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 年 6 月–2016 年 6 月,采用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 38 例髌骨横形骨折患者。男 24 例,女 14 例;年龄 26~64 岁,平均 45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3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8 d,平均 5 d。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4.3±8.4)分,Lysholm 评分为(44.5±7.2)分,膝关节活动度为(62±12)°。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异物刺激反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 2 d X 线片检查示,髌骨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2~4 个月,平均 3 个月。末次随访,参照 Böstman 评分标准评定:优 36 例、良 2 例,优良率达 100%。VAS 评分为(10.2±6.6)分、Lysholm 评分为(93.1±6.4)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24±1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759,P=0.000;t=31.099,P=0.000;t=20.727,P=0.000)。 结论高强度缝线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均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通过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应用微创切口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 19 例。男 5 例,女 14 例;年龄 35~77 岁,中位年龄 5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7 例,摔伤 2 例。股骨颈骨折根据 Garden 分型:Ⅱ 型 7 例,Ⅲ 型 8 例,Ⅳ 型 4 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根据 Seinsheimer 分型:Ⅱ 型 9 例,Ⅲ 型 5 例,Ⅳ 型 3 例,Ⅴ 型 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7 d,平均 3.7 d。结果手术时间 58~125 min,平均 82.4 min;术中出血量 225~725 mL,平均 289.5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9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3.9 个月。术后 1 个月患者尖顶距为 9~23 mm,平均 15.2 mm。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8~42 周,平均 27.4 周;其中 1 例术后 3 个月出现轻度髋内翻,股骨颈出现轻度移位,颈干角约 122°,术后 42 周骨折愈合。5 例患者主诉骨折处轻微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 1~3 分,平均 1.8 分;其余患者 VAS 评分均为 0 分。16 例患者逐渐恢复至术前行走水平。随访期间无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固定失败、螺钉切出及钢缆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HHS)为 72~92 分,平均 82.8 分;15 例患者(78.9%)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髓内钉联合选择性钢缆环扎固定同侧股骨颈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稳定性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文献,对其发展历史、手术方法、术后问题、适应证以及疗效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主要术式之一,手术包括距下关节融合和植入骨块矫正后足畸形两部分。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矫正跟骨畸形愈合引起的并发症,恢复距骨、跟骨的高度以及矫正距骨倾斜角的丧失,缓解疼痛。该术式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效果相对满意,可有效降低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的病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术在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存在术后骨不愈合及植入骨块吸收等缺陷,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探讨其用于髌骨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将 2015 年 1 月—6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32 例髌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巾钳复位组(对照组)和三维捆扎复位组(试验组),每组 16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骨折类型以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0~14 个月,平均 12.4 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12,P=0.000;t=6.585,P=0.000)。X 线片复查示,两组骨折均顺利愈合,均未出现骨不连、感染和断钉等并发症。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3,P=0.058)。术后 6 个月试验组膝关节 HSS 评分为(91.6±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04)。 结论与传统巾钳复位技术相比,三维捆扎复位技术治疗髌骨骨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在不影响骨折愈合情况下,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轴法”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2016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64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23 例,女 41 例;年龄 50~89 岁,平均 68.0 岁。致伤原因:摔伤 57 例,交通事故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1~7 d,平均 2.1 d。骨折根据 Neer 分型为二部分骨折 28 例、三部分骨折 36 例;根据肱骨近端颈干角成角方向分型,内收型骨折 21 例、外展型骨折 43 例。术中均采用“门轴法”有限切开复位骨折后,以肱骨近端锁定内固定系统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X 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并记录愈合时间,采用 Neer 评分标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45~127 min,平均 82.3 min;术中出血量 30~125 mL,平均 62.7 mL;术中透视 30~69 次,平均 37.0 次;住院时间 6~23 d,平均 10.3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7 个月,平均 18.3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2~21 周,平均 14.3 周。术后出现 3 例肩关节僵硬、1 例骨折畸形愈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 Neer 评分为 49~97 分,平均 83.1 分;获优 38 例、良 13 例、一般 10 例、差 3 例,优良率为 79.7%。其中,二部分骨折患者 Neer 评分优良率为 82.1%(23/28),三部分骨折患者为 77.8%(28/36)。结论“门轴法”降低了 Joystick 摇杆技术复位肱骨近端骨折的难度,也提供了辅助稳定,用于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联合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 Neer Ⅱ型或Ⅴ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 年 1 月—2016 年 6 月使用锁骨钩钢板联合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 16 例 Neer Ⅱ型或Ⅴ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 12 例,女 4 例;年龄 14~81 岁,平均 45.6 岁。致伤原因:摔伤 10 例,交通事故伤 2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重物砸伤 2 例。锁骨骨折 Neer 分型:Ⅱa 型 2 例,Ⅱb 型 13 例,Ⅴ型 1 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为 6~29 分,平均 11.2 分。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1~18 d,平均 6.4 d。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肩关节 Constant 评分和牛津肩关节评分(OSS)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 50~100 min,平均 75.6 min;术中出血量 30~100 mL,平均 52.8 mL;住院时间 4~47 d,平均 13.7 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7.5 年,平均 3.5 年。锁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9.4~13.6 周,平均 11.9 周。无骨折不愈合、骨折移位、内固定失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5 例患者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后取出锁骨钩钢板,1 例因无明显不适拒绝二次手术取出锁骨钩钢板。末次随访时,DASH 评分为 0~13 分,平均 2.2 分;肩关节 Constant 评分为 90~100 分,平均 96.8 分;OSS 评分为 12~14 分,平均 12.3 分。结论锁骨钩钢板联合缝合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 Neer Ⅱ型或Ⅴ型锁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治疗不稳定锁骨远端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9 年 6 月,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 33 例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 12 例,女 21 例;年龄 47~89 岁,平均 75.1 岁。致伤原因:跌倒伤 21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其他伤 5 例。骨折分型:根据自定骨折分型标准,高位 A 型 14 例、高位 B 型 19 例;根据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31-A1.2 型 14 例、31-A2.2 型 19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5 d,平均 2.7 d。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内固定失败发生;末次随访时行 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结果手术时间 40~75 min,平均 55 min;术中失血量 50~150 mL,平均 64 mL;住院时间 5~15 d,平均 8.7 d。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 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骨折复位质量参照 Chang 等的评价标准,获优 9 例(32.1%)、良 17 例(60.7%)、差 2 例(7.1%)。术后 1 例因跌倒导致 PFNA 内固定失败;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4 个月。3 例主诉髋外侧疼痛。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 行走功能评分为 6~9 分,平均 7.9 分。结论高位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特殊类型,采用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可以获得满意疗效,能有效预防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20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18例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12 例,女 6 例;年龄22~64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3例、Ⅳ型15例,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3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采用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参照Zlowodzki方法判定股骨颈短缩程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2~98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220 mL,平均153 mL;术中空心钉导针置入次数3~5次,平均4次;术中透视次数9~21次,平均15次;住院时间5~11 d,平均7.2 d。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0个月,平均 17.3个月。未出现术后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头钉切割、退钉、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质量:Ⅰ级 15例,Ⅱ级 3例。随访期间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时间7~15周,平均12.1周。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5 mm 2例,5~10 mm 1例,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16.7%。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7分,平均93.5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疗效肯定,具有术后患肢负重早、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估三角稳定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2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30 例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 21 例,女 9 例;年龄 15~65 岁,平均 40.7 岁。受伤时 Pauwels 角为 51°~79°,平均 63.6°;按 Pauwels 分型均为Ⅲ型。初次术后至此次骨不连翻修手术时间为 5~24 个月,平均 9.7 个月。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2±1.3)分,Harris 评分为(31.2±5.3)分,颈干角为(116.3±7.9)°,下肢短缩(1.73±0.53)cm。采用三角稳定固定系统,即动力髁螺钉+股骨颈内侧解剖支撑钢板组成类三角形结构,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行骨不连翻修手术。记录患者术后下肢短缩长度、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采用 Harris 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VAS 评分评价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60 个月,平均 27.7 个月。术后未见明确股骨头坏死塌陷迹象;1 例患者术后 4 个月出现切口感染,行清创取出内固定物后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 2.8~6.0 个月,平均 3.9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下肢短缩(0.30±0.53)cm,短缩得到不同程度纠正,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1,P=0.000);颈干角为(133.9±5.7)°,较术前显著恢复(t=−11.239,P=0.000)。患者 VAS 评分为(0.7±0.9)分,Harris 评分为(88.3±5.9)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16.705,P=0.000;t=−40.138,P=0.000)。 结论三角稳定固定系统联合骨折部位开窗植骨技术可提供稳定、平衡的力学环境,促进骨折愈合,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骨不连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 年 4 月—2016 年 5 月,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 14 例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 5 例,女 9 例;年龄 13~26 岁,平均 18.5 岁。左膝 9 例,右膝 5 例。髌骨脱位 2~5 次,平均 3.3 次;首次脱位至该次就诊时间为 4~60 个月,平均 19.7 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术前膝关节 X 线片、CT、MRI 检查示骺板均已闭合;3 例存在髌骨内缘撕脱性骨折,2 例关节腔内有游离体。比较手术前后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TT-TG)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以及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24~72 个月,平均 34.6 个月。术后复查 X 线片及 CT 提示髌骨脱位均纠正;胫骨结节截骨移位处均愈合,愈合时间 3~5 个月,平均 3.8 个月。术后 1 d 及 1 年时 TT-TG 间距、髌骨滑车沟间距、Caton-Deschamps 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d 及 1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时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 评分、IKDC 评分、Kujala 评分、Tegner 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术后 1 年及 2 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包含胫骨结节下移的联合手术治疗合并高位髌骨的复发性髌骨脱位,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 年 6 月—2014 年 11 月,收治 46 例髌骨骨折患者。男 30 例,女 16 例;年龄 20~86 岁,平均 54 岁。骨折原因:摔伤 27 例,交通事故伤 16 例,击打伤 3 例。闭合性损伤 41 例,开放性损伤 5 例。左侧 24 例,右侧 22 例。骨折 AO 分型:34-A 型 3 例,34-B 型 1 例,34-C1 型 7 例,34-C2 型 13 例,34-C3 型 2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1~12 d,平均 3.7 d。采用单根钛缆环扎加“8”字张力带内固定,在髌骨表面形成几何学“球冠”形状的张力带结构。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 Ⅰ 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24 个月,平均 20.6 个月。术后 1 例出现软组织刺激,2 例出现 1 枚克氏针移位、钛缆部分松动。术后 3 个月复查 X 线示骨折均已愈合,期间无钛缆断裂发生;38 例术后 12 个月时取出内固定物。术后 12 个月,按 Böstman 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评价为 24~30 分,平均 28.34 分;优 42 例、良 4 例,优良率 100%。结论单根钛缆环扎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的优点,术后允许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 年 1 月—2018 年 9 月,采用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 19 例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男 11 例,女 8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 43.2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2 例,摔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根据 Schatzker 分型标准:Ⅱ 型 9 例,Ⅲ 型 4 例,Ⅴ 型 4 例,Ⅵ 型 2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5~13 d,平均 8.5 d。合并骨质疏松 2 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 X 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 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65~130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 150~350 mL,平均 220 mL。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20 个月,平均 15.4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2~20 周,平均 14.5 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 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评价手术复位疗效:优 13 例、良 4 例、中 1 例、差 1 例。膝关节功能 HSS 评分获优 14 例、良 3 例、中 1 例、差 1 例。膝关节活动度达 90°~135°,平均 113.4°。结论经改良前外侧腓骨小头上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柱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具有创伤小、安全、复位及固定可靠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的 21 例外伤性四肢骨折后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40.1 岁。骨缺损部位:肱骨 3 例,桡骨 5 例,尺骨 4 例,股骨 2 例,胫骨 7 例。原发骨折 AO 分型:A 型 2 例,B 型 7 例,C 型 12 例。开放性骨折 14 例,闭合性骨折骨不连伴骨缺损 7 例。受伤至骨缺损修复时间为 5~165 d,平均 21.3 d。扩创后骨缺损长度 2.5~6.5 cm,平均 4.5 cm。结果手术时间 86~130 min,平均 101 min;术中出血量 185~647 mL,平均 316 mL。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 1 例,延期愈合 2 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2.5~7.0 个月,平均 5.4 个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愈合率为 100%。无深部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患肢功能恢复分级为优 12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结论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具有筋膜取材及手术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费用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粗隆顶点开口顺行带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 年 6 月—2015 年 6 月,采用闭合复位大粗隆顶点开口顺行带锁髓内钉治疗 23 例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其中男 19 例,女 4 例;年龄 13 岁 6 个月~17 岁,平均 15.2 岁。体质量 40~77 kg,平均 53.5 kg。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13 例,运动伤 7 例,摔伤 3 例。骨折位置:股骨干上 1/3 6 例,中 1/3 10 例,下 1/3 7 例。骨折类型:横形骨折 10 例,斜形骨折 6 例,螺旋形骨折 1 例,粉碎性骨折 6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17 d,平均 6.2 d。末次随访时于双下肢全长 X 线片,测量双下肢长度、颈干角、股骨颈直径、股骨头最高点平面与股骨大粗隆顶点平面间距离(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23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5~36 个月,平均 26.5 个月。术后患者均无疼痛,步态正常,无跛行,均恢复日常生活及运动。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 5~13 个月,平均 6.5 个月;均无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超过 5°的畸形愈合、旋转畸形发生。术后 12~24 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平均 19.5 个月。随访期间无异位骨化及再骨折发生,无股骨近端发育畸形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2 例术后大粗隆骨骺早闭,但步态无影响;2 例双下肢不等长,但双下肢差值<1 cm;均无需手术处理。末次随访时健、患侧颈干角分别为(131.7±6.3)、(132.9±7.8)°,股骨颈直径分别为(34.1±3.2)、(33.9±3.8)mm,ATD 分别为(27.8±9.2)、(26.5±8.5)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P=0.86;t=0.18,P=0.92;t=1.03,P=0.49)。 结论大粗隆顶点开口顺行带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固定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半伸膝位髌旁关节外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8 年 7 月—2019 年 9 月,应用半伸膝位髌旁关节外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22 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男 15 例,女 7 例;年龄 25~68 岁,平均 46.4 岁。致伤原因:摔伤 7 例,交通事故伤 14 例,重物砸伤 1 例。闭合性骨折 16 例,开放性骨折 6 例。胫骨干骨折 AO 分型:42-A1 型 4 例,42-A2 型 2 例,42-A3 型 3 例,42-B2 型 3 例,42-B3 型 4 例,42-C1 型 2 例,42-C2 型 3 例,42-C3 型 1 例。合并腓骨骨折 20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15 d,平均 7.5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膝前痛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 Lysholm 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 50~140 min,平均 85 min。术后 2 例切口有渗出,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8~23 个月,平均 14.9 个月。X 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2~20 周,平均 14.4 周。4 例(18.18%)患者出现膝前痛。随访期间均未出现髌股关节不稳定表现。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 Lysholm 评分为 85~100 分,平均 94.3 分。结论半伸膝位髌旁关节外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既能对骨折有效固定,又能避开髌下入路植钉存在的骨折端再次移位、多发膝前痛等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骨髓浓集液(concentrated bone marrow aspirate,cBMA)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经皮注射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病例研究方法,选择 2016 年 3 月—2018 年 7 月符合选择标准的 66 例骨折延迟愈合但骨折端内固定牢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 例,采用经皮自体骨髓血注射治疗)和研究组(35 例,采用经皮自体 cBMA+PRP 注射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延迟愈合部位、骨折端骨缺损长度、术前胫骨骨折影像学愈合评分系统(RUST)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注射前均采用克氏针经皮对骨折端进行刺激,造成微损伤。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将胫骨 RUST 评分扩展到管状骨愈合评价。 结果两组骨髓穿刺针眼均无感染发生。对照组 5 例术后局部肿胀明显,11 例术后 1 d 疼痛加重;研究组术后肿胀及疼痛不明显,但有 2 例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对照组 16~36 个月,平均 21.8 个月;研究组 14~33 个月,平均 23.2 个月。研究组骨髓血抽取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4.610,P=0.000);研究组术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治疗费用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19 例(61.3%)、研究组 30 例(85.7%)获得骨折愈合,两组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 RUST 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 RUST 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 结论自体 cBMA 联合 PRP 经皮注射可以提供高浓度的 BMSCs 和生长因子,相对于自体骨髓血注射更能提高骨折愈合率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Nice 结联合弹性钉固定治疗成人 Robinson 2B 型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 年 3 月—2018 年 1 月,采用 Nice 结联合弹性钉固定治疗 20 例成人 Robinson 2B 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男 13 例,女 7 例;年龄 18~56 岁,平均 43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6 例,摔伤 12 例,高处坠落伤 2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 1 h~2 d,平均 3.2 h。骨折分型:Robinson 2B1 型 16 例,2B2 型 4 例。记录手术切口总长度、手术时间、术后第 2 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 1 年采用 Constant 评分及手臂、肩和手残疾(DASH)评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记录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时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结果患者手术切口总长度为 2~6 cm,平均 4.7 cm;手术时间 45~120 min,平均 77.2 min。术后第 2 天 VAS 评分为 1~5 分,平均 3.2 分。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20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2 个月,平均 18.6 个月。影像学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 10~15 周,平均 12.1 周。术后 1 年,肩关节 Constant 评分为 92~98 分,平均 96.3 分;DASH 评分为 0~6.4 分,平均 3.1 分。术后 1 例发生弹性钉弯曲、肥大性骨不连,1 例局部皮肤激惹。患者术后 12~26 个月(平均 14.6 个月)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手术切口长度为 1~2 cm,平均 1.3 cm;手术时间 5~15 min,平均 9.0 min。结论Nice 结联合弹性钉固定治疗成人 Robinson 2B 型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轻,骨折愈合快,二次取钉损伤小,同时避免了锁骨上皮神经损伤风险,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疗效。方法2013 年 1 月—2017 年 1 月,应用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 11 例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18~42 岁,平均 26.1 岁。致伤原因:运动伤 3 例,摔伤 7 例,重物砸伤 1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6~18 个月,平均 8.9 个月。通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握力、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以及 Mayo 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上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 35~63 min,平均 48 min。术后切口均 Ⅰ 期愈合,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0 个月,平均 20.7 个月。X 线片检查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 12~25 周,平均 15 周。所有患者内固定物于术后 10~12 个月取出,平均 11.2 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握力以及腕关节屈曲、桡偏、尺偏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伸活动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9,P=0.824);上述指标与健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yo 评分、VAS 评分、DASH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镍钛记忆合金两脚固定器联合松质骨移植治疗舟骨陈旧性骨折并骨不连可获得较好疗效,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尺骨鹰嘴翻转入路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治疗尺骨鹰嘴骨折-脱位伴桡骨头及冠状突骨折的疗效及此类骨折命名。方法2013 年 8 月—2017 年 3 月,收治 16 例伴桡骨头及冠状突骨折且无上尺桡关节脱位的尺骨鹰嘴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正中尺骨鹰嘴翻转入路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治疗。男 10 例,女 6 例;年龄 25~66 岁,平均 37.8 岁。交通事故伤 9 例,高处坠落伤 7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5~11 d。9 例前脱位患者中冠状突骨折 Regan Ⅰ型 2 例、Ⅱ型 3 例、Ⅲ型 4 例,桡骨头骨折 MasonⅡ型 4 例、Ⅲ型 5 例;7 例后脱位患者中冠状突骨折 ReganⅠ型 1 例、Ⅱ型 3 例、Ⅲ型 3 例,桡骨头骨折 MasonⅡ型 3 例、Ⅲ型 4 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6 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18 个月,平均 11.9 个月。X 线片示骨折均于术后 12~18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对合关系正常,骨折复位无丢失,内固定物及桡骨头假体无松动。术后发生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 2 例,轻度创伤后关节炎 2 例,克氏针退出 2 例。末次随访时肘关节稳定,活动度恢复较好。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为 70~100 分,平均 86.5 分。VAS 评分 0~3 分,平均 0.5 分。结论伴桡骨头及冠状突骨折且无上尺桡关节脱位的尺骨鹰嘴骨折-脱位可以“经尺骨鹰嘴肘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命名,采用尺骨鹰嘴翻转入路内固定或桡骨头置换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