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的完善和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日渐重视,关于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公众对有毒中药的应用和其安全性的质疑也随之而来,为避免和减少中药毒性反应的发生,合理应用有毒中药显得尤为重要.毒性中药的运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来了,即依药物毒性的大小,将药物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三类.谓其下品:多毒,不可久服.毒性中药的运用,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产生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却是屡见不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对毒性中药临床应用失误作简单分析,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药师在指导临床使用毒性中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毒性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实践,总结毒性中药的临床使用规范,制定合理的毒性中药使用方案,并对医护药人员进行临床培训。通过规范使用可以减少毒性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促进毒性中药在临床上的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毒性中药进行合理炮制,不仅能够降低其毒性,同时能够提高其临床疗效,对临床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毒性中药分类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毒性中药炮制方法,并对其在临床上的安全使用作出明确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临床应用中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如药物本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配伍不当与相互作用,品种混用,炮制不当等。指出应充分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努力降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炮制的临床意义,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传统中药炮制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并复习相关文献,指导临床应用。结果:不同特性的中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以发挥中药的最大效用,并降低其毒性,降低不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结论:中药炮制是中药应用中的重要部分,合理的炮制方法可促进中药发挥治疗作用,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部收载的83种有毒中药,从药味自身毒性成分、炮制方法、毒靶器官临床表征信息采集3个方面,探讨有毒中药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预警机制,对于预防有毒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发生、降低药物损害,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天然药物,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或中成药,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安康,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现在临床上中药与中成药配伍、中药与西药配伍的现象越来越多,应用合理可以协调药物的偏性,兼顾患者用药的整个病程,适应复杂多变的个体特异性.配伍适当,可以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制毒性.反之,如果配伍不当,就会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本文从两方面入手,浅析中药与中成药、中药与西药配伍的注意及禁忌,从而讨论中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自拟方中药泡洗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后出现神经毒性的患者,以自拟中药处方进行泡洗治疗14 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变化,治疗前后KPS评分变化,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分级变化达到"治愈/有效"评价标准的中位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5例周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中药应用中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方法:对以往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对策进行讨论。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既有中药本身的原因,也有对中药认识及制用不当的问题。结论: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和研究技术平台,制定合理的中药使用规范,普及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知识,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已有数千年的临床使用史,不仅在我国应用广泛,而且被世界认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中医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等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中药学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大毒中药临床外用方法现状及特点,为外用技术的规范化提供理论支撑,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方法:筛选大毒中药临床外用研究文献,归纳赋形剂、疾病分布、用药剂量、频率、用药时间、疗程,总结适应证、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结果:各大毒中药均以糊剂应用广泛,在骨科疼痛性疾病、癌性疼痛等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疗效。不同剂型用药剂量有较大的差别,如川乌、草乌外洗一般在7~15g,热敷在1~5g,穴位给药时每穴0.3g以下;斑蝥外敷3g等。结论: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阐明大毒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特点,为大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药多是动植物及矿物质,属于天然物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欢迎.中药治疗疾病所用的中药,又多是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而且多采用复方应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很少有不良反应.但是这并不是说应用中药就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具有一定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药界早已有的认识.关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所见,常见有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教育管理.现就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丽娟  周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352-1352
由于中药多是动植物及矿物质,属于天然物质,应用中药治疗疾病,越来越受到欢迎.中药治疗疾病所用的中药,又多是经过一定的加工炮制,而且多采用复方应用,因此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很少有不良反应.但是这并不是说应用中药就是绝对安全的.中药具有一定毒性,这是医务界特别是中药界早已有的认识.关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时有所见,常见有过敏反应及中毒反应,轻者给病人带来痛苦,重者会造成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教育管理.现就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制备工艺改变,人体对药物的毒性效应与动物存在差异等因素,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必须重视不可预知的不良反应.作者报道了近年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的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病例,分析了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因果关系,提出应加强新药临床前毒理研究,对含有毒性成分的复方制剂进行单成分毒性研究或进行耐受性试验,应充分评估中药新药的临床试验的风险/受益,对新药安全性的评估应高于对疗效性的评估,尤其应重视临床试验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真实、完整、准确地提供新药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数据.  相似文献   

15.
潜在毒性中药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医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传统中医药的现代应用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瞩目,其良好的治疗效果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然而,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却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无毒的中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致使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加备受关注。目前,在中医药临床用药安全研究方面,医务人员及医药研究工作者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已知毒性的药物上,基本能够做到准确、有效地把控,而对那些已经出现不良反应报道,但尚未引起重视的潜在毒性中药却关注甚少,导致因忽视潜在毒性药物而形成的用药安全漏洞,长此下去势必造成用药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本文针对近年来发现的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药及其毒性主要表现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个体体质差异、药材基原、药用部位、药材产地、炮制方法、制剂工艺、药物用量、用药疗程的角度,对这类中药潜在毒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引起对潜在毒性药物应用安全的普遍重视,为进行药物毒性深入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地使用中药提供可靠借鉴,有助于在充分发挥中药临床应用有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药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药毒性及减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药的医学应用上,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中药毒性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内外一部分对中药不了解的人却认为中药有毒性而不敢接受中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提出中药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纠正临床使用中药过程的错误认识,并为安全中药提供指导.目的是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毒中药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毒性反应、减毒原理、合理配伍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发现,有毒中药可以避其毒性,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独特的临床疗效,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中药不良反应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又是很复杂的。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日渐增高,人们对中药的毒性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加强中药的实验研究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高其疗效,减少其不良反应,是医药工作者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伍彧 《河南中医》2020,40(5):677-680
毒性中药的使用要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恰当地辨体用药,合理配伍,用药剂量控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规范炮制,同时把握好药物的煎煮方法与煎煮时间,充分考虑患者服药时间的长短,服用方法是否正确,如此,中药的毒性可降低或避免。"十八反"中的中药,要尽量避免使用,中药"十八反"配伍,并不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使用时一定要谨慎,确保安全用药。单纯两种相反中药配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多种中药配伍,药物之间会相互影响,可使药物毒性降低,疗效提高。在患者特定的病理生理条件下,医师应结合临床经验,充分考虑患者的证型、体质,准确辨证。对于特殊人群,使用中药要谨慎合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同时,要做好临床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并且有相应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