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2-02/2015-08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2、3 mo进行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半结肠60.00%vs53.33%、右半结肠23.33%vs 33.33%、全结肠16.67%vs 13.34%,P0.05);干预后干预组贫血程度明显好转,主要以轻度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33%vs56.67%,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在2、3 mo时为均低于对照组(2 mo:22.4分±3.6分vs 36.3分±4.8分、21.2分±2.3分vs 25.6分±3.9分;3 mo:21.2分±3.4分vs35.6分±3.9分、20.6分±3.6分vs 27.5分±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3 mo时SAS、SDS评分均低于2 mo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并应用生存质量评分来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干预后研究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整体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具有较好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个性化心理疗法对鼻咽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首次住院治疗且SAS评分≥50分和(或)SDS评分≥53分的57例鼻咽癌患者,在入院一周内进行个性化心理疗法,比较患者在接受个性化心理疗法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以及SAS值、SDS值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52.63%、56.14%,显著低于干预前的478.95%、8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AS值、SDS值分别为(46.43±7.40)分、(49.21±7.82)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的(52.46±6.12)分、(57.23±8.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性化心理疗法可有效减轻鼻咽癌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同亚型的发病机制,并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通过问卷的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各40例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餐后不适综合征组SAS平分平均为(53.72±11.21)分,SDS评分平均为(49.48±9.03)分,SAS评分明显高于SDS评分(P〈0.05);上腹疼痛综合征组SAS评分平均为(49.03±9.04)分,SDS评分平均为(55.034-14.03)分,SDS评分明显高于SAS评分(P〈0.05)。两组间比较,餐后不适综合征组SAS评分明显高于上腹疼痛综合征组(P〈0.05),上腹疼痛综合征组SDS评分明显高于餐后不适综合征组(P〈0.05);两组患者各自症状评分与SAS和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两组间精神异常发生率、焦虑发生率、抑郁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功能性消化不良亚型与焦虑和抑郁均存在密切联系,重视焦虑和抑郁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表现,对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音乐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到医院就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两组患者均护理28 d。根据视功能损害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联合心理干预护理DR患者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吕少华  王海宁 《山东医药》2012,52(22):47-48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采用血压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55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155例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8.73±8.82)分、(50.28±9.05),与治疗前的(58.95±9.53)分、(60.12±10.28)分相比,P均<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治疗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脑血管疾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及积极心理干预对伴发焦虑或抑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649例高血压患者,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阳性的15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干预组(常规降压治疗+抗焦虑抑郁治疗+积极心理学干预),心理干预组(常规降压治疗+积极心理学干预),及对照组(仅常规降压治疗),随访8周。比较3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干预前后采用SAS、SDS评定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各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收缩压较对照组降低[(136±11),(132±12)比(148±10)mm Hg,P0.05]。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患者降压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92.5%、84.9%比64.2%,均P0.05)。干预前3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SAS(39.4±7.7、42.8±6.4比54.4±9.1)和SDS评分(41.2±5.7、43.7±6.2比50.2±10.1)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而干预后综合干预组与心理干预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积极心理干预能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焦虑抑郁。  相似文献   

9.
背景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慢性便秘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睡眠障碍可增加胃肠道症状,也是焦虑、抑郁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为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新思路提供客观依据.目的旨在探讨睡眠障碍对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7-03/2019-09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和睡眠正常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便秘评分系统(constipatipation scoring system, CSS)、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问卷(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symptom,PAS-SYM)、睡眠质量评估、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睡眠障碍组CSS评分为19.63分±3.36分, PAS-SYM评分为1.59分±0.52分,SAS评分为58.92分±6.72分, SDS评分为57.74分±6.38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 0.05).睡眠障碍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为71.56分±3.38分、情绪评分为75.89分±2.95分、躯体角色评分为76.86分±2.92分、躯体健康评分为80.25分±3.35分、心理卫生评分为78.36分±3.65分、总健康评分为76.19分±2.56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SS、PAC-SYM各维度评分以及总分均与SAS、SDS评分呈正相关(P0.05);生活质量量表中6个维度的得分与SAS、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可能是影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患者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高低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罗马Ⅲ标准确诊的FGIDs患者210例,另随机选取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Zung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研究组及对照组进行筛查,并对研究组SAS≥50、SDS≥53的患者进行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测评,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10例FGIDs患者,包括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79例肠易激综合征,53例功能性便秘,3种疾病伴焦虑、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3种疾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相关性分析表明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63,r=0.45,均P0.01).结论: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FGIDs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通过心理因素调查能预测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应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和心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排便障碍的功能性便秘(FC)患者的精神心理因素特点。[方法]纳入符合罗马Ⅳ标准、有排便障碍的FC患者146例,以及25例健康对照者。所有入选者接受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测试,评估其精神心理状况。分析排便障碍的FC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的特点。[结果]FC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60岁与≥60岁患者的SAS、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Ⅳ型排便障碍的女性患者SAS评分高于男性(P0.05),Ⅱ、Ⅲ型排便障碍的女性患者SDS评分高于男性(P0.05)。[结论]排便障碍的FC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抑郁倾向,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干预方案。选取200例中老年神经症患者,经过筛查选出其中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50)及对照组(n=50),干预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传统健康宣教外,每周在团体中进行2~3次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时间8 w。对照组在相应的时间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通过情感平衡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组8 w后,情感平衡量表得分高于基线分(P0.05),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基线分(P0.05),SSRS评分高于基线分(P0.05)。对照组8 w后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神经症患者不良情绪的表达及矫正方法对患者的情感、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例冠心病并发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评分。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抗焦虑、抑郁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心舒胶囊,8周后再次进行SAS、SDS评分。结果治疗组焦虑、抑郁障碍均有明显改善,SAS由56.83分±5.15分降至35.72分±5.46分(P0.05),SDS由57.69分±5.91分降至38.92分±6.45分(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可有效减轻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58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3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增加(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均值标准差、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还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并测量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术前1 d研究组收缩压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化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对胆囊切除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相关护理措施。方法纳入我院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两组干预时间均为2个月。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高低,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自我效能水平高的患者占比25.58%,自我效能水平低的患者占比74.42%。观察组干预后营养效能、运动效能、社会支持效能、心理安适效能、健康责任效能得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自我效能水平较低,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状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结果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 d和1个月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癌去势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和药物干预对心肌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126例行冠脉造影确定为心肌桥的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心理干预组[6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和舍曲林治疗]。另选择40位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三组进行焦虑抑郁评估,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干预前常规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之间SAS和SDS标准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AS:(50.38±7.10)分、(49.78±7.42)分比(25.70±3.80)分,SDS:(48.5±7.43)分、(47.67±8.12)分比(26.47±4.10)分,P均0.01]。干预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和SDS标准分均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标准分[SAS:(40.84±6.23)分比(50.88±8.63)分,SDS:(39.82±5.84)分比(50.69±8.48)分](P均0.01)。结论:心理疏导加上药物干预可明显减轻或缓解心肌桥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