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预处理能否增强心肌在延迟相对抗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在大鼠 ,观察注入IL 1β后即刻、12和 2 4h末开始缺血 (1h)再灌注 (2h)后心肌热休克蛋白 72 (HSP72 )、IL 1β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 ,测定心梗面积 ,记录心功能和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 (I/R)比较 ,IL 1β预处理 (ILPC)后 2 4hI/R末 ,HSP72表达增加 ,IL 1β表达减少 ,心梗面积下降 (P <0 0 5 )。与对照组比较 ,I/R和ILPC组各时相点左室舒张末压 (LVDP)均有显著升高 ,而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速率 (±dp/dt)及SOD含量显著下降 (P <0 0 5~ 0 0 1) ,但ILPC组 2 4h末的升幅和降幅均较小 (P <0 0 5 ) ,且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较I/R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即刻和 12h ,ILPC组与I/R组间无变化。说明低剂量IL 1β预处理可诱导心肌延迟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心肌氧化 抗氧化平衡和保护蛋白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之一,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炎症反应与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白细胞、血小板及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在炎症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因而粘附分子在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对进一步阐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对临床提供治疗上的理论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青藤碱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I/R)组,青藤碱(SIN)组,维拉帕米(VP)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I/R损伤大鼠模型。再灌注2 h后监测各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变化,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再灌注末抽取动脉血,ELISA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TNF-α、IL-6含量。结果:VP组和SIN组可抑制急性心肌I/R损伤大鼠心电图ST段抬高,降低心肌酶LDH、CK-MB的活性和NT-proBNP的水平,可升高抗氧化应激因子SOD、CAT水平,降低促氧化因子MDA水平,可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的升高,与I/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SIN预处理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级联反应,对I/R大鼠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采用在家兔全麻、开胸、自主呼吸和自主心律的条件下,结扎冠脉左室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进而松开结扎结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对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局部血流量变化进行测定,同时辅以心电图监护;以丹参注射液为保护剂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缺血时间的延续,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逐渐增加;当缺血60分钟后再灌注30分钟,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仍继续上升,明显高于缺血60分钟组,但与缺血90分钟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其缺血区局部组织血流量再灌注后仅恢复53.2%。给予丹参保护的再灌注组,其缺血区组织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较再灌注损伤组下降56.0%(P<0.005),而局部组织血流量恢复则提高32.0%(P<0.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H2S处理组,每组10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再灌注2h建立MIRI模型;H2S处理组分别于缺血前、再灌注前腹腔注射14μmol/kg的硫氢化钠(Na HS)。再灌注24h后,从腹主动脉中取血、分离血清,剥离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改变。通过试剂盒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心肌匀浆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ELISA检测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细胞质内Keap 1表达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 H2S明显减轻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模型组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核Nrf2、NF-κB p65表达水平及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较对照组增加,而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经H2S处理后,血清CK-MB、LDH、cTnI水平、心肌MDA活性、细胞质Keap 1表达水平、心肌IL-1β、IL-6、IL-18、TNF-α含量及细胞核NF-κB p65水平下降;心肌SOD、GSH-Px、CAT活性及细胞核Nrf2水平升高。结论外源性H2S对MIRI大鼠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及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预处理组,后两组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期间全程监测心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取心脏做Trc染色及HE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组织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脏功能明显下降并发生心肌梗死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在缺血30min,再灌注30、60、120min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末压、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高、心率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心肌梗死区面积降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程度明显减轻。结论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绞股蓝总皂甙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扎大鼠冠状动脉40分钟,解除结扎恢复血流再灌注20分钟,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绞股蓝总皂甙(G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GP明显提高心肌组织GSH-Px活性,降低心肌MDA含量,使降低的线粒体膜流动性恢复,减轻再灌注导致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提示,G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理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磷酸化状态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15只小鼠采用冠脉结扎再灌注法建立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组),另选15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再灌注损伤4h后,处死小鼠,HE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取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分析NF-κB信号通路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两组小鼠外周血和心肌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可见心肌组织中炎症细胞大量浸润.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小鼠心肌细胞细胞核中NF-κB水平显著增加,细胞质中p-IκBα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497和17.501,P值均<0.05).观察组小鼠外周血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373.12±25.19)pg/mL比(178.53±16.01)pg/mL,(919.43±29.88)pg/mL比(119.15±18.09)pg/mL,(519.44±20.14)pg/mL比(136.65±12.41)pg/mL,t值分别为25.250、88.735和62.670,P值均<0.05],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调[(100.52±10.23)pg/mL比(19.32±4.87)pg/mL,(159.44±12.43)pg/mL比(34.65±8.33)pg/mL,(159.39±14.29)pg/mL比(20.48±8.32)pg/mL,t值分别为27.757、32.300和32.536,P值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后NF-κB处于激活状态,导致下游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增加了心肌细胞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与纯化小鼠白细胞介素17A(mIL-17A),并研究其对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活化的脾细胞为模板,通过RT-PCR法扩增小鼠IL-17a基因的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mIL-17a,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mIL-17A蛋白.以mIL-17A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鼠巨噬细胞RAW264.7,72 h后应用realtime PCR法分析IL-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Ccl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2(Cxcl3)、β防御素2(defensinβ2)的mRNA表达量,并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Ccl3、Cxcl3、IFN-γ、IL-4及IL-6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在E.coli中成功高效表达了有生物活性的IL-17A蛋白,可促进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IL-6、Cxcl3、defensin β2 mRNA的表达,并能促进Ccl3、Cxcl3、IFN-γ、IL-4以及IL-6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表达并制备了具备生物学活性的mIL-17A,该蛋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防御素及细胞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13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患者用温血逆灌进行心肌保护,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某些降解产物,证明ATP和PCr含量均呈复跳20分钟(Ⅳ)<复跳立即(Ⅲ)<缺血40分钟(Ⅱ)<停跳立即(Ⅰ)的趋势。ADP、AMP和HYPO具有与上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NAD含量则稍有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温血逆灌的心肌中,高能化合物(ATP、PCr)合成比作者以前用低温高钾稀释血灌注时(正灌^(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橄榄苦苷(Ole)对缺血再灌注大鼠(I/RI)心肌应激性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Ole组(40 mg/kg,连续灌胃14 d)和依达拉奉(EDA)组(阳性对照,腹腔注射6 mg/kg),12只/组。造模15 d,检测大鼠心功能、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造模第1~15天的血清TNF-α水平变化,检测心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IL-10表达。分别采用H_(2)O_(2)(100μmol/L)和LPS(10μmol/L)诱导H9C2细胞损伤,采用Ole(40μg/ml)和EDA(6μg/ml)干预后,检测各组TNF-α、iNOS和IL-10蛋白表达。结果:I/RI组大鼠心功能低于对照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高于对照组,心肌组织SOD和GSH水平低于对照组,MDA、iNOS、IL-10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Ole组和EDA组大鼠心功能高于I/RI组,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低于I/RI组,心肌组织SOD、GSH和IL-10表达高于I/RI组,MDA和iNOS表达低于I/RI组(P<0.05)。造模第9天、第12天和第15天,Ole组和EDA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造模第3天(P<0.05)。H_(2)O_(2)组和LPS组心肌细胞TNF-α、iNOS、IL-10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Ole组和EDA组心肌细胞TNF-α、iNOS蛋白表达低于H_(2)O_(2)组和LPS组,IL-10蛋白表达高于H_(2)O_(2)组和LPS组(P<0.05)。结论:Ole可降低心肌I/RI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组织损伤,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 1-Toll 样受体4(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Toll-like receptor 4,HMGB1-TLR4)信号轴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IL-23/IL-17炎症轴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变化规律。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咪喹莫特组,采用PASI评分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动态变化;光镜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细胞因子抗体芯片技术对比检测两组小鼠血清及皮损组织中细胞因子谱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技术对小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中细胞因子含量、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及脾细胞成分。结果: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红斑、鳞屑、增厚等典型的银屑病样皮损,并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呈现一个抛物线型的动态变化;经咪喹莫特外用刺激后,小鼠皮肤及血清中IL-23/IL-17轴相关细胞因子、Th1、Th2和Treg类细胞因子含量及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IL-23/IL-17轴细胞因子表达也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咪喹莫特组小鼠外周血及脾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升高,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4倍,Treg细胞比例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倍。结论:咪喹莫特诱导小鼠产生的皮损症状、病理学特征及细胞因子改变都与银屑病相似,是进行银屑病研究可行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制备后第1~8天可模拟疾病的发展阶段。Th17细胞活化及IL-23/IL-17轴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呈现一个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过程。Th1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也参与了该模型皮损的形成,并且伴随Treg 和Th2类细胞因子的反馈性升高。  相似文献   

15.
Caspase-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spase-3是一种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蛋白酶。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状态和促进死亡受体及配体的表达激活Caspase-3,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加重心肌损伤。某些药物能抑制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损伤,其心肌保护作用也涉及Caspase-3活性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探讨其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所致炎性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I/R组、HIF-1α稳定剂二甲基乙二酰甘氨酸(DMOG)+I/R组和HIF-1α抑制剂YC-1+I/R组。各组分别予相应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LR4和NF-κB的mRNA水平;并利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HE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HIF-1α可明显降低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MPO活性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同时降低TLR4和NF-κB的mRNA及蛋白水平(P0.05)。结论:HIF-1α可减轻心肌I/R引起的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单克隆抗体(IL-17mAb)的不同给予剂量及方式在变应性鼻炎小鼠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48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B、 C、 D、 E、 F组,每组8只。分别于第0、 7、 14 d将20 μg卵清蛋白(OVA)加2 mg铝佐剂腹腔注射处理A、C、D、E及F组小鼠,间隔7 d,第22天开始进行鼻腔激发,每天每侧鼻孔各给予OVA 10 μl(共500 μg)滴鼻,连续7 d。A、C、D、E组小鼠于每次OVA鼻腔激发前1 h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ng IL-17mAb、500 ng IL-17mAb、5 μg IL-17mAb滴鼻,F组小鼠于每次OVA鼻腔激发前4 h给予5 μg IL-17mAb腹腔注射,B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及滴鼻。所有小鼠于最后1次激发后评估鼻部症状学变化,Diff-Quik染色观察鼻腔灌洗液(NLF)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NLF中IL-6、IL-10水平,鼻黏膜组织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结果 4周末A组所有小鼠症状学评分均>5分,提示造模成功。F组小鼠的挠鼻及喷嚏次数均少于A组(P<0.05);F组小鼠N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血清IL-6水平低于A组,血清及NLF中IL-10水平均高于A组(P<0.05);E组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高于A组(P<0.05);A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多于B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F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数少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中肥大细胞数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的(5 μg)IL-17mAb腹腔注射处于激发阶段的变应性鼻炎小鼠促使小鼠变应性鼻炎症状明显减轻,鼻腔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促使变应性鼻炎小鼠血清中IL-6表达降低,血清中及鼻腔灌洗液中IL-10表达升高,因此推测这些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抑制Th17/促进Treg的分化,进而对变态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樊蓉  石永朋  李邢婷  刘世宏 《解剖学研究》2021,43(3):226-229,23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调控心肌细胞中IL-6表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 8周龄SPF级雄性C57BL/6小鼠构建MIRI模型,一部分小鼠分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HIF-2α shRNA组(注射含HIF-2αshRNA3的生理盐水),获取小鼠心肌细胞探讨HIF-2α对IL-...  相似文献   

19.
丹参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实验采用Langendorff灌注模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_x)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丹参素的抗氧化效应进行了观察。随缺血时间的延长,SOD及GSH-P_x的活性逐步下降。当心肌缺血40分钟后富氧再灌注20分钟,SOD的活性仍然继续下降;GSH-P_x的活性明显低于缺血60分钟组,此时超微结构损伤最为严重。预先给丹参素及亚硒酸钠再进行缺血/再灌注,心肌SOD、GSH-P_x活性明显高于单纯缺血/再灌注时,超微结构损伤亦较轻,且丹参素的保护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20.
 PTX3(Pentraxin 3)作为一种可溶性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免疫防御、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管重塑、女性生殖生育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生理及病理效应。并可作为临床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组织损伤,炎症状态严重性和活动性的一项敏感的生物学标记。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明。PTX3在多数情况下,限制炎症及自身免疫的发生发展,而起到保护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