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接受开腹外科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FTS组45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诊疗方法,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术期干预措施;采集不同组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输液总量、首次进食及排便时间、T管夹闭时间、术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拆线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两组间术后相关指标差异,以评估FTS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诊疗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FTS组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提前,术后胆汁丢失量、补液总量明显减少,术后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治疗中应用FTS理念治疗安全、有效,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最佳手术时间间隔.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5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顺利完成ERCP+LC的序贯治疗.ERCP术后,其中28例2~4d后行LC(A组),28例5~14 d后行LC(B组).对两组患者的LC术前血淀粉酶水平、LC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总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t=--5.970,P<0.05; t=-4.304,P< 0.05).LC术前血淀粉酶水平、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在两组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ERCP与LC的最佳时间间隔可能是2~4d.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3年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192例,分为微创组(ERCP+EST,联合LC)109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8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但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合理的术前评估下,ERCP+EST联合LC的微创手术方案可安全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术(LCBDE)与十二指肠镜取石(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差异。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LCBDE组和ERCP+LC组各4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ERCP+LC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管引流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低于LC+LCBDE组(P0.05),ERCP+LC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LC+LCBDE组(P0.05),两组中转开腹率、取石成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LC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11.11%,与LC+LCBDE组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d、术后3 d,LC+LCBDE组与ERCP+LC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DBIL、ALT、AST、GGT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ERCP+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均较好,ERCP+LC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手术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LC两种术式治疗轻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的轻症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LCBDE+LC(LCBDE组),56例行ERCP+LC(ERCP组),比较两组术前情况、术前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评分、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LCBDE组胆总管直径大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BP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长于ERCP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LC与ERCP+LC两种方案治疗轻症ABP合并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均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需结合患者病情、医院设备条件、技术因素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体化手术平台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并与序贯二步法ERCP+LC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由台州医院和恩泽医院肝胆胰外科完成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在一体化手术平台完成LC联合术中ERCP治疗的37例患者分为A组,完成序贯二步法ERCP+LC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疼痛评分、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前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排气时间[(16.0±4.5)h vs (19.9±6.0)h]、下床活动时间[(8.4±2.0)h vs (13.4±3.8)h]以及住院时间[(4.7±0.7)d vs (7.4±1.0)d]均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2.7%(1/37) vs 20.0%(9/45)]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体化手术平台行LC联合术中ERCP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较序贯二步法ERCP+LC效果更好,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LC+LCBDE和LC+ EST+ ERCP这两类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行收治的1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资料,随机化分组后分别接受两类手术方法的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病人的耐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性差异,LCBDE组的住院费用要略低于ERCP/S组,但无明显差异.ERCP/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LCBDE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C +LCBDE和LC+ EST+ ERCP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在临床上应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分别采用LC+LCBDE(LC+LCBDE组,n-48)及ERCP/EST+LC(ERCP/EST+LC组,n=76)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①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术前总胆红素和丙氨酸转氨酶、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及胆总管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②2组均无同手术期死亡病例。2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LC+LCBDE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ERCP/EST+LC组P〈0.05),手术费用及住院费用也少于ERCP/EST+LC组P〈0.05)。结论ERCP/EST+LC与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同样安全、有效。但LC+LCBDE成本效益更高,有利于患者恢复,尤其是当胆总管直径大于1.0cm或多发结石,LC+LCBDE是最佳选择。总之,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医院条件,个体化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choledocholithotomy T-tube drainage,LCTD)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实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6月采用LCTD+LC(观察组,n=25)及ERCP+LC(对照组,n=42)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LC与LCTD+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但LCTD在住院费用、术后恢复、住院时间方面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同一术者操作的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ECBD+LC)两种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 年1 月至2018 年7 月期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102 例,患者接受同一术者操作的ERCP+LC(n=65)或LECBD+LC(n=37),对两组手术中转率、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ERCP+LC组在手术时间[(129.88±47.91)min vs (183.54±74.75)min,P<0.05]、住院时间[(7.15±3.14)d vs( 10.68±5.00)d,P<0.05]方面优于LECBD+LC组;在手术中转率、胆总管结石清除率、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CP+LC和LECBD+LC均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术者同时熟练掌握两种方法才可能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新理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1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FTS组)48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43例.FTS组采用FTS新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心理辅导、口服肠内营养粉及导泻药物导泻,术中控制输液量、采用小手术切口,术后用非甾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VFS)理念的可行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7例LA患者随机分为FTS组与传统IJA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等指标。结果:FTS组术后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术中应用FTS理念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住院费用,安全、经济、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2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切开胆总管前壁,以术中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净胆总管结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并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41例成功,术后5~7d拔管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漏胆、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及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肝胆外科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者37例(简称双镜手术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者37例(简称开腹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均为100%;术后2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组(P〈0.01),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6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结石均多发,直径0.6~3.5 cm.胆总管结石1~3枚,直径0.5~2.6 cm.先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取尽结石,2~3天行LC.如EST取石失败,立即改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果 5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行EST联合LC 37例,LC联合LCBDE 19例(经胆囊管探查取石8例,经胆总管探查取石并置T管引流11例).无中转开腹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12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87例,随机分为FTS组97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诊疗方法,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术期干预措施;采集不同组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输液总量、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相关指标差异,以评估FTS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FTS组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及腹水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提前,术后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术后补液总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FTS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老年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FTS组、中药FTS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FTS新理念治疗、口服中药结合FTS理念治疗。结果:FTS组和中药FTS组较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中药FTS组较FTS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上差异,中药FTS组较FTS组在术后呕吐上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结合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对术后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魏林 《腹部外科》2014,(3):218-22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取石与直视下取石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普外科收治住院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纤维胆道镜取石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腹腔镜直视下取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等,并且观察两组术后胆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总管通畅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再次手术患者比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胆管进行取石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性高、临床疗效显著,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温芒硝序贯疗法在预防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后血清肿发生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万安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120例行TAPP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电脑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予以腹股沟区创面200 mL 4 ℃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腹股沟区冰敷2 h+术后芒硝外敷2 d的3种联合措施,对照组仅予以TAPP术后常规处理;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切口疼痛、VAS评分、恶性呕吐、尿潴留及肠梗阻发生率和远期随访指标包括慢性疼痛、补片感染、疝复发等。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肿发生率分别为1.7%(1/60)、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例属于Ⅰ型;对照组10例中,Ⅰ型6例、Ⅱ型2例、Ⅳ型2例;Ⅳ型血清肿予以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后逐渐缓解,Ⅰ型、Ⅱ型血清肿予以芒硝外敷处理后均好转。试验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分别是5.0%、3.3%、3.3%,低于对照组的16.7%、13.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1±0.6)分、下床活动时间(8.5±2.3)h、住院天数(3.5±0.6)d,均低于对照组的(4.8±0.8)分、(13.1±1.7)h、(4.5±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补片感染、肠梗阻、住院费用、疝复发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温芒硝序贯疗法能够有效预防TAPP术后血清肿发生,明显减轻病人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快速康复,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胃癌术后快速康复(FTS)的疗效观察。方法 55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FTS组,n=30)及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组(FTS+中西医结合组,n=25)。从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排便、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C-反应蛋白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组在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排便、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可促进康复、缩小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