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X线诊断(附5例分析)林澄丰(广东省澄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澄海158000)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X线诊断病例分析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yndrome)是指由于肠系膜动脉或...  相似文献   

2.
目的:认识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CT表现.方法:选用11例临床资料较完整,经钡餐检查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病例行上腹部CT扫描(9例平扫,2例增强,2例同时行俯卧位平扫)观察胃及十二指肠有无扩张,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压迫以及小肠内造影剂情况.结果:①11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降段及部分水平或升段有不同程度扩张;②11例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水平或升段形成明显光滑压迹,压迹前后肠管管径差异明显,有截然分界现象;③进入小肠内造影剂较少,2例俯卧位时见小肠造影剂明显增多.结论:CT可以直接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对十二指肠的压迫,同时对非血管性压迫引起的十二指肠梗阻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又名Wilkie综合征、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等,是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所引起的梗阻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收集了我科自1996年至2005年共计10年间所收治的12例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病人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8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X线钡餐检查、腹部B超检查及治疗。结果8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经内科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X线钡餐检查可确诊本病,本病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无效者可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5.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上又称为"胡桃夹"现象.解剖上起自腹主动脉的肠系膜上动脉及腹主动脉间构成45~60°夹角而后注入下腔静脉.正常时此夹角处被肠系膜脂肪、淋巴结及腹膜等充塞,而防止左肾静脉受压.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移动盲肠的治疗方法.[病例报告]根据临床症状将14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移动盲肠患者分为4个组,即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A组为35例,腹泻及便秘交替为主要症状的B组为38例,便秘为主要症状的C组为55例、以右下腹隐痛为主要症状的D组为15例.于术后1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C组患者不满意率显著高于其余3组.[讨论]手术治疗仍是移动盲肠有效的治疗手段,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临床症状是否与盲肠移动有关还需进一步论证,给实施手术治疗需慎重.  相似文献   

7.
〖同义名〗Wilkie 综合征、十二指肠血管性压迫、肠系膜动脉性梗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Cast 综合征。本征在1861年首先由Kokitansky 描述,1927年 Wilkie 报告了一组病例。〖病因〗肠系膜上动脉在十二指肠水平部中段前跨行,其后方为第二腰椎,十二指肠水平部因夹在肠  相似文献   

8.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5例治疗报告尹光平(溧水县人民医院外科,溧水211200)张峰王学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保守治疗;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使用彩超进行诊断,并通过放射线胃肠钡餐透视进行进一步确诊.结果:本研究中超声显像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在十二指肠通过段的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距离与夹角均变小,患者饮水后十二指肠下水平部近端呈显著扩张,而且反复的逆蠕动较强烈.患者在处于左侧卧位或俯卧位时其十二指肠潴留现象消失.结论:通过彩超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具有无损伤、准确性高以及实时等优点,而且能够方便地显示出肠管的形态并易于判断血管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临床少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肝转移MSCT三期增强扫描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转移灶分布情况。结果原发病灶位于左侧55例,右侧20例。癌肿位于升结肠9例,横结肠10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6例,直乙交界处5例,盲肠5例,直肠2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27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的患者有31例,肠系膜下静脉汇入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的患者有17例。共发现了320个转移病灶;经MSCT诊断正确的病灶有279个,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7.19%。原发病灶有25例位于右侧,50例原发病灶位于左侧,左右结直肠癌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方法:14例肠旋转不良患儿,术前12例得到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结果:14例肠旋转不良患儿中,12例肠系膜上静脉(SMV)与肠系膜上动脉(SMA)位置关系异常。10例SMV位于SMA左侧,(其中2例出现“漩涡征”),2例SMV位于SMA前方。2例SMV与SMA位置正常(SMV位于SMA右侧),所有患儿均经手术治疗并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肠系膜上血管的位置关系对诊断肠旋转不良有重要价值。发现SMV位于SMA左侧或前方,可诊断肠旋转不良,出现“漩涡征”则可诊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肠系膜上动脉(SMA)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进行的64排螺旋CTSMA造影检查,并采用轴位、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显示SMA。结果 32例患者5例SMA正常,其中4例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1例脾动脉局部中度狭窄;27例显示SMA及其分支内圆形或条形充盈缺损,其中1例合并SMA局部夹层,5例合并腹腔干不同程度阻塞,12例合并双肾动脉(或一侧肾动脉)不同程度阻塞,1例脾动脉轻度狭窄,2例腹主动脉瘤附壁血栓形成,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伴肠管扩张、肠壁增厚,2例肠壁坏死。结论 64排螺旋CTSMA造影是诊断SMA栓塞性病变的一种无创、准确、快捷、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应用方便、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4.
徐航 《中国民康医学》2014,(22):26+28-2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诊断缺血性肠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于发病后72h内行64排螺旋CT检查,扫描完成后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曲面重建技术进行成像处理和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能清楚、逼真的显示患者肠系膜血管及分支,其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患者9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2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4例。结论:64排螺旋CT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肠病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上动脉病变致缺血性肠病的影像表现,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行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肠缺血患者6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腹CT扫描,其中4例增强扫描。以横断面原始CT图像加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肠系膜上动脉成像评价。结果6例患者中3例急性肠缺血,临床表现急性腹痛,3例均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CT增强扫描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管腔内充盈缺损,轻度、中度狭窄,狭窄度介于50%左右。慢性肠缺血3例,表现为与进食有关慢性腹痛,肠系膜上动脉长段或局限性钙化狭窄。6例中2例发生轻症肠梗阻,肠管积气积液扩张,肠壁增厚模糊。6例患者临床非手术治疗,疗效明显。结论螺旋CT可以明确肠系膜上动脉病变致缺血性肠病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定文 《河北医学》2014,(6):966-96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肠系膜血管成像2种扫描。方法:动静脉双期扫描和动静脉平衡三期扫描对肠系膜血管的显示能力,比较2种扫描方法对临床疑似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筛查性诊断有无影响,以利于选择较少的曝光时间获得能明确诊断的图像篇幅。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22例急性腹痛临床疑似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患者,行64排CT腹部血管成像检查,7例采用动静脉双期扫描,15例采用动静脉平衡三期扫描。评价双期扫描、三期扫描对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病变的显示能力及各个扫描期征象特点。用配对X2检验曝光时间以及显示情况的不同。结果:对肠系膜血管采用2种不同扫描方法显示三级以上的分支比例均为100%,双期扫描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三期扫描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3例,动静脉双期扫描和动静脉平衡三期扫描对患者接受曝光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对肠系膜血管显示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0.05)。结论:64排螺旋CT双期和三期扫描对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筛查性诊断无明显差异,选择动静脉双期扫描不影响筛查性诊断准确率,双期扫描有利于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真性动脉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手术中瘤体显露、切除以及血管重建的操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2月至2006年12月6例临床资料。均在全身麻醉下于腹腔干上方主动脉放置阻断带,游离并牵开胰腺体尾部,阻断共干部动脉瘤起始部和远端动脉分支,切除动脉瘤,缝扎腹腔干起始部和胃左动脉远端,分别行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行动脉瘤切除、肾下主动脉分别与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联合动脉瘤和脾脏切除、肠系膜上动脉成形、肾下主动脉与肝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愈合良好,无肝脏、脾脏或肠管缺血等并发症,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观察1年2个月至8年。5例行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转流者,均未发现吻合口阻塞或明显狭窄;1例主动脉-肝动脉转流、肠系膜上动脉成型者,手术后6个月和1年时均发现修复成型处略有狭窄,而主动脉和肝动脉吻合口通畅,随访1年2个月无肠管或肝脏缺血表现。结论在主动脉、共干腹腔干起始部及其分支阻断或控制下,切除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畸形共干部动脉瘤,同时行肾下主动脉与内脏动脉(肝动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双源双能量CT增强检查,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虚拟平扫、后处理血管重建;24例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5例行肠部分切除手术。结果:应用DECT血管重建技术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例、肠系膜上动脉痉挛1例。本组29例均获得外科手术或DSA介入诊疗证实。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时,肠壁可有强化相对减弱;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时,肠管管壁肿厚、肠系膜水肿、腹腔积液;肠壁气肿只见于全层坏死,而其它征象均可见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肠缺血。结论:DECT能准确诊断缺血性肠病的原因,并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在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提高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4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4例CT平扫均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增粗,3例腔内密度增高,1例腔内等密度,密度与同层面主动脉密度相仿,CT血管成像均示肠系膜上静脉内充盈缺损,静脉壁环形强化。1例门静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同时见广泛充盈缺损。3例伴发肠梗阻。结论肠系膜上静脉CT血管成像对于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对于怀疑本病的患者应及早行CT血管成像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CT血管成像在急腹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6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临床首诊误诊并行CTA检查确诊的患者资料。结果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误诊率为43.2%(16/37),腹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者3例,累及腹腔干2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壁间血肿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其中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周围炎1例。结论 急诊CTA及CTV可以确诊血管源性的急腹症,对临床治疗不缓解、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要及时行CTA或CTV检查排除血管源性急腹症,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