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中文版测量其生活质量,对215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为50.74(生理领域)、46.01(心理领域)、53.78(社会关系领域)和43.94(环境领域)。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居住地、病情、感染途径、医疗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耻辱等因素与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各个领域有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收入和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有利因素,而感受到的耻辱和医疗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则是不利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会经济等因素在不同方面影响着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着特殊的含义和重要性。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应用,不但大大降低了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死亡率,而且有效地提高了HIV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然而影响HIV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及疾病相关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同时,改善社会支持也是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儿童和儿童抚养人的视角,初步了解中国部分农村地区父母感染艾滋病对儿童社会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对19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20名儿童抚养人以及8名社区关键知情人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儿童存在害怕、焦虑、悲伤、自卑等心理问题。针对儿童的歧视现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对儿童的孤立、漠视和拒绝。儿童依赖抚养人和同伴获得心理上的支持。结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受HIV/AIDS影响儿童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艾滋病病毒伎滋病(HIV/AIDS)影响儿童分为四类:(1)感染了HIV的儿童;(2)AIDS致孤儿童;(3)与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共同生活的儿童;(4)AIDS高发区中的儿童。受AIDS影响儿童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家庭困难、社会歧视、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等。给予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理、心理上的关怀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成长发育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为儿童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各国明显上升,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讨论哮喘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疾病导致的缺课以及夜间的睡眠打断对患儿白天的学习表现的不良影响,患儿与同龄儿童相处的影响,以及疾病带来的不同程度体育运动受限和各种心理行为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陕西省山阳县、武功县HIV/AIDS病人33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超过半数调查对象感染HIV后感到羞愧、自责、痛苦、恐惧、绝望,且山阳县HIV/AIDS病人感到羞愧和自责的比例显著高于武功县。一半以上的HIV/AIDS病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一般。约1/3的HIV/AIDS病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满意。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心理领域得分和参加活动3个因素影响HIV/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3个因素均为正向影响因素。结论鼓励与支持HIV/AIDS病人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其对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促进心理健康,均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应用简体中文版MOS-艾滋病病毒(HIV)量表,在定点收治医院抽取艾滋病病人,在其接受抗病毒治疗前后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病人的生活质量、人口学特征和与HIV感染相关特征,采用t检验、方差检验等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病人99例,治疗前其生理领域得分为(49.44±9.85)分,心理领域得分为(24.85±11.17)分;健康转变0.31分、健康压力0.37分、心理功能0.46分、总体健康感0.46分,4个维度得分率较低;治疗后,其生理领域得分为(57.84±3.59)分,心理领域得分为(56.00±5.01)分,11个维度的得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在给予病人必要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心理咨询和关怀服务,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亦提示要进一步拓展艾滋病病人医疗服务的内容,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HAART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短期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6个月时,生活质量有无变化.方法 给予安徽省两地4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应用病历报告表的形式收集参加治疗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同时采用MOS-HIV量表,对病人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平均年龄(42.2±8.8)岁(26~62岁),治疗前CD4平均为(197±41)个/μl(94~271),治疗6个月时体重平均增加(5.1±4.5)kg(t=7.24,P<0.01),CD4平均增加(122±109)个/μl(t=7.07,P<0.01).采用MOS-HIV量表评定,病人躯体状况及精神状况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维度分析显示,在健康感知、认知功能、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与劳累、健康压力、生活状况、健康的变化方面,治疗前后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抗病毒治疗6个月时病人CD4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躯体及精神状况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89名HIV/AIDS病人,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并与同期高危人群及健康人群进行对比,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依次为44.5、58.1、62.6和57.7分。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显著低于HIV阴性的高危人群以及健康人群(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低收入、低文化程度、缺少家庭支持和食欲差,是HIV/AIDS病人较低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 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较低,尤以MSM人群明显,高效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HIV/AIDS病人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对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和缺少家庭支持的MSM人群的医疗和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徽省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儿童的免疫学及病毒学状况。方法对2007年安徽省HIV/AIDS儿童进行病史调查,并检测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以及病毒载量。结果安徽省HIV/AIDS儿童的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的对数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62.5%的儿童病毒载量低于最低检出限,未治疗组儿童病毒载量均高于最高检出限。母婴传播感染HIV/AIDS儿童的感染时间与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P〈0.05),CD8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呈正向回归关系(r=0.553),病毒载量对数值与CD4细胞计数呈反向回归关系(r=0.273)。结论安徽省HIV/AIDS儿童以母婴传播为主,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IV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近年相关文献,综述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所面临的生长发育、学习、生活、心理等诸多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医疗、教育、生活、心理等干预措施。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主要存在生活、教育和心理关怀需求,应开展综合干预措施,特别是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关怀研究,以探讨适合不同关怀需求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中国艾滋病综合研究项目在山西、云南现场实验室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实施情况的分析,总结经验,为今后在资源有限地区实验室开展质量控制的运行模式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由中心实验室对现场7个实验室直接实施质控,包括标准操作程序(SOP)建立、参加能力验证(PT)、现场实时插入质控品及抽样检测等多种方式,检测数据由第三方核实比对,再由中心实验室分析判定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结果现场实验室完成百余份SOP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方案的建立,所有检测项目均参加并通过PT考核;预实验中有4份丙型肝炎病毒(HCV)插入质控品、2份HCV抽检样品,现场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与预期结果相反。其余检测现场实验室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由中心实验室直接对现场实施质控、多种质控手段并行,这种质控模式对在资源有限地区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艾滋病研究是非常有效的,中心实验室的设立对结果的有效、可靠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孤儿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AIDS)孤儿在人口学、上学和情绪方面的基本情况,探讨救助艾滋病孤儿的对策。方法 选取5个中国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艾滋病预防关爱项目县,对报告的全部6~14岁艾滋病孤儿及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51名艾滋病孤儿中,39人(15.5%)父母双亡,212人(84.5%)父母单亡。129人(51.4%)感觉生活不好。58人(23.1%)没有上学,其中18人(31%)在父/母去世前辍学。继续上学的儿童中,51人(26.4%)学习成绩在父母去世后下降,62人(32.1%)不能认真听讲。159人(63.4%)在父母去世时痛苦巨大。81人(32.3%)在父/母去世后社会交往减少。72人(28.7%)在父母去世后无人安慰。一半以上艾滋病孤儿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不够。结论 儿童的学习成绩、社会交往、情绪行为表现均不同程度受到父母生病去世的影响,他们没有足够的艾滋病预防关怀知识。对艾滋病孤儿的关怀应从其父母生病期间就开始,并包括社会交往和情绪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能够有效促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县受艾滋病影响的10~15岁儿童45名,进行为期10个月的综合心理支持,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有焦虑不安等负性心理体验的儿童占44.4%(20/45),干预后下降到20.0%(9/45);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以及偏执等各个因子,干预之后均显著改善。结论综合心理支持对于促进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救助政策落实情况,为制定和推动政策落实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文献回顾、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在3个省(自治区)开展调查研究,并对资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共调查243名受访者,其中深入访谈81人,与162名来自多部门的人员开展了专题小组讨论。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各部门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均制定了相关救助政策,开展了关怀救助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涉及生活救助、教育支持、卫生保健、心理和职业发展等5方面,基本涵盖了儿童成长相关的各个方面。发现存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教育缺乏政策保障、生活救助覆盖人数仍有限、对父母一方或双方存活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关注度不够、心理关怀仍十分薄弱等问题。结论各地应针对现有政策制定实施细则或指导方案,进一步完善信息收集、交流和利用机制,提高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政策认知程度,不断加大资源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6.
云南某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儿童身心健康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政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关怀项目县艾滋病及其他脆弱家庭中心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况,为项目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在云南省某项目县选取250名0-17岁来自受艾滋病、吸毒和贫困影响家庭的儿童,测量身高,并对其中154名6岁以上儿童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来自三种家庭的儿童的身高没有显著性差异,心理状况有显著性差异。近68%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不能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对生活中的事也不能决定怎么办;58%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害怕别人不和他(她)玩;67%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比较自信,但仍低于受吸毒影响的儿童(89%)。结论受艾滋病影响家庭的儿童与其他脆弱家庭儿童的心理状况不同,社区关怀项目应考虑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15岁以下艾滋病(AIDS)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病毒治疗门诊收治的15岁以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儿童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收治382例AIDS患儿,98.69%(377/382)患儿的HIV感染途径为母婴传播。临床症状以发热(24.87%,95/382)、腹泻(16.75%,64/382)多见;体征以中/重度营养不良(49.74%,190/382)、淋巴结肿大(30.10%,115/382)、皮疹(20.42%,78/382)多见;机会性感染以肺炎(24.08%,92/382)、鹅口疮(18.85%,72/382)、上呼吸道感染(15.71%,60/382)多发。以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Ⅲ/Ⅳ期为主,分别为39.79%(152/382)、30.89%(118/382)。免疫状态多受到中/重度抑制,分别为26.70%(102/382)、69.11%(264/382)。5岁以前HIV感染儿童病毒载量较高。受感染儿童身高、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结论儿童感染HIV后,发病潜伏期短,免疫系统抑制较快,临床症状多样且复杂,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中共情反应、感恩水平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感恩在共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所中学通过整群抽样选取350名受艾滋病影响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中文版感恩问卷和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共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