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究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血管内支架取栓的A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管取栓术后血管再通情况评估支架取栓术后疗效,并分为无效组(17例)及有效组(108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CI患者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中108例支架取栓有效,17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6.40%;无效组梗死至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取栓次数与侧支循环不良人数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至手术时间长、NIHSS评分高、取栓次数≥3次与侧支循环不良是影响APCI患者支架取栓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1、3.796、4.116、3.370,95%CI为1.605~8.305、1.669...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晚时间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20年5月—2023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超晚时间窗前循环LVO-AIS患者88例,根据是否实施血管内治疗(机械取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分为血管内治疗组37例和药物治疗组51例。比较2组闭塞部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核心梗死体积>50 mL比率等临床资料;以及90 d预后良好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90 d内病死率、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结果 血管内治疗组年龄、性别比例、既往史、闭塞部位、入院时NIHSS及吸烟、发病时间<48 h、醒后卒中、核心梗死体积>50 mL比率与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组行单纯机械取栓20例,行机械取栓联合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植入17例,术后即刻血管再通率为94.59%。血管内治疗组90 d预后良好率(56.76%)高于药物治疗组(29.41%)(χ2=6.633,P=0.010),90 d病死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梗死灶面积、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灶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支架取栓和静脉溶栓治疗伴有大动脉狭窄的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自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8例的伴有大动脉狭窄的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静脉溶栓组(19例)和支架取栓组(19例)。静脉溶栓组患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支架取栓组患者给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脑梗死溶栓等级系统(TICI)≥2B级为再通]、24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率(较治疗前减少≥4分或症状完全消失)、90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2分定义为神经功能良好)、脑出血情况(参照ECASSⅡ标准)及90d死亡率。结果支架取栓组18例(94.74%)患者血管再通,6例(31.58%)患者24hNIHSS评分改善,4例(21.05%)患者90d后mRS评分良好;静脉溶栓组12例(63.16%)患者血管再通,10例(52.63%)患者24hNIHSS评分改善,12例(63.16%)患者90d后mRS评分良好;支架取栓组2例(10.53%)患者发生出血性梗死,1例患者发生症状性脑出血,90d内1例患者死亡;静脉溶栓组2例(10.53%)患者发生出血性梗死,90d内1例患者死亡,其中,血管再通率和90d后mRS评分2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大动脉狭窄急性期脑梗死的治疗中,支架取栓较静脉溶栓疗效具有更好的血管再通率,但是静脉溶栓具有更好的90d后mRS评分良好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3例资料,均为基底动脉闭塞,分析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 结果3例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均成功再通,第1例静脉溶栓症状好转,4 h后症状加重并进入昏迷,考虑血管再闭塞,紧急启动机械取栓,术后第1天患者清醒;另2例患者静脉溶栓同时联合机械取栓,术后5~7 d复查颅脑CT及CT血管造影(CTA)均显示基底动脉通畅,未见梗死灶扩大,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3例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6~27分,出院时mRS评分为3分1例,2分2例;3个月后mRS评分为2分1例,1分2例,BI评分均为95~100分。 结论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选择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与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85例,将行支架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9),将行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4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其血管再通情况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脑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且术后14 d 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7 d NIHSS评分,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4 d NIHSS评分与术后14 d MRS评分分别为(9.79±6.28)分、(6.68±5.46)分、(1.10±0.7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2%(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中间导管抽吸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优于支架取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窗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ACI患者118例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分成2组,3 h组(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距发病3 h)60例,3~4.5 h组(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距发病3~4.5 h)58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的比率。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不同时间点3 h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3~4.5 h组,临床有效率高于3~4.5 h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3~4.5 h组(均P0.05)。结论:在2种不同时间窗下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ACI,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3 h之内溶栓的临床疗效优于3~4.5 h。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支架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9例急性大脑中动脉栓塞超过4.5 h的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溶栓组41例和取栓组58例。溶栓组接受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取栓组接受Solitaire支架进行机械取栓治疗,手术结束前采用脑梗死溶栓试验(TICI)分级评价血管再通情况,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2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并于90 d进行随访。结果:取栓组的血管再通率、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溶栓组(94.8%v.s.78.0%,67.2%v.s.41.5%,均P0.05);取栓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溶栓组(P0.05);治疗后取栓组的NIHSS评分优于溶栓组(P0.05);取栓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高于溶栓组的87.8%(P0.05);取栓组的基本治愈率高于溶栓组(50.0%v.s.31.7%,P0.05);溶栓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的比例高于取栓组(P0.05);90 d随访,取栓组恢复优于溶栓组(P0.05)。结论:支架取栓治疗可显著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超4.5 h患者的临床预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支架取栓、抽吸取栓及二者联合取栓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46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首次取栓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抽吸取栓组(抽吸组,n=46)、支架取栓组(支架组,n=58)与支架、抽吸联合取栓组(联合组,n=42)。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3组的治疗指标,包括取栓次数、术后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分级)、穿刺与血管再通间隔时间、闭塞部位、麻醉方式、发病与穿刺间隔时间等。比较3组的预后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颅内出血患者比例与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 支架组、抽吸组及联合组取栓次数、闭塞部位、麻醉方式、发病与穿刺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吸组穿刺与血管再通间隔时间较支架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轻链3(LC3)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接受时间窗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9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选取同期体检的9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CI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12 h、对照组体检时的血清Beclin-1、LC3含量,采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AC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分为轻度缺损患者和中重度缺损患者,采用出院后90 d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ACI患者的预后并分为预后良好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对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患者进行Beclin-1、LC3比较。结果 Beclin-1、LC3含量:治疗后12 h>入院时>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神经功能中重度缺损患者入院时血清Beclin-1、LC3含量高于轻度缺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预后不良患者治疗后12 h的血清Beclin-1、LC3含量低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李延龙 《大医生》2023,(16):53-55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取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寿光市人民医院采集病例资料入档,择取符合纳排标准的70例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展开研究,于发病≤4.5 h内实施静脉溶栓,纳入对象根据取栓方式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予以单纯动脉内支架取栓)与观察组(予以支架取栓联合抽吸取栓),各纳入35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开通效果、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率。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时间短于对照组,取栓次数和术后72 h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实施动脉支架+抽吸取栓技术,相较于静脉溶栓桥接单纯支架取栓,对颅内血管闭塞患者可取得更好的血管开通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取栓次数,以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时间<24小时)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CI患者109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选择同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例8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H-FABP及NSE,进行NIHSS评分、测量梗死体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FABP、NSE差异,观察ACI组血清H-FABP、NSE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 ①ACI组、TIA组血清H-FABP、NSE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②治疗前ACI组血清H-FABP高于TI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ACI组轻、中、重3个亚组血清H-FABP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P<0.01);④ACI组血清H-FABP与NIHSS评分、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s=0.338、0.246,P<0.01),血清NSE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0.203,P<0.05);梗死体积与治疗前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265,P<0.01);⑤治疗后ACI组血清H-FABP、NSE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治疗前后血清H-FABP、NSE的差值与NIHS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s=0.665、0.512,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H-FABP、NSE异常升高,并与神经损伤程度及预后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ACI病情转归及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杨柳 《妇幼护理》2024,4(10):2492-2495
目的 分析和探究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择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静脉溶栓 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的 5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8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配合。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神 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入院至行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入院至行血管内治疗时间、穿刺至闭塞动脉再通时间均比对照 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 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行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 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配合,能加快手术进程,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护 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李涛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4):536-538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溶栓组(行微导管置于阻塞血管近端或阻塞血管血栓内的尿激酶溶栓治疗)与取栓组(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出血率、血管再通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4 h、1周NIHSS评分呈降低趋势,溶栓组术后1周NIHSS评分显著高于取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溶栓组出血发生率为16.7%(5/30),高于取栓组的6.7%(2/3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6,P=0.228>0.05)。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70.0%(21/30),低于取栓组的90.0%(27/3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P=0.053>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血清IL-6、TNF-a、hs-CRP水平高于术前,术后d_(14)低于术前,术后d_(7)、d_(14)血清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_(7)、d_(14)血清IL-6、TNF-a.hs-CRP、MMP-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出血发生率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模式磁共振(MR)选择指导下超时间窗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对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104例,其中46例发病时间为>6 h(>6 h组),58例发病时间≤6 h(≤6 h组),两组均在多模式MR选择指导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90 d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24 h、48 h、7 d NIHSS评分,治疗后72 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以及两组预后情况[血管再通良好、颅内出血、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 治疗后90 d,>6 h组总有效率67.39%,≤6 h组为8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72 h、7 d 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而>6 h组与≤6 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两组hs-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再通良好、颅内出血、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超时间窗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在多模式MR选择指导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2年7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机械取栓治疗;n=41)与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机械取栓治疗;n=44)。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2组治疗后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90 d预后良好率为68.18%,高于对照组的43.90%(P<0.05);治疗后90 d内,2组颅内出血、再闭塞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再通治疗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94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41例,预后不良53例。收集两组一般及临床资料,分析影响ACI患者再通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年龄、高血压、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侧支循环不良与ACI患者再通治疗预后有关(P<0.05);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史、梗死部位、饮酒史与ACI患者再通治疗预后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3.407,95%置信区间=1.224~9.489)、糖尿病(OR=2.726,95%置信区间=1.089~6.824)、高血压(OR=3.102,95%置信区间=1.328~7.242)、发病至溶栓时间≥3.5 h(OR=3.746,95%置信区间=1.531~9.165)、溶栓前NIHSS评分≥8分(OR=8.220,95%置信区间=2.952~22.886)、侧支循环不良(OR=3.152,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而行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66例,其中34例患者机械取栓中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32例为单纯支架取栓(单纯支架取栓组)。采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TICI)血流分级来判断术后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海德堡出血分类标准评估术后出血转化情况,并评估术后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评估术后4小时、24小时、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作为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依据。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定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估患者90天后日常活动中的残疾程度和独立能力。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TICI3级血流获得率、14天时NIHSS评分、治疗90天后mR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 0.05),两组术后血管再闭塞率、SI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管再灌注,改善预后,不增加出血风险,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ACI患者根据脑梗死体积分为轻度梗死组(25例)、中度梗死组(35例)及重度梗死组(36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3组ACI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对照组的差异,治疗1个月后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分析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天达高峰,第7天明显回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后,轻、中、重度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期血清CRP、TNF-α水平与治疗1个月后的NIHSS评分正相关,与BI评分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动态监测ACI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可帮助判断患者病情变化,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支架机械取栓与动脉溶栓对中重度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衡水市第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6例中重度A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支架机械取栓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术前及术后第1、7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术后24 h出血率和术前及术后3、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血管再通率为8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7天,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高于术前1 d,且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出血率为5.1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mR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重度ACI患者应用支架机械取栓可以早期快速清除病变血管血栓,恢复血流灌注,增加血管再通率,且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