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5例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V)标准和24项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为PSD组和non-PSD组;分析PSD社会人口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生化指标、NIHSS、Barthel指数(BI)、MMSE等相关因素对PSD的影响。结果本组PSD发生率为40.54%(75例),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与non-PSD组比较,PSD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高(P=0.04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P=0.000,P=0.001),MMSE评分降低(P=0.000),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P=0.000,P=0.006);其中BI、MMSE评分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而NIHSS评分、hs-CRP和Hcy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MMSE评分、高NIHSS评分及高hs-CRP和Hcy水平可能是急性缺血性P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SD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PSD与糖尿病病史、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hs-CRP和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10—2018-10期间在湖南省脑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0例,收集病史资料及NIHSS评分,并跟踪观察1个月,以中国精神障碍诊断和分类标准第3版(CCMD-3)的抑郁诊断标准诊断PSD,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将研究对象分为非PSD组(HAMD评分≤6分)和PSD组(HAMD评分7分),再将PSD组进一步分为轻度抑郁亚组(HAMD评分7分且≤16分)、中-重度抑郁症亚组(HAMD评分≥17分)。计算PSD患病率,并分析影响PS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房颤、吸烟、饮酒、既往有无脑卒中史),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HAMD评分)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后1个月内PSD的患病率为34.0%(51例),其中轻度抑郁症状患者占64.7%(33例)。PSD组既往脑卒中史的构成比(83.3%)显著高于非PSD组(30.3%;P0.05)。PSD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具有相关性(OR=5.231,95%CI=1.204~10.154,P=0.01)。结论 PSD以轻度抑郁症状为主,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患病率高,且NIHSS评分与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NIHSS评分越高,PSD患病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焦虑障碍(post-stroke anxiety disorder,PSAD)、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 disorder,PSDD)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7例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卒中类型、脑卒中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进行记录。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器质性焦虑障碍"、"器质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分别作出PSAD和PSDD的诊断。结果 697例患者中PSAD有76例(10.90%),而PSDD有125例(17.93%)。脑出血组PS-DD发生率(26.61%)高于非脑出血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60,P=0.01)。PSDD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PS-DD组(t=-3.38,P0.01),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D组(t=4.21,P0.01)。相关结果显示,所有的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呈正相关(r=0.21,P0.01;r=0.15,P0.01);BI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呈负相关(r=-0.18,P0.01;r=-0.1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BI评分是抑郁的保护因素(OR=0.98,95%CI=0.98~0.99,P0.01)。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与脑卒中类型、入院时NIHSS评分及BI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调查卒中单元模式下的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发病14 d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相关临床指标及影像学资料。发病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心理量表的评定,分为PSD组和非PSD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差异,分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268例患者入组,其中PSD组116例,非PSD组152例。PSD组女性、糖尿病史、性格急躁和内向的患者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发病后14 d NIHSS分值高于非PSD组,MMSE低于非PSD组;PSD组梗死病灶累及基底节的比例高于非PSD组;PSD组双侧内侧颞叶、右侧顶叶、双侧枕叶脑萎缩出现率高于非PSD组。女性(P <0.0001,OR 7.064,95%CI 3.334~14.966)、发病14 d NIHSS(P =0.0020,OR 1.158,95%CI 1.055~1.272)是P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P=0.0264,OR 0.447,95%CI 0.220~0.910)是避免急性期卒中后抑郁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女性、发病后14 d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是卒中急性期发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前性格随和是避免发生PSD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2020年6月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治疗以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Banhel指数(BI)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BI评分升高,NIHSS评分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抑郁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且同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以及活动能力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2017-08-2018-10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的首发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50例,采用HAMD评分将其分为PSD组55例和N-PSD组95例。结果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为36.7%,组间比较发现女性(P=0.014,OR=1.169,95%CI 1.210~3.664)和2型糖尿病(P=0.021,OR=4.813,95%CI 2.180~7.964)为PSD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不同卒中部位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明显低于N-PSD组(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D的发生率较高,女性、2型糖尿病、缺乏社会支持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并未发现卒中部位与PS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卒中后急性期和随访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并探讨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设计.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0~14 d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出院后继续随访6个月.计算出卒中后急性期和随访期DVT发生率.通过比较卒中后并发DVT与卒中后无DVT的患者多种相关因素,筛选出卒中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卒中急性期DVT发生率为4.49%,其中有DVT症状者为51.6%,无症状者为48.4%;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1.63,95%CI 1.08~2.84)、卧床(OR=4.85,95%CI 2.65~9.68)、Wells评分≥2(OR=3.96,95%CI 1.86~7.86)、下肢NIHSS评分≥3分(OR=4.56,95%CI 2.07~8.85)、D-二聚体水平高(OR=3.45,95%CI 2.01~8.52)、Barthel指数(BI)评分低(OR=2.98,95%CI 1.52~6.47)、是否康复治疗(OR=1.82,95%CI 1.22~3.43)、是否抗凝治疗(OR=1.91,95%CI 1.34~4.92)是急性期卒中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康复治疗和抗凝治疗是保护因素;卒中随访期DVT发生率为1.51%,年龄(≥70岁,OR=1.82,95%CI 1.21~3.98)、出院后仍卧床(OR=5.12,95% CI 2.82~11.32)、出院时下肢NIHSS评分≥3分(OR=4.25,95%CI 2.11~7.87)、出院时BI评分低(OR=2.18,95%CI 1.18~6.23)、急性期有DVT(OR=3.81,95% CI 1.87~7.48)是随访期卒中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卒中后DVT多发生于老年患者,48.4%DVT无症状,卒中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对有上述危险因素卒中患者进行DVT监测和预防干预十分必要,康复治疗和抗凝治疗可能能降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医院版(SADQ-H)对175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进行抑郁诊断,收集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结果根据SADQ-H评分结果,抑郁患者102例(抑郁组),非抑郁患者73例(非抑郁组)。抑郁组女性、与子女同住、混合性失语、重度失语、有并发症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5~0.01)。抑郁组BI明显低于非抑郁组;而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均P0.01)。多元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失语程度、并发症、BI和NIHSS评分(OR=0.856~13.451,均P0.01)。结论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有失语程度、并发症、BI及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情感失禁(PSEI)的临床及神经心理学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3个月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PSEI的诊断使用House的诊断标准。抑郁及焦虑症状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总体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评分(MMSE)进行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脑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测定。比较PSEI及非PSEI组间临床因素及神经心理学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F的影响因素。结果 23例(11.1%)患者存在PSEI。PSEI患者具有较高的入院NIHSS评分、HAMD、HAMA及MMSE评分(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NIHSS评分(OR=1.161,95%CI=1.024-1.318,P=0.021)为PSEI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PSEI组SSQOL显著低于非PSEI组,这种差异在校正入院NIHSS评分、HAMD、HAMA及MMSE评分后仍然存在。结论 PSEI在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常见,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是PSEI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CI)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组的首次CI患者156例,根据发病7d、14d、3个月、6个月、1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分为卒中后抑郁(PSD)组和非PSD组,对首次PSD患者探讨PSD发生率,分析其独立变量,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156例首次CI患者完成了随访,PSD的发生率为33.97%(53/156),在7d、14d、3个月、6个月、1年时确诊PSD例分别为:6、10、18、7、12例;(2)中、重度PSD组改良的Rankin量表(m RS)评分均较同期非PSD组升高;(3)41~60岁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大于20分是首次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首次CI患PSD的发生率为33.97%;41~60岁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大于20分是首CI患者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