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RRTI诊断标准,将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超过一定范围的儿童,定义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简称复感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注技术对难治性感染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2例感染性下呼吸道疾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技术,对病变支气管反复冲洗,彻底引流,并将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直接注入病变部位.结果:总有效率为96%,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注技术,是治疗难治性感染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为我国现阶段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包括、下呼吸道急慢性炎症、胸腹疾病、先天性畸形、肿瘤和过敏性疾病等.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病人的60%以上,祖国医学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概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证型分布。方法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对8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按统一标准确定证型。结果几种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肾气虚型(36.17%)和痰热壅肺型(34.04%)居多,慢性支气管炎多表现为风热闭肺型(41.67%),肺炎以风寒袭肺型(42.86%)和风热闭肺型(33.33%)多见。结论不同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各有主要的常见证型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和成本测算的方法,计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成本,分析影响成本大小的因素.结果: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成本分别为3394.8,3765.9和3736.1元,治疗药物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成本的因素.结论:与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相比,头孢三嗪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最小,在评价一个药物的治疗成本时必须考虑疾病严重程度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及主要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84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白色念珠菌感染呈下降趋势,而非白色念珠菌比例升高 高龄、存在基础疾病以及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高.结论: 临床上应重视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喘憋性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是冬春季节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我院 2002年 8~ 10月共收治本病 6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护理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回顾分析护理院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标本培养的药敏结果,观察病原菌分布情况和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多见,2种以上细菌感染占25%,对各种抗生素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常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主要健康问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患病率为20%以上,并且有进一步增长趋势.AR和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同根共生,最新观点认为"上、下呼吸道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上、下呼吸道的炎症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全气道变态反应),是一个综合症在呼吸道两个部分的表现."AR愈重,BA愈重.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肺部感染,主要是指支气管炎和肺炎,是非常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每年都有很多体质虚弱、病情重的患者死于此疾病。本文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因素的研究,分析该疾病的症状,为医疗人员进行预防和护理提供依据,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下呼吸道疾病(Diseases of Low respiratory tract)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以及肺相关疾病等。传统蒙医肺病是发病部位——肺脏受到不同病因的病变从而影响肺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同疾病的秉性变化的症状体征[1]。致病机制主要因巴达干血干扰肺脏功能[1]。有文献报道,蒙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肺炎患者的发热周期、改善缺氧、促进肺部阴影吸收等[2]。蒙药沙棘五味散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3]、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4]、肺心病[2]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本文综述蒙药沙棘五味散治疗下呼吸道疾病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药氧疗法配合针灸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近期收治的 3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评价药氧结合经超声雾化 ,呼吸道吸入 ,肺泡吸收 ,配合针灸疏通经络治疗的疗效。结果  30例中 ,显效 2 2例 ,好转 6例 ,无效 2例 ,有效率为 93 .3 %。结论 药氧疗法的发明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开辟了道路 ,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牛凤云 《中医研究》2003,16(4):58-59
呼吸道复感儿(简称RRI),是指反复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体弱儿。凡小儿平均每年有6次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有2次以上的下呼吸道感染者,为呼吸道复感儿。其发病率在儿科疾病中占有较高比例,据有关人员统计,占呼吸道感染病儿的29.69%左右。中西医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有很多  相似文献   

14.
每到夏季,呼吸道疾病在人群中逐渐多起来,尤其到了盛夏,医院就诊患者中呼吸道疾病急骤增加。不少老人和小孩患呼吸道疾病后,病程绵延,久治不愈,有的甚至发展为肺炎或引发其他疾病。临床实践中,小儿和一些年老体弱者常常因一次小小的感冒严重损伤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到生命。为什么盛夏易患呼吸道疾病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专家,根据多年来收治夏季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情况,分析后指出,这类病人骤增的原因,主要是:1.高温天气,居民使用空调降温的人普  相似文献   

1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辨证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感染发病者即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简称为复感儿.其与古医籍的虚人感冒、体虚感冒接近.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院内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促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化.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儿科上呼吸道疾病患者的1000病历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587例,占总处方量的58.7%,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占主要地位.结论:抗菌药物在儿科下呼吸道疾病中使用较为频繁,存在加速细菌耐药性、给药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改善类似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96例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防治措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5—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96例,发病人数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96%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以老年患者且住院时间较长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结果,亦与患者年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对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认识,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实验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实验研究近况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小儿按摩科(南京210004)朱升朝,王宁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复感儿,RRTI)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疾病,诊断按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每年上、下呼吸道各自感染的次数决...  相似文献   

19.
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常见疾病,位居医院感染的首位[1],但不同的地区其感染菌株的分布及细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近年来由于呼吸道感染菌群变异及耐药性增强,在病原菌组成和药物耐药性方面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了解不同地区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耐药性的特点,准确掌握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动向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该地区的临床医师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2-4].为了解我院下呼吸道感染菌株构成特点及耐药性,本文收集了2011年月1年-2011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得到病原菌338株,进行了鉴定和药敏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下呼吸道感染是导致致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很多.病原体临测对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1月1日的疾培养和药敏结果报告如下,以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及时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