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曹猛  牛露伟  宋军  徐为 《腹部外科》2016,(4):289-29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5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35例,年龄23~68岁,平均36.9岁。病程10 d至7年。所有病人术前均经过直肠指检或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定位,其中经骶尾部入路25例,经腹入路24例,经腹经骶尾部联合入路7例。其中6例为腹腔镜下经腹切除。结果本组病人良性34例,恶性22例;肿瘤完整切除39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7例。术后发生骶前脓肿2例,切口感染2例,直肠瘘1例。获得随访的病人中,肿瘤切除者,复发4例,死亡1例。肿瘤未切除者全部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缺乏特异性症状,直肠指检以及B超、CT、MRI等相关影像学检查对于其术前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是骶前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合理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对并发症的充分认识和准备是原发性骶前肿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骶前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6例骶前肿瘤患者人院时诊断:骶前囊肿7例,骶前囊肿伴感染2例,骶前肿瘤性质待定3例,肛周脓肿3例,肛瘘1例。术前行直肠指检及盆腔MRI作出骶前肿瘤诊断,肿瘤直径平均6.1(2.1~8.3)cm。均采用旁骶尾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显示,16例均一次手术治愈,13例创面一期愈合,1例创面内积液,2例创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后二期愈合。术后诊断(病理类型):皮样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5例,尾肠囊肿3例,畸胎瘤1例,间质瘤2例,骶前黏液腺癌2例。随访8~48个月。1例骶前黏液腺癌26个月后局部复发与盆底组织粘连,40个月后死亡;1例骶前黏液腺癌40个月后局部复发,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例表皮样囊肿术后20个月复发,再行手术切除治愈。术后所有病例肛门括约肌功能良好。结果表明,骶前肿瘤常无典型临床表现,术前直肠指检及盆腔MRI检查应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旁骶尾入路手术可以治疗大多数骶前肿瘤,其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引流通畅是保证创面一期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骶前肿瘤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B超、CT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病人中良性病变18例,恶性病变5例.肿瘤完整切除21例,2例仅作活检.经腹途径手术15例、腹会阴联合途径6例、经骶尾途径2例.获随访的19例肿瘤完整切除的病人中,复发6例,死亡4例.仅行活检的2例均已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一旦确诊均冝首选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进路,并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了37例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肿瘤直径3~16cm。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B超、CT等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有:经骶尾部切除15例,经腹切除10例,经腹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4例,肿瘤完整切除21例,部分切除10例,未切除6例,切除率83.8%。并发症有出血、直肠损伤、术后骶前感染、脓肿形成。作者认为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手术方式是切除肿瘤的关键。术前影像学检查对肿瘤定位和术式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能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9—2001年间收治的12例原发性能前肿瘤思考的临床资料。结果 直肠指诊、B超、CT检查阳性者分别为10/12、12/12及6/6;肿瘤完全切除者9例,部分切除者2例.肿瘤未能切除仅行隐性乙状结肠造口术l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12例中畸胎瘤4例,上皮样囊肿5例,恶性淋巴瘤l例,神经纤维瘤l例,神经纤维肉瘤l例;8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治愈6例,好转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原发性能前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直肠指诊、B超及CT检查有助于诊断;完全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能前肿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骶前肿瘤手术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骶前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骶前肿瘤患者27例,21例初发,6例为复发。均行肛指检查、CT和(/或)MRI作出诊断。肿瘤直径平均6.3(2.4~10.3)cm。单纯经腹手术2例,单纯经骶手术20例,经腹经骶联合手术5例。结果切口一期愈合21例。病理类型:皮样囊肿7例,表皮样囊肿6例,畸胎瘤4例(1例恶变),平滑肌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脂肪瘤1例,感染形成脓肿3例,皮脂腺囊肿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4个月。3例经骶手术复发,其中2例为皮样囊肿切除后引流不畅形成积液,再行手术切除引流治愈;1例畸胎瘤手术后复发,再行经骶切除后成功。1例感染形成的脓肿复发,经加强局部引流后愈合。结论骶前肿瘤诊断并不困难,CT等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大多数肿瘤都可以采用经骶入路切除,手术后引流通畅是保障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手术方法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资料,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经直肠指诊、B超、CT确诊,均行手术切除,其中经腹前切除10例,经骶尾部切除9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1例。结果肿瘤完整切除17例,大部切除3例,其中联合邻近脏器切除3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7例,其中大出血3例,误伤直肠1例,术后骶尾部切口坏死并感染2例,术后排尿困难1例。16例患者平均随访15(3~36)月,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获随访14例,复发2例,死亡1例;大部切除的患者获随访2例,均已死亡。结论原发性骶前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入路,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应完整切除,并积极防治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PPRT)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总结诊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01—2018-01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女性PPR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腹部症状,妇科检查阳性率为82.7%,MRI检查阳性率最高(93.3%)。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最常见的良恶性肿瘤分别为平滑肌瘤(21.3%)、脂肪肉瘤(26.9%)。恶性盆腔腹膜后肿瘤完全切除者3 a、5 a生存率为87.6%、54.3%,不完全切除者3 a、5 a生存率为42.1%、17.2%。对于肿瘤完全切除者,当肿瘤直径10 cm时,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及周围组织损伤率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P=0.036,t=-3.329、P=0.002,t=-3.212、P=0.002,χ~2=12.926、P=0.000)。当肿瘤直径≥10 cm时,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亦少于开放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P=0.031,t=-5.990、P=0.000)。结论对于PPRT,妇科检查及彩超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明确肿瘤的来源需依赖MRI、CT等影像学检查。对于直径10 cm的良性肿瘤及分化好、包膜完整、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周围组织浸润的恶性肿瘤,应首选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法,分析2007-2010年治疗的8例原发性骶前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5例经骶尾部切除,1例经腹切除,1例经腹骶联合切除,1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病理类型:表皮样囊肿2例,皮样囊肿(良性畸胎瘤)1例,脂肪瘤1例,平滑肌瘤1例,淋巴管囊肿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恶性畸胎瘤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24个月,无死亡病例。结果表明:(1)直肠指诊、直肠腔内超声、CT检查、MRI检查对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2)原发性骶前肿瘤应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完整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附8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处理. 结果辅助检查中CT诊断率为93.9%,肿瘤完全切除率为50%(41/82).完全切除的41例中,术后复发21例,再手术的20例中,12例肿瘤完全切除. 结论腹部无症状肿块是本病主要特征.CT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复发性肿瘤应争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分析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诊治经过。结果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较少见,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术前几乎不能明确诊断,常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 右下腹炎性包块等,二次手术率高。结论 凡有以下表现应考虑本病。作相应处理;(1)阑尾炎症状不典型,近期又复发,或表现为阑尾脓肿,积极治疗效果不佳,或一度消退又复发,(2)右下腹肿块,(3)术后表现阑尾粗大或短缩,壁增厚,腔闭塞,或根部有坚硬肿块。(4)阑尾切除术后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5)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回结肠套叠等。阑尾肿瘤均应手术。视具体情况行阑尾切除术或右半结肠切除术,或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脾脏原发性肿瘤2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22例脾脏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均行B超检查,发现脾大21例,提示脾脏占位病变19例,该19例行CT检查,均发现脾大并提示有占位病变。手术病检证实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10例。22例患者均行脾切除,其中有5例行淋巴结清扫,2例行侵犯脏器联合切除。结论 脾脏原发性肿瘤术前诊断主要靠B超、CT,其治疗首选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的35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腹痛、腹胀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恶性占63.75%(204/320),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为主; 良性占36.25%(116/320),以神经鞘膜瘤和平滑肌瘤为主. 肿瘤切除率恶性为50.98%(104/204),良性为61.21%(71/116). 除34例患者放弃治疗外,余均行手术治疗. 175例患者完全切除肿瘤,其中5例行血管重建,其余170例均顺利将血管分离或仅作了血管修补.145例患者因肿瘤浸润广泛或不能耐受血管置换手术等原因而只行肿瘤部分切除或取活检. 肿瘤完全切除患者随访1年,有132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75.43%.结论 腹膜后肿瘤的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是诊断腹膜后肿瘤的重要手段.腹膜后肿瘤应尽可能手术完全切除,如有血管受累,应行血管重建,这对提高治愈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