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帕金森病(PD)转基因模型小鼠脑内多巴胺和大脑病理样本进行检测,探讨拜颤停复方对PD模型脑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及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爬杆和自主活动实验分析转基因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UPLC-MS串联三重四级杆方法检测脑内多巴胺含量,TUNEL法检测大脑黑质区病理变化,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爬杆时间显著增加(P0.05),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P0.05),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如细胞变小、变圆、核固缩,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拜颤停复方95.8 mg/kg组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拜颤停复方181.5 mg/kg组爬杆时间明显减少(P0.05),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拜颤停复方363 mg/kg组爬杆时间明显减少(P0.05),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拜颤停复方通过改善转基因PD模型小鼠脑功能,如减少爬杆时间、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和脑内多巴胺含量,同时改善脑细胞病理变化治疗PD。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拜颤停复方(BCT)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神经行为学、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BCT对PD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MPTP-HC1(30 mg·kg-1·d-1,ip,0.9%生理盐水溶解)5 d,造成PD小鼠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多巴丝肼组(62.50 mg·kg-1·d-1)及BCT高、中、低剂量组(363.00,181.50,95.75 mg·kg-1·d-1),各给药组均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解;BCT高、中、低剂量组ig给药治疗20 d后,进行爬杆实验和自主活动实验以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采用UPLC-MS-MS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的含量;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黑质(SN)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单胺氧化酶B(MAO-B)。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延长(P0.05),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P0.05),纹状体DA含量、SOD及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及MAO-B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过BCT治疗,PD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得到显著改善(P0.05),纹状体DA含量,SOD及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MDA及MAO-B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BCT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明显改善PD小鼠的神经行为学变化及纹状体DA的含量,是其对PD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拜颤停复方组分配比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的影响,筛选最优配比。方法以MPTP诱导C57BL/6小鼠建立PD模型,采用均匀设计的实验方法,将组成拜颤停复方的3味中药提取物按不同配比(刺五加提取物X1∶白芍提取物X2∶钩藤提取物X3=30.00∶34.92∶82.50,48.00∶19.98∶72.19,18.00∶44.88∶61.88,36.00∶29.94∶51.56,54.00∶15.00∶41.25,24.00∶39.90∶30.94,42.00∶24.96∶20.63)进行干预,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量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干预20日。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方法,观察各组小鼠DA含量。除正常组10只外,筛选PD模型小鼠2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拜颤停复方组(优化配比组方),拜颤停复方组灌胃优化配比提取物,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等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干预20日。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纹状体内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纹状体内DA含量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1、2组纹状体内DA含量升高(P0.05),根据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统计结果,得出回归方程为Y=0.265+0.026X2-0.056X3+0.334×10~(-3)×X1×X3+0.691×10~(-3)×X3~2,钩藤提取物为影响药效的主因素(P0.01),由回归方程预测其最佳配伍为:X1(刺五加提取物)=54.00mg/(kg·d),X2(白芍提取物)=44.88mg/(kg·d),X3(钩藤提取物)=82.50mg/(kg·d),拜颤停复方组爬杆时间缩短,自主活动次数升高,DA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拜颤停复方能增加帕金森病小鼠纹状体DA的含量,最优配比为54.00∶44.88∶82.50。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0,(1):163-168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龟芍平颤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抗帕金森病(PD)的剂量配比,并运用相同的动物模型验证其疗效。方法:在前期筛选出抗PD的龟芍平颤方(白芍、龟甲、天麻、川芎)联合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上,运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C57BL/6小鼠PD模型,采用均匀设计"5因素8水平"分组设计,以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为指标,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佳配比即优选处方。再应用上述小鼠模型验证优选处方的抗PD药效,检测指标包括:小鼠行为学变化、纹状体DA含量、黑质苏木精-伊红(HE)病理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情况。结果:经筛选实验得最佳配比处方:多巴丝肼片10 mg/kg,天麻2 g/kg,龟甲2. 4 g/kg,川芎0. 25 g/kg,白芍0. 45 g/k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延长、悬挂时间显著缩短及自主活动计数显著减少,纹状体DA含量明显降低,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龟芍平颤方5. 1 g/kg+多巴丝肼片10 mg/kg组(优选处方)在检测第7 d及之后小鼠爬杆时间显著缩短、悬挂时间显著延长及自主活动计数显著增加,DA含量显著升高,TH表达情况有明显改善(P <0. 05或P <0. 01)。结论:运用均匀设计筛选获得的优选处方对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银杏平颤方及其拆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行为学和前脑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爬杆法测量小鼠行为学改变,应用高压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前脑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及二羟基苯乙酸(DOPAC).结果:PD小鼠出现爬杆能力下降、时间延长、自发活动次数减少,中药全方组和拆方各组小鼠行为学异常均可不同程度改善(P均<0.05);中药各组的DA含量较正常组低(P均<0.001),DA/HVA、DA/DOPA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01);拆方组中化瘀通络(H)组HVA、DOPAC的含量明显增加,但DA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银杏平颤方拆方组中化瘀通络(H)组可部分改善PD模型小鼠的行为异常改变,并能调节前脑纹状体DA与其代谢产物含量及DA/HVA、DA/DOPAC比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佛手散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神经保护作用相关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C_(57)BL/6C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佛手散100、300 mg/kg组和沙芬酰胺50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每天腹腔注射30 mg/kg的MPTP,连续注射5 d。造模完成后连续给药3 w,于末次给药后1 h,进行行为学检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黑质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小鼠纹状体中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在行为学中爬杆和横木行走时间显著延长、自主活动的纵向探索次数明显减少,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小鼠多巴胺神经元明显损伤,黑质中TH免疫阳性细胞急剧下降,同时纹状体中α-Syn蛋白、COX-2蛋白表达明显上调,黑质中代谢产物PGE2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佛手散100、300 mg/kg组能显著减少PD模型小鼠爬杆和横木行走时间、增加纵向探索次数,增加TH免疫阳性细胞,显著下调小鼠纹状体中α-Syn、COX-2蛋白表达,降低黑质中PGE2含量。结论:佛手散对PD的潜在治疗作用可能与其能够减少α-Syn生成,抑制MAO-B活性有关。其详细的分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补肾益髓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症状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4只C57BL/6J小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予MPTP溶液30 mg/(kg·d)连续5天腹腔注射制备P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补肾益髓方组各12只。补肾益髓方组小鼠予补肾益髓方配方颗粒水溶液(浓度0.22 g/ml) 0.1 ml/10 g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每天1次,连续14天。各组小鼠采用转棒疲劳试验进行行为学评价,尼氏染色观察中脑黑质纹状体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NLRP3)炎症小体激活相关蛋白[包括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Caspase-1)、信号转接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转棒上停留时间显著缩短,中脑黑质纹状体TH阳性细胞表达减少,脑组织中IL-1β、TNF-α、NLRP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黄芪提取物干预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治疗帕金森病(PD)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均分为五组。除对照组之外均采用MPTP诱导PD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高浓度黄芪组分别以50、100、200 mg/kg黄芪提取物持续灌胃14 d,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灌胃后结束后采用转棍实验和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小鼠行为表现。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脑黑质致密区(SNpc)酪氨酸羟化酶(TH)和Th17细胞数目;Western blot测定纹状体区IL-17、抗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各浓度黄芪组小鼠转棍掉落潜伏期明显缩短,爬杆实验头向下时间(T1)、由杆顶爬至杆底所用时间(T-LA)明显延长,SNpc区TH表达水平下降,Th17细胞数目增多,纹状体区IL-17、TRAF-6、NF-κB、IL-1β、IL-6、TNF-α、COX-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钩藤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钩藤组及美多芭组,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PD小鼠模型。行为学测试小鼠抓握和肢体运动协调能力;生化法测定小鼠中脑黑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爬杆时间延长(P0.05),脑组织SOD、GSH-Px酶活性明显下降,MDA、IL-1β、IL-6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钩藤组和美多芭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增多、爬杆时间缩短(P0.05),脑组织SOD、GSH-Px酶活性明显上升,MDA、IL-1β及IL-6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钩藤提取物对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神经元的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 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 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相似文献   

11.
夏鹏  赵生玉  文雯  高丽娟  付颖  韩丽  徐世军 《中成药》2020,(4):1051-1054
目的比较天地镇颤方颗粒剂、口腔速溶散抗帕金森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氢溴酸槟榔碱、氧化震颤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3种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溴酸槟榔碱组(氧化震颤素组、MPTP组)、美多巴组(50 mg/kg)、天地镇颤颗粒组(2. 70 g/kg)、天地镇颤口腔速溶散组(2. 70 g/kg)。评价氢溴酸槟榔碱、氧化震颤素致震颤小鼠的震颤行为学,并检测黑质和纹状体SOD、MDA水平。评价MPTP致PD小鼠自主活动、开场运动及爬杆时间,并检测脑组织MDA、SOD水平及黑质TH神经元。结果颗粒剂能改善小鼠震颤行为;2种剂型均能降低震颤小鼠纹状体MDA水平,增加纹状体SOD水平(P<0. 05,P<0. 01),均能提高MPTP致PD帕金森病小鼠自主活动,增强开场运动;仅口腔速溶散能够改善爬杆行为,均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P<0. 05,P<0. 01)。结论天地镇颤方颗粒剂改善帕金森病震颤具有优势,而天地镇颤方口腔速溶散在保护多巴胺神经、改善运动协调方面具有优势,最终选择口腔速溶散作为优选剂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川芎茶调散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小鼠多巴胺(DA)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抗氧化角度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5月龄的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川芎茶调散高、中、低(75,50,25 g·kg~(-1)生药量)3个剂量组、模型组.每组8只动物.观察爬杆实验测试行为学改变,HPLC检测小鼠纹状体中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荧光比色检测黑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高、中、低剂量川芎茶调散对帕金森氏病(PD)小鼠的行为损害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P<0.01);川芎茶凋散高剂量组小鼠纹状体中DA含量及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均P<0.05);川芎茶调散中、高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SOD活力显著增高(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可明显改善MPTP所致的小鼠PD模型的运动障碍,同时能对MPTP引起的DA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川芎茶调散对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定风珠对帕金森病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4只C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巴丝肼组及大定风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鱼藤酮2.5 mg/kg连续28天复制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造模同时大定风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大定风珠混悬液5、10、20g/(kg·d)灌胃,多巴丝肼组给予多巴丝肼混悬液0.034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生理盐水0.08 ml灌胃,均每日1次,共28天。灌胃结束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旷场实验(包括水平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域运动总距离、静止时间)、爬杆实验(包括转身时间及爬杆总时间)评价小鼠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5羟色胺(5-TH)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致密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黑质致密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 (Iba-1)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纹状体Toll样受体4 (TLR4)、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乙酯(Ethyl rosmarinate,ER)对MTPT诱导的帕金森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MPTP处理C57/BL6雄性小鼠用制作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检测小鼠的自主活动、爬杆时间、游泳和悬挂能力。以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小鼠黑质TH蛋白的表达情况。以生化法测定小鼠中脑黑质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得水平。结果 ER可以提高PD小鼠10min内的运行距离,缩短PD小鼠爬杆时间,增加PD小鼠游泳、悬挂能力评分,提高黑质TH蛋白的表达,降低i NOS的表达,提高脑组织SOD、GSH-Px酶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ER对P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神经炎症的抑制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C57/BL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中药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法建立PD模型,造模成功后中药组予补肾活血方灌胃治疗14天(0.3 mL/d),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选择爬杆试验和Morris水迷宫试验评估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黑质致密部Toll样受体4(TLR4)、NF-κB p6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aspase-3蛋白表达,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爬杆实验中转向时间和爬下时间均增加(均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爬下时间减少(P<0.01),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P<0.01),信号通路蛋白TLR4、NF-κB p65、炎症因子IL-6、TNF-α及凋亡蛋白Caspase-3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小鼠TH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P<0.05),TLR4、NF-κB p65、IL-6、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均下调(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进而降低炎性因子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少DA能神经元损伤。补肾活血方对PD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能够改善PD小鼠运动协调及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Wang YC  Cheng YH  Ma J  Gan SY  Wang SJ  Zhou H  Du YJ  Yang M  Shen F 《针刺研究》2010,35(6):415-421
目的:观察针刺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形态数量及黑质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右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PD大鼠旋转模型。电针组取"风府""太冲"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2周。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黑质的形态学变化,以Nissl染色检测各组黑质的神经元总数,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纤维的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黑质TH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凋亡比例。结果:模型组损毁侧黑质致密部神经元总数、TH阳性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数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相应指标数值均显著增加(P0.01);电针组损毁侧黑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电针治疗能显著提高PD模型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及纹状体DA能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降低PD模型鼠黑质细胞凋亡率,说明电针干预对PD模型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给药前后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样本自噬和凋亡变化规律进行测定,探讨拜颤停复方对PD疾病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H-SY5Y细胞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拜颤停复方组和3-MA组,共计4组。运用MTT法、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技术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MPP+)诱导的SH-SY5Y模型细胞自噬凋亡变化规律及自噬凋亡相关蛋白变化情况,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细胞活性极显著降低(P <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拜颤停复方组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 <0.05),3-MA组细胞活性无显著改变(P> 0.05)。PD细胞模型凋亡实验,正常对照组散点主要集中在3区,模型对照组散点主要集中在2区和4区,拜颤停复方组散点主要分布于3区和4区,3-MA组散点主要分布于2区和4区,3区散点零星分布。PD细胞模型自噬实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常对照组自噬囊泡数显著升高(P <0.05),拜颤停复方组自噬囊泡数显著回调(P <0.05),3-MA组自噬囊泡数量无显著改变(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焦亡角度探讨补肾止颤方保护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的作用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止颤方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剂量组,美多芭组(0.2 g·kg-1)。除正常组外,余各组予背部皮下注射蛋白酶体抑制因子I(proteasome inhibitors I,PSI)溶液构建慢性PD模型。模型组与正常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余各组予对应药物剂量灌胃,连续干预3周。采用行为学观察爬杆实验评估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予透射电镜观察大鼠中脑黑质区神经元细胞结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检测大鼠中脑黑质区miR-296-5P及Gasdermin D(GSDMD)蛋白、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后,行为学实验检测运动功能、爬杆时间、平衡协调能力、悬挂能力,生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区T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注射迷迭香酸甲酯后,小鼠在10 min内的运行距离增加,滚筒实验的停留期增加,爬杆时间降低,悬挂能力提高,黑质区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的水平升高,脑组织SOD、GSH-Px酶活性升高,而MDA水平降低,小鼠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量显著升高,i NOS水平下降。结论迷迭香酸甲酯可有效抑制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脑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来调节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多巴胺(DA)代谢途径方面,观察疏筋解毒方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研究其对PD治疗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6-羟多巴胺(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PD大鼠黑质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双羟苯乙酸(DOPAC)的含量。结果疏筋解毒方可以提高PD大鼠中脑黑质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论疏筋解毒方可能通过促进PD大鼠损毁侧黑质残存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DA,同时抑制DA分解,从而提高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含量达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