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颌骨被认为是全身骨骼中改建最活跃的区域,其中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活性的平衡维持了骨的稳态。颌骨中骨免疫微环境可以同时调控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相比于其他骨骼,颌骨暴露于有菌的口腔环境中,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在炎性病理情况下,过度激活的免疫系统会刺激破骨细胞激活而抑制成骨细胞。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颌骨相较其他骨骼在骨免疫微环境的不同特征,以及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在常见的颌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未来针对颌骨骨免疫调控靶点开发相应的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颌骨炎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人类老龄化,交通事故,体育外伤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均可导致骨的异常吸收和破坏。异常骨吸收是骨代谢异常的疾病,表现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调,其结果为骨吸收超过骨形成而导致骨的缺损和破坏。颌骨是全身骨骼中代谢最旺盛、改建最活跃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阿仑膦酸盐促进体外培养鼠破骨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通过凋亡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通过光镜,透射电子显微和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形态学特征的方法确证阿仑膦酸盐可诱导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凋亡。结果:破骨细胞和其前体细胞在阿化膦酸盐处理后呈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阿仑膦酸盐导致破骨细胞量的减少可能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盐通过凋亡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方法:通过光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显示形态学特征的方法确证阿仑膦酸盐可诱导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凋亡。结果:破骨细胞和其前体细胞在阿仑膦酸盐处理后呈现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阿仑膦酸盐导致破骨细胞量的减少可能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五年间,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的临床应用已有明显地增加,对这些化合物来说,最常见的适应症是骨质疏松症,但是在溶骨性骨疾病中这些药物的应用也在极其快速地增长。因为双膦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因此它们在癌诱导的骨疾病和伴有增加破骨细胞再吸收的其他疾病如骨质疏  相似文献   

6.
骨吸收机理与破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牙齿与牙槽骨和颌骨的吸收是口腔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骨的修复,改建和形态学发生是一个生理控制过程,它包括由成骨细胞作用的骨基质的合成和由破骨细胞作用下的骨的协同吸收,破骨细胞(osteoclast)与成骨细胞(osteoblast)是骨组织形成和吸收的关键性生物活性细胞,在骨组织再生与修复方面,也是矛盾与对立的统一体,近十年来,在破骨细胞与骨吸收机理的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方面,已有着长足的进展,在此重点讨论骨吸收机理与破骨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帕米膦酸二钠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帕米膦酸二钠(parmidronate disodium)为第二代双膦酸盐类药物,是破骨细胞性骨溶解抑制剂,能牢固地吸附在骨小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选择性地阻挡破骨细胞的骨溶解作用,并有抑制破骨细胞发育成熟,抑制其向骨表面移动的作用,其抗骨溶解效力为羟乙双膦酸盐的100倍,氯甲双膦酸盐的10倍,是目前常用的有修复骨溶解病灶作用的双膦酸盐制剂,具有较广泛的临床适应证。作者对帕米膦酸二钠新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伊班磷酸钠在体外对破骨细胞的抑制方式 研究背景:由于二磷酸盐对破骨细胞的功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近年来被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文献报道可有效降低骨巨细胞瘤的术后复发率。但对其有效给药方式、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等问题目前尚存有较多争议。我们认为要明确这些问题,应首先明确二磷酸盐类药物在不同药理浓度下对破骨细胞功能的抑制方式。 方法:破骨细胞由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诱导制备。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经收集、计数、种植后,向培养液中加入各种必需的诱导细胞因子,同时实验组加入不同梯度浓度的伊班磷酸钠,对照组加入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在无菌条件下培育5天,(细胞核>3个),通过比较各组不同浓度伊班磷酸钠对破骨细胞(细胞核>3个)形成的抑制情况,获得最低有效抑制浓度。然后观察此浓度下的伊班磷酸钠对破骨细胞的粘附、迁移和骨吸收能力的影响。 结果:伊班磷酸钠可以抑制体外破骨细胞的形成,其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10-5M。此浓度下伊班磷酸钠可以明显抑制破骨细胞的迁移和骨吸收,但对破骨细胞的粘附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结论:体外高浓度的伊班磷酸钠可以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少其对骨质的吸收破坏。提示在应用于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时,采用有可能达到较高的局部药理浓度的给药方法,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蒋铁斌  李昕  刘竞  肖广芬 《广东医学》2007,28(3):443-443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其骨骼破坏机制与破骨性骨溶蚀增加有关,因此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增殖成为治疗骨髓瘤的重要途径.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影响骨骼代谢和钙的稳态调节从而逆转骨溶解病变的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应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舒妍  王景云 《医学综述》2008,14(7):993-995
无论全身因素还是局部因素引起的骨吸收最终结果均与破骨细胞的异常功能有关。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与破骨细胞关系密切的主要是整合素αVβ3,其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关系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对揭示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整合素αVβ3是抑制骨吸收的靶点,有望为抑制骨吸收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老鹳草素(geraniin,Ge)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OC)的形成及其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由1日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OC,和象牙骨片共同培养,或直接接种于培养板中,分别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甲苯胺蓝染色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Ge对体外培养OC形成及OC性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 Ge呈浓度依赖性减少体外培养的TRAP染色阳性多核细胞即成熟破骨细胞(mature osteoclast,mOC)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e各浓度组均使OC性骨吸收陷窝个数和面积减少、灰度变浅.结论 Ge减少体外培养OC的形成并抑制体外培养OC的骨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阿仑膦酸钠治疗组。B、C组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6周检测股骨骨密度确认骨质疏松造模成功,同时C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15μg/kg,2次/周),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1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左侧股骨骨密度,取左侧胫骨做硬组织切片,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松质骨骨量、微观结构,提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培养,Realtime PCR检测第三代细胞RANKL表达。结果①卵巢切除术后8周,大鼠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②A、C组骨密度显著高于B组,c组显著低于A组(P〈0.05)。③胫骨近端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A组显著高于B、C组,C组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破骨细胞数、骨小粱分离度、骨吸收长度比均显著低于B组(P〈0.05)。④13组RANKL表达显著高于A、C组(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通过抑制骨吸收、改善其微观结构部分阻止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的下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成骨分化的骨髓基质千细胞RNAK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骨保护素及其配体在牙正畸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蓬  周健  唐丽丽  王元银 《医学综述》2007,13(8):605-607
骨保护素(OPG)是生理性的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因子,而骨保护素配体(OPGL)是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并参与破骨细胞功能调节的细胞因子。牙周膜细胞可表达OPG和OPGL,揭示了在正畸牙移动中,牙周膜细胞可能是通过OPG/OPGL系统来调节牙槽骨代谢的。OPG和OPGL在多种骨病和牙正畸的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the urine products of bone breakdown as markers of bone resorption and usefulness of urinary hydroxyproline.Data Related researches published in 1985 -2000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Results Bone markers could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of bone metabolic diseases.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resorption that reflect osteoclast activity and/or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vide a new and potentially important clinical tool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bone metabolism.Assessment of bone resorp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 measurement of urinary hydroxylysine glycosides, urinary excretion of the collagen pyridinium cross-links, urinary excretion of type Ⅰ collagen telopeptide breakdown products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and urinary hydroxyproline.Conclusion Urinary hydroxyproline has been in use as a marker of bone resorption, but it lack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t is a modified aminoacid that is a metabolic product of collagen breakdown.Hydroxyproline may be released either free or with fragments of the collagen molecule attached during bone resorption, and it is also liberated by the breakdown of complement and nonskeletal collagen.  相似文献   

15.
左归丸可通过多种分子通道调节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使两者相互作用,达到稳定的平衡状态,进而发挥减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疼痛程度、促进骨发育、增加骨密度、提高骨强度的作用。临床应用左归丸治疗O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可长期服用,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干预的特点和优势。但目前左归丸治疗OP的效应机制仍需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今后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基于中医理论进行多方面、多靶点的实验研究;合理使用临床试验研究结论,运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和理念,优化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法;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强症状评价的标准化以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脂质介质对炎症性骨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牙周炎等疾病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其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它是骨改建过程中最重要的脂质介质之一,其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发挥显著的调控作用,并参与多种炎症性骨疾病的发生发展。PGE2在骨改建中的多面性使得较难辨别其作用。因此,就近年来关于PGE2在骨改建及炎症性骨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ALN)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其与利维爱(LV)的对比。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60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去势对照(OVX)组、ALN 组、LV 组、ALN+ LV组(每组12 只)。正常对照组做腹腔开关手术,其余4 组做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模型成立后,治疗6 个月,治疗过程中测量大鼠的全身和腰椎2~4 的骨密度(BMD)、股骨的极限负荷(LL)和极限挠度(LD)。结果:经治疗后,ALN组、LV组和ALN+ LV 组大鼠的全身骨密度较治疗前分别增加4.49% ,6.12% ,6.74% ,较同期OVX组分别增加13.41% ,15.85% ,15.85% ;腰椎2~4 的BMD 较治疗前分别增加4.98% ,7.73% ,7.70% ,较同期OVX 组分别增加14.29% ,16.75% ,17.24% 。ALN 组、LV 组和ALN+ LV 组大鼠股骨的极限强度和极限挠度较同期OVX组也明显恢复(P< 0.05),取得了良好的疗效。ALN 组的疗效好于LV 组。结论:ALN 是一种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疗效的药物,其疗效优于LV,联合应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聂新华  田洁  温文  陈萍 《安徽医学》2010,31(4):310-312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维甲酸灌胃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ALN或ALN+钙剂每天灌胃给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大鼠体质量、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BMD)和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均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血磷水平和骨密度,降低升高的血钙和ALP水平,改善其病理改变,联合用药的作用稍优于单独用药。结论ALN有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质疏松发生后,采用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是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阿仑膦酸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诱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ALN)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观察其促B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骨形成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分析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以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确定干预药物不同浓度梯度中最佳促BMSCs骨向分化剂量;分组实验,通过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ALP和钙化结节等指标的表达,观察其对BMSCs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ELISA法检测骨向分化过程中TGF-β1、BMP-2的表达。结果 ALN最佳促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浓度为1×10-8mol/L,该浓度ALN能促进成骨指标的表达和TGF-β1和BMP-2分泌增加;具有促BMSCs骨向分化能力的ALN各诱导组均伴随TGF-β1和BMP-2分泌增加。结论 ALN能促进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在B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上调TGF-β1、BMP-2的表达量可能是各干预药物促进MSCs骨向分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烟酰胺是烟酸的酰胺形式,也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的前体之一,可以作为膳食补充剂或临床治疗药物,用于补充体内的NAD+水平,参与机体细胞代谢、DNA修复等关键功能。烟酰胺成本低廉、来源广泛、生物安全性好,还具有抗菌、抗炎、调节细胞免疫等多重生物功能,对皮肤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有关烟酰胺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本文将对烟酰胺在口腔及全身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探究烟酰胺作为临床治疗药物的潜能,为烟酰胺在不同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