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岳颖  李德昌  任力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1):2415-2416
患者女性,80岁。发现左侧乳腺肿物伴疼痛1周。查体: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双侧乳头位于同一水平;乳房皮肤未见橘皮样改变及红肿,浅表静脉无扩张;左乳外上象限近乳晕处可扪及大小约为1cm×1 cm的肿物,质地中等,活动欠佳。遂切除全部肿物送病检。  相似文献   

2.
乳腺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6岁,因发现左乳肿块两年余入院。B超检查示:双乳小叶增生,左乳偏低回声团(大的病灶内伴钙化斑,RI值偏高)。专科体检左乳腺上方12点钟距乳头约3cm处扪及一肿块,大小3.0cm×2.0cm×2.0cm,表面光滑,边界尚清,活动可,无压痛,左乳外下5点钟位置乳晕边缘扪及一肿块大小约1.0cm×1.0cm×0.8cm,质中,边界清,活动可,无压痛。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36岁。3个月前无意发现左乳房有肿块,并逐渐增大,无压痛,遂于1993年8月15日入院。查体见左乳房外上象限及内上象限,分别可触及6cm×6cm及3cm×4cm之肿块。肿块界清活动好,与周围无粘连,质较硬。全身淋巴结不肿大。血色素14克%,白细胞5200/mm~3,中性为54%,淋巴46%,肝功正常。B超示:考虑为左乳腺纤维瘤。于  相似文献   

4.
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48岁。因"右侧乳房疼痛1年,发现右侧乳房肿块1月"于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查体示:右侧乳腺外下象限距乳晕2cm可触及肿块2cm×3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尚可,无压痛,肿块处皮肤无红肿、溃破,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乳腺侧位片示:(1)右乳外象限肿块考虑:恶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38岁 ,因发现左乳房有一杏核大肿物 4个月 ,于1993年 8月 3日入院。患者肿物生长缓慢 ,无疼痛、搔痒及乳头溢液。自发病以来 ,无发热畏寒、食欲减退及消瘦乏力。体检 :双乳对称 ,乳头无内陷 ,左乳外上象限触及 2 5cm× 2 5cm× 2cm大小质硬肿块 ,光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2008年8月20日因“发现左乳房包块10年”入院。入院体检左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约8cm×10cm,质地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乳房皮肤颜色无改变,同侧腋窝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乳房无异常,心、肺、腹部等均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43岁,2009年7月因发现左乳房肿块半个月就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下象限扪及一蛋黄大小肿块,质较硬,活动可,无压痛,左腋窝可触及一肿大淋巴结,约花生米大小,活动可,无压痛.乳腺彩色超声提示:左乳外下象限见范围约4.2 cm ×4.7 cm× 3.1 cm的实性欠均质低回声团块,边界尚清,轮廓不规整,考虑为左侧乳腺癌,行左乳根治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予EP方案化疗6个疗程,其中依托泊苷(VP16)化疗总剂量为3 240 mg,末次化疗时间为2010年1月.行局部放疗25次,总剂量为50 Gy.  相似文献   

8.
腺样囊性癌多见于涎腺 ,发生在乳腺十分罕见 ,占乳腺癌的不到 1%。我科收稿日期 :1999-11-10作者单位 :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2 2 5 3 0 01989年— 1998年间仅发现 1例 ,占同期乳房恶性肿瘤的 0 .34 % ,占同期乳房上皮性恶性肿瘤的 0 .36 %。乳腺腺样囊性癌甚少见 ,但其预后较其他类型乳腺癌为好 ,有必要和其它类型的乳腺癌加以鉴别。现报道我科乳腺腺样囊性癌 1例并做文献复习。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6 1岁 ,发现左乳肿块 3个月 ,乳头无溢液 ,乳房皮肤外观无桔皮样改变 ,触诊 :左乳外上象限近乳晕下方触及 4cm× 3cm大小的肿块 ,呈单…  相似文献   

9.
儿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崔宗树,石胜军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112001)患者,女,12岁。右乳房肿块1年,近半年增大,伴有间歇性浆液样乳头溢液。体检: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变,乳头无内陷。于右乳晕外上象限可触及约1.5×1.0cm肿块,质中等...  相似文献   

10.
五原发癌1例     
患者文,四岁。lpp3年6月7日因发现左乳房肿块2个月入院。体检:左乳外上象限有1个直径Icm大小、质地硬的活动肿块。家族成员中无肿瘤史。于该年6月11日行左乳房癌根治术。病理诊断:左乳腺单纯癌。术后给予废替派治疗。1985年8月7日因右乳房发现肿块2天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  相似文献   

11.
李彩云  王金泉 《肿瘤》1999,19(2):81
患者女,58岁,已婚。发现左乳肿块6月,左腋下肿块4月于1996年10月18日入院。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0cm×4.5cm质硬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尚可活动,无压痛。左腋下12cm×12cm×8.0cm突出皮肤肿块,质硬,表面充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8岁,已婚.发现左乳肿块6月,左腋下肿块4月于1996年10月8日入院.检查: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0cm×4.5cm质硬肿块,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尚可活动,无压痛.左腋下有12cm×12cm×8.0cm突出皮肤肿块,质硬,表面充血,静脉曲张,中央局部瘀血.临床诊断为左乳腺恶性肿瘤.于1996年10月23日行左乳单切加左腋下肿块切除加植皮术.病理检查:大体,左乳房外上象限有4.5cm×4.0cm×3.5cm肿块,皮肤乳头未见明显异常;左腋下有一12cm×14cm×8.0cm肿块,侵润皮肤,表面溃烂.肿块呈分叶状,有假包膜,切面灰白,鱼肉样,有出血,质较软脆.镜检:肿瘤细胞大多呈梭形,胞浆丰富,伊红染,核梭形、染色质粗,核膜厚,核仁明显,有较多的核分裂,部分细胞特大,胞浆特别丰富红染,呈椭圆形球拍状、带状,瘤细胞形态及大小相差明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女,55岁,于2006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块,大小约3cm×3cm,质硬,不光滑,边界尚清楚,无明显桔皮征;2006年6月4日在我院行左乳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报告:左乳腺癌。住院期间肝胆B超示:胆囊实质性占位,考虑胆囊癌可能性大。于2006年6月8日全麻下行“胆囊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25岁,发现右乳房肿物渐进性增大3年,于2005年4月21日入院,肿块无疼痛,乳房皮肤无红肿,曾自行变软变小,间断服用"乳癖消",外用"曼吉磁贴"等治疗,劳累后肿块增大,并出现局部针刺样疼痛,有家族肿瘤病史.查体:右乳房明显大于左乳房,双乳皮肤无红肿破溃,无水肿,无"桔皮样改变",无"酒窝征",右乳房上侧皮肤可见1.5cm×1.5cm、2.0cm×2.0cm青紫,右乳头稍内陷,双乳头无溢液.右乳房内上象限可及15cm×14cm肿块,质地软,囊性感,边界不清,活动度小,无压痛,与周围皮肤和胸壁无粘连.双侧腋窝和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5.
乳腺脂质癌系一种特殊乳癌类型,文献报告不多,报告一例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女、42岁。左乳房肿胀3个月,无任何不适。检查:左乳腺外上象限有—2.0Cm直径大小肿块,与肌肉皮肤无粘连。液晶热图检查:改换不同梯度的液晶膜,双侧乳腺热图不对称,患侧系高温图,距乳头外上方3Cm处有一高温热区(32℃),热图边界不清,伴有五分枝血管从热区向外引流,提示乳癌可能。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8岁,发现左乳上方肿块2个月,如拇指末节样大小,伴胀痛,与月经周期无关,无红肿发热,2个月来肿块无明显增大.查体:左乳上方距乳晕4.0cm处触及一肿块2.5cm×1.5cm×1.0cm大小,与皮肤无粘连,质地中等偏硬,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边界尚清;与胸大肌无粘连,活动度可,无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未触及.于2009年8月12日在局麻下手术切除肿块.术中见肿块无明显包膜,位于乳腺组织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发现左乳无痛性肿瘤3个月。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两锁骨上及服下均未及淋巴结。左乳外上象限可构及一肿块,质硬,活动欠佳,表面皮肤轻度静脉曲张,无桔皮样改变;乳头无溢液,对侧乳腺末初及肿块。1996年9月3日以左乳癌入院行乳腺根治术。巨检:  相似文献   

18.
乳腺间质肉瘤少见,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女性,25岁,左乳肿块8个月。开始为蚕豆大,曾在它院两次手术,近来肿块复发,迅速增大,伴疼痛、破溃及流黄水。体检:左乳外侧有—约25×20×15厘米肿块,隆起外翻,破溃、流水、质硬如橡皮。左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均肿大。全身无其它异常发现。行左乳根治术及中厚植皮术。病理检查:肉眼观,左乳根治标本,重1.8公斤,乳腺肿块20×17×6厘米,其旁有一小结节,  相似文献   

19.
1病历介绍患者女性,63岁。自2007年7月至10月3个月间先后患三种不同器官来源的恶性肿瘤:①2007年7月因“发现右面部包块4月余,迅速增大1周”就诊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体检:右侧颊、右下颌、右口底部触及约6 cm×4 cm的质韧包块以及双侧颈部的大小不等的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 cm×1.0 cm。行取材活检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②同次入院体检发现双侧乳腺各扪及肿块一个,左乳内下象限近乳晕旁可扪及大小约2.0 cm×1.5 cm的包块,右侧外上象限近乳晕旁可扪及5.0 cm×3.0 cm的包块,两包块均质硬,无包膜感,边界不清,外形不规则。2007年8月4日在全麻下行右侧颊部、下颌部及口底肿瘤联合根治术、右侧乳房肿块切除术、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下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右乳房)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颈部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行化疗二周期(CHOP)。③2007年10月因感乏力,右侧颌面部疼痛加重入院,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很高(23×109/L),行抗炎治疗后白细胞未降反升达39.69×109/L,其中93.8%为异常细胞。骨髓穿刺检查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髓性白...  相似文献   

20.
<正>临床上乳腺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笔者报道1例并复习文献,就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因"左乳肿块1个月"于2015年5月25日到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行健康体检时发现左乳外下象限一肿块,约蚕豆大小,未行特殊治疗。患者既往无乳腺炎症、乳房外伤史及避孕药服用史,曾在40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