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维生素D缺乏程度及其在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标本,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同时采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45±2.80)ng/ml,(3.96±1.75)ng/ml和(3.66±2.66)ng/ml。与健康对照组人员的(14.75±9.60)ng/ml相比,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3组患者之间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另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HBe Ag状态、HBVDNA载量,以及肝脏弹性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严重缺乏,但其不能判断病情的轻重,而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DcR3水平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DcR3水平对HC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67例HCC、8例肝硬化、17例胆囊炎患者和28例正常人血清DcR3水平; 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AFP水平; 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HCC癌组织中DcR3蛋白的表达.结果:HCC组和肝硬化组血清DcR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 HCC血清DcR3水平与伴有肝硬化、包膜浸润和复发转移有关( P<0.05). DcR3蛋白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血清水平呈正相关( r = 0.395, P<0.01), 但DcR3血清阳性率明显高于癌组织IHC( P<0.05). AFP与DcR3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灵敏度可由单项检测的82%和76%提高到93%.结论:血清DcR3升高在HCC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高危人群以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DcR3水平, 同时联合检测AFP, 可能对HCC的筛查、诊断和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50例肝细胞癌、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36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VEGF进行检测,并以4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人员的肝功能常规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组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P<0.05,P<0.05),同时四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ST、ALT无相关性,与GGT成正相关(r=0.337,P<0.05).结论:VEGF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发展动态监测的指标.VEGF与GGT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相关晚期肝病及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LC)、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共71例的血标本及临床资料,提取血清HBV DNA,进行基因分型,PCR扩增HBV DNA前S基因,所得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测序结果。结果检测样本中基因型C49例,基因型B21例,混合基因型B+C1例,C为优势基因型。PreS变异率在CHB(不包括ACLF)、LC、HCC三组中分别为18.75%、48.78%、66.67%,CHB组PreS区变异率低于LC组(P0.05)和HCC组(P0.05)。ACLF组PreS区变异率(80%)明显高于CHB组(18.75%)(P0.005)。HBV DNA≥104拷贝/mL在发生PreS区变异组为30例(90.9%),未发生PreS区变异组为19例(5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HBV DNA≥104拷贝/mL、HBV相关晚期肝病(LC、HCC)与PreS区变异相关(OR值:14.153,95%CI:3.412~58.701;OR值:3.924,95%CI:1.178~13.074)。结论 HBV前S区变异与乙型肝炎相关晚期肝病及肝衰竭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OY-TES-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抗体出现情况,探讨将OY-TES-1用于肿瘤免疫诊疗的可能性.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mRNA和蛋白质两个水平研究OY-TES-1在HcC中的表达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CC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相应的抗体,并对其临床意义做初步的分析.结果:经实时定量PCR检测,HCC中OY-TES-1mRNA阳性率为73.21%(41/56),癌旁阳性率为64.86%(24/37),有17对HCC及配对癌旁组织均表达阳性,OY-TES-1mRNA在HCC及癌旁组织两者的表达阳性率无差异(P>0.05);在37对HCC及配对癌旁组织中,HCC中OY-TES-1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其差异与病理分级有关CP<0.05).HCC中OY-TES-1蛋白阳性率为40%(4/10).血清学检测未发现76例正常人和1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有相应抗体,HCC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0%(12/58),OY-TES-1血清抗体的出现与HCC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无相关.结论:OY-TES-1在HCC中有较高的表达频率及表达水平,该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他有望作为用于HCC辅助诊断及免疫治疗的肿瘤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 β2 糖蛋白Ⅰ (β2 GPⅠ )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 (ds D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RNPA)与慢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 ,以纯化的人 β2 GPⅠ为抗原 ,检测这些患者血清中β2 GPⅠ抗体水平 ,同时检测ds DNA、SMA、RNPA的血清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β2 GPⅠ抗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患者血清中 β2 GPⅠ抗体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5 ) ;并且发现慢性乙型肝病患者 β2 GPⅠ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其他自身抗体。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 β2 GPⅠ抗体的产生可能相关 ,推测 β2 GPⅠ参与HBV感染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肝病患者血清中人前心钠肽(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proANP)水平,评价proANP在肝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中肝功能检查异常的、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无细菌感染患者血清32例(其中肝硬化13例、原发性肝癌12例、药物性肝炎3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4例)作观察组,选择20例来我院作健康体检的成人血清作对照组,同时进行proANP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成人血清proANP浓度分别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药物性肝炎组和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proANP浓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8.970,9.088,3.826,8.240,均P<0.001).各肝病组间进行比较,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proANP水平增高,对多种肝病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研究肝病患者血清IGF-Ⅰ、IGF-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9位肝病患者分成三组,其中肝炎组10例,肝硬化组66例,肝癌组13例;另设对照组38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IGF-Ⅰ、IGF-Ⅱ的含量.结果:肝硬化患者组血清IGFⅠ、IGFⅡ的测值分别为65±14 mg/L,328±86mg/L;肝癌组为49±14 mg/L,194±61 mg/L;两组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1±75mg/L,1094±119mg/L).肝硬化Child A级患者的血清IGF-Ⅰ、IGF-Ⅱ水平较ChildB/C级患者均明显增高(P<0.05).血清IGF-Ⅰ、IGF-Ⅱ值在不同病因的肝硬化患者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IGF-Ⅰ一样,血清IGF-Ⅱ水平的测定同样可作为评价肝硬化、肝癌患者肝功能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DSG-Ⅱ型肝病治疗仪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联合肝病治疗仪;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包括常规保肝、降酶、抗病毒等方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症状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门脉内径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病治疗仪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改善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Wnt诱导分泌蛋白-1(WISP-1)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慢性肝病患者病程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取正常组、造模8周组、造模12周组大鼠肝组织,利用免疫组化观察大鼠肝组织WISP-1表达水平的变化,光镜下半定量分析;收集健康体检者血清20例,慢性HBV携带者患者血清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60例,利用ELISA测定血清WISP-1水平变化,利用放射免疫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前Ⅲ型胶原(PⅢP)、Ⅳ型胶原(CⅣ)水平,分析WISP-1水平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造模8、12周组WISP-1表达水平分别为11.0±2.4、23.8±4.8,与正常组2.3±2.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WISP-1水平分别为(65.5±18.8)、(71.2±18.2)ng/ml,与健康对照组(57.3±15.2)ng/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WISP-1与HA、LN、PⅢP、C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0.53、0.50、0.64(P〈0.05)。结论 WISP-1参与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血清WISP-1水平与慢性肝病病程进展相关,WISP-1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及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6例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同时以1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患者NO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患者NO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20,(5)
目的探讨血清中25(OH)D水平与肝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30例和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61例,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28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混合性(丙型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11例、隐匿性肝硬化17例,其中代偿期28例,失代偿期33例。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生化学检测,分成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代偿组、肝硬化失代偿组,比较3组的生化指标。比较不同病因肝硬化中的25(OH)D水平。分析不同病因肝硬化25(OH)D水平与多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不同病因肝硬化25(OH)D缺乏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三组的年龄、TBIL、ALT、ALB、血肌酐、血钾、血钠、血钙、25(OH)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的25(OH)D水平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分别为25.22(22.54,27.36)ng/mL、18.05(10.35,23.93)ng/mL、15.46(11.83,23.60)ng/mL,(P0.01)。在61例不同原因肝硬化中56例(91.8%)25(OH)D水平缺乏/不足,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为(16.74±6.96)ng/mL、酒精性肝硬化组为(19.49±10.93)ng/mL、混合性肝硬化组为(16.62±9.29)ng/mL、隐匿性肝硬化组为(17.89±8.86)ng/mL,不同病因肝硬化之间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Alb(r=0.46,P0.01)、血钾(r=0.34,P=0.01)呈正相关,与INR负相关(r=-0.30,P=0.0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lb是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发生25(OH)D缺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不足在肝硬化患者中非常普遍,并随肝脏疾病程度的进展而加重,与肝硬化病因无关。Alb是肝硬化患者发生25(OH)D缺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常见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水平变化.方法 2017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5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1例,HCC患者50例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癌基因转化基因(N-ras)、增殖相关基因(C-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这些疾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三组患者(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血清中HPV B19特异性抗体IgM(B19-IgM),同时检测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析HPV B19感染对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 乙肝病毒相关肝病组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率(16.7%)远高于正常对照组(2%),差别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肝癌人微小病毒B19-IgM阳性率(28%)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0%)、肝硬化组(12%)及正常对照组(2%)(P<0.05);肝硬化组人微小病毒B19-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肝癌组中人微小病毒B19-IgM阳性患者转氨酶(ALT、AST)水平、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肝癌分期较阴性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病毒相关肝病患者合并人微小病毒B19的感染常见,其中原发性肝癌组感染率最高;且转氨酶的水平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高于未感染者,提示受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受损将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变化及其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HCC患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和选择的健康人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血清miR-335水平。给予HCC患者TACE治疗,并随访2年。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应用血清miR-335水平预测HCC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为(1.18±1.35),显著低于乙型肝炎(1.91±2.11)和肝硬化患者(2.01±0.75),也显著低于正常人【(2.07±1.25),P=0.001】,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335水平与正常人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存在门静脉癌栓的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低于38例无癌栓患者(t=4.586,P0.001),13例死亡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低于47例生存患者(t=3.324,P0.001),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清AFP水平高低患者,血清miR-3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年,本组HCC患者死亡13例(21.7%)。以血清miR-335水平小于或等于0.820为截断点,判断患者2年内死亡的敏感性为83.0%,特异度为100.0%。结论 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越低,预后越差,该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外周血的分布、肝组织中含量及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cccDNA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重型肝炎患者共125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cccDNA。选取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酶切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拉米夫定或干扰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4周以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周、8周、12周、24周、HBV cccDNA及HBV DNA含量。结果:125例患者中cccDNA阳性率为71.2%,以肝硬化患者阳性率最低。肝硬化患者HBVcccDNA检出阳性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重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组织中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及血清HBV DNA存在相关性(P0.05),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 DNA及HBV cccDNA下降。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HBV cccDNA阳性率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组病毒复制较HBeAg(-)组活跃。抗病毒治疗对血清HBV cccDNA有抑制作用;血清HBV ccc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透明质酸(Hyaluranate,HA)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9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Ⅳ-C、HA含量,同时检测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Ⅳ-C、HA含量与慢性肝炎程度呈正相关,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Ⅳ-C、HA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及慢性肝炎轻度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Ⅳ-C、HA检测可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之一,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中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利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组样本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测定.结果: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血清中ACE活性变化的顺序由低到高为:正常对照组(24.71±9.43μmol/L),梗阻性黄疸(28.75±13.04μmol/L)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癌(43.81±15.01μmol/L),急性病毒性乙型肝炎(46.97±17.40μmol/L),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53.01±16.38μmol/L),乙肝后肝硬化(72.29±20.26μmol/L),慢性重型病毒性乙型肝炎(74.12±21.04μmol/L).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CE活性显著高于肝硬化合并肝癌的患者,各组肝病患者血清ACE活性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高于80%,40%-80%之间,低于40%时,ACE活性分别为44.01±11.27μmol/L,57.65±13.22μmol/L,72.62±12.31μmol/L.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病毒性乙型肝炎不同临床分型中血清ACE的活性变化,对于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及鉴别肝细胞性与肝外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87例,根据患者年龄所在的区段将其分为A组(40-50岁)、B组(51~60岁)、C组(大于60岁)3组,均采用碳14呼气试验对所有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观察3组患者HP检测的阳性率及不同性别、不同肝功能级别以及不同类型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组间HP感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8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55例(63.2%)HP检测阳性,男、女性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4.2%和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8例(50.0%)HP检测阳性,B组患者21例(70.0%)阳性,C组患者16例(76.2%)阳性,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HP检测的阳性率逐渐升高,且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HP阳性5例(31.2%),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HPP阳性15例(71.4%),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32例(82.1%)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因不明出血患者3例(27.3%)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HP感染率最高,但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和原因不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级患者HP检测30例(63.8%)阳性,B级患者14例(60.9%)阳性,C级患者11例(64.7%)阳性,三种级别肝功能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根治HP感染,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一项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68例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分析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营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显著相关(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女性均值高于男性1倍.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肿瘤的大小显著相关(P<0.01),Ⅲ、Ⅳ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1);随TNM 分期的增加和转移、复发,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Leptin含量可反映HCC患者的BMI和营养状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