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RECK和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6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ECK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χ2=9.30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χ2=11.438,P<0.05),RECK蛋白与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RECK蛋白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对子宫宫体疾病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53例子宫肌瘤患者、1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26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1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及72例体检正常妇女血清HE4和CA125水平。结果:血清HE4在子宫内膜癌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CA125在子宫腺肌病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HE4表达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呈正相关(rs=0.538,P=0.000);HE4与CA125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的敏感度比单独HE4检测的敏感度高。结论:单独血清HE4以及与CA125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估都有一定意义,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992-1997年收治的128例子宫内膜癌、3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4,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结论 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中起促进作用,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探讨Masp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ER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Maspin阳性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最高(9/10,90%),高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0/18,55.6%)和内膜癌组(17/4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癌中FIGOⅠ期的表达(13/20,65.0%)明显高于Ⅱ~Ⅲ期(4/20,20.0%;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17/34,5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30),但与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P>0.05)。ER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0,100.0%)、(13/18,72.2%)和(20/40,5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织中FIGOⅠ期的表达(14/20,70.0%)明显高于Ⅱ~Ⅲ期(6/20,30.0%;P<0.05);内膜癌高、中、低分化组中ER表达率分别为(11/15,73.3%)、(8/18,44.4%)、(1/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20/34,58.8%)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20),肌层浸润≤1/2者(16/24,66.7%)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者(4/16,25.0%;P<0.05)。子宫内膜癌中,Maspin的表达与E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4,P<0.05)。结论:从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到内膜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且其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ER蛋白表达呈一致性,提示Maspin蛋白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调控,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及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30例子宫内膜癌,16例对照组子宫内膜Ecad、MMP2的表达。结果:Ecad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和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Ecad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P<0.01)。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1、P<0.01);MMP2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cad、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与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cad、MMP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且可能与子宫腺肌病具有和子宫内膜癌相似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ⅡlS-1)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3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患者进入本研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酶联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1RS.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内膜癌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为(3.2±1.1)μg/L,高于正常内膜组[(2.5±0.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IRS-l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95、0.003,P=0.502、0.997).内膜癌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2±36)%]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分别为(53士34)%、(35±3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2);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9±33)%]高于非内膜样癌[(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5).高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01).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S-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加,并与手术病理分期高、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不同组织学分期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方法:20例已婚PCOS患者(PCOS组)和26例已婚不孕症患者(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5 ̄14日及排卵后7 ̄8 d采集其子宫内膜标本,经HE染色判定内膜组织学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LIF的表达。结果:PCOS组间质反应不良和分泌反应欠佳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χ2=7.219,P<0.01)。LIF的表达以腺上皮细胞的胞质为主,其在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增生期(P<0.01)。LIF在PCOS组增生期和分泌中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相应的对照组(P<0.01)。结论:PCOS患者着床窗口期LIF的低表达可能影响着床的多个环节,参与了PCOS患者内分泌紊乱纠正后仍出现妊娠率低、流产率高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35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18例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增生组)和16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正常对照组)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计算两者的比值。结果: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均显著高于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与Ⅰ期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高于Ⅱ期(P<0.05),Ⅱ期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高于Ⅰ期(P<0.05)。内膜癌组患者血清uPA、PAI-1含量及uPA/PAI-1值随着手术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的转移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而与患者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及uPA/PAI-1值明显升高,并与其手术病理分期、浸润转移有关,提示其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与其受体uPAR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浸润、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PV-6000二步法)检测1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20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内膜增生组)及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中uPA、uPAR及p38的表达,并研究其相关性,分析探讨各因子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等的关系。结果:(1)内膜癌组患者uPA、uPAR、p38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内膜增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增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内膜癌组患者uPA和uPAR、p3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病理类型不相关(P>0.05);(3)子宫内膜癌组织uPA与uP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9,P<0.05);uPA与p38的表达也呈明显正相关(r=0.353,P<0.05)。结论:uPA与uPAR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p38MAPK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可能参与调节uPA,促进癌细胞浸润转移,因此uPA、uPAR、p38可能成为推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p16、Cyclin D1在增生性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p16和 Cyclin D1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对 12例正常子宫内膜、2 2例增生性子宫内膜及 4 1例子宫内膜癌中 p16和 Cyclin D1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 :在单纯加复合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呈下降趋势 ,内膜癌与正常内膜及增生性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P <0 .0 5 ) ;而Cyclin D1表达呈上升趋势 ,增生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P<0 .0 1)。不典型增生与单纯加复合增生 Cyclin D1过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子宫内膜癌中 ,p16表达随细胞分化程度下降而降低 ,而Cyclin D1则随分化程度下降而上升 ,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p16、Cyclin D1异常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p16低表达、Cyclin D1过表达与内膜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Cyclin D1核过表达可能是一个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乙酰肝素酶(HPA)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子宫内膜癌HPA的表达与MVD的关系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标本33例(子宫内膜癌组),另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标本9例(不典型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组织中HPA的表达.在高倍视野下计数3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求其均数为MVD值.结果:HPA表达及MVD值在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均在子宫内膜癌组中最高,在正常子宫内膜组最低.HPA在子宫内膜癌Ⅱ期、Ⅲ期中的表达高于Ⅰ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的降低,MVD值有增高趋势,其中低分化分别与中分化、高分化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Ⅲ期MVD值明显高于Ⅰ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A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8(P<0.01).结论:在子宫内膜癌HPA表达及MVD值均较高,HPA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HPA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2 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6份正常子宫内膜、18份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 50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2 7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34%、6 6 .6 7%和 93.75% ,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组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2 7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P <0 .0 5) ,但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2 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HE4、YKL-4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健康妇女、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HE4、YKL-40的水平。结果:(1)健康妇女、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及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中HE4表达中位数分别为15.75、30.12、105.67pmol/L;YKL-40的表达中位数分别为39.6、42.8、100.5μg/L;子宫内膜癌组HE4、YKL-40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血清中HE4、YKL-40中位数分别为23.52pmol/L、30.9μg/L,明显低于术前(P<0.05);(2)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HE4浓度、YKL-40浓度与FIGO分期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子宫内膜癌血清HE4、YKL-40水平升高,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血清学标记物,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评估、随访检测的客观指标,可用于指导临床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YKL-40)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不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27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0例正常妇女外周血血清中YKL-40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肌瘤患者组织中YKL-40的表达;分析其在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并分析血清YKL-40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术前血清YKL-40浓度(157.2μg/L,76.0~301.2μg/L)明显高于子宫肌廇组(86.6μg/L,69.3~183.6μg/L)及正常组(86.2μg/L,52.1~201.1μg/L)(P均<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患者组织中YKL-40表达阳性率(34.1%,14/41)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11.1%,3/27)(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血清YKL-40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63.4%vs 34.1%,P<0.05)。(2)单因素分析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前血清YKL-40浓度与FIGO分期、组织分级、细胞冲洗液阳性、血清CA125浓度及YKL-40组织表达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与FIGO分期(P<0.05)及组织分级(P<0.01)有关;结论:子宫内膜癌诊治中,检测YKL-40有一定临床意义,其来源可能不局限于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酰甘油脂肪酶(MAGL)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内膜、32例单纯性及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7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蜡块标本中MAGL表达,并分析MAGL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对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MAGL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及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GL表达水平分别为0.445±0.313、0.878±0.529、1.461±0.573和0.658±0.655,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L表达与患者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妊娠次数、绝经延迟及体重指数有关(P0.05),MAGL表达与患者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236,P0.01);MAG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情况、组织学类型、淋巴转移、腹腔积液细胞学及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无关(P0.05)。与低值组比较,MAGL高值组的预后有较好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GL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及侵袭性密切相关,MAGL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21-5p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早期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40例手术病理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的血清及临床资料,收集同期30例子宫内膜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简称子宫内膜增生组)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作为对照。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miR-21-5p的表达量,比较3组的表达差异,用ROC曲线确定其筛查及诊断价值。结果血清中miR-21-5p的相对表达量子宫内膜癌组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子宫内膜增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miR-21-5p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5、0.600(P0.001)。此外,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miR-21-5p的相对表达量与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无显著相关,但因年龄、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病灶大小不同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21-5p能区分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有一定的筛查价值,并且其相对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肌层浸润深度和病灶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胞命运决定因子DACH1蛋白、ER、PR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0例子宫内膜癌、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复杂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DACH1蛋白、ER、PR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子宫内膜癌、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复杂增生子宫内膜中DAC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3%(29/80)、95.0%(19/20)、8/10、10/10,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组(P=0.000)。DACH1表达阳性率内膜癌Ⅰ期为47.7%,Ⅱ~Ⅳ期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CH1表达阳性率与内膜癌的病理分级有关,G1~G2级显著高于G3级(43.6%vs 20.0%,P0.05)。内膜样癌中DACH1表达阳性率为42.2%,特殊类型癌中DACH1表达的阳性率为2/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DACH1阳性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DACH1阴性组(P0.05)。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34例呈ER阳性表达,42例呈PR阳性表达,DACH1蛋白表达与E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245906,P0.05),与PR蛋白表达呈正相关(ρ=0.3527758,P0.01)。结论:DAC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表达缺失,且和ER、PR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它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100A1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0,P=0.034);行淋巴结清扫的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阴性与淋巴结阳性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4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100A14的表达下调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58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RPV6的分布及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另取31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3例不典型增生内膜石蜡切片为对照。选取15例子宫内膜腺癌及11例正常子宫内膜新鲜组织标本,以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RPV6的表达。结果:(1)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主要位于胞膜及胞浆内,阳性表达率77.6%,显著低于非绝经期子宫内膜组织(100%)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100%)(P0.05),且前者表达强度显著低于后二者(P0.01)。mRNA水平研究表明TRPV6在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正常内膜组织(P0.05);(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TRPV6阳性表达率为71.8%,显著低于未绝经患者(89.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宫颈受累者TRPV6阳性率显著高于宫颈未受累者(89.3%vs 67.7%,P=0.039)。结论:TRPV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TRPV6阳性表达者较多发生子宫内膜癌宫颈受侵,表明钙通道蛋白TRPV6与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的关系,为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了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OXA11蛋白在人子宫内膜良、恶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增生期(20例)、单纯型及复杂型增生(39例)、不典型增生(33例)和子宫内膜腺癌(41例)子宫内膜组织中HOXA-1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OXA11在人子宫的内膜腺上皮和间质、肌层及血管壁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的表达随着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子宫内膜癌组织则显著性下降(P<0.01),在肌层及血管壁中表达各组间无差异。结论:在子宫内膜由良性到恶性增生的演变过程中,HOXA11表达呈下降趋势,可作为子宫内膜恶性变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