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HPLC-Q/TOF-MS)建立苓桂术甘汤成分快速分析方法,实现对苓桂术甘汤物质基础的表征。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流动相乙腈(B)-0.1%甲酸水(A)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 z 50~1000。结果:对正负模式下的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共鉴定出苓桂术甘汤中60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有机酸类成分5个、黄酮类成分17个、三萜类成分24个、内酯类成分5个,另有氨基酸类、核苷酸类、糖苷类等成分。结论:HPLC-Q/TOF-MS技术能实现对苓桂术甘汤的全成分快速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质谱(HPLC-UV/MS)联合测定加味逍遥丸中1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 HPLC采用Agilent SB C18(4.6 mm×100 mm, 1.8μm)色谱柱;以甲醇(A)、乙腈(B)、体积分数0.1%磷酸水溶液(C)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没食子酸、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丹皮酚、藁本内酯)和254 nm(绿原酸、栀子苷、甘草酸、柴胡皂苷B2)。LC-MS/MS采用Agilent XDB C18(4.6 mm×50 mm, 1.8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甲醇-乙腈=1∶1(B)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质谱采用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离子对:白术内酯Ⅱ(233.0→150.7)、茯苓酸(527.5→465.2)。结果 加味逍遥丸中13种主要成分在HPLC-UV/MS中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  相似文献   

3.
应用超高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药材白芍的不同栽培品种的药用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异同性;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白芍中8种活性成分的方法。UPLC-Q-TOF-MS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7μm),柱温30℃,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质谱数据,其中正、负离子模式下鉴定了不同栽培品种白芍根中的36种主要相同成分,负离子模式筛选并鉴定了17种含量显著性差异成分,1种“亳白芍”中特有成分。采用HPLC进行定量分析,使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柱温30℃,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白芍根中8种活性成分(没食子酸、氧...  相似文献   

4.
覃洁萍  张广征  张赟赟  卫锡锦  叶勇  冯旭 《中成药》2006,28(10):1446-1449
目的:建立蒸制熟三七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及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 im-pack CLC-ODS(6.0 mm×150 m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03 nm,分析时间:80 m in,流速:1 mL/m in。结果:标示出蒸制熟三七炮制品13个共有峰。结论:应用HPLC指纹图谱结合主要皂苷类成分含量测定可以更好地控制蒸制熟三七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UPLC-Q-TOF-MS分析芍药汤水煎液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研究芍药汤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CS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柱温25℃,流动相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1;飞行时间质谱采用正、负离子扫描模式。通过对比对照品和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分析保留时间、精确分子离子峰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对芍药汤水煎液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从芍药汤水煎液中鉴定出33个成分,其中7个萜类化合物、3个蒽醌类化合物、10个黄酮类化合物、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结论:初步明确了芍药汤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槟榔炒制过程中不同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建立槟榔不同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中RSD均<1.5%,符合相关规定.各炮制品的共有峰有10个,在生槟榔至槟榔炭的过程中发现新增了3个成分峰,从生品到焦品3个成分含量逐渐增加,焦品达峰值,之后逐渐减少,炒制过程中槟榔其他成分均随炒制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槟榔炒制过程中指纹图谱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物质基础的变化,为解释槟榔炮制原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厚朴不同炮制品主成分含量差异,为优选厚朴优质饮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UPLCCLASS-H色谱(SyncronisC185μm, 150 mm×4.6 mm)。以乙腈(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90 nm,并对厚朴不同炮制品中木兰花碱、和厚朴酚、厚朴酚等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结果 炮制厚朴与其他不同炮制品相比,其所含木兰花碱、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生品厚朴、姜制厚朴、姜煮厚朴。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厚朴主成分的含量,此研究采用的成分分析方法稳定可靠,简单易行,可为深入研究厚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莪术不同炮制品提取的挥发油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和β-榄香烯的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4种倍半萜类成分的量,Elite Hyper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VWD检测器;检测波长21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4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和RSD均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莪术药材中β-榄香烯的量较高,经炮制后其量显著下降,莪术二酮、吉马酮、莪术醇在炮制过程中其量均有所下降,其中以醋煮品各成分量下降最为明显。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准确、灵敏,可作为莪术不同炮制品挥发油质量控制的方法;不同产地莪术饮片炮制品挥发油中这4种成分的量存在明显差异,经炮制后其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并比较4种白术炮制品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外标法。Dikma Kromasil C18(250 mm × 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45 %~100 %乙腈),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为242 nm。通过中药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软件,计算相似度等相关参数。结果 通过对白术4种炮制品指纹图谱的比较分析,各种炮制品共有指纹明显不同。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简便易行,为更好地控制不同白术炮制品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9)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TM) UPLC XB-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ESI-TOF-MS正离子MSE采集模式。通过UPLC-Q/TOF-MS/MS所得到的化合物分子量以及MS/MS碰撞解离碎片,结合文献报道,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和一级MS、二级MS/MS高分辨质谱数据,对其中70个化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结论:UPLC-Q/TOF-MS/MS技术是鉴定中药复方成分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首次利用该技术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为阐明该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夏菁  谢媛媛  张宗璇 《中成药》2014,(3):571-576
目的应用HPLC法建立骨通贴膏(丁公藤、麻黄、当归、干姜等)指纹图谱并结合两种LC/MS联用技术进行多成分结构鉴定。方法以AlltimaTMC18(4.6 mm×250 mm,5μm)为分析柱,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质谱定性采用飞行时间质谱(TOF-MS)结合离子阱多级质谱(Ion-trap/MSn),正、负两种离子模式扫描。结果以Z-藁本内酯为参照物峰,确定了骨通贴膏HPLC指纹图谱,指定了19个共有峰(21个化学成分),10批骨通贴膏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90。结论所建立骨通贴膏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其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HPLC同时测定附子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附子及其炮制品在不同提取溶剂中的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3种双酯二萜型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和碳酸氢铵(10mmol/L,pH=9.8±0.2)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mL/min;进样体积200μL;检测波长240nm;柱温30℃。结果: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分离良好,各成分在0.78-50.00μg/mL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1.4-103.4%,RSD在2.41-4.2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附子及其炮制品中乌头碱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定量分析,为附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昕  郭晓敏  程捷恺  刘莉  杨萍 《中国药学杂志》2021,55(24):2044-2051
目的 建立超高液相色谱-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HPLC-Q-TOF MS/MS)和超高液相线性离子阱质谱(LTQ-MSn)联用技术对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Thermo Syncronis C18(2.1 mm×100 mm,1.7 μm)色谱柱,以纯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对绞股蓝皂苷类进行成分鉴定。结果 初步鉴定了81种绞股蓝皂苷,其中包括58种已知皂苷和23种可能的未知皂苷结构。结论 UHPLC-Q-TOF-MS/MS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准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信息,LTQ-MSn可以提供化合物多级质谱信息,该联用技术可以简单、快速鉴定绞股蓝皂苷类成分,并为其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党参3种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党参的炮制工艺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HPLC-DAD,对10个批次的党参饮片、粉体中间品及粉粒成品做了较全面的指纹图谱研究.色谱条件: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二元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68 nm;流速0.8 ml·min(-1).结果 利用中南大学"中药指纹图谱分析系统/数据库"分析实验结果 ,建立了共有模式,并对党参饮片、中间品和成品进行了相似度分析.结论 党参炮制品相似度为(0.981 4±0.0130)(均值±标准方差),同时比较和分析了三类党参样本间的异同,提出了一种评价中药材炮制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分子网络图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鉴定莲子皮中生物碱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莲子皮中甲基莲心碱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以乙腈(A)-0.1%氨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30 min,75%~40%B;30~40 min,40%~20%B),流速为0.2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μL,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得到的MS/MS数据导入全球天然产物社会分子网络(GNPS)构建分子网络图并进行可视化分析。选用Agli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三乙胺(62∶38)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2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对莲子皮中甲基莲心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从莲子皮中共鉴别出14个生物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对白术生品及其4种炮制品的成分进行快速分析及鉴定,找出炮制前后差异成分。方法 运用Titank C18色谱柱(2.1 mm×100 mm, 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0~0.01 min, 5%B;0.01~5 min, 5%~30%B;5~14 min, 30%~60%B;14~23min, 60%~70%B;23~31 min, 70%~95%B;31~35 min, 95%B)正离子模式检测,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50~1250。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白术及其炮制品进行化学成分鉴定。各样品数据经MarkView 1.2.1归一化处理后导入SIMCA 14.1中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且t检验中P<0.01的原则,筛选得到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成分。结果 共鉴定出57个化学成分,白术50个成分,麸炒白术53个成分,土炒白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不同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含量。测定绿原酸的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溶液(13:87),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C18(4.6 mm×1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27 nm;测定木犀草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4%冰醋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SB-phenyl(4.6 mm×250 mm,5μm),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不同产地不同干燥方法加工的金银花其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相差甚大。结论:山东、河南、江浙赣地区金银花质量呈现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莪术油中6种倍半萜类(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呋喃二烯、莪术烯、β-榄香烯)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Extend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甲醇(B)-水(C),梯度洗脱(0~20 min,30%~65%A,40%~30%B;21~30 min,65%A,30%B),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16 nm。结果:6种倍半萜类化合物莪术二酮、莪术醇、牻牛儿酮、莪术烯、呋喃二烯和β-榄香烯分别在为43.72~2 186,44.37~2 219,15.49~774.4,28.30~1 415,40.13~2 007,16.74~837.0 ng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46%~103.9%;6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重复性试验RSD<1.29%。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莪术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巴戟天及不同盐分炮制品中糖类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确定盐制巴戟天饮片在炮制过程中的用盐比例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arbohyrate(4.6 mm× 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水,流速1.2 mL· min-1,梯度洗脱,柱温35℃,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漂移管温度为105℃,增益值为1,氮气流量2.0L·min-1;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推荐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年A版)进行评价.结果:以耐斯糖峰为参照峰,18批样品标定了共有峰16个,各样品相似度均>0.90.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巴戟天及其盐制品糖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串联质谱(UHPLC-Q-Exactive Orbitrap MS/MS)技术对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ACQUITY UH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 1.7 μm)色谱柱,以0.1%氨水(A)-乙腈(B)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0~3 min,0~15% B;3~10 min,15%~40% B;10~16 min,40%~70% B;16~20 min,70%~90%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 ℃,流速为0.3 mL·min-1,进样量2 μL,正离子模式扫描。结果 最终从川乌中鉴定了141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单酯型生物碱37种,双酯型生物碱21种,三酯型生物碱2种,醇胺型生物碱80种及其他类生物碱1种。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定性分析方法可系统快速地识别川乌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并为川乌的作用机制研究和产业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