢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保护中枢神经细胞尼氏体以及促进中枢血管内皮生长等。TMP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保护作用机制主要倾向研究与疼痛传导有关的背根神经节嘌呤能P2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3受体相关作用。TMP对视网膜变性的保护作用机制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干扰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抗光感细胞凋亡。本文综述了TMP对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川芎嗪 (TMP)对大鼠加速型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 )抗体肾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加速型抗GBM抗体肾炎模型 ,给药组于造模前 1dip给予TMP 12 0mg·kg-1·d-1,连续 15d。于造模后d 1、3、5、7、10、14测 2 4h尿蛋白含量 ;并于d 7,14分两批处死大鼠 ,测定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Scr)含量 ,制备肾皮质胞浆、线粒体 ,观察其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川芎嗪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尿蛋白含量降低 (P <0 0 1) ;14dBUN、Scr含量减少 (P <0 0 1) ;胞浆、线粒体GSH Px、Cat、SOD活性均增加 (P <0 0 5 ,P <0 0 1)而MDA含量降低 (P <0 0 5 )。结论 TMP对大鼠加速型抗GBM抗体肾炎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是左旋多巴,但是患者在服用几年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姜黄素是一种提取自姜黄科、天南星科等植物中的疏水性多酚类成分,在帕金森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疗效。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抗炎、抗氧化、抗细胞凋亡、抗线粒体损伤、调节自噬等多种途径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总结了姜黄素在帕金森病治疗中涉及到的不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安全可靠的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PD)的治疗策略主要有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物理刺激疗法,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纳米技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展现了独特的优势。纳米材料不仅是递送药物和基因的良好载体,而且一些纳米材料还表现出神经保护作用;利用纳米技术可以辅助PD的干细胞治疗,并有望刺激和调控神经活性。为了更好地认识纳米技术治疗PD的研究现状,应用该技术解决PD治疗中所面临的挑战,对纳米技术在治疗PD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配合针刺阳陵泉对帕金森病的防治作用及可能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于脑右侧黑质造成偏侧PD模型。中医综合治疗组用杞菊地黄丸2g/kg灌胃并针刺阳陵泉穴,连续给药4周,此外设立正常对照组、左旋多巴阳性对照组,观察PD大鼠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结果:PD模型鼠进行中医综合治疗后,GSH、SOD含量,BDNF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结论:杞菊地黄丸配合针刺阳陵泉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且有一定的神经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类困扰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属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患者脑内多巴胺能系统功能低下,胆碱能系统功能亢进,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PD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尚无根治方法,中枢抗胆碱药是早于左旋多巴用于帕金森氏病一类药物,目前因其临床用药无M受体亚型选择性,毒性作用多见,致使临床该类药物的研究滞后。大量研究发现M4受体亚型为中脑黑质纹状体内主要分布的M受体亚型,对中脑纹状体多巴胺(DA)的合成和释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DA参与的运动功能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治疗抗胆碱类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靶标。本课题组研究发现具有M4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中枢抗胆碱药物盐酸去甲基苯环壬酯在小鼠震颤模型、6-OHDA黑质纹状体定向损毁大鼠模型及MPTP特异损伤C57BL/6小鼠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缓解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作用,与临床常用的中枢抗胆碱药盐酸苯海索比较,其选择性增加纹状体内DA递质释放作用更显著,抗帕金森病药效更好,无认知损伤、胃肠道反应轻等副作用更低的特点。提示该药效学差异与二药间受体亚型选择性差异有关,本研究为临床合理开发具有M4受体亚型选择性的新型抗胆碱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