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国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入组208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CAD)患者,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血栓弹力图检测300 mg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2Y12受体下游信号分子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血小板反应性指数(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rylation-platelet reactivity index, VASP-PRI)和Akt磷酸化(P-Akt)水平。结果  208例患者中85例(40.9%)的基因型为CYP2C19*1/*1 (非携带者),无等位基因缺失(loss-of-function, LOF),93例(44.7%)为CYP2C19*1/*2或CYP2C19*1/*3(1个LOF),30例(14.4%)为CYP2C19*2/*2或CYP2C19*2/*3 (2个LOF)。氯吡格雷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及VASP-PRI随着携带LOF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P-Akt只在2个LOF的情况下才会明显增加。VASP-PRI与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有相关性(r=0.672,P<0.001),但是与P-Akt不相关。结论  携带2个CYP2C19 LOF的SCAD患者经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更高,并与活性更高的G蛋白偶联受体P2Y12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患者中,研究肝脏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前采用荧光PCR法和PCR熔解曲线法分别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存在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2或*3)判断是否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结果:在入选的28例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患者中,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共15例(53.6%),其中携带*2位点等位基因的患者12例(42.9%),包括杂合型10例(35.7%)及纯合型2例(7.1%);携带*3位点等位基因的患者5例(17.9%),包括杂合型4例(14.3%)及纯合型1例(3.6%)。结论:携带CYP2C19功能丧失性等位基因可导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减弱,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卒中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2基因型,分为纯合子野生型、杂合子突变型、纯合子突变型;使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于氯吡格雷治疗6个月时随访所有患者的卒中复发率.结果 根据基因分型,将研究对象分为纯合子野生型组(63例)、杂合子突变型组(32例)和纯合子突变型组(5例).突变型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卒中复发率高于野生型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等位基因是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2.541,95%CI:1.052 ~6.137,P=0.038;OR =4.741,95% CI:1.273 ~7.392,P=0.045).结论 CYP2C19*2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卒中复发有相关性,CYP2C19*2等位基因是氯吡格雷抵抗及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CYP)2C19*17等位基因变异对中国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后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事件的影响。 方法: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分析方法检测CYP2C19*17基因多态性,研究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择期进行PCI成功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520例。PCI术前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前采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贫血小板血浆及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 ADP)诱导剂,采用比浊法,以最终浓度为5 μmol/L ADP为诱导剂,在氯吡格雷治疗前及治疗后10 d,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分析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ximal aggregation, Aggmax)和残余血小板聚集率(5-min aggregation, Agglate)。 结果:试验发现有5.96%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血栓溶解术出血事件,而本试验中病人的CYP2C19*17等位基因频率为7.98%。对于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其出血事件发生率远高于野生型(P<0.01);在基线水平,5 μmol/L ADP诱导的Aggmax和Agglate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在CYP2C19*17各基因型之间并没有显著区别;然而经氯吡格雷治疗10 d后,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与野生型相比,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P<0.01);携带有CYP2C19*17等位基因的患者与野生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出血风险(P<0.01)。 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CYP2C19*17等位基因携带者有着显著的氯吡格雷反应性且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氯吡格雷产生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对96例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提取全血DNA,采用TaqMan探针法扩增CYP2C19多态性位点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以PRI≥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观察CYP2C19基因型与临床危险因素对CR及预后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22.9%的患者发生CR。弱代谢型组比例为11.45%,CR率最高。CYP2C19*2基因型与2型糖尿病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弱代谢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频率最高。结论:CR与CYP2C19*2基因型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治疗患者血小板功能、炎性反应及病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及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CYP2C19基因~*2和~*3等位基因缺失并进行分组,CYP2C19~*1/~*1为野生型(93例),CYP2C19~*1/~*2和CYP2C19~*1/~*3为杂合突变型(57例),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纯合突变型(54例)。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 mg负荷24 h后,评价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抵抗率;治疗30 d后,测定血小板功能指标及炎性反应指标;治疗后1年内,随访严重心脏事件。结果治疗30 d后,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患者CD62P、CD63、PAC-1、C反应蛋白(CRP)、CD40配体(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形成速度(A)、最大振幅(MA)水平均高于野生型患者(F/P=78.971/0.000 70.594/0.000,50.581/0.000、22.413/0.000、46.681/0.000、37.623/0.000、13.007/0.000、3.557/0.000、21.394/0.000),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短于野生型患者(F/P=13.428/0.000、9.669/0.000),且纯合突变型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较杂合突变型更为显著。杂合突变型、纯合突变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低于野生型患者(F/P=4.742/0.000),氯吡格雷抵抗率、治疗1年内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野生型患者(χ~2=10.901、6.700,P<0.05)。结论 CYP2C19基因~*2和~*3等位基因突变能够加重血小板抵抗、促进血小板聚集、激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ADP抑制率并结合患者CYP2C19基因型检测结果,了解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PCI的患者,利用基因芯片试剂盒原理测定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基因纯合子组(CYP2C19*1/*1),Ⅱ组为正常基因与突变基因杂合子组(CYP2C19*1/*2,CYP2C19*1/*3),Ⅲ组为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组(CYP2C19*2/*2,CYP2C19*2/*3,CYP2C19*3/*3)。所有患者使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ADP抑制率。结果Ⅰ组30例(41.10%),Ⅱ组25例(34.25%),Ⅲ组18例(24.65%)。三组间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DP平均抑制率中位数分别为44.20%、33.10%、21.40%,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血栓弹力图测定的ADP抑制率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有明显相关性,带有正常基因CYP2C19*1的患者氯吡格雷药效明显优于突变基因纯合子或杂合子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药物代谢酶CYP2C19基因型的预测作用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我科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均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根据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测定结果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检测70例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根据不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分为快代谢基因型(*1/*1)、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和慢代谢基因型(*2/*2,*2/*3,*3/*3)。比较氯吡格雷抵抗组和氯吡格雷敏感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效力。结果氯吡格雷抵抗组(31例)和氯吡格雷敏感组(39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CYP2C19基因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为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预测CYP2C19基因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7(95%CI:0.729~0.965,P=0.003),提示效力较好;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取最佳临界值(39.45%)时,诊断CYP2C19基因型为慢代谢型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7.8%,阳性预测值为30%,阴性预测值为98%。结论携带CPY2C19慢代谢基因型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小于39.45%时,应对患者做CYP2C19基因型的检测,以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CYP2C19*2(G681A)及 GPⅢa(T1565C)基因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冠心病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共纳入对象146例,均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并连续服用75 mg/ d 氯吡格雷5 d 以上。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PA)结果判断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50%为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HTPR 组),<50%为正常(正常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上述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对两组相关的临床指标、基因型、等位基因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位点3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等位基因频率在 HTPR 组高于正常组(P <0.05),A 等位基因携带者 HTPR 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OR =1.91,95% CI 1.091~3.344,P <0.05)。经 Binary logistic 回归分析校正了相关的临床指标后,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性仍与 HT-PR 的发生有关(OR =2.837,95% CI 1.246~6.458,P <0.05)。GPⅢa 基因 T1565C 位点的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YP2C19*2基因 G681A 多态性与 HTPR 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可能影响广州地区汉族冠心病人群氯吡格雷药效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6-9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2周,根据CYP2C19基因型分析结果,将其分为快代谢组(n=61)、中代谢组(n=121)和慢代谢组(n=28),计算服药前及服药后1 d、5 d各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进行分析,并于服药前及服药后7 d、14 d进行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同时采用多元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因素。结果各组服药后1 d、5 d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但快代谢组服药后1 d、5 d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显著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0.05)。各组服药后7 d、14 d NIHSS评分均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均较服药前升高,但快代谢组服药后7 d、14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0.05),ADL评分显著性高于中代谢组和慢代谢组(P0.05)。对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CYP2C19基因多态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可影响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其中携带有等位基因*2和/(或)*3对氯吡格雷疗效有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CS患者233例,其中合并糖尿病89例(DM组),未合并糖尿病144例(Non-DM组)。2组均行PCI治疗,治疗后进行基因型测定、血小板活性测定及氯吡格雷抵抗测定。比较2组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PCI预后的影响。结果 CYP2C19基因型共6种(*1/*1)、(*1/*2)、(*1/*3)、(*2/*2)、(*2/*3)和(*3/*3),分别有107例(45.9%)、80例(34.3%)、16例(6.9%)、24例(10.3%)、6例(2.6%)和0例。DM组CYP2C19野生型携带者与突变型携带者无显著差异(44.9%vs.46.5%,x~2=0.056,P=0.82)。DM组中,W亚组与M亚组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Non-DM组中,W亚组与M亚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DM组的PCI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x~2=0.095,P=0.758);但在Non-DM组PCI患者中,CYP2C19野生型患者临床预后明显优于突变型患者(x~2=11.31,P=0.001)。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PCI预后仅限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39-42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5日~2018年10月9日我院治疗的250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鉴定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和突变型组。通过光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情况。结果 250例患者中,CYP2C19野生型145例(58.00%),突变型105例(42.00%)。野生型组的血小板抑制率(75.96±11.50)%显著高于突变型组(47.13±7.97)%(P0.05)。250例患者中共有59例(23.6%)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其中野生型组13例(8.97%),突变型组46例(4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糖尿病、体质指数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影响因素,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是否患有糖尿病、体质指数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9月连续性纳入住院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75 mg/d,连续>7 d)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根据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27例)和非抵抗(NCR)组(45例)。基因芯片法检测受试者的CYP2C19基因型,依据突变类型,分为快代谢型(*1/*1)、中间代谢型(*1/*2、*1/*3)和慢代谢型(*2/*2、*2/*3、*3/*3)。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CYP2C19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302,P<0.05);检出CYP2C19基因型为慢代谢型7例(9.7%),中间代谢基因型39例(54.2%),快代谢型26例(36.1%);3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67.5±21.6)%、(57.6±23.4)%和(31.4±15.1)%,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慢代谢型(*2/*2、*2/*3)(OR=7.802,95%CI 1.412~40.304,P=0.018)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2.6 mmol/L(OR=3.923,95%CI 1.314~17.927,P=0.032)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汉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CYP2C19慢代谢基因型(*2/*2、*2/*3)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因CYP2C19多态性个体化治疗中,氯吡格雷和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初步机制。方法:随机将105例分为四组进行治疗,通过一般资料及测定生化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检测各组CYP2C19基因型和NIHSS评分等,分析四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情况,比较各组结果。结果:整体水平上,各组经药物治疗后,血小板抑制率显著提高,但是对于突变型CYP2C19*2,CYP2C19*3患者,会产生氯吡格雷抵抗,而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患者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氯吡格雷会对突变型CYP2C19基因产生抵抗,而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药效,且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894C>T基因多态性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 入选275例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及PCI术治疗的ACS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及7d后检测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R).采用基因芯片及PCR技术检测每组内患者CYP3A4基因894C>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通过PCI术明确患者的冠脉病变数目并计算其Gensini评分.出院后随访3~12月.结果 CYP3A4基因多态性在氯吡格雷抵抗(CR)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NCR)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P3A4基因894C>T位点中携带T突变基因与ACS患者发生CR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59,P>0.05).随访3~12月后,CR组较NCR组均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P<0.05),但与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突变类型无关.结论 CYP3A4基因894C>T位点的多态性对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效应及心血管发生风险无明确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采用荧光法对1 264例行PCI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2从1 264例患者中随机选择资料完整的132例患者,并按照基因型进行分组,比较平均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情况、氯吡格雷抵抗和随访12 mon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情况。〔结果〕1入选检测患者的各基因型分布为快代谢基因型(*1/*1)占总例数41.85%、中间代谢基因型(*1/*2、*1/*3)占总例数46.60%、慢代谢基因型(*2/*2、*2/*3、*3/*3)占总例数11.55%;2经氯吡格雷治疗后,正常代谢组(快代谢基因型)出现氯吡格雷抵抗率14.04%,明显低于弱代谢组(中间代谢基因型和慢代谢基因型)的52.00%,P<0.05;正常代谢组平均血小板聚集降低率(17.65±9.29)%,明显高于弱代谢组(14.16±12.75)%,P<0.05;正常代谢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28%,明显少于弱代谢组的45.33%,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治疗PCI术后患者疗效具有直接影响,应根据患者基因型指导PCI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17.
郁金凤 《当代医学》2021,27(14):90-93
目的 通过PFA-200 P2Y法、吸光度比浊法(LTA)检测血小板功能,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相关因素及与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7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根据CYP2C19基因型结果分为快代谢组(EM组,n=27)、中间代谢组(IM组,n=32)、慢代谢组(PM组,n=13).所有患者口服氯吡格雷3 d后,采用PFA-200 P2Y、LTA检测血小板功能,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临床用药、实验室检查信息.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CR(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 PFA-200 P2Y检测结果显示,EM组患者血小板功能闭合时间长于IM组和PM组(P<0.05),LTA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显示,EM组低于IM组和PM组(P<0.05).PFA-200 P2Y和LTA检测显示,3组C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A-200 P2Y法与LTA法检测方法结果呈负相关性(r=-0.365,P=0.001).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约62.5%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携带CYP2C19功能基因缺失.PFA-200 P2Y法、LTA法检测的血小板功能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和氯吡格雷疗效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患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常规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治疗已获益显著,但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仍有发生,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从而增加了缺血性事件发生的风险。部分冠心病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性低或者无反应,称为氯吡格雷抵抗,多数学者认为氯吡格雷抵抗与参与氯吡格雷代谢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本文将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氯吡格雷的代谢、抗血小板机制、氯吡格雷抵抗及术后治疗与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冠心病氯吡格雷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CYP2C19基因导向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小板抑制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强代谢者血小板抑制率高于中代谢者、慢代谢者、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源性死亡、脑血管意外、大出血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冠心病氯吡格雷治疗中,可有效及早发现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降低氯吡格雷反应性,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与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在携带CYP2C19功能缺失(LOF)等位基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疗效,并评价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术治疗的144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双倍氯吡格雷组,每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小板聚集率。术后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呼吸困难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1、3、6、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双倍氯吡格雷组(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双倍氯吡格雷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倍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MACE总发生率较低,但出血事件总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改善携带CYP2C19LOF等位基因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上优于双倍剂量氯吡格雷,且可有效降低术后MACE发生,但可增加术后出血和呼吸困难风险,应用中需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