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造模,连续21d;再按被试因素施加方法每天进行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灌胃14d.实验结束后观测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和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水平.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大鼠MTL、GAS和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VIP含量和胃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MTL含量475.78pg/mL±77.27pg/mL,458.24pg/mL±63.02pg/mL,453.95pg/mL±54.04pg/mLvs397.93pg/mL±48.77pg/mL,P<0.05orP<0.01,GAS含量67.12pg/mL±9.08pg/mL,67.15pg/mL±8.75pg/mL,64.57pg/mL±8.68pg/mLvs57.34pg/mL±3.39pg/mL,P<0.01,小肠推进率60.19%±6.99%,60.55%±7.92%,62.04%±6.50%vs51.78%±5.57%,P<0.01,VIP含量155.71pg/mL±14.66pg/mL,151.79pg/mL±11.46pg/mL,147.03pg/mL±22.16pg/mLvs170.55pg/mL±16.83pg/mL,P<0.05orP<0.01,胃残留率31.13%±16.62%,35.55%±15.54%,30.79%±12.03%vs49.83%±11.25%,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组能和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一样通过升高血清中MTL和GAS,降低VIP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胃炎与血液流变学及 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方法 :用氢氧化钠猪胆汁混合液灌胃造成大鼠气虚血瘀慢性胃炎模型 ,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尿 D-木糖排泄率 ,并进行比较。结果 :造模组大鼠 D-木糖排泄率明显降低 ,血液粘度增高 ;益气活血方可以改善上述异常指标。结论 :慢性胃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及 D-木糖排泄率异常与气虚血瘀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1A,5-HTR1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喂养,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造模,连续3 wk;再按被试因素予以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灌胃,共治疗2 wk.实验结束后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测定大鼠胃排空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MR、GR、5-HTR1A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模型组上升(均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R表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而G R及5-H T R1A的表达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大鼠海马MR的表达亦无统计意义(P0.05),而GR及5-HTR1A的表达上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同逍遥散及多潘立酮一样能调节海马GR、5-HTR1A的表达,从而调节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limbic system-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LHPA/HPA轴),提高大鼠胃排空率,改善胃肠动力,最终起到治疗本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病理改变情况,为在该模型上观察益气健脾方药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模型组以利血平注射造模15 d,停药后再观察30 d,实验周期共45 d;另设正常组观察45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尿D-木糖排泄率、小肠黏膜三磷酸腺苷(ATP)水平、胃肠黏膜病理组织学、脏器系数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体重和尿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至45 d;小肠黏膜ATP水平比正常组略为降低;尿D-木糖排泄率改变与小肠黏膜ATP水平改变呈正相关;胃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改变;肝和胸腺脏器系数降低。[结论]利血平所致脾虚大鼠病变状态可持续较长时间,与益气健脾方药缓慢起效的特点相符;有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的改变,并伴随肠黏膜ATP水平的降低。该动物模型可用于观察益气健脾方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郁脾虚大鼠模型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中医学肝郁、脾虚证候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多有重叠或类似情况。为探讨肝郁、脾虚病理状态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机制,我们对比观察了胃残留率、小肠推进比及血浆MTL,SS水平变化,旨在从胃肠动力角度与胃肠激素水平研究其中医病机,为临床应用促动力中药调节胃肠运动提供思路。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142±12)g,由西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MTLRIA试剂盒购白解放军总医院东亚免疫研究所,SSRIA试剂盒购自北京海科锐生物技术公司,葡聚糖蓝2000(BD2000)为Pharmacia产品. 1.2 方法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 wk,随机分为3组:A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证)中枢-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AMPA)受体基因的调节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6-cyano-7-nitroquinoxaline-2,3-dione,CNQX)组、隔药饼灸+CNQX组、假手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方法造模,隔药饼灸组与隔药饼灸+CNQX组在造模前30min隔药饼灸5壮.造模结束后,运用脑立体定位仪于杏仁核(双)上微量注射-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AMPA)受体拮抗剂造CNQX组,加造假手术组为了评估手术创伤对模型的影响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海马CA1区和杏仁核AMPA受体亚型GluR1、GluR2的表达变化,比较各组在各区指标变化.结果:在海马CA1区和杏仁核BLA区,与模型组相比,隔药饼灸组、隔药饼灸+CNQX组和CNQX组GluR1、GluR2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GluR1表达分别为1.05±0.13vs0.59±0.14,1.05±0.13vs0.33±0.08,1.05±0.13vs0.49±0.14,0.95±0.22vs0.46±0.09,0.95±0.22vs0.31±0.18,0.95±0.22vs0.47±0.13,均P<0.05;GluR2表达分别为0.33±0.08vs0.76±0.13,0.33±0.08vs1.13±0.15,0.33±0.08vs0.60±0.08,0.29±0.04vs0.46±0.08,0.29±0.04vs0.85±0.13,0.29±0.04vs0.48±0.09,均P<0.05);隔药饼灸+CNQX组GluR1表达最低,但GluR2表达最高,与CNQX组相比,隔药饼灸+CNQX组GluR2表达在海马CA1区和杏仁核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60±0.08vs1.13±0.15,0.48±0.09vs0.85±0.13,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调节FGIDs(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杏仁核和海马AMPA受体,使杏仁核和海马的兴奋-抑制失衡得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肝郁脾虚证FGIDs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D-木糖排泄率是脾虚证的客观指征之一,在脾虚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多有脾虚表现,为研究有上述病史者D-木糖排泄率有无变化,我们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对某部现役军人及部分离退休干部进行健康体检时,随机抽取37例有10年以上胃病史,但目前病情稳定、无明显脾虚症状者为胃病组,56例无胃病史、无脾虚症状者作为对照组。诊断标准均参照文献[1]。胃病组男15例,女22例;平均年龄(61.4±10.1)岁。对照组男25例,女31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生胃炎与血液流变学及D-木糖排泄率的影响。方法:用氢氧化钠猪胆汁混合液灌胃造成大鼠气虚血瘀慢性胃炎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D-木糖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造模组大鼠D-木糖排泄率明显降低,血淤粘度增高;益气活血可以改善上述异常指标。结论:慢性胃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及D-木糖排泄率异常与气虚血瘀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解安神汤对复合因素所致肝郁脾虚症候失眠大鼠行为学、血液流变学和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夹尾刺激和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合因子造模法建立失眠症符合中医肝郁脾虚证候的大鼠模型,用和解安神汤进行干预,对各组大鼠进行宏观体征观察、行为学评价、血液流变学分析以及下丘脑组织匀浆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检测,明确和解安神汤对其动物模型的药效学作用,进一步探讨和解安神汤改善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机制。结果在给予和解安神汤药物治疗后,显著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精神状态,改善失眠大鼠异常行为,可以明显降低肝郁脾虚症候失眠大鼠下丘脑中NE、DA含量、提高5-HT含量(P<0.01或P<0.05)。结论和解安神汤对治疗失眠有一定疗效,且呈一定量效关系,其改善动物睡眠、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结肠黏膜病理损伤的特点,探讨2种模型客观化证候本质。[方法]建立UC脾虚及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一般情况、结肠组织损伤积分及镜下观察。[结果]2种证候模型的一般表现基本符合证候要点,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显示出UC特征,大鼠结肠黏膜充血积分、组织损伤评分、肠重系数分均显著上升(P0.01),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组织损伤积分显著上升(P0.01)。[结论]UC脾虚及肝郁脾虚大鼠模型中,脾虚组较肝郁脾虚组结肠黏膜组织损伤更为严重,脾虚可能是UC中医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未处理组(B组)和糖尿病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12周后,检测尿蛋白排泄率;肾脏匀浆测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指标.结果与B组相比,C组大鼠①肾重/体重和尿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②肾组织MDA、蛋白羰基的水平明显降低,而总抗氧化力、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升高,但总巯基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肾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抑制尿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13.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未处理组(B组)和糖尿病氟伐他汀治疗组(C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12周后,检测尿蛋白排泄率;肾脏匀浆测氧化应激及羰基应激指标。结果:与B组相比,C组大鼠①肾重/体重和尿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②肾组织MDA、蛋白羰基的水平明显降低,而总抗氧化力、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升高,但总巯基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肾组织的氧化应激和羰基应激状态。抑制尿蛋白排泄。  相似文献   

14.
电热隔药灸神阙穴对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电热隔药灸神阈穴在改善老年人自由基代谢紊乱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择≥60岁老年人91例,分4组治疗:电热隔药灸组、传统隔药饼灸组、单纯贴药组、空白对照组。结果 电热隔药灸和传统隔药饼灸均能显著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 电热隔药灸具有同传统隔药饼灸一样的调整老年人红细胞SOD和MDA水平之作用,进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体内促炎-抗炎系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气机郁滞证STC患者共84例.随机等份分为隔药饼灸组(n=42)和对照组(n=42).分别在入组时(T0)和治疗1月(T1)2个时间检测促炎因子(TNF-α和IL-6)和抗炎因子(T...  相似文献   

16.
胃痛灵对大鼠胃粘膜血流量及脾虚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探讨胃癌灵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机制,研究了胃痛灵(WTL)对无水乙醇损伤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脾虚大鼠D-木糖吸收率、胃壁结合粘液量以及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WTL能够明显增加大鼠GMBF(P<0.05)、胃壁结合粘液量(P<0.05),提高脾虚大鼠D-木糖吸收率(P<0.05),增强胃粘膜防御机能,但对脾虚大鼠胃酸的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在体外也无中和胃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灸量隔姜灸对高脂血症大鼠施灸局部Cx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隔姜灸不同灸量(艾炷大,小7 ×9 mm,重50 mg,以3壮、6壮、9壮施灸于“神阙”穴,连续治疗3日)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隔姜灸3壮、6壮、9壮3种灸量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及与施灸温度、局部蛋白变性、血脂调节的相关性.结果 隔姜灸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施灸局部Cx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隔姜灸各治疗组对神阙穴局部Cx43表达的影响存在隔姜灸9壮>6壮>3壮的趋势.结论 不同灸量隔姜灸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与血脂调节、穴位局部温度变化、穴位局部蛋白质变性具有较为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方剂治疗脾胃气虚证的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 )检测白术茯苓汤及其与补气药、除湿药的不同配伍对脾虚大鼠胃泌素 (GAS)、胃动素(MTL )及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含量影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脾虚模型大鼠 GAS、MTL明显降低 (P <0 .0 1) ,VIP显著升高 (P <0 .0 1) ;与自然恢复组比较 ,各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白术茯苓汤对脾虚大鼠胃肠激素的紊乱有改善作用 ,综合配伍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白术茯苓汤组及其他配伍组 ,表明中医复方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消积止痛液敷脐对脾虚大鼠胃肠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消积止痛液敷脐对脾虚大鼠胃肠电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0只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40 m g/ kg腹腔注射 ) ,腹部剪毛正中线切口 ,将 3对自制铂金丝电极埋置在胃窦浆膜下肌层、升结场、降结肠。实验分为对照组、脾虚组、治疗组 ,每组 10只。胃肠电记录用 RM- 85多导生理记录仪。结果 :治疗组用消积止痛液敷脐使脾虚大鼠胃电频率从 (2 .94± 0 .96 )次 / min升至 (3.4 1± 0 .81)次 / min,接近对照组的胃电水平 (P >0 .0 5 ) ;胃电幅值从 (0 .2 88± 0 .139) m V升至 (0 .4 84± 0 .16 2 ) m V,与对照组胃电幅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同时也使脾虚组大鼠肠电水平恢复至正常状态。结论 :消积止痛液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胃肠动力性中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精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影响.方法 本实验用D-半乳糖皮下注射致AD大鼠模型,同时用黄精水煎剂进行干预.6 w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空间探索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黄精能明显地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AD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改善A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结论 黄精能抑制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