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缺血一例     
患者 男 ,5 5岁。腹痛 2天 ,加剧绞痛难忍向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1小时入院。查体 :腹平软 ,肝脾肋下未及 ,左上腹及剑突下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卫 ,未扪及包块 ,叩诊鼓音 ,听诊肠鸣音减弱。血常规 :白细胞 10 .7× 10 9 L ,中性粒细胞 0 .80。半年前曾因左下肢动脉血栓行取栓术。CT扫描 :左上腹小肠扩张 ,肠壁呈环形对称性增厚约 1cm ,呈节段性分布 (图 1)。增强后 ,增厚的肠壁呈层状强化 ,即粘膜层和肌层浆膜层为相对高密度、粘膜下层为低密度的“双圈征”。下腔静脉强化 ,肠系膜上静脉管壁环形强化 (图 2 )。诊断为肠系膜上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2.
CT诊断乙状结肠扭转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7岁。以突发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6天入院。查体:老年男性,痛苦面容,腹部膨隆,全腹紧张、压痛,无反跳痛,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亢进,闻及金属音调。CT检查:全腹可见扩张胀气的粗大肠袢、乙状结肠近端肠袢明显扩张扭曲,近似倒置的“U”形(图1);乙状结肠近段肠管呈“鸟嘴状”狭窄,近端肠管扩张胀气,并见多个气液平面,附近肠系膜血管向梗阻点集中扭曲,形成“漩涡征”(图2),乙状结肠远端肠管塌陷变细扭曲,呈“C”形(图3)。CT诊断:低位性肠梗阻,考虑乙状结肠扭转所致。手术后诊断:乙状结肠扭转并机械性肠梗阻。讨论:乙状结…  相似文献   

3.
脾动脉罕见解剖变异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57岁。乙肝病史10年,肝区疼痛、肝功能持续异常6个月。B超及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住院施行介图1 腹腔动脉干、肝总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未见脾动脉显影 图2 脾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作者单位:230031合肥市,解放军105医院放射科DSA室入治疗。血管造影:经股动脉行腹腔动脉干造影,可见肝总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未见脾动脉显影(图1)。将导管选择至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可见由其发出脾动脉主干和分支(图2)。讨论 脾动脉一般是腹腔动脉干最粗大的分支,可直接变异于腹主动脉,但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实属罕见,主要是由于腹腔动脉干及肠…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静脉闭塞在肠系膜血管闭塞病例中占5—75%,多数学者估计静脉血栓形成为5—15%。静脉闭塞一般少于动脉闭塞,静脉闭塞多可逆,肠系膜静脉闭塞有两个平片征象是非特异性的:一、僵硬肠袢征,表现为无变化的小肠单个肠袢充气;  相似文献   

5.
腹茧症二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资料 病例 1 ,男 ,42岁。因反复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 2年住院。体检 :脐周部明显隆起 ,可触及直径 2 0cm质软肿块 ,边界清楚 ,能推动 ,肠鸣音正常。钡餐检查见全部小肠聚集在脐周部 ,呈“菜花征”(图 1a) ,加压后肠管不易分离 ;CT见十二指肠水平部向左移行的空肠起始段向前走行在脐周部形成一“包块”(图 1b、1c)。术前诊断 :腹茧症。术中见大网膜缺如 ,全部小肠包裹在一壁厚3~ 5mm的纤维组织包囊内 ,囊壁与肠袢以及肠袢与肠袢之间明显粘连 ,切除囊壁、分离粘连。术后恢复顺利。病例 2 ,男 ,36岁。因反复发作脐周阵发性绞痛伴胆汁性呕…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2岁.近1周因腹胀不适入院.查体:体温36.8℃.腹平软.中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略亢进.CTA:显示腹腔干分支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脾动脉中部呈囊状扩张,约10.6 mm×5.7mm(图1).肝总动脉起自于肠图1脾动脉起自于腹主动脉,中部呈囊样扩张图2 肝总动脉起自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系膜上动脉根部,由近至远分支为肝固有动脉和肝左、右动脉,胃右动脉起自于肝固有动脉(图2).CT诊断:①腹腔动脉变异;②脾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1男,42岁.因患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住院治疗,住院期突发持续性腹绞痛伴呕吐行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大量肠管扩张,宽3~4cm,内含大量液体回声,扩张的肠管壁全程水肿增厚呈均匀的低回声改变,腹腔内见大量的腹水暗区,超声诊断:肠道肿瘤可能伴肠梗阻.术中见小肠全程扩张、缺血坏死呈紫黑色,肠系膜上动脉内见血栓形成,术后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急性栓塞伴小肠全程坏死,术后2天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粘连性腹内疝及合并绞窄性肠坏死的MS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证实的粘连性腹内疝的CT资料,CT原始数据经多平面重建(MPR)及CT血管造影(CTA),以显示疝环、疝入肠系膜、疝内肠管的特征.结果 19例粘连性腹内疝均显示疝环,小肠扩张积液、聚集并移位,其中17例显示疝环处肠管狭窄与扩张肠管移行;17例显示疝入肠系膜水肿、增厚,肠系膜血管纠集、充血,其中11例显示疝环处肠管及其系膜扭转;15例显示腹水.根据疝入肠管影像表现将粘连性腹内疝分型:Ⅰ型为肠管扩张伴肠壁增厚(7例);Ⅱ型为肠管扩张不伴肠壁增厚(9例);Ⅲ型为肠管不扩张但肠壁增厚(5例).3型腹内疝肠管壁平扫CT值、动脉及门脉期肠壁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和Ⅲ型小于Ⅱ型,Ⅰ、Ⅲ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粘连性腹内疝合并绞窄性肠坏死(5例为Ⅰ型,3例为Ⅲ型),CT显示肠扭转伴疝入小肠壁显著水肿增厚,肠壁模糊呈持续性低强化,其中4例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栓塞,3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或分支闭塞,8例均显示大量腹水.结论 粘连带形成的疝环,狭窄与扩张肠管移行以及小肠扩张、聚集并移位提示粘连性腹内疝的存在;疝入肠系膜水肿,血管纠集,充血,肠系膜血管闭塞,肠管壁显著水肿增厚并持续低强化,则是绞窄性肠坏死的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9.
DSA对小肠血液循环状况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对小肠血液循环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 健康杂种犬 7只 ,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组 (n =2 )、血管加压素组 (n =2 )和直动脉结扎组 (n =3 )。分别于正常状态、血管加压素作用状态 (静滴后 1h、滴注完毕后 3 0min及 2h)和直动脉结扎状态下行肠系膜前动脉和 (或 )小肠动脉造影 ,观察血管造影表现 ,并检测各种状态下实验肠段肠壁血液pH ,PO2 。 1周后切除实验肠段病检。结果  ( 1)正常组犬肠系膜前动脉造影示血管树显示完整 ,各级分支丰富 ,肠实质对比剂显影浓密。小肠动脉造影示血管弓、直动脉和肠壁内血管网显示清晰。造影前后 pH及PO2 值无明显差异 ,病检结果为正常。 ( 2 )血管加压素组犬于静滴血管加压素后肠系膜动脉分支收缩 ,肠实质对比剂显影变浅淡。停药后 3 0min分支收缩基本消失 ,但肠实质显影仍浅淡。停药 2h后完全恢复正常。各时间点pH及PO2 值无明显差异 ,病检结果正常。 ( 3 )直动脉结扎组结扎区对比剂显影密度明显减低 ,但见侧支供血。pH及PO2 值于结扎后 15min时明显降低 ,但于 1h时回升。病检示肠黏膜轻度缺血性损伤。结论 DSA可较全面、准确的显示各种状态下小肠血液循环的状况 ,并能明确显示缺血肠段侧支血供的有无、来源及数量  相似文献   

10.
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X线诊断(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腹部平片对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共16 例,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其腹部平片表现。结果: (1) 十二指肠完全性梗阻16 例,呈双球征13 例,三球征3 例。(2) 管状充气、狭细短跨度伴肠壁增厚肠段15 例。局限于右中上腹9 例,中上腹5 例,左上腹1 例。(3) 广泛充气扩张管形壁厚肠段,腔内有浅液面,类似小肠低位梗阻1 例。结论: 腹部平片简便易行,能迅速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通过腹部平片反映本病的两个特殊病理,包括十二指肠机械梗阻和中肠扭转的动力性损害。结合空肠袢异位征象,即肠袢局限偏侧分布特征,能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肠坏死的致命后果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 ,4 4岁。入院前 12h无诱因突发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及阵发性绞痛 ,身体蜷曲可略缓解 ,伴恶心、呕吐。体检 :腹略膨隆 ,未见肠形及蠕动波。中上腹压痛 ( ) ,可触及10cm× 8.0cm肿块 ,边界欠清 ,肠鸣音消失。B超诊断 :中上腹部实质性占位。X线腹部立、卧位平片示 :中上腹部中部均匀性密度增高 ,其周围肠管内少量散在之片状积气影 ,未见扩张之肠襻及液 平面 ,两侧腹脂线清晰 (图 1)。腹部CT平扫 :胃高度扩张 ,髂嵴平面以上小肠扩张伴积液 ,脐平面正中线左侧小肠扩张 ,多个平面见肠腔内壁有乳头状壁结节与之相连。近端小肠见局限性肿块…  相似文献   

12.
结肠冗长并结肠肠气囊肿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38岁。左上腹饱胀不适 5年 ,加重伴胀痛、便秘1年。自服胃药及泻药效果不佳。查体 :左上腹肋缘下有深压痛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 3~ 5次。X线表现 :平片左侧膈肌明显升高 ,左上腹肠管呈葡萄串状透亮气囊影 (图 1)。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横结肠冗长并形成数个袢 ,肠壁上有多发的呈葡萄串状的气体密度的囊状充盈缺损 ,阴影突向肠腔内 ,并同时向肠腔轮廓线外突出 (图 2 )。手术所见 :横结肠明显增粗、扩张 ,浆膜下可见多个气囊肿 ,肠管管壁增厚。病理检查 :浆膜面深处肌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 ,囊内被覆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周围有较多…  相似文献   

13.
CT血管造影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对2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的中小血管CTA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5例小肠缺血中3例CTA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例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例小肠Crohn病CTA均表现为肠管的动脉远端分支迂曲扩张,6例出现"梳样征";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症CTA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11例消化道肿瘤的CTA可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结论 CT血管造影能直观显示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腹茧症伴大网膜缺如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患者 男 ,40岁 ,以持续腹痛伴恶心 3h入院。查体 :腹部膨隆 ,可触及胀大的肠管 ,压痛阳性 ,其余无特殊。影像学检查 :胃肠钡透见 4~ 6组小肠短粗 ,位置上移 ,肠管紧缩聚拢 ,加压后不易分离。回肠远端距回盲部约 15cm处显示一较宽的带状纵行压迹 ,钡剂通过受阻 ,回盲部上移 (图1)。CT表现为腹腔内肠管周围增厚的纤维膜样软组织影 ,将肠管包裹其中 ,以腹前壁为著 ;腹膜亦呈不规则增厚 (图 2 )。手术所见 :手术见腹腔粘连严重 ,分离粘连 ,见大网膜缺如 ,小肠前包裹一层硬韧之纤维膜 ,厚 0 .1~ 0 .2cm ,色苍白 ,将小肠禁锢其中。在小…  相似文献   

15.
例 1 男 ,5 2岁。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 ,伴恶心、呕吐 ,15d后出现阵发性左上腹绞痛 ,大便次数减少、质干。B超、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立位腹部平片 :见小肠多个液气平面。临床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造影 :回肠远段肠腔内可见一 6 0cm× 5 0cm大小的类圆形充盈缺损 ,表面较光滑 ,略有分叶 ,肠腔局部扩张 ,肠黏膜皱襞撑开 ,但未见破坏及龛影 (图 1)。印象 :回肠远段良性肿瘤。手术所见 :肠管无扩张 ,全部小肠未触及肿物 ,但在乙状结肠触及到腔内 4 0cm× 3 0cm大小的硬性团块 ,而结肠结构正常 ,术中考虑为小肠粪石脱入 ,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在诊断腹茧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茧症患者的MSCT 资料,采集数据在工作站用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重建(VR)技术进行三维重建,观察病灶的空间解剖关系。结果6例均可见局部小肠及其系膜结构聚集成团,肠管折叠盘绕排列呈“手风琴”状或“香蕉”状。肠袢周围可见低密度的纤细纤维包膜,包膜厚薄不一,增强后纤维包膜强化轻度。受累小肠系膜血管走行异常,呈现肠系膜及其血管聚集、牵拉。结论MSCT 可以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是腹茧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扭转CT平扫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6例经手术证实的肠扭转患者的CT平扫检查及其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肠扭转CT平扫的主要征象为:①直接征象:肠袢呈C形15例,肠系膜血管扭曲征16例,远端肠管呈鸟嘴征13例,漩涡征6例;②间接征象:扭转肠袢内积液、积气者14例(其中单纯肠管内积液者6例),近端肠管见液平面者12例,腹膜腔内积液者3例.结论:CT平扫对肠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8岁。腹部及右下肢持续疼痛伴恶心呕吐1周。检查:心律不齐,早搏。左下腹压痛明显。腹部平片: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肠管及胃均充气,而肠系膜下动脉供血的肠管无充气。急诊左股动脉穿刺插管腹主动脉造影示:导管头下方L_1椎体水平的腹主动脉内见团块状血栓影,腹主动脉左侧壁毛糙。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显示不清.右肾动脉显示良好,但左肾动脉未显影。右髂总动  相似文献   

19.
空肠憩室炎是一种少见病,在尸体解剖中仅占0.3~4.6%,但小肠憩室穿孔死亡率高达40%。憩室炎仅有少数几例报告。作者报导1例32岁女性患者,曾因患结肠憩室病伴骨盆脓肿,而行乙状结肠切除术和降结肠造口术。4个月后,上腹痛、发烧和白细胞升高。腹平片见左中上腹部有少数扩张的小肠肠袢。CT扫描显示左侧小肠肠袢扩张和肠壁增厚,肠系膜增强和肠系膜内局限性积液。钡剂小肠检查,清楚显示左中腹部肿块与空肠外压性移位,更有意义的是有多发性小肠憩室,特别是CT显示  相似文献   

20.
腹茧症二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例 1 男 ,37岁。因反复腹痛、腹胀1年余 ,再发 2d入院。体检 :左中上至右下腹局限性膨隆 ,可见肠型 ,可扪及质软包块 ,压痛 ( ) ,肠鸣音亢进。腹部平片示低位小肠梗阻。腹部CT扫描示扩张的小肠被局限在左中及右下腹部 ,腹壁呈不对称性隆起 ,扩张的肠管外和肠管间可见增厚的腹膜 (图 1,2 )。术中见全部小肠均被一层灰白色坚韧的纤维膜所包裹 ,呈一囊性团块 ,包膜表面光滑 ,膜厚约 0 3cm ,包膜与肠壁、肠管与肠管之间广泛疏松粘连 ,肠管相互折叠、扭曲 ,多处肠管节段性扩张。大网膜缺如。行纤维包膜切除及肠粘连松解术 ,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