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且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引起人们的关注。LCZ696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和脑啡肽酶的双重作用,成为CHF的一种新治疗方法。本文总结归纳了LCZ696在治疗CHF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并对LCZ696作为一种治疗CHF的新药在前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3.
4.
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是近年来被批准的一种新型脑啡肽酶与血管紧张素AT1受体联合阻滞剂,用于治疗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该药是近10年来药理学进展的新突破。目前关于该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应用。尤其目前正在进行的PARADISE-MI研究结果备受全球心血管病界的期待。本文就LCZ696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6.
7.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4)
褪黑素是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许多研究已经证实,褪黑素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肥厚等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由于传统降压药的心脏毒性的副作用,褪黑素具有高效且心脏毒性较少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一个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王玺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2,12(6):375-379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1~25个核糖核苷酸的非编码内源性小单链RNAs分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质的表达,几乎参与所有生命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最近研究显示miRNAs在心血管系统发生及病理生理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循环miRNAs概念的引入,使得对其研究变得更加方便,可能作为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本文就miRNA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心血管病逐渐成为常见病,这一变化和已发生在发达国家中的情况相似,成为“流行病学转变”的重要内容。在各种病因引起心功能障碍时最终都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异常。细胞内钙浓度的改变是细胞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主要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钙循环异常在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钙循环主要包括肌浆网钙释放、钙回摄及钙储存三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心血管系统能量消耗效率较高,因此,线粒体作是机体细胞唯一的供能细胞器,其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病理生理功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旦线粒体功能受损,会导致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线粒体DNA作为调控线粒体功能的主要遗传物质极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现就线粒体DNA与心血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做进一步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载脂蛋白J在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在许多病理过程中也有所表达.文中主要介绍载脂蛋白J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现状参与脂质转运;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起重要作用;对HDL抗动脉粥样硬化起着协同的作用;与组织的损伤修复有关,在再狭窄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在物质代谢方面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促进能量消耗,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在心血管疾病中,FGF21通过影响心包脂肪的形成,在房颤的发生、发展及房颤左房纤维化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同时临床研究发现FGF21与高血压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但具体机制尚不明。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说明FGF21是不同于于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如糖尿病、CRP等的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7,(1)
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由前体RNA反向地首尾剪接形成。circRNAs大量存在于真核细胞转录组中,并且其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一些circRNAs可以充当微小RNA(miRNAs)海绵或者在基因转录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已经有研究证明,circRNAs广泛存在于心血管系统中,并作为调控因子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circRNAs的来源、形成机制以及功能做简述,并对circ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