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前瞻性观察痛风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加营养干预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痛风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干预组29例,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33例。分别记录入院当天和住院第14d两组患者的关节肿痛总分数、体重及血尿酸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干预组关节肿痛总分数、血尿酸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呈减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关节肿痛总分数、血尿酸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体重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干预组关节肿痛总分数、血尿酸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膳食营养因素对痛风患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营养干预可以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对改善痛风患者临床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2.
许文亚  刘秋红 《海南医学》2016,(24):4014-4016
目的:观察祛湿除痹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蕴结型原发性痛风(PG)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苏州市中医院风湿病科收治的湿热蕴结型原发性痛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祛湿除痹方治疗,连续治疗28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疗效评价;尿酸酶法检验患者血尿酸浓度;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性期糖皮质激素使用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胃肠反应为主要表现,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除痹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蕴结型原发性痛风疗效显著,其不仅能降低血尿酸浓度,还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及血尿酸水平,评价两组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6%和90.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血尿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43.3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风颗粒联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8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n=34)。治疗组以红花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以口服秋水仙碱治疗,并比较、统计及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6%;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为(421.24±30.15)μmol/L,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2%;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为(529.12±37.63)μmol/L,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服用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血尿酸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可有效降低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痛风克组)和对照组(秋水仙碱组)。连续1周后观察各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血尿酸情况。结果:痛风克组与秋水仙碱组均可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血尿酸值(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痛风克颗粒剂组的不良反应出现明显比秋水仙碱组。结论:痛风克颗粒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清热利湿中药痛风方治疗具有痛风石的湿浊热蕴型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具有痛风石的湿浊热蕴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降尿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中药痛风方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痛风石最大径变化、痛风发作次数、中医证候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对血尿酸水平的降低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尿酸达标率(血尿酸60 mg/L)分别为96.43%、77.78%,治疗组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痛风石最大径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在缩小痛风石最大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6)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急性痛风发作分别有1例和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腹泻分别有4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损害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中药痛风方治疗具有痛风石的湿浊热蕴型痛风疗效满意,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预防降尿酸治疗所诱导的痛风急性发作,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7月收治的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非布司他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20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尿酸,并记录20周后血尿酸水平<360μmol/L的例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更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达到了低于360μmol/L的控制目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非布司他用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3(NALP3)、IL-1β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醇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BUA)、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ALP3、IL-1β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UA、NALP3、IL-1β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NALP3、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cr、BUN水平未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6.28%)显著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秋水仙碱能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NALP3、IL-1β的水平,疗效较别嘌醇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秋水仙碱、吲哚美辛与超激光联合治疗痛风急性期的镇痛疗效.方法:60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吲哚美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受损关节超激光痛点照射.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天、第5天、第7天镇痛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尿酸,血红蛋白,血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急性期口服药物联合超激光照射治疗,镇痛起效快,受累关节功能恢复快,缩短治疗时间,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这96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给予对照组患者别嘌醇这一药物进行治疗,运用非不思他这种药物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酸水平情况,还要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酸水平恢复情况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差,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好,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布思他这种药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更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药用炭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60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药用炭),B组(单用别嘌醇),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8周的血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并记录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A组第2、8周,尿素氮、肌酐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的降低程度比B组稍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副作用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中,药用炭不仅能降低血尿酸,其疗效与别嘌醇相当,且副作用少,同时具有降尿素氮、肌酐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尤适用于伴有肾衰竭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HUA)脾虚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痛风伴HUA脾虚湿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非布司他片和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痛风急性发作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尿酸、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23/33),治疗组为90.91%(30/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尿酸、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痛风急性发作率为27.27%(9/33),治疗组为6.06%(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4%(8/33),治疗组为6.06%(2/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千金涤浊汤联合隔姜艾灸辅助治疗痛风伴HUA脾虚湿阻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血尿酸排泄,降低机体炎性因子,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及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艳红 《浙江医学》2018,(10):1088-1090
目的观察并比较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门诊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口服非布司他片40mg/d,B组口服非布司他片80mg/d,C组口服300mg/d别嘌呤醇片。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12、20周血尿酸水平、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B组患者血尿酸下降幅度均较A组、C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消化道症状A组2例(10.0%),B组3例(15.0%),C组1例(10.0%),皮肤瘙痒1例(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别嘌呤醇是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有效方案,其中B组口服非布司他片80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孙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40(12):1111-1114
目的 观察"痛风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食谱"在痛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营养干预组痛风患者18例采用控制患者每日摄入食物总嘌呤量与总能量相结合的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法治疗痛风.另选10例不进行营养干预的痛风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关节肿痛总分数、体重,观察食谱对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检测血尿酸,观察控制食物中嘌呤含量对患者血尿酸的影响.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营养干预组关节肿痛总分数由7.78±1.26下降到3.94±1.16,体重由(81.44±9.74)kg降至(78.58±8.79)kg,血尿酸由(572.33±78.07)μmol/L降为(416.61±50.87)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关节肿痛总分数由7.70±1.16下降到5.15±1.38,血尿酸由(580.29±67.33)μmol/L降为(496.72±70.4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由(80.73±9.08)kg降至(80.05±9.36)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营养干预组与对照组关节肿痛总分数、体重、血尿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痛风患者个体化营养治疗食谱"可控制痛风患者的体重、血尿酸水平,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易掌握,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72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应用五味甘露药浴颗粒和双氯氛酸钠,或仅用双氯氛酸钠,每组36例,疗程1周。通过观测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ESR、CRP、血尿酸,以及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关节功能指标进行疗效评估。安全性指标为局部皮肤反应。结果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试验组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ESR、CRP、血尿酸水平均显著性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ESR、血尿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临床指标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一临床指标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的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而关节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综合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无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五味甘露药浴颗粒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在痛风病人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探讨NETs在痛风中可能存在的作用。 方法 用MPO-DNA ELISA法进行间接定量检测40例痛风病人和24名健康对照者周围血血清中游离NETs水平并分析其差异,同时分析痛风病人周围血NETs水平与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尿酸、病程等指标的相关性,及使用秋水仙碱组(19例)和未使用秋水仙碱组(21例)痛风病人血清中NETs水平的差异。 结果 痛风组NETs的浓度(2 119.62±1 843.36)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 894.66±113.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痛风组血清NETs水平与ESR值呈正相关(P < 0.05),与CRP值呈正相关(P < 0.01),与血尿酸、病程等均无相关性(P>0.05)。未服用秋水仙碱组痛风病人血清NETs浓度(2 138.24±173.60)pg/mL高于服用秋水仙碱组(2 099.05±196.23)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一种新的死亡方式,即网捕死亡形成NETs,参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血清NETs水平可能与痛风疾病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溴马隆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行痛风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溴马隆片治疗,两组均治疗两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血尿酸、IL-1β水平及VAS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5%(4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酸、IL-1β水平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3/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痛风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尿酸及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解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1月~2018年6月门诊接诊及管理的辖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氯沙坦钾片,对照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血压和血尿酸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氯沙坦优于厄贝沙坦,提倡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并做好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杨亚旭  张芳 《当代医学》2021,27(14):74-77
目的 探究痛风急性发作期糖类抗原72-4(CA72-4)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本院风湿免疫科门诊收治的急性痛风发作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CA72-4高于正常值患者作为CA72-4升高组(n=43),CA72-4在正常范围作为对照组(n=20).比较CA72-4升高组和对照组基线时期(痛风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痛风缓解期)的临床资料、C-反应蛋白(CRP)、生化指标及CA72-4水平等.结果 基线时期,CA72-4升高组CA72-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72-4升高组年龄、病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72-4升高组发作关节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72-4升高组中年龄>55岁患者基线时期CA72-4水平明显高于≤55岁(P<0.05),治疗后,CA72-4水平均明显降低.单关节及多关节患者基线时期和治疗后CA72-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无论患者是否使用秋水仙碱CA72-4水平均较基线时期明显下降.排泄不良型及混合型患者基线时期CA72-4水平明显高于尿酸生成过多型(P<0.05);治疗后,各类型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CRP水平正常患者与CRP水平升高患者CA72-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CA72-4水平升高与关节发作数相关,与是否使用秋水仙碱无关,尿酸排泄不良型患者更易在急性发作期合并CA72-4水平升高,痛风患者CA72-4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急性炎症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