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性猝死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占猝死患者的绝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欧洲人20~75岁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1‰,美国人约为1‰~2‰。在美国,每年约40~46万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于院外;而院外心脏性猝死约80%发生在家中,15%发生在街道和公共场所。在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的病人中,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表现。及时发现并及时电击除颤和心肺复苏可挽救相当比例猝死者的生命;从倒地至除颤,每延迟1min,患者生存的机率大约降低7%-1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心脏性猝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心脏性猝死以冠状血管疾病引起者最多见,而引起猝死的直接原因则绝大多数为心室颤动。后者复发率很高,纵然一次发作幸免死亡,但以后仍会复发。此类心室颤动常由心电的不稳定所致,患者心功能可保持良好,而且大多数并无或不曾有过心肌梗塞。如能及时地正确治疗,这类心室颤动引起的猝死是可以避免的。由于心脏性猝死大多数发生在医院外,因此,曾作了很多努力如流动监护系统、救护车急救服务、现场抢救训练等以图降低其死亡率,但收效甚微。目前,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预防和治疗严重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法,可通过运动试验及电生理研究测试药物的疗  相似文献   

3.
<正>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常在急症出现后1h内死亡。由于猝死事件发生急骤,猝死前病情大多较稳定又缺少预兆,难以预测,故一旦发生幸存机会极低患者突然死亡,处理不好家属不易接受,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正确认识猝死,熟练掌握猝死的判断急救与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等,在临床上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02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住院的33例心源性猝死发作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从  相似文献   

4.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猝死6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猝死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本文对绵阳市 1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2月部分医院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猝死 6例病人 ,进行临床和病理检查分析。结果  6例外科手术围术期猝死原因均为心源性猝死。结论 心源性猝死是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猝死的主要原因。在手术前进行围术期心脏危险性评价 ,并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处理 ,可以预防或减少围手术期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是20~64岁自然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分钟约有一例发生心脏性猝死,占所有心血管病死亡的1/2。其中男性比女性多3~4倍,且常发生于壮年。心脏性猝死定义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病人已知或不知道有心脏病,在症状发作后即刻或一小时内死亡,死亡时间及方式不可预测。大多数猝死病人无症状,临床上未确定为冠心病,但多数猝死基本原因是心脏性死亡。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在院外心跳骤停而复苏的病人中,60~  相似文献   

6.
心脏性猝死(5)5心跳骤停的现场急救5.1心脏性猝死(SCD)的院前现场急救院前急救工作至今尚未得到普遍重视,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它的重要意义。在我国不少城市,目前院前现场急救还是薄弱环节,缺少训练有素的急救人员和有效的急救设备。亦没有一整套完善的...  相似文献   

7.
<正>猝死是指患者从起病之后一个小时之内发生死亡的临床状况,病因学以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约占80%。美国每年发生例数为30~35万,相当于每天1200人。调查证明中国每年53万人猝死,相当于每10万人中有41.8人死于猝死,占总死亡率的9.5%。尽管近年来经过医疗各界的努力,但国内的急救系统仍不够完善,人们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对猝死存在认识度、重视度和救治力度的不足仍然严重。心脏性猝死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率高,特别是伴有  相似文献   

8.
国内News     
《糖尿病之友》2013,(8):10-11
我国心脏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1%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继鸿教授近日在某活动中介绍,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猝死超过50万例,居全球之首。由于国民普遍缺乏猝死急救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抢救过来的患者不足1%。专家介绍,发生猝死后的几分钟内,  相似文献   

9.
���IJ������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心脏事件导致的,发生迅速而意外的死亡。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突然停止,是心脏性猝死的前期过程。90%以上的心脏骤停是由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引起。若不及时抢救,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将转化为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是部分患者心脏疾病的首发表现。1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资料和病因在美国,据估计每年猝死人数为30万~35万。我国的统计学资料显示,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为41.9/10万,年猝死人数54.4万。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繁多,包括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心脏大体结构正常的离子通道疾病,以及部分可纠正的病因(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相似文献   

10.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仍然是现代医学难题。首先是基础病因的防治,减少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可以减少猝死的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猝死效果有限,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只能终止恶性心律失常,不能从病因上根治。射频消融治疗可以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观察。在改善心功能和延缓心室负性重塑的基础上,联合器械、消融治疗、药物以及生物治疗的综合疗法将进一步减少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习惯及膳食的改变,冠心病的患病率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加。冠心病猝死已成经常发生的事件,而大量的猝死又多是发生在医院外。因此,现场急救的及时和措施的科学性是院外抢救的关键。为此,应让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掌握  相似文献   

12.
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后患者,因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发生猝死的数字很大,粗略估计我国每年约一百万例。及时和有效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防止和减少心脏性猝死,和降低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是医疗保健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猝死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之首.心肺复苏可有效处理心脏骤停,心脏转复除颤器、射频消融均是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手段.目前应该积极开展二级预防,重视一级预防,防治工作除了着眼于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外,急需开展相关的预防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普及.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是其最恶劣的并发症,可以在各个年龄段发生。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人和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在预防猝死的发生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及时终止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挽救猝死高风险患者的生命。所以,判断哪些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哪些患者需进行ICD植入、如何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现有的危险评估模型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及完整的数据采集以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5.
置入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的护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心律失常 ,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虽然随着心电监护技术的发展已使院内的猝死率大为降低 ,但院外心脏性猝死常因不能及时复苏而死亡。多个临床试验均已证实ICD具有准确检测和治疗猝死事件的功能。因此 ,置入ICD已成为防治具有极高死亡率的室速和室颤 ,预防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手段[1] 。ICD的临床应用 ,在国内外也是一门较新的技术 ,因此在护理上也是一门新的课题 ,某些方面正在实践探索中。现将我院成功进行ICD置入术 2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 1:女 ,83岁 ,因反复头晕、黑…  相似文献   

16.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料表明,75~80%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而83~88%的心脏性猝死系室颤或室速。因此,及时有效的电除颤是挽回心脏性猝死病人生命的最重要措施。统计表明,室速或室颤发生后30秒内实施除颤,近100%病人可以被挽救生命;在2分钟内实施电除颤,成功率为80%-90%;发病10分钟以上的电除颤,复苏成功率则低于10%。  相似文献   

17.
猝死(SD)是指突然死亡,多数定义为发病1h内死亡者,但也有人将发病<24h死亡者归为猝死。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h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是当今心血管疾病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20年来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生比重的变化,冠心病患者逐渐增多,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现总结我院1997—2011年16例发生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病因,旨在为临床防范心脏性猝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推动AED任重而道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猝死是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Framingham心脏中心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75%的猝死为心源性。心源性猝死(SCD)见于各个年龄段,多发生于院外,常没有任何先兆,绝大多数SCA为致命性心律失常(约90%),其中80%为心室颤动(VF),20%为心脏停搏。研究显示,发生VF后抢救时间窗为10min,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3~5min,每延迟1minCPR和除颤,心脏性猝死的生存率以7%-10%递减。早期电除颤是治疗VF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心脏性猝死(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性猝死(1)1心脏性猝死的定义和发生机制1.1心脏性猝死的定义心脏性猝死严重地威胁人民生命。当今世界上很多地区对猝死已予以广泛的重视。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标准尚不统一。有的规定指出,从发生症状至未预料到的心脏原因所致死亡在半小时内者为猝死;有的则认为...  相似文献   

20.
缺血—自律神经系统—心脏性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猝死是一种非常严重而并非少见的临床急诊,其确切定义是指症状开始后1小时内死亡的病例。根据目前获得的资料显示,冠心病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发现猝死发生的年龄偏轻,其冠脉血管病变并非严重狭窄。因而,心脏性猝死者无特异的危险因子,用冠心病的危险因于来预测心脏性猝死的价值不大。最近20年的研究业已证实,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生物电的不稳定性,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通过分析猝死病人的长程心电监护记录,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前均有短暂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