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肝硬化是慢性肝炎不易或不可逆转的病理发展阶段,根据其临床表现,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进入失代偿期则可出现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腹水甚至多系统受累的表现~([1])。肝硬化属中医"积聚、鼓胀"等范畴,一般认为代偿期属于"积聚",病因主要为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寒邪内犯、病后体虚4方面。《难经》认为积聚多由气滞血瘀、邪气内伏、脉气被阻失于宣通所致。王绵之教授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是由  相似文献   

2.
<正>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早期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鼓胀范畴。从中医鼓胀而言,由于黄疸、积聚等失治发展而来,病变脏腑病及肝、脾、肾三脏,三脏同损,形成气滞、血瘀、水阻的病理改变,为中医四大难证之一(风、痨、鼓、膈)。本人临床诊治鼓胀病有些粗浅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其中一个主要症状,在中医属“鼓胀”范畴。鼓胀,是根据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  相似文献   

4.
正王邦才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杏林悬壶三十余载,勤求博采,熟谙经典,学验颇丰,尤其擅长治疗肝胆疑难病症。本文就其治疗阴虚瘀毒型肝硬化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根据肝硬化临床表现和体征,代偿期可归属中医学"积聚"范畴;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征象则属"鼓胀"范畴,还可涉及"黄疸""胁痛""水肿""血证"等病证。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成因与中医分型间关系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震宇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38-838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积聚范畴,其成因主要由于酒食不节,情志所伤,血吸虫感染,及其他疾病转变等。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等,临床上以前2种为多。为了探讨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与中医分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对2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同病因与中医分型之间关系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属于中医“积聚”、“鼓胀”的范畴,其中肝硬化代偿期可归于“积聚”范畴,而失代偿期可归于“鼓胀”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四大顽症之一,现仍为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瘀血舌是血瘀证诊断的重要指标,也是肝硬化程度的客观指标,因此肝硬化与舌象改变及其与瘀血舌之间关系,在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越来越被重视。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表现,是多种慢性肝损害发展的严重阶段,属于中医学中"鼓胀""单腹胀""蜘蛛蛊"范畴,临床表现以腹部胀大为特征,为中医临床四大疑难重症之一,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现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佼  陈兰羽  吕文良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795-1796
<正>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症的一种,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臌胀"、"鼓胀"、"水肿"范畴。由于病情复杂多变,多迁延难愈。鼓胀的形成与脾虚、脾阳虚的基础上产生的内寒,引起气机壅滞有关,说明是一种本虚标实之证。对于肝硬化腹水这样一个慢性的预后相对较差的疾病的治疗,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长期的治疗,方可取得较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积证"、"鼓胀"的范畴.笔者体会,由肝硬化到腹水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肺脾肾及肝脏的关系密切.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肝失疏泄,气滞血瘀,不但引起积聚瘕,且伤及脾致运化失常,水湿停聚成鼓胀.据本病发展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须分清寒、热、虚、实,治疗上大致可分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晓琴 《四川中医》2009,27(2):84-85
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症状以脾大、腹水等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肋痛”“鼓胀”“积聚”等范畴,多由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迁延日久不愈,自身调理不当所致,久病多虚多瘀,一临床以气虚血瘀多,急则治标,注意脾肾在腹水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缓则治本,采用补气柔肝敛阴之法。  相似文献   

11.
徐艾玲  李明 《光明中医》2014,(7):1372-1373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慢性肝病,属于中医学“鼓胀”、“积聚”、“胁痛”、“黄疸”范畴。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使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化性改变。其中肝炎病毒后肝硬化约占80%。谢晶日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省中医消化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脾胃科主任。谢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医术精湛,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治疗肝炎病毒后肝硬化方面有显著的疗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亲临教诲,感受颇深,今总结剖析谢师治疗肝硬化的辨证临床思路及遣方用药特点。谢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应当分证论治。根据病情演变分为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腹水之中医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失代偿期表现,是多种慢性肝损害动态发展的严重阶段.肝硬化早期,中医学将之归属于瘢瘕、积聚范畴;肝硬化晚期产生腹水,中医学则将之归属于单腹胀、臌胀范畴,以"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腹部青筋显露"为特征,因腹部膨如鼓而命名.笔者就肝硬化腹水临床辨治规律略陈己见,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3.
疏肝化瘀培本利水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腹水形成往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中医学属于"臌胀"范畴,笔者采用疏肝化瘀,培本利水为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医学认为腹水形成原因为: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腹水一旦形成,患者会出现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等症状,病情进行性加重.西医多采用输注人血白蛋白、降门脉压、利尿等对症治疗,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痛苦,但治标不治本,且治疗费用昂贵,病情易反复.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临床特征,称之谓"鼓胀"病,认为其病因有感受湿热疫毒、嗜酒无度、疲倦过度和精神因素等,其病机在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肾不化水,以致气血瘀滞,壅结腹中,遂成腹水,其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在消除腹水、改善肝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利霞 《广西中医药》2001,24(5):285-286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变失代偿期的表现,其临床表现以腹胀大如鼓为特征,属中医“水臌”范畴,治疗颇为棘手.1997~2000年,我院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姚渭芬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358-1359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引起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的病变,而腹水的形成机制复杂,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在失代偿期约75%的患者出现腹水[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以自拟鼓胀1、2号方为主,配合西药保肝、利尿等疗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65例。[结果]总有效率83.08%。腹水消退率67.6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弥漫性疾病,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为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早期常有腹胀,逐渐腹部隆起,腹壁绷紧发亮,青筋显露,腹色苍黄,甚至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症状,属中医"膨胀"、"水臌"范畴.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肝硬化由代偿期转为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医根据其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的特征,称之谓"臌胀"。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且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正李素领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医堂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肝病中医临床研究多年,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常见肝脏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鼓胀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腹水是西医学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属中医学"鼓胀"范畴。本病病机虚实错杂,病程较长,其中阴虚型为难中之难,治疗棘手,古代医家均有"阳虚易治,阴虚难调"之说~([2])。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其治疗阴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