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急诊科危害病人的抢救中,病人病情具有急、危、变化快等特点。当病人呼吸骤停或危急状况时,需要紧急气管插管术获得早期有效的氧供应,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恢复通气的必要措施,而医院麻醉科往往离急诊科较远,3-5分钟内到达有一定困难,因此急诊科医护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2.
给病人进行紧急有效的供氧 ,是提高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关键措施 ,因而紧急气管插管术在各种急重症的抢救特别是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我院急诊科自 1994年以来 ,在对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在内的各种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抢救中 ,均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 2 0 7例 ,插管成功2 0 0例 (96.5 % ) ,从而赢得了抢救时间 ,提高了心肺复苏成功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集 1994~ 2 0 0 1年在急诊科采用气管插管术进行抢救的病人 2 0 7例 ,其中男 117例 ,女 90例 ;男女之比为 1.3∶1,年龄 18~ 92岁 ,平均 5 1.78岁 ;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期间在院前急救中抢救15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71例心跳、呼吸骤停成人患者采取现场气管内插管措施后对其抢救成功的影响。结果:现场实施紧急气管内插管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早期、插管时间短,复苏成功率高。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应掌握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院前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海斌  孙电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387-388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s~60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非麻醉医师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18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内插管是心肺复苏过程中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施行有效人工通气最安全可靠的方法.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全院的急救插管,由于麻醉医师远离复苏现场,给抢救带来极大不便.我院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年来,要求所有住院医师参加麻醉科轮转和掌握气管内插管技术.本文旨在探讨由经过麻醉科培训的非麻醉医师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吴军  杨雍  袁晓玲 《四川医学》2007,28(9):1011-1011
目的探索在院前急救中使用球囊辅助呼吸与紧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对心肺复苏成功率是否存在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院前急救12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使用球囊辅助呼吸与紧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结果78例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抢救,死亡20例,成功58例;48例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抢救,死亡13例,成功35例。结论使用球囊面罩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院前心肺复苏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大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紧急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院前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病人气管内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100%。完成气管内插管的时间是15s-60s,平均时间(25±15)s。心搏、自主呼吸恢复4例(16.7%),心搏恢复8例(33.3%):心搏及自主呼吸均未恢复12例(50.0%)。结论 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是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基础,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挽留手术机会以及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对抢救人员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正> 手术期间,由于麻醉、手术等不良刺激或意外,病人极易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手术室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如何配合麻醉医生进行脑心肺复苏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1998~2000年以来,在麻醉手术期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病人5例。现将手术室护士在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简易人工呼吸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许多病人因呼吸骤停或呼吸即将停止而需紧急气管插管 ,这一操作通常由麻醉医生来完成。而在麻醉医生尚未实施气管插管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病人需要呼吸支持。以往这种情况下往往采用人工呼吸。虽说口对口人工呼吸比较简单 ,但操作者容易疲劳 ,而且供氧较少 ,特别是对实施心脏按压的病人 ,因其心排量低 ,肺通气 /灌流比异常 ,口对口人工通气极易发生低氧血症。因此 ,在实施气管插管之前 ,先行简易呼吸器人工呼吸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简易呼吸器的临床应用谈几点体会。1 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简易呼吸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气管插管是院前急救中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健点。而紧急气管插管术在各种急重症的抢救,特别是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中具有重要意义[1]。我中心2007~2009年院前急救中紧急气管插管患者182例,现就其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管插管是抢救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和进行气管内全麻的重要技术,要求操作迅速、准确、一次成功,否则可影响急救效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为此,利用模具进行气管插管教学训练实属必要。 我校护理系研制的人体气管插管训练模具鉴定会于1988年3月19日在我校召开。会议听取了护理系科研人员的研制报告,以及上海医科大学护理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仁济医院麻醉科,上海胸科医院麻醉科有关专家的使用报告,并作了实际操作演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模具外形逼真,主要部件符合解剖学要  相似文献   

12.
植月芬 《右江医学》1998,26(1):68-68
气管插管全麻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病例的抢救护理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533600)植月芬心跳呼吸骤停是有效循环和呼吸停止的一种临终前状态,原因很多,手术和麻醉意外是其中原因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病人生命。本院曾遇1例颅脑外伤急诊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时,护士通常是最先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而急救复苏的首要措施是建立保障有效通气,维持呼吸功能。最常用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面罩给氧需2人配合,存在通气不足,易造成胃充气t反流误吸等缺点。而气管插管则技术条件要求高,护士不易掌握。且急救状态下插管,由于体位、床位、病情影响会增加插管难度,易造成气‘管损伤,而且联系麻醉科、急救医生协助抢救也耽误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建立医院24小时生命救援系统的方法与效果评价,提高医务人员对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紧急救援的能力。方法比较24小时生命救援系统成立前后院内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ROSC);对比全院医护人员接受急救技能培训前后所具有的培训效果及影响。结果较院内生命救援队成立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12.5%,救援队成立后抢救提高至37.5%,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培训后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小时院内生命救援队的建立,能提高院内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医务人员紧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救中尽快进行气管插管、通畅气道,恢复通气在抢救病人中复苏效果:方法收集自2001~2004年气管插管病人467例,由麻醉科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为A组,由我院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后)实施气管内插管为B组;结果由住院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所花费的时间短,复苏成功率高,由麻醉科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花费时间长,复苏成功率低;结论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复苏尽早尽快的气管插管,并维持好通气是急救成功的重要条件,及时恢复有效通气,抢救成功率高,反之,复苏难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葛小敏  孙建华  孙艳萍  顾红军  李玲 《吉林医学》2012,33(28):6176-6178
目的:探讨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后,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08年7月进行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3月20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以及2008年8月~2011年8月20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别为培训前组和培训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模拟考核心肺复苏抢救流程,采集固定的200名医护培训前后实施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的时间,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培训后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培训前组,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使抢救工作更加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医院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紧急气道开放是在危重病人抢救过程中一项十分实用而重要的技术 ,运用适宜 ,将为逆转、诊治某些危重病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心肺骤停需复苏者 ,呼吸道阻塞影响正常呼吸者 ,昏迷患者防室息者等等 ,在急诊医学中越来越广泛运用。其方法有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管、紧急环甲膜穿刺置管、气管切开。在抢救危重病人中 ,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关最为常用。现将经口气管内插管、经鼻气管内插管方法介绍如下 :1 操作方法1.1 经口气管插管 :是于直视下使用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仰卧位 ,枕部垫高 2 - 3cm ,向上向后牵颏部 ,轻向…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救性气管插管是心肺脑复苏(CPCR)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抢救技术,是呼吸、心博骤停抢救成功的保证。在院前急救中,每一趟120救护车出诊,仅有一医一护到达现场。急诊科出诊医师因年龄、资历、专业、固定与轮转的不同,对气管插管操作技能熟练程度不一。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许多病人因呼吸骤停或呼吸即将停止而需紧急气管插管,这一操作通常由麻醉师来完成,而在麻醉师尚未实施气管插管之前仍有一段时间病人需要呼吸支持,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囊 ,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为进一步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秀红  陈丽娟  孙健力 《吉林医学》2006,27(12):1539-1539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我科护士注重日常的培训与考核,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按照抢救流程进行急救,职责明确,互相配合,使呼吸心跳骤停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并安全转运至ICU。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共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3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提高了呼吸心跳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1迅速接诊,准确判断时间是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是急救的根本保证。我科在急诊区入口处设有导诊护士,当有危重病人来诊或听到急救车鸣笛时,立即推车向前迎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