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资料,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缺血性卒中患者68例,根据病因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3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受累血管数目及血管狭窄部位.结果 有血管病变患者64例,正常4例.其中脑梗死组有血管病变52例,检出病变血管92支,单条血管受累24例,多支血管受累28例;TIA组有血管病变12例,检出病变血管20支,单支血管受累4例,多支血管受累8例.结论 缺血性卒中患者大多数存在多条血管不同程度的病变,DSA对于缺血性卒中的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正侠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22-1423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1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7例脑血管正常,175例颅内外血管异常,110例颅内血管异常,65例颅外血管异常,50例血管狭窄程度<50%,85例血管狭窄程度达50%~70%,40例血管狭窄程度>70%;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狭窄部位以及对狭窄程度进行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严重程度高于颈内动脉颅外段(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对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明确诊断,并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代偿以及动脉回流情况进行检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阳性检出率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阳性检出率达86.7%(26/30),主要血管病变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多数为颅外血管受累。所有受检查者,无1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在全面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旋  周天银  龚霁  张家成 《当代医学》2013,(32):154-154
目的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5例,对其分别进行CT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检查发现,35例患者均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发现正常者2例,阳性者33例,诊断率为94.29%,与临床和CT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展开病因诊断具有直接、可靠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方法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结构异常情况,分析病变血管的程度、分布以及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并进行DSA检查的14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管学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DSA检查存在血管异常者102例(异常率69.8%),以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在诊断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非高血压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0例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术(DSA),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结果 520例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血管病变387例,以动脉瘤最多,为301例,占总数的77.78%.此外,还包括颅内动脉畸形、颅底异常血管网等.临床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各种辅助检查进行判断.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为辅.结论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对诊断非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医生对患者的疾病确诊应综合判断,并早期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7.
48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君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56-157
目的 预防和减少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总结和分析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如股动脉栓塞、颅内出血及脑血管痉挛、局部皮下血肿、伤口渗血、皮肤淤斑、硬结、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胶布过敏、皮肤破损、造影剂肾病、术后感染等,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48例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手术顺利,术后1例出现术侧皮肤皮下淤斑、硬结,4例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及皮温下降,3例出现脑血管痉挛,3例出现胶布过敏,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均无颅内出血、动脉栓塞、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目前对其病因诊断手段主要依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检查方法[1],属于有创性检查。与常规的血管造影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共对56例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36~78岁,平均5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CT扫描证实。56例患者全部在DSA监视下采用Seld inger法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2],均取得满意效果。术后3例穿刺点渗血,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均为欠合作病人,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治愈。脑血管造影成功率达100%。1.2检查方法患者平卧,右侧股动脉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Seld inger法穿刺,置入6F穿刺鞘,按50 u/kg全身肝素化,5 F造影管在导丝引导下分别超选至双侧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开口处,分别对各支血管进行造影...  相似文献   

9.
赖坚强 《当代医学》2021,27(8):128-130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CT检查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出血管闭塞39例,检出率为100%;血管狭窄36例,检出率为92.31%;CT检出血管闭塞32例,检出率为82.05%;血管狭窄29例,检出率为74.36%;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血管闭塞、血管狭窄的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发生皮下淤1例,占比1.29%,周围神经损2例,占比2.56%;未发生脑血管痉挛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5%。结论神经内科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可作为安全有效的脑血管病诊治手段,与CT比较,血管闭塞、血管狭窄的检出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88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方毅  袁良津  蒋鸣坤  施雪英 《安徽医学》2010,31(9):1035-1036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所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及其分布。方法 88例脑梗死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并排除出血。上述患者全部进行选择性颈部和颅内血管造影。观察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以及血管狭窄形态并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结果 88例脑梗死中血管造影显示69例(78.41%)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58例有颈动脉系统受累,29例有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锁骨下动脉受累8例。其中38例同时有多部位受累。颈动脉系统中以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受累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以椎动脉开口处最为常见。19例血管造影正常。结论脑梗死患者DSA显示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开口部位病变为主。DSA是一项安全有效的诊断脑血管病变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的特征,评价DSA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2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SA资料,包括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血管狭窄部位、程度,责任动脉检出率及NIHSS评分与脑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等。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率为73.33%,责任动脉的检出率为77.27%;血管狭窄或闭塞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18.18%)、大脑中动脉水平段(14.97%)、椎动脉开口处(12.30%)。狭窄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非狭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尽早行DSA检查明确有无颅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对二级预防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药物治疗、支架置入术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6例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DSA分析来探讨血管因素在年青人脑血管病中发生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修订的标准选出26例TIA患者(平均年龄39岁),分析其DSA影像.结果:在26例患者DSA影像中,发现问题的有20例,其中先天性血管病变有4例(20%),狭窄或闭塞的有16例(80%).后者中累及颅外血管12支(37.5%),颅内血管20支(62.5%).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也是年轻人TIA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或许将是降低青年卒中发生的一个主要方向.结论:血管病变是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基础,DSA能很好的帮助我们了解TIA中年轻人的血管情况,对预防卒中的发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急性脑梗死病变范围、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1~2019.1间确诊急性脑梗死且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检查的9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MRA检测脑血管狭窄的诊断结果,以DSA为"金标准",确定MRA诊断脑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并比较MRA与DWI对于腔隙脑梗死与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结果。结果 90例患者中,DSA检出68例(75.56%)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MRA检出64例(71.11%)患者存在脑血管狭窄或闭塞,MRA诊断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分别为91.18%、90.91%、91.11%、96.88%、76.92%、77.33%;MRA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7例,大面积脑梗死43例;DWI检查发现腔隙脑梗死44例,大面积脑梗死4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0.65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RA可有效评估脑血管狭窄情况,明确脑梗死范围,可为早期治疗、改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提高ICVD介入诊治提出建议。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颈动脉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明显狭窄后,接受脑DSA检查,并对患者的脑DSA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脑DSA检查,共明确72例患者存在明显的不同部位血管狭窄,18例符合手术指征患者进行了支架成型术,介入治疗成功率为100.00%,发生轻度并发症2例,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脑DSA是对ICVD具有临床诊治意义的检查手段,严格掌握检查指征则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脑动脉狭窄(闭塞)的血管分布及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308例经DSA和/或CTA诊断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对其颅内外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特征及特点等进行比较,同时测血压、血糖(GLU)、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及同型半胱氨酸,与无脑动脉狭窄组比较以上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率(54.6%)明显高于颅外动脉(35.12%),比较脑动脉存在狭窄与无狭窄的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压、GLU、TG、TC、同型半胱氨酸、年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酗酒与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狭窄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酗酒与脑动脉狭窄均相关,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比高达60%~80%,而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其中动脉狭窄的程度、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血管顺应性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息息相关。通过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CT血管造影术(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查手段对血管顺应性、血流动力学变化、侧支循环开放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头颅MRA和DS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影像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确诊的烟雾病患者,分为青少年组(<20岁)和成人组(≥20岁),分析其临床表现,CT、MRI、DSA等影像学检测结果以及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组烟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9~12岁和35~39岁。青少年组31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5例(48.4%),出血性卒中8例(25.8%),癫痫发作5例(16.1%),反复头痛3例(9.7%)。成人组82例,其中出血性卒中41例(50%),缺血性卒中36例(43.9%),反复头痛发作4例(4.9%),癫痫发作1例(1.2%)。DSA和MRA均表现为双侧病变,均可见到烟雾状异常血管网。青少年组以双侧颈内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闭塞为主,与成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血管病变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组发病高于青少年组。有2个发病的高峰年龄(9~12岁,35~39岁),青少年组以缺血性卒中为主,成人组以出血性卒中为主。DSA是烟雾病诊断的金标准。MRA以其无创、方便等优势,成为本病筛查、诊断、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颅脑CT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发病后24h内均接受颅脑CT平扫、CTA检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在诊断患者脑动脉狭窄、脑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并根据患者出院后90d随访情况,评价CTA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DS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5例患者脑血管无狭窄,51例患者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狭窄程度:无狭窄5例,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11例,重度狭窄19例,闭塞12例。CTA检查显示6例患者脑血管无狭窄,50例患者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狭窄程度:无狭窄6例,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12例,重度狭窄17例,闭塞13例,CTA诊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总体符合率为82.14%(46/56),一致性评价Kappa=0.768(t=10.922,P<0.001)。DS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25例,侧支循环不良31例;CTA检查显示,56例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25例,侧支循环不良31例。CTA诊断侧支循环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88.00%,准确率89.29%,阳性预测值90,32%,阴性预测值84.62%;预后良好患者CTA检查脑血管狭窄/闭塞情况及侧支循环情况优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A检查脑血管狹窄/闭塞程度、脑血管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均呈正相关(r=0.454,0.337,P<0.05)。结论颅脑CT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狭窄/闭塞程度及侧支循环中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其诊断的脑血管狭窄/闭塞程度、侧支循环情况与预后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随机入选2013年5月—2014年8月入住该院治疗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同期健康检查的青年人各100例,分别计为甲、乙、丙组,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分型,并探究各危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甲组中男性(77%)多于女性(23%),与乙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与小动脉闭塞型(SAO)为主且其原因未知型(UND)比例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均显著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以LAA为主,且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女性,抽烟、酗酒、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青年卒中的DSA检查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青年卒中的病因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1992~ 2 0 0 3年经头颅CT、MRI、脑脊液检查证实的 96例中青年卒中的DSA检查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6例中DSA检查总阳性率 78.1% ,在 64例出血性卒中中 ,脑动脉瘤占 42 .2 1% ( 2 7/ 64 ) ,动静脉畸形 14 .0 6( 9/ 64 ) ,Moya -Moya7.81% ( 5 / 64 ) ,三者共占 64 .0 % ( 4 1/ 64 )。 结论 中青年卒中主要病因是脑动脉瘤、AVM ,尤多见于出血性卒中。DSA对其大部分能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