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手术组、治疗组)。手术组及治疗组均用球囊导管扩张法损伤左侧颈总动脉,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术后4h,1d和7d,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2周后取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计算内膜面积(NI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管腔狭窄指数(SI)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光密度值。结果罗格列酮能抑制损伤动脉新生内膜的形成,抑制NF-κB的蛋白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结论罗格列酮可以通过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应用罗格列酮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2只。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d后假手术,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d;球囊损伤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d后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d;罗格列酮组用罗格列酮灌胃4d后行球囊损伤,术后罗格列酮灌胃13d。3组术后14d取左侧颈总动脉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损伤血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0、IL-17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水平。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变化。结果:①罗格列酮组IL-2、IL-17A表达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IL-10表达高于球囊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②罗格列酮组NF-κB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③罗格列酮组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较球囊损伤组减小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NF-κB调节IL-2、IL-10及IL-17A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SG)对血管损伤后内皮再生和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RSG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于术后第7天和第14天处死动物。分别进行伊文思蓝染色观察内皮覆盖情况,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并测量损伤后14 d时各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RSG 7 d组和14 d组的再生内皮覆盖率分别为38.2%和75.2%,均较对照组(32.4%和60.4%)显著增加(P<0.05和P<0.01),且RSG 14 d组血清中的NO含量较对照组升高。球囊损伤后7 d内膜开始有少量增生,14 d时形成明显的新生内膜。RSG使损伤后14 d形成的新生内膜显著减少,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的比值(IA/MA)较对照组降低60.9%。与对照组比较,RSG 7 d组和14 d组新生内膜内的PCNA阳性表达指数均显著减少。结论RSG可以促进大鼠胸主动脉球囊损伤处的内皮再生,并减少新生内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布伦  贾国良  韩淑芳  张薇  王海昌 《心脏杂志》2007,19(5):510-512,5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大鼠颈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手术组、治疗组。手术组及治疗组均给予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灌胃治疗。术后2周取损伤血管行HE染色及光镜观察,计算内膜面积(NIA)、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及管腔狭窄指数(SI)。免疫组化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增殖率,Tunnel法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率。结果术后2周,手术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治疗组内膜面积、管腔狭窄指数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手术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手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手术组(P<0.01)。结论罗格列酮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从而减轻损伤血管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5.
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O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血管成形术后的表达以探讨IL-10在血管损伤反应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IL-10 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其蛋白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主动脉无IL-10的表达,在球囊损伤后第1、7和14天时,IL-10均出现转录,蛋白的表达量上调,生成的IL-10蛋白主要分布在血管内膜及中膜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胞浆和细胞外基质中.结论大鼠主动脉球囊损伤后IL-10出现高表达,提示IL-10可能参与了血管损伤后局部炎症反应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蛋氨酸饮食诱导的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信使核糖核甙(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使血管成形术后新内膜过度增生的机制。方法:将12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10只,低蛋氨酸饮食组(1.2%蛋氨酸),10只,高蛋氨酸组(含2.0%蛋氨酸),10只,喂养4周后,以2F的球囊导管损伤左颈总动脉内皮的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并以右颈总动脉作为对照(未行动脉球囊损伤),血管内皮损伤后1小时,处死动物,取颈总动脉,立即液氮冻存备用,采用RT-PCR方法检测血管组织c-fos及c-jun的mRNA表达情况,并做半定量分析。结果:低及高蛋氨酸组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饮食对照组(P<0.01),球囊损伤左颈总动脉各组组织的c-fos及c-jun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未损伤的右颈总动脉的(P<0.01),低蛋氨酸组和高蛋氨酸组c-fos及c-jun 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的(P<0.01),高蛋氨酸组的c-fos及c-jun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蛋氨酸组的(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能上调血管内皮损伤后动脉组织原癌基因c-fos及c-jun的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可能是其促进血管成形术后新内膜过度增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球囊损伤对大鼠颈动脉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HO-1在血管损伤反应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HO-1mRNA水平、蛋白质表达及其蛋白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颈动脉仅见微量HO-1 mRNA表达,球囊损伤后1 d HO-1 mRNA表达达高峰,4、7和14 d逐渐降低,HO-1蛋白表达与HO-1 mRNA表达基本一致,生成的HO-1蛋白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胞质中,并随新生内膜的形成和增厚,由中膜向增厚内膜中迁移。结论:球囊损伤可引起颈动脉HO-1表达增加,提示HO-1为血管自身抗损伤反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GZ)对2型糖尿病(T2DM)OLETF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17、Bcl-xl的影响。方法取OLETF雄性T2DM大鼠16只,随机分为T2DM组和RGZ组,正常对照组(NC)组为LETO鼠,每组8只。给药12 w后同时采集肝脏组织,进行HE、Mass、PAS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17和Bcl-xl阳性细胞。结果 T2DM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可见大量胶原纤维。肝细胞脂肪空泡形成、糖原沉积减少、细胞凋亡增加,Bcl-xl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IL-17增加。RGZ组较T2DM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T2DM可致肝脏组织学发生损伤,而罗格列酮可减轻这种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许广莉  白锋 《山东医药》2010,50(36):37-38
目的探讨球囊损伤大鼠颈动脉后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对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区组法分为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治疗组。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球囊损伤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以阿托伐他汀5 mg/(kg.d)灌胃。分别在第3、7、21天取大鼠颈动脉。荧光定量PCR检测IL-18的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8的表达。结果球囊损伤组在第3、7、21天颈动脉IL-18mRNA及血清IL-18的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及治疗组(P〈0.05)。结论 IL-18刺激血管损伤后的平滑肌细胞增殖;阿托伐他汀抑制IL-18在血管损伤后的表达,抑制平滑肌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 4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3组(10 mg/kg)。用球囊建立大鼠颈动脉损伤模型,次日灌胃给药,连续14 d;利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损伤血管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利用Western印迹和Real-Time PCR法检测损伤血管组织中PCNA、Cyclin D1及CDK4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新生内膜明显增厚,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增加,PCNA、Cyclin D1及CDK4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3组损伤血管内膜增生明显减轻,内膜/中膜面积比明显下降,PCNA、Cyclin D1及CDK4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g3可能是通过下凋PCNA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和CDK4的活性,从而减轻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1.
王四坤  黄晴  胡晓军  陈苏 《心脏杂志》2011,23(2):181-183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狭窄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将4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5)、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15),对照组及治疗组均用球囊损伤左颈总动脉,治疗组给予普罗布考灌胃.术后7、14、35 d处死大鼠,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浆MDA,SOD水平;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罗格列酮或氯沙坦及二者合用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球囊损伤方法建立大鼠胸主动脉损伤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组,(2)罗格列酮组,(3)氯沙坦组,(4)罗格列酮 氯沙坦组,(5)损伤组。7d后光镜和HE染色观察血管管腔面积和内膜面积变化,以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MP-9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术后4h,1d和7d,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 氯沙坦组明显抑制动脉再狭窄,抑制MMP-9 mRNA及蛋白表达以及pERK1/2蛋白表达,降低血浆中TNF-α浓度。而罗格列酮组和氯沙坦组不能抑制动脉狭窄及MMP-9和pERK1/2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与氯沙坦二者合用可以显著抑制大鼠主动脉损伤后再狭窄,降低MMP-9及pERK1/2表达,使血浆中炎症因子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及线粒体融合素2(Mfn2)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阿托伐他汀1组(他汀1组)和阿托伐他汀2组(他汀2组),每组12只。他汀1组术前3d每日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他汀2组每日阿托伐他汀40mg/kg,随后制备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HE染色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测量内膜面积(I)/中膜面积(M)比值;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Mfn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依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内皮修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及他汀1组和2组血管内膜增生,I/M比值显著增加(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显著增加(P<0.01),Mfn2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I/M比值降低(P<0.01),PCNA阳性细胞比值降低(P<0.01),Mfn2表达升高(P<0.05);且他汀2组较他汀1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他汀1组和他汀2组依文思蓝染色区域面积与吸光度相对值的乘积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再狭窄,同时可促进内皮细胞修复,其作用可能与上调Mfn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柏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组(球囊内膜剥脱术+高胆固醇饮食)、瑞舒伐他汀组(球囊内膜剥脱术+高胆固醇饮食+瑞舒伐他汀)和罗格列酮组(球囊内膜剥脱术+高胆固醇饮食+罗格列酮)。12w后测定血脂水平,取兔髂动脉标本行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MMP-2和TIMP-2的表达。结果①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组血清TC、TG和LDL-C均明显降低;②罗格列酮组较模型组内膜厚度、内膜面积、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及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均显著减少;③与模型组比较,MMP-2表达明显减少,而TIMP-2无显著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其机制可能与MMP-2/TIMP-2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颈总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及总PTEN、P-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组A和组B,每组24只。两组分别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其中组A和组B均取左颈总动脉(行球囊损伤侧)分别作为损伤组和治疗组,另取组A的右颈总动脉(未行球囊损伤侧)作为正常对照组。组B于损伤前3 d始连续每天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kg·d)灌胃,组A予9 g/L氯化钠溶液灌胃。组A和组B大鼠分别于建模后7 d或14 d,取颈总动脉制做病理切片观察动脉内膜增生。用Western blot检测总PTEN和P-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共40只大鼠完成本实验。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损伤后7 d,新生内膜形成,损伤14 d内膜面积、内膜/中膜面积的比值增大,管腔面积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损伤后14 d,治疗组的管腔面积较损伤组增加26%(P<0.05)。②损伤组总PTEN和P-PTEN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PTEN/总PTEN的比值增大(P<0.05)。治疗组P-PTEN/总PTEN的比值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①瑞舒伐他汀可抑制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②瑞舒伐他汀可降低P-PTEN/总PTEN的比值。③此二项作用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损伤血管环氧化酶-1(COX-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探讨益气活血方对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后血栓形成的干预机制。方法随机将9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前给予高脂饲料喂养30d,造成高脂血症;然后经右股动脉穿刺球囊扩张损伤大鼠左颈总动脉,造成颈总动脉管腔狭窄。手术前1d开始给药,每组动物于术后(5d、14d、28d)处死,取损伤颈总动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COX-1和iNOS的表达。结果血管损伤后模型组COX-1表达明显增多,术后应用中药益气活血方或阿司匹林后,COX-1表达明显减少,术后5d、14d和28d,用药各组(除中药小剂量组外)COX-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用药各组iNOS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下调细胞COX-1的表达、上调iNOS表达,可能通过抑制TXA2产生和舒张血管作用而抑制血管内血栓形成防治再狭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兔髂动脉球囊内膜剥脱术后,脂联素表达水平及内膜增殖的影响,并探讨罗格列酮预防血管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球囊剥脱术)和罗格列酮组(给予高脂饮食+球囊剥脱术+罗格列酮)。分别于球囊损伤术后第1、4周,取血测定血脂、血糖;用ELISA法测定血浆脂联素的水平。取髂动脉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弹力纤维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了兔髂动脉血管内皮损伤模型。与模型组兔相比,罗格列酮组在术后第1、4周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HE及弹力纤维染色提示,内膜增殖程度显著减轻,PCNA的表达减少,血浆脂联素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以上变化在术后4周末更为显著。结论 罗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通过PPARγ途径增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