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简称心衰,HF)患者血浆活性肽Apelin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住院心衰患者52例作为心衰组,门诊健康体检者59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Apelin含量。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pelin水平比较:心衰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4074±0.1607)ng/ml比(0.5299±0.2613)ng/m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与血浆Apelin浓度的关系:心衰Ⅲ级、Ⅳ级组Apelin水平低于Ⅱ级组[(O.3416±0.0911)ng/ml,(O.2998±0.1049)ng/ml比(O.4546±0.1172)ng/ml,P均〈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级组略低于Ⅲ级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Apelin水平降低,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提示Apelin与心衰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CHF)患者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12 2例CHF患者及 3 0例健康人血浆中TNF α和IL 6的浓度。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X线胸片测心胸比。结果 CHF患者血浆中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 ,TNF 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IL 6水平仅在心功能Ⅲ级、Ⅳ级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TNF α、IL 6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r =-0 .5 13 ,r =-0 .45 3 ,P <0 .0 1) ,与心胸比呈正相关 (r =0 .5 0 1,r =0 .43 8,P <0 .0 1) ;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 (r =0 .3 42 ,r =0 .3 0 4,P<0 .0 1)。结论 CHF患者TNF α和IL 6升高可能是心功能恶化的免疫学标志之一 ,提示炎症机制参与心力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 ( HF)患者血浆心房肽 ( ANP)、脑钠素 ( BNP)浓度与心脏原发疾病、HF严重程度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75例 HF患者 ( HF组 )及 60例健康体检者 (对照组 )血浆 ANP、BNP浓度 ;用 Swan- Ganz漂浮导管测定心脏指数 ( CI)和肺毛细血管楔入压 ( PCWP) ;用放射性核素 99m锝心血池扫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 L VEF)。结果 :HF组血浆 ANP、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且均随着Forrester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血浆 ANP浓度与 PCWP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 ( r =0 .64,P <0 .0 1)。血浆 BNP浓度与 CI、L VEF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 (分别 r =- 0 .76,r=- 0 .78,均 P <0 .0 1)。HF组中心肌梗死者的血浆 BNP浓度显著高于心脏瓣膜病和扩张型心肌病者 ( P<0 .0 1)。结论 :HF患者血浆 ANP、BNP浓度随着 HF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心肌梗死后 HF患者血浆 BNP浓度的升高更加明显 ;HF患者的血浆 BNP浓度能较好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纳素(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63例心力衰竭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并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P水平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高,其与LVEF呈负相关(r=-0.58,P<0.001)。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可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时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的发生与血浆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6 2例老年CHF者 ,男 4 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70± 13)岁。根据是否合并MOF分为单纯CHF组和CHF MOF组 ,各 31例 ;再根据治疗后是否存活分为存活及死亡两个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 31例。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 1β(IL 1β)、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心钠素 (ANP)水平。结果 血浆中TNFα ,IL 1β ,sICAM 1水平在存活与死亡之间比较 ,MOF组较CHF组明显升高 ;而组内比较 ,死亡者又较存活者明显增加。CHF组与MOF组在同是存活或死亡之间比较 ,LVEF和ANP无明显差异 ,但两组内存活和死亡者之间比较 ,在治疗后则有明显差异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存活者改善而死亡者恶化。结论 细胞因子TNFα,IL 1β ,ICAM 1的血浆水平增加与MOF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血浆中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 ,可作为判断有无MOF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变化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I(sTNFRI)、IL-6和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60例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及30例健康中老年人的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同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sTNFRI、IL-10水平及TNF-α/sTNFRI、IL-6/IL-10明显升高,且随着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P<0.05或<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 在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与抗炎症细胞因子的平衡偏移于炎症方向,两者的改变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促炎症性细胞因子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贫血患者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心功能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测定入选121例CHF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心功能;按Hb水平分为CHF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CHF贫血组TNF-α、sICAM-1 、IL-6和Ang Ⅱ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组,而LVEF显著低于非贫血组(P<0.01);随着TNF-α、sICAM-1、IL-6和Ang Ⅱ水平升高,Hb和LVEF明显降低(P<0.01);CHF患者Hb水平和LVEF与TNF-α、sICAM-1、IL-6和Ang Ⅱ水平呈负相关,Hb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1).结论 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参与了CHF贫血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贫血的出现加重了CHF病情. 相似文献
9.
近年的研究表明,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大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1,2]。脑钠肽的水平可准确反映左心衰的严重程度,它在许多病理情况下作为一种代偿性机制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是在心力衰竭发生时非常明显[3]。本文旨在探讨脑钠肽水平与老年心力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终端脑钠肽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终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对心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心力衰竭患者84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NT-pro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二尖瓣舒张晚期流速峰值(E/A)。所得结果进行统计检验,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LVEF、E/A的相关性,同时比较不同类型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的NT-proBNP浓度。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P<0.01)。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类型左心室功能障碍各组间NT-proBNP浓度存在差异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浓度与INEF、E/A存在显著负相关(r=-0.773,P<0.01;r=-0.659,P<0.01)。结论:NT-proBNP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心功能,可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旨在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浆神经肽 Y(NPY)、神经降压素 (NT)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 ,探讨二者在心血管病心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1 方法 选择 13 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包括高血压病患者80例 ,冠心病、心绞痛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5 6例。按纽约心功能学会心功能分级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浆 NPY,NT浓度。选择 2 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 结果 1心血管病患者血浆 NPY水平 (15 9.7± 5 6.3pg/ ml)高于对照组 (12 0 .8± 5 1.9pg/ ml,P<0 .0 5 )、而 NT水平 (69.5± 2 9.6pg/ ml)低于对… 相似文献
12.
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变化及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脾虚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脾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68例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四君子汤治疗)和对照组,每组34例.采用免疫分析技术测定两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三烯C4(LTC4)的含量.并与34例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对照.结果:试验第30天,脾虚证对照组血浆PAF、LTC4的含量比四君子汤治疗组含量明显高,血浆TGF-β1的含量比四君子汤治疗组的含量明显低.经过四君子汤治疗后,脾虚患者TGF-β1、PAF、LTC4的含量恢复正常.结论:TGF-β1、PAF、LTC4与脾虚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的慢性心功能不全(CHF)病人及CHF的不同阶段,促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双抗夹心EL ISA法测定71例CHF病人及5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CHF病人血浆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Ⅱ级病人相比较,心功能Ⅳ级病人的TNF-α和IL-6明显增高(P<0.01),而三种心脏病之间,FNF-α和IL-6的测定无明显的差异。结论:CHF病人的血浆TNF-α和IL-6水平升高是心功能不全的免疫学标志之一,与病因无关,提示炎症机制参与了心力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术前与术后72 h细胞因子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并经血浆置换治疗的58例肝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未愈组。测定治疗前及术后72 h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干扰素(IFN)γ的水平,观察其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好转率为67.24%(39/58),未愈率为32.75%(19/58)。好转组血浆置换治疗术前和术后72h血清IL-4、IL-6、IL-10、TNFα以及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5.163,P〈0.05),其中IL-4、IL-6、TNFα、IFNγ的下降程度较未愈组患者更为明显,IL-10水平提升程度较未愈组明显。术前IL-6、TNFα水平未愈组较好转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2.174,P〈0.05)。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4、IL-6、IFNγ,提升IL-10水平,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措施。肝衰竭患者发生的免疫损伤过程中,IL-6、TNFα较其他细胞因子似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病人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80例心力衰竭病人BNP水平,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左室功能.结果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07,P<0.01),与LVEDD、LVM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51(P<0.01)、r=0.369(P<0.05).结论心力衰竭病人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并能较好地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B型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与间质胶原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心力衰竭患者47例(风湿性心脏病20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先天性心脏病20例)和5例正常心肌标本作对照,应用病理染色结合图像分析,RT-PCR测定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BNP mRNA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EVDD);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BNP的含量,并和CVF及LEVDD作相关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间质CV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患者心肌BNP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心肌明显增高(P<0.01);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的含量明显增高,心功能分级越高其升高越显著(P<0.01).血浆BNP水平与CVF及LEVDD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7、0.59,P<0.01).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 含量增高并能反应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降低程度,快速检查血浆BNP可以用来评估病情并反映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心脏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CHF的患者79例,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19例,Ⅳ级40例。心功能Ⅱ和Ⅲ级列为中度心衰组,心功能Ⅳ级为重度心衰组。结果治疗前,与中度心衰组比,重度心衰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明显偏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 T3)明显偏高,射血分数(EF)和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明显偏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偏大(均P0.05),治疗后,两组FT3明显升高,EF和E/A明显增高,r T3和LVESD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FT3、r T3和各超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HF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FT3和r T3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FT3和r T3可用于预测CHF的病理程度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缬沙坦干预的反应。方法 :选择CHF患者 80例 (CHF组 )和健康体检者 4 0例 (对照组 ) ,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1(IL 1)和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然后将CHF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缬沙坦组各 4 0例 ,1个月后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 :CHF组 3种细胞因子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HF越重 ,细胞因子的浓度越高 (P <0 .0 1) ;不同病种所致同级CHF的细胞因子浓度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缬沙坦能改善心功能 ,降低上述细胞因子的浓度 (P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在重度CHF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且与基础病无关 ;缬沙坦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 ,也降低细胞因子的血浆浓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ICAM 1(sICAM 1)、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旨在研究TNF α、细胞凋亡、细胞间粘附分子、一氧化氮和氧化应激在CHF中的作用 ,并初步探讨这五种机制在心衰中的相互关系。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南方医院 1999年 3至 11月住院的CHF患者 42例 ,男 2 2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 6 .3± 5 .5 )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18例 ,高血压心脏病 13例 ,冠心病 6例 ,心肌病 5例 ;心功能按NYHA分级 … 相似文献
20.
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BNP)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BNP浓度,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观察BNP水平与LVEF、FS、LVEDD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血清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各心衰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BNP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BNP水平与LVEF及FS呈负相关(r=-0.62,r=-0.59,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血清CNP浓度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并与心脏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