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失眠即不寐,古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少寐""卧不安",是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引起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睡眠深度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仲景认为不寐的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阴阳不相顺接。秦师引经据典,以仲景为法,对失眠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辨证  相似文献   

2.
<正>不寐西医称之为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的一类疾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等,严重时彻夜不眠。不寐在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称之"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或"卧起不安"。不寐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不和。李雅琴是宁波市象山县中医医院主任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临床中有失眠患者觉得中药口感不佳,不愿口服中药,加之煎药麻烦费事,不能长期坚持口服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失眠主要采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其副作用大,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笔者经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由于睡眠的时间不足或睡眠深度不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1]。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失寐""不得眠""目不眠""不得卧",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致使睡眠质量下降。现代  相似文献   

5.
透灸背俞穴治疗心源性失眠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旺 《光明中医》2010,25(3):477-478
<正>失眠,中医称"不寐",又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学将其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卧",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失眠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中风患者合并失眠的概率高达56. 5%[1]。失眠出现后,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将会受到一定损害,极易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  相似文献   

7.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属于中医"神志病"范畴,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不寐的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正>失眠症属于祖国医学之"不寐"范畴,《内经》中称之为"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眠[1]。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  相似文献   

9.
<正>本院徐凌云教授早年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著名老中医董德懋学习,是董德懋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在治疗疾病及养生中继承了董老调气积精全神的学术思想,尤对失眠论治颇有心得,常以药物治疗配合站桩功,收到良效。现将徐老应用调气积精全神学术思想及站桩功治疗失眠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对失眠的认识失眠属中医"不寐""不得眠"范畴,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  相似文献   

10.
推拿点穴辨证治疗不寐1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寐亦称失眠或"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1].  相似文献   

11.
自拟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鹏 《光明中医》2010,25(11):2051-2052
<正>睡眠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类生命活动的1/3。良好的睡眠是人体健康的基本需要,而失眠症是临床的一个常见内科杂病,古称"失眠、"不寐"、"不得眠",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  相似文献   

12.
<正>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内经》称其为"不得卧""目不瞑"。中医学认为,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相似文献   

13.
正失眠亦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属于中医学"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范畴。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美国睡眠障碍中心协会的定义是:失眠症是睡眠中断或睡眠时间减少引起的睡眠障碍,失眠属于睡眠困难和伴有精神神经性疾病的睡眠障碍中的亚型~([1])。  相似文献   

14.
<正>失眠,中医称为"不寐"、"目不瞑"或"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自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1]。西药治疗虽能立竿见影,但往往有较多的副作用,易形成依赖或成瘾。我科运用腹针配合中药贴敷涌泉穴治疗女性失眠,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0岁,  相似文献   

15.
正失眠,中医称为"不得卧""目不瞑"。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失常、病后体虚导致心神失养、阳不入阴、阴阳失交,不能获得正常睡眠~([1])。失眠轻者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常常彻夜难眠,且伴随头昏、心悸、乏力、多梦等症状~([2-3])。虽然临床治疗本病方法多种多样,但多数镇静催眠药物疗效欠佳,且长期服用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及不良反应。笔者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失眠,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  相似文献   

16.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暝"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西医多属于"神经衰弱"的范畴。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7.
<正>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现代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由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患者日间瞌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严重者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  相似文献   

18.
失眠,祖国医学称之为"不得眠"、"目不暝"、"不寐"等,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安,时醒时寐,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难眠.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历代可见"不得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得眠"、"不寐"等名称。失眠症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常见病及多发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治失眠,今多从"邪火亢盛,阴亏血少,神失所用"或"痰火上  相似文献   

20.
正不寐是指阳不入阴导致的睡眠障碍,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古籍论述称为"不得卧"、"目不瞑"。该病症病因繁复,病机多变。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胃肠道疾病与失眠的相关性~([1])。中医学早在《素问·逆调论》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有关记载,后世医家引申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所致失眠均属于此,辨证为痰食内扰所致。胆囊收缩素对整个胃肠运动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