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壳聚糖醋酸溶液对凝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脱乙酰度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醋酸溶液的凝血作用。发现壳聚糖醋酸溶液使抗凝血液中红细胞发生了明显的聚集和变形。通过不同分子量和脱乙酰度壳聚糖的促红细胞聚集实验,证明了低脱乙酰度壳聚糖(60%~70%)使红细胞聚集效果更好,分子量在105~106范围内作用不十分明显。对血液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测定结果验证了壳聚糖醋酸溶液凝血机理不依赖于血小板和常规“瀑布”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分子量为30万.脱乙酰度分别为63.3%、73.7%、83%和97%的壳聚糖制备不同的壳聚糖膜,在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上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在不同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贴附情况、生长曲线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壳聚糖分子脱乙酰度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壳聚糖膜对细胞的损伤越小。越有利于细胞在膜上的生长和贴附,反之.低脱乙酰度的壳聚糖膜与角膜细胞的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波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表征6-O-羧甲基壳聚糖结构和基本性能,并以6-O-羧甲基壳聚糖水溶胶膜为基本模型,研究其抗菌性能和临床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等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为低取代(取代度为9.5%)、高脱乙酰度(脱乙酰度为83.2%)的碳6位取代羧甲基壳聚糖,其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180℃.溶胶膜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作用60min时的杀灭率分别为>99.99%、98.54%、>99.99%.溶胶膜使用时一般无需换药,对浅Ⅱ°烧烫伤、深Ⅱ°烧烫伤、手术切口、取皮区、溃疡等多种创面均具有明显的促愈合、止血、抑菌、控制渗出、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且未发现全身及局部致敏反应,亦未见创面组织过度增生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波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表征6-O-羧甲基壳聚糖结构和基本性能,并以6-O-羧甲基壳聚糖水溶胶膜为基本模型,研究其抗菌性能和临床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等效果.结果表明:改性壳聚糖为低取代(取代度为9.5%)、高脱乙酰度(脱乙酰度为83.2%)的碳6位取代羧甲基壳聚糖,其热分解起始温度低于180℃.溶胶膜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作用60min时的杀灭率分别为>99.99%、98.54%、>99.99%.溶胶膜使用时一般无需换药,对浅Ⅱ°烧烫伤、深Ⅱ°烧烫伤、手术切口、取皮区、溃疡等多种创面均具有明显的促愈合、止血、抑菌、控制渗出、减少疤痕形成的作用,且未发现全身及局部致敏反应,亦未见创面组织过度增生现象.  相似文献   

5.
甲壳素/壳聚糖止血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甲壳素通过蛋白质介导黏附血小板,形成的甲壳素/血小板复合物加速血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并共同形成凝块;另一方面,甲壳素诱导红细胞聚集,刺激血管收缩,最终形成血栓,封合伤口.壳聚糖的止血机理基本类似于甲壳素,但两者对红细胞的聚集程度和对补体的激活程度存在一定差异.甲壳素独特的三次结晶结构(包括α型和β型)赋予甲壳素优良的止血功能;壳聚糖的止血效果则与它的分子量、脱乙酰度、质子化程度和物理形式等有关.本文综述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止血机理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真菌发酵制备生物材料壳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犁头霉属真菌发酵生产壳聚糖。发现培养温度、时间以及 p 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产量及性质产生明显影响。p H值影响壳聚糖的脱乙酰程度 ,p H值控制在 4 .5可获得 90 %以上的脱乙酰度 ;2 8~2 9℃和 p H值 5.0条件下 ,壳聚糖的收率达到 780 mg/ L ;随培养时间延长 ,产品分子量迅速下降。扫描电镜分析显示 ,发酵法生产的壳聚糖成膜后 ,与酸碱处理甲壳素得到的产品在微观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甲壳质经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及与环氧丙烷的醚化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低取代度(LDS)的6—0—2′—羟丙基甲壳质和壳聚糖。探讨了不同溶剂和时间下反应产物的脱乙酰度(DDAc)、取代度(DS)和特性粘度([η])的变化。发现DS为0.03~0.06,DDAc为30~50%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成膜性。异丙醇是合成LDS 6—0—2′—羟丙基甲壳质和壳聚糖的良好溶剂。  相似文献   

8.
以脱乙酰度为95%,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30KDa、220KDa、300KDa和500KDa的壳聚糖制备不同的壳聚糖膜。以各种壳聚糖膜作为基质,体外培养兔角膜基质细胞,通过观察角膜基质细胞在不同壳聚糖膜上的生长状态、贴附情况、生长曲线以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对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的相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对分子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壳聚糖膜与角膜基质细胞相容性较差,对细胞损伤程度较大,细胞在膜上的贴附、生长能力较差;以相对分子量在200KDa~300KDa之间的壳聚糖制备出的膜与角膜细胞具有较好的相容性,细胞可在膜上长成密集单层,适合作为角膜培养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研究壳聚糖 (即脱乙酰壳聚糖 ,Chi tosan)对Hp外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以探讨壳聚糖抗Hp的作用机制 ,以 6种抑菌作用较好的壳聚糖溶液 ,3种 70 %脱乙酰、3种 88.5 %脱乙酰为试验材料。将Hp标准菌株SydneyStrain 1(SS1)、NCTC116 39、NCTC116 37加入上述壳聚糖溶液中 ,细菌浓度为 10 8CFU ml,将每种壳聚糖分别与Hp菌液加入 2 4孔加样板中 ,每孔 2ml,每种溶液做 5孔 ,在 37℃和微需氧条件下 ,12 0r min振荡 ,4 8h后取出孔内液 ,30 0 0r min离心 10min后 ,取上清液分别测葡萄糖含量、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和γ 谷氨酰转肽酶(GGT)…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复合膜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壳聚糖膜降解较慢^[1],为了加快其降解速度,研制了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复合膜(以下简称复合膜)并进行了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该复合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满足体内植入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聚糖溶于0.5mol/L的乙酸,再以NO2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6位羟甲基成羧基,制备了6-羧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保持了壳聚糖基本的链结构;扫描电镜和DSC分析发现,6-羧基壳聚糖与壳聚糖的微纤结构不同,其分子构象卷曲,热稳定性较壳聚糖差.抗凝血测试、溶血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壳聚糖相比,6-羧基壳聚糖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溶血率明显降低,6-羧基壳聚糖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其血液相容性随壳聚糖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We explore the role of crystallinity and inter‐ or intramolecular forces in chitosan for its solubility in water and demonstrate the expansion of its solubility to a wider pH range. Due to its semicrystalline nature, derived mainly from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chitosan is water‐soluble only at pH < 6. In acidic conditions, its amino groups can be partially protonated resulting in repulsion between positively charged macrochains, thereby allowing diffusion of water molecules and subsequent solvation of macromolecules. We show that chemical disruption of chitosan crystallinity by partial re‐acetylation or physical disruption caused by the addition of urea and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broadens the pH‐solubility range for this biopolymer.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纳米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生物相容性。用壳聚糖制备的纳米粒具有助渗作用及生物粘附性,在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的止血机理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壳聚糖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简述了壳聚糖止血机理研究的进展 ,指出它的止血机理不是常规的依赖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瀑布机制。壳聚糖止血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对红细胞作用 ,使红细胞发生粘附聚集从而使血液凝固。另外 ,本文对壳聚糖在止血剂中的应用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将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考察药物在支架上的体外释放。以MTT法考察了缓慢释放的bFGF对L929细胞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包埋微球支架的形态和生长了细胞的支架。结果表明单用壳聚糖支架,药物释放得比较快,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缓慢释放的bFGF促进了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温敏性生物材料羟丁基壳聚糖的生物安全性,初步探讨该材料植入体内有无毒副作用。方法将壳聚糖进行羟丁基化制备出温敏性水凝胶,选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通过MTS法、倒置显微镜观察等方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通过SD大鼠尾缘静脉浸提液注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通过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浸提液注射及皮内浸提液注射,进行致热原反应试验及皮内刺激试验。结果羟丁基壳聚糖无细胞毒性,不引起试验动物体温升高,无皮肤刺激反应,急性毒性试验不引起试验动物死亡或者其它不适。结论羟丁基壳聚糖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安全的生物材料,有望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荧光素异硫氰酸酯(FITC)与壳聚糖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观察荧光标记对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的影响,以期建立一种快速、稳定并且适宜壳聚糖纳米载体示踪的荧光标记方法。方法FITC与壳聚糖在不同反应物比例、溶液pH及温度条件下反应,纯化并收获产物,计算其标记效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荧光标记的壳聚糖载基因纳米粒子,并检测其表征及对Hela细胞转染效率。结果在该实验中,标记效率随着pH增大而增加,弱碱性(pH 7.5)时最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标记效率也随之上升;标记效率还随FITC添加的比例增大而升高。壳聚糖纳米粒子表征和转染效率实验显示最佳的壳聚糖标记条件是反应物壳聚糖与FITC的添加比例为25:1,在pH7.5、室温25℃条件下反应4h。结论优化的壳聚糖荧光标记方案的标记率比以前文献报道的方法高近3倍,用标记的壳聚糖制备的基因纳米粒子粒径及细胞转染效率与未标记壳聚糖制备的纳米粒子相近,可以达到较好的示踪效果。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膜及其改性膜的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时间滞后(Lag-time)法,研究药物起始浓度(C0)、膜厚(h)和体系流动速度(v)对壳聚糖膜药物释放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0对滞后时间(T0)或扩散系数(D)没有影响;随h增大,T0增大,D值增大;随v增大,T0缩短,D值增大。还制备了N-烷基化壳聚糖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N-烷基化壳聚糖的T0值比纯壳聚糖膜的T0值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并表征纳米级甲壳胺,初步比较其与O-羧甲基甲壳胺、水溶性低分子量甲壳胺、非水溶性高分子量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改进的离子凝胶法制备纳米级甲壳胺,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马尔文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对其形态、粒径、表面电位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初步比较上述四种类型甲壳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的抑瘤活性。结果制备得到平均粒径160nm的纳米级甲壳胺,高、中浓度下均对LoVo细胞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抑制率达54.0%,其它三种类型甲壳胺抑制率分别是O-羧甲基甲壳胺4.5%、非水溶性甲壳胺35.8%和低分子量甲壳胺38.1%。结论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四种类型甲壳胺中纳米级甲壳胺的体外抑瘤作用最好,O-羧甲基甲壳胺几乎无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