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加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4,20(1):83-83
我科于 1 998~ 2 0 0 1年在门诊患者中发现有乳牙滞留 334例 ,滞留牙 461个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34例中男性 1 57人 ,女性 1 77人 ,男女比例约为1∶1 .1 3。其中 5~ 1 2岁男性 1 4 4人 ,女性 1 57人 ,1∶1 .0 9,1 3~ 46岁男性 1 3人 ,女性 2 0人 ,男女比也约为1∶1 .5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乳牙滞留和因乳牙滞留造成的牙酷畸形逐渐增加。为了研究及探讨乳牙滞留的原因及处理原则,作者1985年~1996年收冶了469例患者,共拔除2621个滞留的乳牙,并且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一、<时料与方法在469例患者中,共有2621个滞留乳牙,最少3个,最多7个,人均559个;男性301例,女性168例,男女比例为互.8:l;年龄为6~引岁,共分为5组:6~15岁、16~25岁、26-35岁、36~45岁、46~sl岁。二、结果回.各年龄组例数和滞留的个数分布:在各年龄组中,6~15岁401例,占8550%;16~25岁53例,占11.30%;26~引岁15例,…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 1994~ 2 0 0 0年在门诊患者中发现有乳牙滞留者 86例 ,滞留牙 98个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6 4例中男性 41人 ,女性 2 3人 ,男女比约为 2∶1。 12~ 2 0岁 2 6例 42个牙 ,2 1~ 30岁 2 8例 44个牙 ,31岁以上 10例 12个牙。其中年龄最小者 12岁 ,最大者 48岁。有 2个以上乳牙滞留者 12例 ,最多者有 4个乳牙滞留。 6 4例均摄有X光牙片。 98个滞留牙中有继承牙 34个 ,无继承牙者 6 4个。 38个滞留牙有功能 ,6 0个无功能。滞留牙在牙列分布见表 1。表 1 滞留乳牙的分布牙 位滞留乳牙数 (个 )左侧右侧 Ⅰ 0 0上 Ⅱ 2 2 Ⅲ 11…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2岁,发育中等、智力正常。毛发正常,能正常出汗,无指(趾)发育不良。未见颌骨发育异常。口内为混合牙列,11、12、14、16、17、21、22、24、25、26、31、32、33、34、36、41、42、43、46萌出在位。75、85滞留。13、15、18、23、27、28、35、37、38、44、45、47、48未见,曲面断层片未见其牙胚存在(图1)。14向远中90°扭转。75 III °松动,远中邻牙合面龋洞,无遗传病、传染病和严重感染等病史,无拔牙史。 相似文献
5.
6.
孟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22(1):73-74
<正>多生牙也称额外牙,是一种牙齿数目的发育异常,可发生在牙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上颌前牙区多见。国内报道的恒牙列多生牙发生率为1%~3%[1],国外为1.04%~2.00%[2]。其中85.4%的患者只有1~2颗多生牙,3颗以上者少见[3]。本病例4颗多生牙伴乳牙滞留、恒牙阻生,导致恒牙远离牙槽骨正常位置,牙槽骨缺损失去保留价值,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代茂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8):406-406
患者男 ,18岁 ,因牙列稀疏、畸形就诊。检查 :一般情况良好 ,营养中等 ,智力正常 ,头发、眉毛稀疏 ,面下 1/ 3稍短 ,唇、腭发育正常。双侧均为近中错牙合。 5 4 ,5 5 ,6 1,6 4 ,6 5 ,75 ,81,84 ,85滞留 ,无松动。 11,13,2 2 ,33,4 3为锥形牙 ,12 ,2 3,32 ,34,4 2缺失 ,牙间有散在间隙。曲面断层X线片示 :滞留乳牙根发育完整 ,无吸收 ,乳牙和缺失牙处牙槽骨中均无恒牙。追问病史 :既往身体健康 ,否认有外伤、拔牙史 ,母亲妊娠期身体健康 ,未用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诊断 :①乳牙滞留 ;② 11,13,2 2 ,33,4 3为过小牙 ;③ … 相似文献
9.
邓立志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2,12(1):39-39
1997- 0 7~ 2 0 0 0 - 0 4对 139例乳牙滞留患儿实施指压麻醉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麻醉方法1.1 穴位选择局部邻近取穴 :拔 5 1、5 2、5 3、6 1、6 2、6 3时 ,取四白、迎香、颧骨谬。拔 5 4、5 5、6 4、6 5时 ,取下关、颧骨谬。拔 71、72、73、81、82、83时 ,取颊车、承浆、颏孔 (作者自创穴位 )。拔 84、85、74、75时取颊车、大迎、喜通 (医风下 1寸 )。循经远端取穴 :拔同侧牙取同侧合谷穴或双侧合谷穴 ,也可取合谷、透劳宫两穴。1.2 操作方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对准穴位轻轻按摩 ,一般 3~5min ,个别可达 10min…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城乡15岁以上人群乳牙滞留状况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乳牙滞留状况及分布规律,为临床滞留乳牙的治疗及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岁、18岁、35~44岁、65~74岁年龄组8528人的乳牙滞留情况。结果:15岁、18岁、35~44岁、65~74岁年龄组乳牙滞留率为1.41%、1.31%、0.38%、0。其中年龄最大为36岁,单人滞留牙最多为4颗,以下颌第二乳磨牙和上颌尖牙最常见。结论:对没有恒牙胚的滞留乳牙,可尽量保存,对有恒牙胚的可拔除滞留乳牙,引导恒牙萌出。在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时应考虑乳牙滞留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江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13(9):533-533
患者女 ,2 8岁。因前牙影响美观求治。检查 :牙齿颜色稍黑 ,2 3牙体稍向唇侧倾斜 ,5 3、6 3、71、81滞留 ,13、2 3萌出在 5 3、6 3之前 ,2 2、31、41缺失 ,X线片示 :2 2、31、41无恒牙胚。以烤瓷全冠修复前牙 ,恢复牙齿色泽、形态、疗效满意。多个乳牙滞留伴恒牙先天缺失1例@吴江$青岛市口腔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牙滞留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体植入的临床特点及可行性。方法:对10例单个或多个乳牙滞留患者采用乳牙拔除后即刻植入Ankylos或Xive根形种植体,术后常规修复随访一年,收集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参照Albrektsson种植义齿的成功标准及Jemt种植义齿美学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10例患者15颗种植体均为上前牙单冠修复,植体随访一年临床及放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患者对功能及美学效果满意。结论:乳牙滞留患者可以采用拔牙后即刻种植并取得良好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左恩俊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5):312-312
患者,男,21岁,因上前牙牙体充填物脱落就诊。检查见:上颌双侧乳尖牙滞留,原牙体充填物脱落,剩余残冠。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乳牙根未发生吸收,根尖周组织正常。上下颌骨内无恒牙牙胚及埋伏阻生牙,无家族遗传史。对双侧乳尖牙行常规根管治疗术,纤维桩树脂核+烤瓷全冠修复。 相似文献
14.
乳牙滞留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1~ 1998年在牙体病科门诊工作中随机收集 6 1例共 10 0个牙位的乳牙滞留病例 ,从乳牙滞留的原因、发病特点、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6 1例 ,男 19例 ,女 42例 ;年龄 17~ 46岁。牙位分布 :75、85最多 ,为 47个 ,5 3、6 3为 31个 ,5 5、6 5为 16个 ,73为 2个 ,5 4、83、6 2、84各为 1个。发生特点 :对称发生 39对共 78个牙 ,单侧发生 2 2牙。患龋情况 :共 2 1牙 ,多为近、远中邻面龋 ,其中 6个行牙髓治疗。牙周情况 :多数正常 ,仅有 3牙探及盲袋。临床检查恒牙萌出情况及X线片观察恒牙和乳牙牙根情况 :恒牙…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上颌中切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治疗:28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无萌出能力的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进行外科开窗术 正畸牵引治疗,探讨埋伏上颌中切牙正畸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8例30颗无萌出能力埋伏阻生的上颌中切牙进行外科开窗术 正畸牵引治疗。结果:28例埋伏牙中,1例已牵引萌出,因间隙不足,家长拒绝拔牙而未排齐;1例牵引3个月后萌出,因无时间复诊而放弃治疗,未排齐;其余均牵引入列,28例埋伏牙平均破龈时间为4.5个月,最长为10个月,最短为1个月;28颗埋伏牙牙髓活力测试全部正常,未见根吸收、黏连;4颗唇侧出现1 ̄4mm的牙龈退缩;2颗分别出现1.0mm和2.5mm的边缘骨丧失。结论:治疗的时机、合理的矫治方法、减少手术创伤、牵引力的大小以及支抗和炎症的有效控制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牙龈瘤受累牙再植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86年以来,对23例牙龈病患者在切除切龈瘤,拔除受患牙,搔刮瘤体附着及邻近牙周膜,骨膜后,将患牙再植,其中15例经2~10年的追踪观察表明,本方法既可达到根治龈瘤的目的,又可避免局部牙列缺损和咬He菌能失,且方法简单,是治疗牙龈瘤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佘文婷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6,(2):125-127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以颅骨囟门闭合不全、锁骨发育不全、乳牙滞留和多生牙为典型特征。其发生率不高,临床表现多样化,通常是以口腔表现为先发症状,往往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口腔正畸治疗以及相关致病基因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