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artrahepatic Protosystmic Sunt,TIPS)是介入放射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一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利用特殊穿刺针、球囊导管和金属内支架在肝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分流通道,使一部分门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防止食管一胃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2.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 是一种专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介入技术。该技术首先于1969年被提出,而后于1982年首次在病人身上实施,但直至1985年血管内支架的产生才使TIPS成为一项比较 相似文献
3.
实时超声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的变化广州南方医院消化中心B超室余中逊,侯淑琴,李俊达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在肝实质内门静脉分支及体循环之间建立人工瘘管,即置入可伸展的金属支架造成肝内门体分流。我院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1... 相似文献
4.
宋文玲卢海林罗柳芳罗耀昌 《当代护士》2017,(8):5-7
综述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的护理进展。具体内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认为作为一种非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新方法,TIPS仍具有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的护理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穆红霞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al-systemicshunts,TIPS)是近年才开展的介入性放射医学新技术。由于本术具有创伤小、适... 相似文献
6.
经颈静脉肝内静脉内支架分流(TIPSS)是近年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非手术方法 ,是介入放射学领域的新技术。我院自 1996年至 2 0 0 1年对 2 7例门脉高压患者施行了TIPSS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中男 2 1例 ,女 6例 ,39~ 5 2岁 ,平均 47岁。病程2 5~ 2 8年 ,平均 11 5年。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有中、重度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及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病史。1 2 方法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术野 ,用 2 %普鲁卡因行局部麻醉。在X线数字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效果,分析血清因子与预后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TIPS治疗。比较9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白蛋白(ALB)]、门静脉压、门静脉血流指数及血清炎性趋化因子配体9 (CXCL9)、血栓素A2 (TXA2)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40例)和预后不良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XCL9、TXA2及PGI2水平,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患者的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的ALT、AST水平低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周的ALT、AST水平高于术前,术后2周的ALB水平高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周的AL... 相似文献
8.
我院1993年8月至1995年11月对14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S)前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门静脉X线造影比较,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与门静脉造影在TIPSS术前后的运用各具优点,两种方法互补最为有益。 相似文献
9.
临床诊断肝硬化并经内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的115例患者,对其食管及胃粘膜的内镜表现进行了总结,其中8例进行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架分流术(Tipss术)。结果显示:轻、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别为20例(17.4%),58例(50.4%),37例(32.2%).115例中发现门脉高压胃病(PHG)31例。轻、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并PHG者分别为15%(3/20)、25.9%(15/58)、35.1%(13/37)。说明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度增高,PHG发生率也越高。8例行Tipss术者,4例有PHG,术后3~4周复查胃镜,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的减轻,PHG亦随之减轻,Tipss治疗门脉高压的同时也治疗了PHG。以上说明PHG的发生与门脉压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小板的影响及其预后因素的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8月该院进行TIPS手术的297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检测TIPS术前1d和术后第3天的血小板计数。按照TIPS术前的血小板计数分3组,血小板计数≤50×109/L为A组(n=107),50×109/L 血小板计数≤100×109/L为B组(n=124),所有纳入的人群(n=297)为全部组。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TIPS手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研究年龄、性别、肝病病因及TIPS术前血小板计数对于TIPS手术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的影响。结果 297例患者(全部组)中有107例(36.03%)血小板计数显著增加,平均增加百分比为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TIPS术前的血小板计数为(36.10±9.15)×109/L,术后血小板计数为(47.65±18.52)×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IPS手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分别为(72.09±13.55)×109/L和(82.10±38.38)×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小板计数与TIPS手术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呈负相关(P0.05)。结论 TIPS手术可改善与肝硬化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术前血小板计数越低,这种改善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经颈内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采用介入放射方法在局麻下经穿刺颈内静脉将肝静脉和门静脉沟通,在肝实质内建立门体分流通道。门静脉血流沿分流通道进入体循环,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有效地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其疗效甚为显著,是近年来用于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新技术,由于方法新颖。创伤性小而在临床中逐步推广。我院自1994年开展此次技术以来共治疗了17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04—2017-03期间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78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接受TIPS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再出血率、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相应手术,观察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为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小肠大面积坏死;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术后门静脉内径(PVD)显著变细,门静脉压力(PVP)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量(PVF)明显减少,而门静脉流速(PVV)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PT、APTT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再出血病例3例,分别为术后第4、6、11个月出现再出血,其中1例行内镜下套扎术,另2例行内科保守治疗后治愈;6例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Ⅱ级以上的肝性脑病,2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分别为术后第3、8个月。对照组术后1年内再出血病例2例,分别为术后2、5个月,均行内镜下套扎术后治愈;5例患者术后1年内出现Ⅱ级以上的肝性脑病,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为术后第5个月。两组在术后1年内再出血率、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PS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肝功能,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创伤小,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86例行TIPS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预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手术成功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症状、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能有效提高行TIPS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病人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减少病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实践指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本指南依靠数据支持的方法,依据如下:(1)回顾和分析近期发表的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文献(Medline检索);(2)美国医师协会使用的健康行为评估及预实践指导手册;(3)某些政策方针,包括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关于发展使用实践指南的政策声明和美国胃肠病学学会关于医疗实践指南的政策声明;(4)笔者多年来治疗门脉高压和TIPS处理该病症的经验。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介入放射学界完全认可这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自1993年以来我院开展了10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简称TPS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讨论了TIPSS的治疗方法、操作步骤,阐明了TIPSS的机理,详细提出了TIPSS术的术前、术后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e shunt,TIPS)是指经颈内静脉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穿刺建立分流通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或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及顽固性腹水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1]。TIPS在治疗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腔积液和部分肝肾综合征方面有良好的疗效[2]。现将1例采用覆膜支架行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CDF)评价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S)双重介入方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VH)的效果。方法从临床确诊为肝硬化PVH患者中筛选已行GCVE的12例患者行TIPSS治疗,应用CDF于手术前后分别检测门静脉(主干及分支)、肝静脉、脾静脉和分流道(术后支撑管)管径、血流及肝、脾和腹水等情况,将手术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患者的门静脉、脾静脉血流速度显著改善P〈0.01,管径明显缩小P〈0.05,门脉压力降低,急性出血停止,分流道通畅;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8个月发生狭窄;前者12个月发生阻塞,后者经再次分流道扩张后恢复。结论双重介入方法可明显提高肝硬化PVH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途径经肝内门-体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TIPSS手术,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行胃镜检查,术中检测分流前后的门静脉压力,术后追踪观察临床症状并定期进行肝功能多普勒超声影像检查。结果:28例术后1周内有4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发生率达14%,患者生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术前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主要临床表现和出血原因呈正相关(P<0.01)。结论:TIPSS术后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胃、十二指肠黏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