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与录像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癎)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癎)性发作为特征.目前国际抗癫(癎)联盟关于癫(癎)和癫(癎)综合征国际分类的依据:(1)临床发作特点;(2)发作间期脑电图(EEG);(3)发作期EEG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颞叶癫癎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点.方法 收集16例颞叶癫癎患儿,对其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难治性癫癎的脑电图变化规律.结果 患儿的癫癎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颞叶癫癎的脑电图特点:背景正常者约占62.5%(10/16);背景异常约占37.5%(6/16);异常放电及部位:颞叶棘波或慢波放电,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步或不同步放电.结论 小儿颞叶癫癎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癎综合征,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癫(癎)发作时棘、尖样波群以外有别于背景波的θ、δ波在癫(癎)诊断中的价值,正确认识癫(癎)发作同步记录脑电图未见到尖、棘样典型病理波发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0-01~2007-01我院收治的具有(癎)样发作患者203例的录像监测脑电图(video-EE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正常16例(7.5%),临床发作与典型癫(癎)样病理波同步发放者157例(77.3%),临床发作与非典型癫(癎)样病理波同步发放者30例(15.2%),发作间歇期有癫(癎)样波发放者56例,发作间歇期可见不典型癫(癎)样波发放者36例.结论 正确识别棘、尖波群以外有别于背景波的癫(癎)样波的演变过程及规律,可提高癫(癎)的准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84例发作性疾病(其中49例临床诊断为癫(癎),35例可疑癫(癎))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0%,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1%,80%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 VEEG检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癫癎无发作2年以上的患者抗癫癎药(AEDs)撤药前脑电图异常(样放电)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共筛选229例癫癎控制、达到无发作2年以上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29例患者中,脑电图持续异常者为48例(21.0%)。多因素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后脑电图出现异常放电(P=0.000,OR=9.07,95%CI:3.39-24.28)以及多药联合治疗(P=0.019,OR=2.70,95%CI:1.17-6.17)是脑电图持续异常(样放电)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癫癎首次发作后脑电图异常(样放电)、AEDs多药联合治疗是癫癎发作控制患者的脑电图持续异常(样放电)的危险因素,撤药应慎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非癫(癎)样的癫(癎)样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 对我院34例临床拟诊癫(癎)的发作性疾病做视频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4例临床拟诊癫(癎)病患儿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 示患儿临床发作时同步脑电图无癫(癎)波发放.结论 诊断儿童癫(癎)病应慎重,视频脑电图是确诊癫(癎)与非癫(癎)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正常儿童的脑电图研究,已有许多报告.由于检查人数、年龄和方法学的不一致,故关于正常儿童中癫癎样脑电图型的发生率,他们的结论不同.本文研究采用以前从未有过的人数,神经正常并无癫癎发作史的儿童3,726人,男性1,988人,女性1,738人,年龄6至13岁,并按年龄分组进行纵向追踪观察.在清醒安静和过度换气中描记脑电图.其中131人(3.54%)发现癫癎样脑电图型,包括每秒三次棘慢波放电(4例),多棘慢波综合(37例)中颞棘波(50例),中央区或顶叶棘波(27例),枕叶的棘波(2例)和多灶棘波(11例).男性异常发生率较高.这些异常的家族发生也有些迹象.脑电图异常的一半人有行为问题和/或轻度精神运动能力障碍.进行纵向追踪8-9年,这些脑电异常表现自发性消失,通常在学龄期,最迟到青春期.仅7例发生临床癫癎发作(1例失神发作、1例双侧肌阵挛发作,3例  相似文献   

9.
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癫(癎)与可疑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AEEG)的变化特征.方法本文对316例癫(癎)临床发作时的动态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发作时癫(癎)组162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49例(30.25%),异常为113例(69.75%);在临床诊断可疑癫(癎)的154例中,AEEG监测结果正常为110例(71.43%),异常44例(28.57%).癫(癎)组与可疑癫(癎)组临床发作时癫(癎)样波的发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53.56,P<0.001).结论AEEG因大大增加了描记时间而使EEG阳性率明显提高,临床发作与同步的AEEG痫样波的发放对癫(癎)的诊断非常重要.尤其对许多非(癎)性发作性疾病与癫(癎)发作的鉴别诊断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癫(癎)数据库中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患者17例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起病年龄、癫(癎)发作类型、发作频率、影像学资料以及脑电图资料等,并对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表现为与弈棋相关的癫(癎)发作,其中12例为棋奕性癫(癎),2例单次发作,3例为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2例棋奕性癫(癎)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提示(痫)样放电,2例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患者的动态脑电图亦发现异常放电.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而抗癫(癎)药物(AED)并无特异疗效.结论:出现弈棋相关性癫(癎)发作的患者首先需明确病因.继发性癫(癎)弈棋相关性发作可考虑AED治疗;反射性癫(癎)行为学干预有助于预防再次发作,AED治疗非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首次癎性发作后与复发间隔时间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首次癎性发作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67例发作至少2次以上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变量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建立比例风险度模型,判断影响首次癎性发作后与复发间隔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首次癎性发作后平均复发时间为(7.03±17.52)个月,其中性别、起病年龄、发作类型、睡眠发作、热惊厥史、癫癎家族史对首次癎性发作后复发间隔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病因、部分性或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继发性癫癎、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慢波、异常放电、影像学异常及首次发作后是否正规治疗对复发间隔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明确病因、脑电图有慢波、异常放电、影像学异常、有神经系统体征为影响首次癎性发作后复发间隔时间的危险因素。对这些患者最好在首次发作后正规服用抗癎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在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169例临床拟诊癫癎患者的24h脑电活动,与常规脑电图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脑电图癎样放电率(62.72%)及总异常率(86.98%)与常规脑电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睡眠期癎样放电率明显高于清醒期.结论 24h动态脑电图可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癎的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颞叶癫(癎)患者发作期临床特征、脑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4例患者的46次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46次发作中,16次为单纯部分性发作,30次为复杂部分性发作,2次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发作时脑电图表现以中高波幅慢波起始最多见,10例患者可以得到定侧.4例患者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改变定侧后进行手术,术后癫(癎)完全控制.结论 颞叶癫(癎)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癎)综合症,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医生通过监测到临床发作可以更好明确诊断.同时,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改变可以为术前评估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50例癫(癎)失神发作患儿的脑电图分析,探讨脑电图在临床脑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本光电4418型脑电图仪,对癫(癎)失神发作患儿进行检查.结果正常2例,异常48例,异常率96%.结论3Hz棘慢波综合为癫(癎)失神发作所特有波形,适当延长过度换气描记时间及做睡眠诱发试验可提高EEG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EEG)、神经心理障碍的特点及对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6例ESES患儿进行V-EEG监测,随访观察临床、EEG、神经心理障碍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中27例(75%)经治疗临床发作完全控制或明显减少,EEG上ESES消失.22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中的17例(77%)在临床发作改善和抑制(癎)样放电方面都有良好的疗效.32例神经心理障碍患儿26例(81%)经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ESES是一种特殊的EEG现象,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期持续放电是神经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抗癫(癎)治疗除控制其临床癫(癎)发作外,还必须及早消除EEG(癎)样放电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癫(癎)持续状态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脑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肌肉病理等特点.方法:对收治并最终确诊为MELAS的6例(年龄13-40岁)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与脑电图相关特征.结果:6例患者均以癫(癎)持续状态起病,头颅MRI提示脑实质内异常病灶,发作间期脑电图检查提示相应区域有(癎)样放电,肌肉活检见破碎红纤维(RRF).结论:对青少年及成人起病的难治性或进展性癫(癎),临床诊断应考虑线粒体疾病的可能.MELAS患者由于存在线粒体功能损害与ATP能量供应障碍,其神经细胞更易遭受兴奋性毒性侵害,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抗癫(癎)药物干预以阻止癫(癎)持续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对在我院癫(癎)中心门诊就诊的儿童部分性癫(癎)进行随访观察,纳入符合良性部分性癫(癎)诊断者,排除能够分类的其他类型,分析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结果 入组的44例患者中,38.6%(17/44)的患儿每天均有发作,额叶失神、偏转是最常见的发作症状,觉醒脑电图有局灶、多灶、全面性棘慢波爆发3种表现,且以额部为著;睡眠时双侧同步化.截止随访日,88.6%(39/44)完全无发作,22.7%(10/44)脑电图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有一组特殊的良性儿童部分性癫(癎),可能是起源于额叶.  相似文献   

18.
癫(癎)发作可引起脑损伤,但目前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反映这种变化的生化指标,S100B被认为是胶质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我们通过测定血清中S100B浓度来探讨其能否作为临床上可以反映脑损害的指标,同时初步研究血清中S100B蛋白与癫(癎)患者脑电图中(癎)样放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慢波睡眠期持续性棘慢波 (CSWS)的癫痫综合征在儿童期发病 ,主要在夜间出现部分性或全面性发作 ,脑电图显示广泛的棘慢波放电 ,PET和SPECT发现局灶的脑功能异常 ,丙戊酸、乙琥胺、拉莫三嗪等治疗有效 ,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颞叶癫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特点。方法收集16例颞叶癫患儿,对其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难治性癫的脑电图变化规律。结果患儿的癫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单纯部分发作频率高而持续时间短,复杂部分发作持续时间长但发作频率低并常见发作后朦胧状态。颞叶癫的脑电图特点:背景正常者约占62.5%(10/16);背景异常约占37.5%(6/16);异常放电及部位:颞叶棘波或慢波放电,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同步或不同步放电。结论小儿颞叶癫是一组部分性症状性癫综合征,多表现为复杂部分发作,临床发作及同步脑电图特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