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对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我校2014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班和2班学生,1班作为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2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并对两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情况、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单元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动机及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维度的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对本组使用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影响。方法通过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级护理大专班8个班随机分实验组(1、2、4、6班),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其余4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教学前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教学前两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后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两个学期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每周学习时间要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今后在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学和其他临床护理学科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在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随机抽取两个班,其中一个班(60人)为实验组,运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实训教学;另一个班(6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实训教学。统计分析两组学生实训项目的考核成绩,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实训项目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合作能力,提高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批判性思维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我院脊柱外科实习的12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方法。4周实习轮转结束后,比较组间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批判性思维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批判性思维方面,实验组分析能力、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等3个维度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等4个维度得分组间无差别;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方面,实验组5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水平,有助于提升护理专业实习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医学留学生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某校临床医学五年制留学生88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名。实验组采用雨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学习结束后通过平时成绩和理论考试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平时成绩、期末平均成绩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重点考察临床分析能力的A2~A4型选择题中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学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开展雨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101期口腔医学生为实验组(n=64),在牙周病学课程中采用雨课堂教学,课前及课后运用思维导图协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100期口腔医学生为对照组(n=62),施以传统教学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收集并分析实验组课前、课中、课后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结果 实验组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t=2.97,P<0.05)。问卷结果显示雨课堂混合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听课效率(t=2.71,P<0.05)和自学能力(t=4.35,P<0.05)。82.55%的实验组学生喜欢雨课堂授课方式;89.06%的实验组学生完成课前预习,67.19%的学生完成课后复习。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适用于牙周病学理论教学,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对两组学生进行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检测其学习成绩.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自我学习情况.结果 实验组期中测试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双重回授法教学在高职护生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某高职医学院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行政班8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中一个班学生42名作为干预组,另一个班学生40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干预组额外接受双重回授法教学。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沟通效能、期末成绩评价其效果。结果 干预组学生期末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得分(t=2.002,P<0.05),同时干预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沟通效能方面总分表现优于对照组(t=5.657,2.631,P<0.05)。结论 双重回授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学习成绩,激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改善护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助产专业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名)与试验组(37名),2组均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对比2组教学满意度、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理论知识考核及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期处理、异常分娩判断及异常分娩处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胎儿电子监护技术、四步触诊技术、胎心音听诊技术及盆骨外测量技术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评价、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及学习策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助产专业教学,可提高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从我校2016级本科护理专业选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使用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评量表、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表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总成绩、分析应用型题成绩、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过70%的实验组学生认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社区护理学教学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4C”教学和Gibbs反思循环联合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临床教学并探讨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确定试验组35名护生进入二、三病区,对照组33名护生进入一、四病区。试验组护生通过“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包括联系、概念、实用练习和总结4个教学步骤,并定期召开反思讨论会。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涵盖入科教育、集中理论培训、操作示范和出科考核等内容。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护理岗位胜任力、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 实习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227.37±12.91)分和(207.09±16.27)分;护理岗位胜任力得分分别为(156.66±12.49)分和(138.06±17.23)分。试验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t=5.71,P<0.001)、护理岗位胜任力(t=5.12,P<0.001)、理论成绩(t=3.03,P=0.004)和操作成绩(t=4.88,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护理岗位胜任能力,帮助护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和专科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医学影像学专业《超声诊断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本科2012级185名学生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2013级178名学生作为实验班,开展《超声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估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班学生生期末考试中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及临床思维能力测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班 (P<0.01);实验班学生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先进、激发学习兴趣与自主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考核方式科学合理方面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深化《超声诊断学》课程体系改革,可在培养具备创新应用型医学影像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查基于"治趣"移动信息化平台的CBL(case based learning)教学方案对内科学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20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教学,观察组(50例),给予基于"治趣"移动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观察两组学生学习三个月后内科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临床操作技能以及对基于"治趣"移动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方案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基础知识、案例分析、临床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基于"治趣"移动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方案的评价整体优于传统教学。结论:基于"治趣"移动信息化平台的CBL教育模式可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改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模拟工作场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以用促学"的学习观,按照岗位要求培养护理人才.方法 将牡丹江医学院200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1班学生作为实验班,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场景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将200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2班学生作为对照班,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习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统一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对两班学生考试成绩的比较,了解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结果 实验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且对本教学改革极其赞成.结论 模拟工作场景教学提高了护理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树立了"以用促学"的学习观,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提高医学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方法将源自日本的“5S”管理方法运用于医学生实习科室、教学和学生管理等多领域,从主客观方面改进临床实践环境、教学质量、医学生自我学习和生活管理,并通过试验组和对照组成绩比较、带教老师、患者满意度比较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学生内、外、妇、儿、中医、社区6个专业的五站式出科考试(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写病历、口试)总分比对照组高近13分,除中医略低外,各专业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教师对试验组学生满意度评分均值比对照组分别高5.78分、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层次“5S”管理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效果、患者和教师满意度,提升医院教学工作质量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鉴于传统的生理学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探讨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生理学教学的影响,以便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并为以后的教学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班(54人)和实验班(54人)。实验班(9组,6人/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9组,6人/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取4个步骤: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研讨、课后巩固。完成教学后,对2个班采用相同的考卷进行期末考核,统计分析考试分数,同时用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结果 实验班学生的期末考核平均成绩[(80.96±10.48)分]明显高于对照班[(71.72±1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P<0.05)、学习主动性(P<0.01)、知识理解能力(P<0.01)和学习效率(P<0.01)均得到显著提高。 结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知识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因此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寻求更好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方法 将泰山医学院2008级本科护理学专业(麻醉护理与重症监护方向)1班和2班109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系统解剖学.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试题进行闭卷考试,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5.0%以上的学生对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结论 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实训教学效果的改革方法。方法整群抽样法选取某高等护理学院396名护理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197人,对照组199人。实验组学生进行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外科护理实训教学,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讲授为主的外科护理实训教学。期间每3个月使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SRSSDL,SDL)对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进行动态测量,对学生实训考试成绩、课程满意度进行组间对比,并应用SPSS 17.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重复测量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37,P=0.016);实训考试分数除常用器械模块(P=0.056)外,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室护理模块(P<0.01)、伤口护理模块(P=0.005)、肠造口护理模块(P<0.01)];学生对总体课程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护理实训教学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以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为基础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立体整合、医患共教、模拟实操”教学模式在脊柱外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实习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3名)与对照组(31名),试验组采用“立体整合、医患共教、模拟实操”的新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案。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理论测试、解剖结构辨识测试及问卷调查分析。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试验组授课后理论测试成绩(51.25±6.99)分及解剖结构辨识成绩(37.56±1.83)分均高于对照组(42.46±6.13)分和(30.37±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教学吸引力、课堂专注度、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解剖辨识能力、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及总体教学方式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体整合、医患共教、模拟实操”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实践操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在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准试验性研究设计,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参加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广州医科大学2013级和2014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4级58名学生设为试验组,将2013级3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课程结束后,采用期末理论考试、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期末理论考试英文试题评分[(21.95±2.92)分],高于对照组学生[(20.59±2.52)分];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3.76±7.61)分比(69.87±9.68)分,(79.47±7.97)分比(75.92±8.3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档案袋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