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 IL)-2对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及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接受CIK联合rh IL-2治疗的46例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未接受CIK联合IL-2治疗的46例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细胞亚群、β2微球蛋白、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CD3~+/CD8~+、CD3~+/CD56~+水平均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0.05);β2微球蛋白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比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B细胞恶性淋巴瘤患者中应用自体CIK联合rh IL-2方案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T细胞亚群和β2微球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用于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活化受体NKG2D表达的影响。方法 31例AL患者经诱导治疗骨髓达完全缓解后,给予DC-CIK共培养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表达、血清IL-2、IL-12、TNF-α、IFN-γ水平及外周血中NKG2D的表达。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骨髓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DC-CIK共培养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CD1+6高于治疗前(P均<0.05);血清IL-2、IL-12、TNF-α、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均<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KG2D阳性表达率为25.41%±8.47%,高于治疗前的8.07%±2.02%(P<0.05)。结论 DC-CIK共培养用于AL化疗后的免疫治疗效果较好,能更有效地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提高外周血中NKG2D的表达,纠正AL细胞对自体NK细胞的免疫编辑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细胞免疫疗法(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对晚期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09-01/2014-12收治的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晚期大肠癌患者89例,将其采用随机综合平衡序贯法分为联合组(29例)、化疗组(30例)和CIK组(30例).化疗组给予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CIK组给予单纯自体CIK细胞治疗,联合组给予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观察比较近期疗效、治疗前后3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近期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临床获益率远高于化疗组和CIK组(86.2%vs 53.3%,56.7%)(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3组CD3、CD4、C D8、C D4/C D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无明显变化(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化疗组和CIK组(P0.05),而化疗组和CIK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化疗组为46.7%,CIK组为10.0%,联合组和CIK组较化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m FOLFOX6化疗配合自体CUK细胞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且C I K细胞治疗可以避免化疗引起的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香菇多糖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 w。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2和IL-6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包括血细胞簇分化抗原(CD3+、CD4+、CD8+和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并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 A、Ig G和Ig M)水平。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Ig A、Ig G和Ig M水平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Ig A、Ig G和Ig M水平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在改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自体CIK细胞输注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例已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老年MM患者,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分次回输至患者体内,总量为(1~3)×1010。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随访9~23个月,5例患者共接受了32个疗程的CIK细胞治疗,不良反应少而轻微,输注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能有效杀伤残留肿瘤细胞,维持疾病缓解状态,提高生活质量(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输注用于本组5例老年MM患者的维持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支持。方法按研究需要对近两年内我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筛选,选取的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单纯化疗治疗和化疗联合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并组间比较及分析外周血CD4+、CD8+和CD4+/CD8+等T淋巴细胞亚群,KPS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CD8+和CD4+/CD8+等数据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回输治疗用于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树突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抗肿瘤生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采集2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与回输,随机分为观察组(PC、CIK回输)和对照组(CIK回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因子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与疗效。结果观察组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双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IK细胞的IFN-γ、IL-12、TNF-α细胞因子均显著低于DC-CIK细胞(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免疫结构受损,DC-CIK免疫功能优于单纯CIK;DC-CIK生成IFN-γ、IL-12、TNF-α细胞因子能力强、杀伤肿瘤细胞效果优;DC-CIK免疫治疗可有效缓解治疗中发热、发量减少、白细胞数量降低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自体 CIK 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7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 =44)和对照组(n =43)。对照组实施培美曲塞和顺铂一线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 CIK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药物毒性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自然杀伤细胞、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照组(P 值均<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36%和65.12%,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χ2=5.363,P <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总稳定率(52.27%)高于对照组(18.60%)(χ2=10.752,P <0.05);研究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Ⅰ~Ⅱ度、Ⅲ~Ⅳ度)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2.164、11.553、5.132,P 值均<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自体 CIK 细胞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疾病控制率高,药物毒性反应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分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联合化疗在Ⅱ期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接受CIK细胞联合化疗的Ⅱ期胃癌术后患者61例为联合治疗组,以同时期仅行术后化疗的Ⅱ期胃癌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Karnofsky评分、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差别,同时观察CIK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外周血CD3~+、CD4~+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其5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CIK细胞联合化疗能够降低Ⅱ期胃癌术后的复发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或未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或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杀伤活性.提供DC联合CIK或LAK治疗结肠癌的实验依据.[方法]取人外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NC),诱导生成DC、CIK、LA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SW480肿瘤抗原冲击后的表型变化;以CIK+DC细胞、CIK细胞、LAK+DC细胞及LA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SW480为靶细胞,以15∶1、30∶1、45∶1为效靶比,LDH释放法测定细胞杀伤试验活性;ELISA检测杀伤试验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2、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经SW480肿瘤抗原冲击后,其表面分子HLA-DR、CD40、CD80和CD86表达分别平均为90.23%、73.68%、85.96%、57.55%,与未经肿瘤抗原冲击DC比较,DC成熟的表面标志分子表达明显增加(P<0.01).相同效靶比下,CIK+DC细胞组对SW480的杀伤作用最强,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组(P<0.01);CIK+ DC细胞组在效靶比为45∶1时,杀伤活性最强(P<0.01);单独CIK细胞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LAK+DC细胞组(P<0.01);LAK+ DC细胞组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独LAK细胞组(P<0.01).效靶比为45∶1时,各杀伤试验细胞组上清液中IFN-γ、IL-2、IL-12、IL-17的分泌量,CIK+DC细胞组的IFN-γ、IL-12的分泌量显著高于其他细胞组(P<0.05);LAK+DC、单独LAK细胞组IL-2的分泌量明显高于CIK+DC、单独CIK细胞组(P<0.05);单独CIK细胞组IFN-γ的分泌量明显高于LAK+DC、单独LAK细胞组(P<0.05).[结论]CIK+DC细胞组对SW480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单独CIK、LAK+ DC组、单独LAK细胞组.其机制可能是,SW480抗原致敏的DC分泌IFN-γ、IL-12等刺激、诱导CIK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明显增强CIK细胞杀伤SW480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免疫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化疗)与研究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各90例,比较治疗效果、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凝血能力等数据信息。结果 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然杀伤(NK)细胞、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少与血小板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治疗中,能够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冰  施明  谢云波  王嗣予  张晖  汤紫荣  王福生 《肝脏》2012,17(5):311-314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体外诱导培养过程中各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体外应用混合细胞因子(rhlFN-γ、IL-2和α-CD3)诱导培养,分别于0、7、10、13、15d时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细胞亚群的频率.结果 动态分析发现培养过程中CD3+细胞频率迅速增加,至10d时到达平台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CD3+ CD8+T细胞和CD3+ CD56+细胞比例持续增加,表现出良好的扩增能力,且与患者基线ALT水平无关.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IK细胞在体外培养的第10天,CD3+细胞呈现高扩增,且CD3+ CD8+T细胞和CD3+ CD56+细胞扩增状态良好,此时回输治疗可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过敏性紫癜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抗组胺及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补体C3水平及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IL-33及IL-3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T细胞的水平较对照组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T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8~+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CD4~+/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g及补体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补体C3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8、IL-3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联合白令胶囊辅助治疗老年过敏性紫癜,可有效纠正T细胞亚群失衡,降低IgA及血清IL-8、IL-33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体外诱导自体T淋巴细胞特异性抗肝癌免疫效应。 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诱导D C,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刺激活化,经自体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 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 F N)γ和白细胞介索-12(IL-12)的含量,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 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D 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结果 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DC瘤苗可上调DC表面CD1 a、CD40、CD86和人类白细胞抗原-DR分子表达水平,其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产生的IFN γ、IL-12的浓度明显高于未致敏的D C组(t值分别为2.30、2.14,P<0.05),肝癌细胞裂解物组(t值分别为14.01、15.40,P<0.01)和对照组(t值分别为14.85、16.87,P<0.01)。同时肝癌细胞裂解物致敏的瘤苗可明显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其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81.72%±9.49%)显著高于对HepG2的杀伤率(49.37%±11.21%)和人鼻咽癌肿瘤细胞的杀伤率(17.14%±5.65%),P<0.01。 结论 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5.
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对于CIK细胞杀伤胃癌细胞MKN45及SGC7901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化学耦联法合成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并检验其双特异抗体功能。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明确靶细胞的EGFR表达情况。通过细胞结合率检测及MTT杀伤实验检测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与胃癌细胞结合及杀伤的能力,并与单纯CIK细胞、单纯EGFR单抗和/或CD3单抗介导CIK细胞的结合及杀伤作用比较。结果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与胃癌细胞株MKN45及SGC7901结合率分别为(64.6±7.2)%和(59.5±6.1)%,显著高于其余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MT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提示: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CIK细胞对胃癌细胞株杀伤率显著高于单纯抗CD3单抗介导及抗CD3单抗联合抗EGFR单抗介导组,而后两组杀伤率又显著高于单纯抗EGFR单抗介导组及单纯CIK细胞组(P0.05)。结论体外实验初步显示抗EGFR/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可显著提高CIK细胞的对胃癌细胞的结合及杀伤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7表达变化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另取体检的健康人群40例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黏蛋白结构域的分子(Tim)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7水平。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重组IL-7刺激12 h后检测T细胞表面Tim3水平;通过Western印迹法检测IL-7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外周血Tim3阳性细胞占CD8+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IL-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IL-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7浓度与Tim3+CD4^+T、CD8+T细胞比例均无相关性。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4^+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重组IL-7刺激12 h的CD8^+T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较未刺激者明显升高(P<0.05)。重组IL-7刺激后p-STAT-5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1);重组IL-7刺激后SOCS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的细胞(P<0.05)。结论IL-7可上调Tim3表达,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炎症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ICU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VAP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前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M(Ig M)〕、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百分数〕、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g G、Ig M、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g G、Ig M、Ig 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NK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NK细胞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7、IL-6、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患者血清TNF-α、IL-8、IL-17、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VAP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及其抑瘤作用。方法术中切取食管癌患者的TDLN进行培养,分为3组:A组,培养基中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于培养第1、7、14、21天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TDLN细胞的CD3+、CD4+、CD8+、CD5+6、CD8+3;MTT法测定各组TDLN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自体瘤细胞的抑瘤率。结果每1.0 g淋巴结组织培养第7、14、21天收获细胞数三组间差异不显著;A组第14天细胞明显多于第7天和第21天(P〈0.01),第7天和第21天之间无明显差异;B组、C组结果类似。三组间CD4+、CD8+、CD8+3细胞数相比,P〈0.05。未经培养的TDLN细胞、LAK细胞和各培养组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DLN细胞通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成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培养基中添加GM-CSF和IL-4的TDLN培养后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老年肿瘤患者143例,CIK细胞治疗4个疗程,随访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为62.24%。患者KPS评分在治疗前为(37.8±10.2)分,治疗后为(53.4±9.9)分。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CD3~+CD4~+细胞亚群变化无显著差异。143例患者中有10例(6.99%)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结论 CIK细胞治疗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NF)-γ的影响。方法 6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麻醉前30 min(T0)、术毕(T1)、术后2 h(T2)、2 d(T3)和5 d(T4)外周血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期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和INF-γ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建模。结果两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比例均在T1期显著下降、T2期降至最低(P0.05)。两组CD8~+均于T1期上升,其中对照组上升显著(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在T4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NF-γ、TNF-α水平均在T1期下降,T2~T3期降至最低、T3~T4期逐渐恢复。观察组INF-γ水平在T2~T4期恢复较对照组快,而TNF-α在T2恢复较对照组慢(P0.05)。两组IL-6、IL-8和IL-10水平均在T1期显著升高,并于T3~T4期逐渐恢复正常。观察组IL-6和IL-8水平在T2期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在T1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A模型表明,两组围术期T细胞亚群、NK细胞比例和5种细胞因子的代谢均发生了显著紊乱,但观察组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静脉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血浆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和INF-γ水平的综合影响优于全凭麻醉,更有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