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艺娟  谢玉玲 《光明中医》2022,(16):2887-2890
目的 探讨《中药成方制剂》中含白芷方剂的药物组成规律。方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处方中含白芷方剂的主治疾病、证候、四气五味归经、组方配伍等进行分析,并选取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及出现频次较高的疾病、证候进行用药规律的分析。结果 对353首含有白芷的方剂进行分析,总结出常用主治疾病22种,常用药物组合19种,常用证候类型11种。白芷与不同药物配伍组成不同方剂,发挥不同的功效,从而治疗不同的疾病。结论 含白芷方剂的药物组合较多,它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主要还是与当归、川芎、防风等活血祛风、散寒止痛类中药同用,通过对含白芷方剂的组合规律分析,为药物临床配伍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含有中医经典药对人参-附子的中医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主治疾病频次和用药频次,并分析治疗4种高频疾病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纳入含有人参-附子药对的方剂1067首,高频主治疾病为厥脱、虚劳、脾虚伤食、中风(脑卒中)等14种(频次≥20),常配伍药物21味(频次≥80),核心配伍药物为当归、肉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6味,常用药物组合12组。治疗厥脱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白术、茯苓、甘草3味,常用药物组合6种;治疗虚劳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甘草、牛膝、白术、五味子、干姜、防风8味,常用药物组合52种;治疗中风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肉桂、当归、白术、甘草、干姜、防风、麻黄8味,常用药物组合34种,治疗脾虚伤食方剂中,核心配伍药物为茯苓、当归、白术、陈皮、干姜、肉桂、甘草、木香、厚朴9味,常用药物组合25种。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含人参-附子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对其临床运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为开展相关药物研发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对的组方规律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529-2532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疾病、证候及组方配伍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结果:获得含"乌梅"的方剂共59首,涉及药味272种,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中医疾病15种(频次≥3),主要证候8种(频次≥3);选取高频药对"乌梅-甘草""乌梅-白芍"和高频疾病"胃痛""痹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显示乌梅在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有差异,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乌梅不同组方配伍和乌梅"收""散"的双重特性决定其作用灵活多样。临床上应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发挥乌梅不同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芪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构建数据库,使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黄芪方剂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通过对446首含黄芪方剂的分析,获取黄芪常用药物组合16组,主治疾病18种。基于黄芪的主治疾病,选择"不寐""虚劳""眩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黄芪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黄芪方剂所用药物多有气血双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黄芪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含丹参-川芎药对的中成药组方规律,为拓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包含丹参-川芎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建立数据库,对主治病症、配伍药材、组方归经等频次进行统计,挖掘得到含丹参-川芎方剂的核心药材组合(支持度分别为25、 35、 45,置信度为0.90);选择频次较高的代表性主治疾病冠心病和月经不调进行组方规律分析。通过kmeans算法和回归模拟分析,演化出最佳核心方药组合。结果:共筛选出155首含丹参-川芎药对的方剂,涉及主治疾病8种(频次≥4),包括冠心病、中风、月经不调等;涉及主治证候10种(频次≥5),包括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寒凝血瘀证等;组方主要归肝、心、脾经。常配伍药材17味(频次≥15),包括当归、红花、黄芪及赤芍等;常用药材组合10个(支持度为35,频次> 50),包括川芎-当归、丹参-红花、丹参-川芎-黄芪等。常与丹参-川芎配伍治疗冠心病的核心药材为赤芍、红花和葛根,治疗月经失调的核心药材为当归、香附、白芍、白术;聚类分析后得到8组核心方药。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和药智数据中...  相似文献   

6.
赵婉璐  秦路平  张璐 《中草药》2020,51(18):4704-4711
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药部颁标准》)含延胡索-川楝子药对(简称"延胡索-川楝子")方剂组方规律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及方剂的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包含延胡索-川楝子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统计主治病症频次、配伍药材频次、组方归经频次;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含延胡索-川楝子方剂的药材核心组合进行统计分析(设置支持度分别为10%、20%、30%,置信度为0.90);选择较高频次归经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51首含延胡索-川楝子方剂,涉及主治疾病8种(频次≥2),包括胃痛、胁痛、带下病、痛经、盆腔炎、月经失调等;涉及主治证候9种(频次≥2),包括肝胃不和证、气滞血瘀证、肝郁气滞证、肝郁血虚证、胞宫血热证等;常配伍药材17味(频次≥5),包括白芍、木香、甘草、香附等;常用药材组合20种(频次≥6),其中核心药材组合包括延胡索-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甘草-川楝子、延胡索-木香-川楝子、延胡索-香附-川楝子;组方归肝脾胃经频次较高;常与延胡索-川楝子配伍归肝经的组方核心药材有5种,包括木香、白芍、陈皮、砂仁、沉香,其中核心药材组合(频次≥7)包括延胡索-木香-川楝子、延胡索-白芍-川楝子、延胡索-陈皮-川楝子、延胡索-陈皮-白芍-木香-川楝子。常与延胡索-川楝子配伍归脾胃经的组方核心药材有3种,包括沉香、白芍、砂仁,其中核心药材组合(频次≥4)包括延胡索-沉香-川楝子、延胡索-白芍-川楝子、延胡索-砂仁-川楝子。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延胡索-川楝子方剂所用药物多理气止痛之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此外,以3种归经组方规律的对比分析,反映了含延胡索-川楝子方剂不同归经组方的用药规律和配伍特点,为"异病同治"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延胡索-川楝子药对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三七方剂组方规律。方法:对《中国药典》及《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三七的方剂进行检索,收集资料,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含三七方剂数据库,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含三七方剂的功能主治、证候分布、配伍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并对高频药对和高频证候进行深度分析。结果:含三七方剂共197首,涉及中药391种,常用药物组合67个,主治疾病14种,主治证候7种,高频药对"三七-当归","三七-红花"及高频证候"气滞血瘀"及"气虚血瘀"的药物组合分析显示三七在不同药对中功效大致相同,针对不同证候治疗作用具有差异。结论:《中国药典》与《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三七方剂多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三七常与活血药、补益药、理气药同用,其组方规律与特点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其针对"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的药物组合为研究三七"生打熟补"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含当归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当归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构建数据库,使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当归方剂主治疾病、证候分布、常用药物组合情况,并从主治疾病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痹病、月经失调为例进行分析。结果共计收集含当归方剂883首,主治疾病共208种,频次较高(≥20)的有25种,主要为妇科、肢体经络、虚损类疾病;主治证候166种,频次较高(≥20)的共14个,主要为气血瘀滞和气血亏虚证;涉及中药949味,当归常与补气、补血之品如川芎、白芍、茯苓、白术等联用。比较含当归方剂治疗痹病与月经失调用药规律,前者搭配祛风湿、通经络之品,而后者搭配益气、养血、活血之品。结论含当归方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当归常与补益气血药物联用,且搭配不同的药物可实现不同治疗目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可作为中医用药规律分析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含三臣药的藏药方剂的用药规律及含该药材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以《藏药晶镜本草》为标准,从《四部医典》中收集含三臣药的藏药方剂,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对含三臣药的方剂进行数据整理,并且运用SPSS Modeler 18.0对数据库的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Apriori)分析。结果:共收集到含三臣药的方剂140首,并且方剂中共出现药物180味,药物出现的总数频次为1576次,涉及主治疾病31种,其中出现频次≥7次的有14种疾病,主要为热病(33次)、中毒热(22次)、瘟疫(19次)、肺热(17次)等;涉及药材175味,使用频次≥15次共24味,三臣散主要与檀香(90次)、丁香(63次)、船盔乌头(41次)、獐牙菜(40次)等搭配使用;药味以甘、苦、涩为主,三化味以苦化味与甘化味为主,治疗热性疾病以凉、钝、重、稀等药性;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实例、支持度、置信度均高的关联药物组合31个,其中三臣药-檀香为四项关联规则,三臣药-檀香与高山拉根菜为五项关联规则,三臣药-丁香、檀香与高山拉根菜为六项关联规则。结论:藏药三臣药在藏医临床中常与冰片、獐牙菜、檀香等搭配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中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运用中药复方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V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286首方剂,涉及248味中药,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少弱精子症最常见的证型是肾精亏损证;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中药以温性药、平性药为主;药味以甘味药、苦味药居多;多归肾经、肝经、脾经;使用频次大于49次的药物有20味;同时出现在一个方剂中频次最高以及关联性最大的组合有6个;得到衍化新方3首。结论:治疗少弱精子症常用单味药物有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黄芪、当归、覆盆子、山药、五味子、车前子等;临床常以“对药”及“角药”形式配伍;常用方剂是五子衍宗丸。核心药物组合方1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养血之功效;方2具有补肾填精,滋阴补血之功效;方3具有补肾填精,益气补血之功效。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生地黄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对《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生地黄方剂收集整理,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主治疾病、证候规律及常用配伍组合。结果含有生地黄方剂共357首,常用药物组合17个;主治疾病22种,对其中2种高频疾病"不寐"、"眩晕"常用药组合对比分析,显示生地黄不同配伍治疗作用不同。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生地黄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生地黄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为充分发挥生地黄的功效及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分制剂》(简称《成方制剂》)含蛇床子方剂的主治疾病、证候类型,用药频次、药物组合等。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收集《成方制剂》含蛇床子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含蛇床子成方制剂46首,涉及326种中药、15种疾病、9种证型,与蛇床子配伍的中药以甘味、温性、归肾经药为主;治疗肾系病证主要药对是"蛇床子-淫羊藿",治疗瘙痒症状疾病的主要药对是"蛇床子-冰片"。结论: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中药蛇床子功效的认识,为蛇床子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文献调查了近20年内羌活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探讨羌活的用药特点,展示羌活的用药现状,为羌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以羌活为主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范围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半随机或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与配伍药物频次的多少、主要的主治疾病、主治证候等方面进行计量学分析、总结。结果:与羌活配伍应用的药物,出现频次前三位的是:川芎、防风、甘草;主治疾病前三位的是颈椎病、膝骨关节炎、偏头痛;主治证候前三位的是风寒湿邪、痹阻经脉、气血不畅。结论:羌活以配伍活血药和祛风止痛药为主,治疗各类颈椎病、膝骨关节炎、偏头痛等为主,多用于寒痹疼痛、气血瘀阻之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和方药配伍规律。方法:检索1998年至2021年5月万方医学网收录的名老中医诊治的PSS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类文献,规范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其采用的中药方剂和药味,并对其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PSS文献38篇,涉及中医证型59种,阴虚血瘀为常见证型;方剂59首,以滋阴润燥为主要功效;中药122味11大类,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味依次为生地、甘草、麦冬、白芍、沙参、玄参等,2味药组合常用使用频率依次为生地+麦冬,地黄+白芍,地黄+玄参,麦冬+沙参,3味药组合最高使用频率为生地+麦冬+玄参。结论:初步明确了PSS辨证分型及其方药配伍的主要规律,从而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部医典》含印度獐牙菜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SPSS Modeler的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挖掘藏医《四部医典》含印度獐牙菜的方剂,分析印度獐牙菜方剂的剂型、配伍组合及主治疾病。探索含印度獐牙菜方剂在清赤巴和肝热病等不同病症中的用药规律。结果:藏医《四部医典》中总共发现232首含印度獐牙菜方剂,涉及224味藏药。方剂剂型中散剂最多,组方药物数量中4~8味的方剂最多,方剂主治功效中清赤巴(62次)和肝热病(36次)的频次较高。组方药物频次中藏红花(96次)、兔耳草(85次)等出现频次较多。当支持度设置为20%、置信度为100%时有12条规则,印度獐牙菜-藏红花的支持度最高。清赤巴的含印度獐牙菜方剂中榜嘎的频次最高,药物组合时印度獐牙菜-兔耳草的组合为核心药对。治疗肝热病的含印度獐牙菜方剂中藏红花频次最多,药物组合时印度獐牙菜-藏红花为其核心药对。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揭示了含印度獐牙菜方剂的组方规律,发现藏医隐形的用药思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部颁标准》)含金银花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金银花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结果通过对201首方剂的分析,总结金银花常用药物组合21个,主治疾病19种。基于金银花的主治疾病,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感冒"和"疮疡",通过对用药频次、证候规律、药物组合等进一步对比分析,得出同一药物在治疗不同疾病时不同的使用规律。结论《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金银花方剂所用药物多具有疏散风热和清热解毒功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清晰;用药规律反映了金银花治疗不同疾病时的配伍特点,符合多功效中药的临床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相关方剂,建立临证方药数据库,分别采用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0、Origin Pro2021、Tableau 2022.2软件从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用量规律等方面分析用药特点。结果 共得到344首方剂,主要出自唐、宋、明、清代,其中使用频次≥5次的中药共138味,常与防风、甘草、川芎、当归、菊花、荆芥配伍,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肺经、脾经、肾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组合,涉及主治病症256种,包括目翳、目赤、目痛等54种眼部疾病;羌活治疗目翳的用药剂量比治疗目赤和目痛的更高,而川芎、当归的更低,并且均主要分布在3~15 g内。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含羌活治疗目疾方剂的用药特点,可为相关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连-厚朴药对配伍在中医方剂中的应用,揭示其配伍规律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的"中国方剂数据库"检索出含黄连-厚朴药对的方剂475首,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药对的配伍比例、主治疾病及疾病所属科属。结果:475首方剂中,黄连-厚朴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215次,占总数45.26%;所治疾病科属以内科出现频次最多,为329次,占总数69.26%;普通感冒及流感以1∶1配比出现频次最多,为10次,占用于治疗普通感冒及流感方剂总数50%。结论:运用频次统计等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中药药对配比及其应用规律,可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