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研究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癜风为特发性色素脱失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不清楚,常规治疗的疗效不佳.白癜风在祖国医学中称为"白癜""白驳风""白驳""白处"等,众学者根据祖国医学对此病的独特认识,采取了多种治疗方法,疗效颇佳.祖国医学目前对白癜风的治疗已经比较灵活、合理,注重病人的个体差异,不拘于一种模式,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祖国医学称"喉痈".笔者根据祖国医学"治上焦如羽","上病下治"的治疗理论,采用生大黄以开水冲饮服,治疗25例,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尿路感染是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任何部位,受到多种细菌感染而直接引起的泌尿道炎症的总称,包括下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及上泌尿道感染(输尿管炎、肾盂肾炎),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表现,属祖国医学淋证范畴.运用祖国医学理论治疗本病,疗效卓著,颇具特色.现将心得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祖国医学"口眼斜"、"口僻"等范畴.笔者近几年来,根据祖国医学辨证,以中药配合针灸,分期分型治疗本病3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仙人掌外敷配合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属于祖国医学"乳痈"、"乳毒"、"乳疽"等范畴.  相似文献   

6.
冰硼散治疗化脓性中耳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脓性中耳炎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所引起,多因鼻咽部炎症经咽鼓管侵入中耳所致。因本病主要症状为耳内流脓,故祖国医学称“耳脓”,若治疗不当,迁延日久不愈,常导致耳聋。笔者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冰硼散”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病。属于祖国医学"肺胀"。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均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过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以下是祖国医学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退变性腰椎滑脱属于祖国医学"腰痛"、"腰背痛"、"腰脊痛"等范畴,非手术治疗主要以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手法、牵引、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治疗,经过实践证明已得了满意的疗效,促进了腰椎滑脱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中医》1974,(2)
肾盂肾炎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肾实质及肾盂的炎症改变,多发于青壮年妇女。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淋症范围。由于湿热之邪,注于下焦,蕴结成毒,侵犯肾与膀胱,使水道不利所致。我们采用中草药银蒲消毒饮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脓疱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有传染性,祖国医学称为"天疱疮"、"黄水疮".笔者于1998年~2001年间,用全蝎散治疗脓疱疮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阐述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从而为中医药诊治HBV-ACLF继发细菌感染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制定统一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信息采集表。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了307例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研究所住院的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筛选出主要的中医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然后按照有无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合并细菌感染组与未合并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主要中医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从而得出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与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比,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腹胀、便溏、舌质紫暗、腹露青筋、皮下瘀斑瘀点、舌边齿痕明显增多;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比,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身目鲜黄、舌苔黄腻、口干明显增多(P<0.05,P<0.01)。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以兼夹证候为主(93.6%),且多兼夹脾虚证(81.6%);而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以单一证候为主(53.5%),且多为湿热证(51.9%);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兼夹证候中又以虚实夹杂证为主(94.4%),且明显高于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的虚实夹杂证(58.9%)。结论:HBV-ACLF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以湿热症状体征为主,随着合并细菌感染后,脾虚血瘀症状体征逐渐加重;HBV-ACLF并细菌感染患者以脾虚血瘀兼夹证候为主,而未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以湿热单一证候为主。  相似文献   

12.
化脓性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病因为细菌感染,西医多予抗感染治疗,中医临床则常以各个疾病的辨证论治为主,内容繁复。郭兆刚教授从疮论治作为耳鼻咽喉科化脓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以期掌握本类疾病的治疗规律。  相似文献   

13.
章德林  汤丹丰  郑琴  杨明  刘丹  唐宇 《中草药》2015,46(24):3771-3778
细菌的耐药性和抗生素的副作用严重困扰着医药学界,单靠化学药治疗已无法解决这一难题。在现代预防和控制细菌性感染疾病中,中药发挥了积极作用。中药药源广泛,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具有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较少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近15年的文献和临床试验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中西医对感染的认识和治疗方案以及中药抗感染作用的研究现状,对中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研究进行分析,为抗感染中药的应用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鲁喦  李涛 《中医药研究》2011,(2):166-16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演变。方法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分析40例超早期脑梗死动脉溶栓后中医证候的动态演变。结果治疗14 d后,34例风证全部消失,气虚证由治疗前的0例变为8例,火证由治疗前的22例变为9例。瘀证在治疗前后的出现频率均为100%。急性脑梗死在超早期以实证为主,随着病程的发展,风证逐渐消失,实证的比例下降。而虚证,特别是气虚证的比例开始增加,瘀证在整个过程中则一直存在。治疗组证候的变化与保守治疗组没有明显差别。结论溶栓治疗对脑梗死超早期的证候演变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治疗组的证候变化符合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总体证候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疫病防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瘟疫这类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在防治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与特色。医学英语这门课程在中医药文化传播方面则起到推波助澜的导航作用。因此结合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与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的特点,对医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实践,主要从教学资源的调整与完善、课前思政、课上思政与课后思政4个方面进行阐述,希冀借助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契机,配合国家与学校全方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和医学英语课程相互融合,对提升医学英语人才的综合素养,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含漱液应用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神经内科危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含漱水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含漱液进行治疗,2组均以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以及口腔相关疾病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口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腔细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口腔细菌菌落数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异味和口腔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干裂和肺部感染发生率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含漱液能抑杀口腔细菌的生长,防治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口腔异味及口腔溃疡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is a worldwide public health problem and an incurable disease.The ro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AIDS had been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Being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to initiate 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 for the asymptomatic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infection patient is not consensus.According to TCM theory,not only the imbalance of Yin and Yang but also the disharmony of internal body function and external natural environment had occurred in the body of the patient,the imbalance and the disharmony should be adjusted by the means of the treatment based on the patters identified among the symptoms in terms of TCM.We aim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 of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infection,a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usage of cART for asymptomatic infection,explored the possible mechanism underlying TCM treatment of the asymptomatic infection,by reviewing the TCM treatment progress on asymptomatic HIV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的头20年,2次冠状病毒"光顾"中国,现正处于疫情控制的关键时间,中医药防控疫情的成绩显示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贡献。鉴于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的复杂性以及对器官组织损伤和功能损伤,甚至衰竭的多样性,成为基于临床防治需求研究和应用中药的难题。在梳理中药方剂和单味药研究基础上,从认识冠状病毒感染和致病性及其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与衰竭的原因出发,立足重视中药科学研发与应用,讨论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治疗作用,提出基于可能的"靶标"设计新药研发的框架,通过感染的分子机制拓展新药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近年来微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是指细菌菌群通过感应环境中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而调节群体密度的一种相互作用机制。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通过影响细菌生长、增殖、生物膜形成、毒力功能、抗生素合成等生物学功能,最终实现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目前,在中药中发现越来越多调节群体感应的活性物质,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增殖,最终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体现了中药药效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该文首先介绍了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种类及调节机制,在此基础上对人体健康相关的细菌群体感应进行了总结,进而综述了中药对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调节作用,最后指出中药通过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改善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中药群体感应活性物质,群体感应关键节点及相关靶点等方面,以期为有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记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10—2012年MRSA感染患者104例的耐药情况,并对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统计,判断其中医证候要素,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 MRSA感染患者均具有危险因素,1/3以上的患者伴有其他细菌、真菌感染,死亡率较高。中医证候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为虚实夹杂证、单纯实证、单纯虚证;虚证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实证中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为痰证、血瘀证、湿证、热毒证、气滞证、水饮证、燥邪证。结论 MRSA感染主要表现为虚实夹杂,邪实正虚贯穿于感染的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