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蓉  莫江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28-1228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主诉“左侧颜面部疼痛4年余”于2004年4月就诊.患者自1999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颜面部剧烈疼痛,每日下午2:00左右疼痛突然发作,起自左侧鼻根,波及左侧整个颜面、左侧耳后部及眼球,持续约20~50min,需口服去痛片方能缓解.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断为“非典型性面痛”、“三叉神经痛”,予口服卡马西平,针灸及中药等治疗,疼痛未能缓解。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起我们采用经腭大孔至翼腭窝注射2%利多卡因或生理盐水治疗鼻后出血22例,获得较满意效果。鼻出血的原发病中,高血压9例,肺心病3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血液病1例,原因不明7例。注射方法:令病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向后仰,张大口,操作者用食指在第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蝶腭动脉以及相关解剖结构的观测,探讨治疗鼻腔后部出血时蝶腭动脉结扎术的影响因素,为减少术中出血以获得满意的手术视野、选择合适的术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方法:干性半侧颅骨标本30侧,观察蝶腭孔的位置,测量蝶腭孔的相关数据,测量筛前孔至前鼻棘的距离、筛骨嵴至下鼻甲水平部的垂直距离及筛骨嵴至腭骨水平板的垂直距离。手术显微镜下对15具(30侧)外观无异常、经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未区分性别)的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及翼腭窝进行详细解剖,观测蝶腭动脉及其相关解剖结构。结果:筛骨嵴和蝶腭孔是经鼻腔定位蝶腭动脉的重要的标志;上颌动脉在翼腭窝内走行,分支类型有个体差异,其翼腭窝部分为Y型、中间型、M型3型。上颌窦后壁入路可以对蝶腭动脉进行主干结扎,不会损伤上颌动脉下颌段和翼肌段分支。结论:蝶腭动脉的相关解剖对于蝶腭动脉结扎术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前必须熟悉与其定位有关的解剖结构。经中鼻道上颌窦后壁进路进行蝶腭动脉主干结扎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经鼻腔可结扎蝶腭动脉的分支。上颌动脉翼腭段在翼腭窝内变化较大,手术时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杨元 《河北医学》2013,(6):938-93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与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单纯应用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依照选用不同阻滞部位分组然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星状神经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单纯应用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洪裕  唐树春 《海南医学》2020,31(21):2768-2771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蝶腭神经痛(S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康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4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采用蝶腭神经节联合选择性颈神经阻滞治疗。术前、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数字分级法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面部麻木发生情况。结果 SPN患者在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3.11±0.67)分、(2.56±0.51)分、(2.08±0.45)分、(1.74±0.31)分、(1.52±0.26)分和(1.01±0.19)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7.13±1.23)分,VA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N患者在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94.12%、97.06%、100.00%、100.00%和100.00%,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与前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对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47例因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失败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21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26例不愿手术者继续行凡士林纱条前后鼻孔填塞.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进食状况等,及治愈率、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并发症等方面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组在精神状态、进食状况、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前后鼻孔凡士林纱条填塞组,治愈率达90.5%,且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腭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鼻腔后部出血是有效和安全的,能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和避免前后鼻孔填塞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影像引导下蝶腭神经节及颈神经阻滞对于顽固性蝶腭神经痛(sphenopalatine neuralgia,SPN)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蝶腭神经痛患者,行C型臂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定位侧入路穿刺行蝶腭神经阻滞及超声引导颈2-颈5颈神经阻滞和颈椎关节突关节注射治疗(1~3次,每周1次)。随访时间2~64个月,平均(38.86±16.08)个月,记录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包括面部血肿、视力障碍、颅内感染、体位性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 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NR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45%(21/22)、90.9%(20/22)、95.24%(20/21)、95.24%(20/21)、100%(20/20)、100%(19/19)、100%(17/17),术后2例(9.09%)患者出现轻度血肿,经过24 h冰敷后完全消退,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C-型臂X线或CT引导蝶腭神经阻滞联合颈椎旁及关节突关节注射是治疗顽固性蝶腭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持续时间长、患者乐于接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洁  武百山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1242-1243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59岁.主诉"右侧面部疼痛4年,加重2个月".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疼痛,以右侧颞部、眼球为著,向头顶、耳后放射,发作时伴患侧流泪、球结膜充血.  相似文献   

9.
李辉  杨军 《四川医学》2011,32(4):556-558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3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根据解剖标志,在中鼻甲后端区域寻找到蝶腭孔,充分游离其中的蝶腭动脉,用双极电凝器电凝使之完全闭锁,局部粘骨膜瓣复位后以明胶海绵保护创面。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寻找血管顺利,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随访3个月,均无再次出血。结论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疗效确切,手术微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腭大孔阻滞三叉神经上颌支,克服了上颌支的神经分布变异,而常规麻醉方法效果不满意的缺点。本本对1017例患者采用此法,其中952例进入了腭大孔,麻醉效果满意。此法简易、准确、安全、效果良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蝶腭孔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观察 10 6侧正中矢状切开颅骨蝶腭孔的位置、形状、大小 ,测量蝶腭孔的长径、宽径及孔中心至前鼻棘的距离。结果 :(1)蝶腭孔位于中鼻甲后端与蝶窦底之间 ,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分为单孔、双孔、3孔 ;(2 )平均长径 :左边是 5 .85± 1.17mm ,右边是 6 .0 9±1.31mm ,平均宽径 :左边是 3.91± 0 .97mm ,右边是 3.92± 0 .98mm ;(3)孔中心至前鼻棘距离的平均值 :左是4 9 .6 9± 3.5 5mm ,右是 5 0 .72± 2 .87mm。结论 :蝶腭孔的解剖学观测为临床提供了解剖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CT引导下经蝶腭穴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蝶腭穴及常规穴位,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CT引导下,采用芒针透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其治疗方法颇具特色,提高了透刺蝶腭神经节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从而为非CT引导时透刺的角度与深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动脉结扎治疗严重鼻衄12例王胜军,杨晓,王明善我科运用动脉结扎治疗严重鼻衄并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男性11例,女性1例;年龄23~60岁;左侧鼻出血7例,右侧5例;合并高血压病者4例,鼻中隔严重偏曲者4例;所有患者均曾行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不同年龄段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疗效差异、疗效特点。[方法] 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青年组(6~29岁)、青中年组(30~39岁)、中老年组(40~70岁),每组各20例,均予蝶腭神经节针刺术,以鼻及鼻伴随症状评分和鼻黏膜炎症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鼻炎周记”总分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各年龄组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后3个月鼻部症状总积分表(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总分、“鼻炎周记”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以上指标在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蝶腭神经节能有效改善各年龄层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和鼻伴随症状,且临床疗效不因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观察100例蝶腭孔的位置、形态,大小及经鼻腔蝶腭孔行翼发神经电灼术有关的数据,为临床提供形态学基础.蝶腭孔孔79%位于上鼻道后部,中鼻甲根部后端的上方,呈卵圆形(52%)或圆形(34%),蝶腭孔径前后径平均为6.63±2.09mm,上下径平均为5.69±1.49mm;蝶腭孔至鼻前棘和鼻后孔的距离分别平均为51.48±3.68mm 和13.98±1.74mm;孔棘连线与硬腭间的夹角平均为26.73±3.35(?),并对术中确认蝶腭孔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蝶腭神经痛诊断中应注意特点,X线片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我们所见蝶腭神经痛病例的临床表现、头颅X线片、副鼻窦X线片检查,分析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诊断蝶腭神经痛与蝶腭神经纤维分布与翼腭窝骨质X线片表现及电生理特点相关性密切。结论蝶腭神经痛诊断中需注意要点,蝶腭神经痛症状与蝶腭神经节神经纤维及范围有关,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瞬目反射、脑血管彩超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头颅X线片及副鼻窦X线片检查可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措施,X线片检查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有利于基层单位对本病早期诊断,必要时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关于蝶腭神经痛治疗,首先应祛除所有可能导致蝶腭神经痛激惹的病因治疗,相继给予药物或进行蝶腭神经节或星状神经节封闭或阻滞治疗,蝶腭神经节损毁等靶点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测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状、大小、分支和动脉供应。[方法]取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福尔马林固定的50侧头部标本,用大体和显微解剖法,采用4种入路解剖翼腭神经节,观测翼腭神经节的位置、形态、大小、分支、动脉供应和手术标志。[结果]翼腭神经节位于翼腭窝的后内部,翼管的前方,蝶腭动脉的后方;多为圆三角形,4.12 mm×4.17 mm,它与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神经节支相连,发出腭支、鼻支、咽支和眶支;接受翼管动脉、圆孔动脉和蝶腭动脉供应,还是翼腭窝手术中寻找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标志。[结论]翼腭神经节是翼腭窝内重要的神经结构,也是翼腭窝手术寻找翼管神经和上颌神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09-41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45例持续性特发性面痛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经翼腭窝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计算总有效率,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每个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为95.6%,术前VAS评分为(8.07±1.37)分,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VAS评分分别(2.57±1.46)分(t=19.234,P<0.05)、(2.29±1.38)分(t=19.175,P<0.05)、(1.78±1.62)分(t=18.168,P<0.05)、(1.58±1.69)分(t=18.363,P<0.05)、(0.91±1.52)分(t=23.479,P<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前PSQI评分为(16.36±1.78)分,术后1周、2周、1月、3月、6月PSQI指数分别为(6.59±1.76)分(t=14.640,P<0.05)、(6.36±1.64)分(t=15.676,P<0.05)、(6.16±1.38)分(t=19.906,P<0.05)、(5.87±1.62)分(t=20.061,P<0.05)、(5.67±1.51)分(t=21.608,P<0.05),PSQ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区短期内面部胀痛不适、面部麻木,无颅内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臭氧联合蝶腭神经节阻滞治疗持续性特发性面部疼痛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难治性蝶腭神经痛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蓉  倪家骧 《疑难病杂志》2004,3(5):309-311
蝶腭神经痛又称翼腭神经痛、翼管神经痛、Sluder综合征,1908年由Sluder首次发现并命名。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非典型性面神经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本拟就有关蝶腭神经痛的这些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