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樊献军耿协强陈辉韩天明张立峰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腹部外科一种少见的疾病,我院于1983年1月~1997年4月共收治48例,其中43例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1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2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治疗以及复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预防、治疗要点。方法 对1990-2000年手术且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良性19例,恶性23例。19例良性肿瘤完整切除15例,合并脏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1例,复发后再手术完整切除。23例恶性肿瘤完整切除9例,合并脏器切除11例,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3例。复发后再次及多次手术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判断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依据。施行肿瘤全切除术是治疗PRT的关键。对于复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对多次复发的肿瘤不应放弃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3.
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合并髂血管切除与重建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时,髂血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方法 总结22例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行合并髂动、静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经验。其中合并右侧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8例,合并左侧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14例。结果 随访4个月~5年10个月,平均随访3.6年。1例患者髂静脉移植物于术后7个月出现血栓栓塞,21例移植物均通畅,3例肿瘤复发再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 对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利用血管外科技术提高腹膜后肿瘤(RPT)完整切除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11例累及腹膜后大血管的RPT的患者资料,术中采用联合受累血管的切除重建使肿瘤均获得完整切除.结果 无手术死亡.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重建血管通畅.1例低分化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1例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经2次手术恢复良好,其他患者肿瘤无明显复发.结论 应用血管外科技术(包括联合重要血管切除重建、血管腔内隔绝、栓塞等)可显著提高累及大血管的RPT的完整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断方法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5月至2002年7月经手术治疗116例PRT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5例(良性48例,恶性肿瘤47例);姑息性切除术15例;肿瘤探查和活检6例。47例恶性肿瘤完全切除1、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80.9%和23.4%;姑息性切除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0.0%和6.7%。结论CT和MR对判断肿瘤周围器官是否受累和切除范围有重要意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受累器官的联合切除可以提高PRT切除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59例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59例,恶性肿瘤为4l例,完全切除l5例(36.6%),大部切除8例(19.5%),手术探查活检l8例(43.9%),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3.3%和26.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l9.2%和7.7%;良性肿瘤为l8例,完全切除l4例(77.8%),大部切除3例(16.7%),手术探查活检l例(5.6%),完全切除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5.7%,部分切除及探查活检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和50.0%。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和完全手术切除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侵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患者行肿瘤完全切除28例,不完全切除20例。行血管重建30例,未行血管重建18例。结果:本组48例中40例获随访6~90个月,主要血管重建与未重建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66.67%、41.67%和68.75%、25.00%、6.25%。结论:侵及重要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已不是手术禁忌,用不同方法处理受累血管,争取彻底切除肿瘤,是减少术后复发、提高长期存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澍  王亚农 《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1):648-650
  相似文献   

9.
郭学利  时德 《腹部外科》2002,15(1):60-62
腹膜后肿瘤来源复杂 ,发生部位广泛 ,无特异临床表现 ,不易早期发现 ,就诊时肿瘤常常已侵及大血管。腹膜后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减少术后复发 ,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关键[1] 。因此肿瘤侵及腹膜后大血管是手术彻底切除的主要障碍。手术能否根治性切除 ,取决于对血管的处理。动脉壁厚且分离较易 ,相反静脉壁薄 ,易被肿瘤浸润分离困难 ,常需行静脉切除或重建。本文就腹膜后肿瘤累及下腔静脉 (Inferiorvenacava ,IVC)的外科处理做一综述。一、概述176 1年Morgagni首次描述了腹膜后肿瘤[2 ] 。腹膜后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合并重要血管重建56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受侵犯重要血管的处理方法 ,以提高切除率。方法总结 1994年 7月至 2 0 0 2年 6月的 5 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本组获随访 5 1例 ,随访时间 6~ 97个月 ,平均 4 8年 ,移植物血栓栓塞 2例 ,其中 1例左髂动脉移植物术后 8个月发生血栓栓塞因延误就诊导致左下肢坏疽行左髋关节解脱 ;1例术后 7个月髂静脉移植物血栓栓塞 ,肢体稍肿胀。生存期大于 1年者 4 7例 ,生存期大于3年 38例 ,大于 5年 16例。随访过程中 6例肿瘤复发再次切除。结论对累及重要血管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合并大血管重建手术是安全的 ,可明显提高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肿瘤外科手术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铁钢  皮执民 《腹部外科》2001,14(3):141-142
目的 提高腹膜后巨大肿瘤手术切除率 ,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近 2 0年来 16 4例腹膜后肿瘤中直径大于 10cm者 86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6例巨大腹膜后肿瘤行根治性切除 6 9例 ,部分切除 12例 ,仅行活检 5例。手术死亡 1例 ,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膜后巨大肿瘤病理类型多 ,手术难度及危险性大。手术中必须具备良好的麻醉、充分的显露、轻柔精细的操作和正确理性的决断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2.
Metastasis to the lymph nodes around the iliac vessels from cancer of an unknown primary (CUP) tumor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in either the English or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it is therefore described herei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atient was a 70-year-old woman with persistent right leg edema.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isplayed a mass around the iliac vessels while physical, laboratory, and 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 did not show any other tumor. Preoperatively diagnosed as a retroperitoneal tumor,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tumor resection, but a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the tumor to be poorly differentiat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nly residual lymph nodes in the pelvis were detected by postoperative 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Neither a primary lesion nor any signs of recurrence were demonstrated for 13 months after radiotherapy for the residual nodes. We herein discuss th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 of this less common CUP.  相似文献   

13.
腹膜后纤维化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膜后纤维化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3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外科诊治情况。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52岁。首发临床表现腰腹部疼痛11例,急性尿潴留5例,8例为偶然发现的双肾积水。11例急性发病和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输尿管双J管引流;4例双J管置入失败者,改行肾盂穿刺造瘘术缓解症状,一般情况好转后,2例行输尿管外置造口术,1例行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治疗,1例于术后3个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3例确诊时一般情况良好者行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结果 1例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者因反复泌尿系感染,术后3年出现肾功能衰竭。1例肾盂穿刺造瘘术患者术后3个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余2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改善,治疗前血肌酐水平平均450.9μmol/L,术后1个月降至318.2μmol/L,3个月后降至265.2μmol/L。结论 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保护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共19例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我科接受诊断及治疗,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17~64岁(40.7±12.1岁)。术前临床诊断:心脏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完整切除肿瘤3例,部分切除1例,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1例,开胸探查取活组织检查5例;9例(47.4%)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9~15d(10±7d),均顺利出院。术后发生心包积液2例,发热1例,均经对症治疗治愈。术后病理检查: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血管内皮肉瘤8例。随访14例(73.7%),随访时间1~38个月,死亡14例(73.7%),死于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失访5例(26.3%)。结论心脏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差,尽早明确诊断,尽可能完整地切除肿瘤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肩胛骨颈部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肩胛骨颈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88年9月~1998年8月共收治的肩胛骨颈部骨折8例,进行临床分析讨论。8例中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68岁。骨折合并伤:颈部骨折8例中,1例合并喙突骨折,3例合并肩胛冈骨折,2例合并体部骨折。8例中均行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1月~6年,其中7例骨折平均骨愈合时间在6~10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5%。结论:肩胛骨颈部构造特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钢板螺丝钉可有效地对骨折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16.
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1例侵及胸廓上口大血管的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组患者均行纵隔肿瘤切除 ,其中 2例于麻醉诱导前辅以股 -股转流并行体外循环 ,2例辅以颈静脉、股静脉 -股动脉转流并行体外循环。同期行上腔静脉重建 2例 ,成形 2例 ,左无名静脉成形 3例 ,右无名静脉成形 1例 ,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造血管置换各 1例。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 2~ 7年 ,3例于 2~ 4年后死于癌瘤复发 ,6例无瘤健康生存 ,均未出现血管栓塞。结论 侵及胸廓上口的大血管纵隔肿瘤宜积极手术治疗 ,麻醉诱导前辅以股 -股转流或颈、股 -股转流。同期作血管成形或重建。术后小剂量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从1992年4月开始,应用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和升支的髂骨膜转移的方法,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严重者,进行股骨头再造。临床应用17例,经2年以上随访观察,体会到该方法有解剖学的基础,手术在一个切口内完成,简便易行,再造股骨头和原头形状相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我院27年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180例。男98例,女82例。其中神经源肿瘤的例(86.11%),畸胎类肿瘤57例(31.67%),胸腺瘤28例(16.56%),囊肿15例(8.33%),其它肿瘤15例(8.33%)。本文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不同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入路、肿瘤切除术式、前路植骨、钛网、Orion/Zephier或AO钢板内固定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例原发性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各种手术途径、术式及其预后.结果本组33例中骨巨细胞瘤14例,骨髓瘤8例,嗜酸性肉芽肿4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淋巴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骨软骨肉瘤1例.肿瘤切除方式囊内切除11例,包膜切除13例,广泛切除9例.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术后给予相应的放疗或化疗.术后随访6~48个月.术后近期疗效均较满意,3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T1~T2骨巨细胞瘤和1例软骨肉瘤患者分别于囊内切除术后8个月、13个月局部复发,1例软骨肉瘤患者于囊内切除术后24个月因肺部转移,全身衰竭死亡.结论根据其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范围选择相应的手术途径及肿瘤切除方式,前路植骨、钛网、Orion或AO钢板内固定术有利于颈胸段脊柱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分析“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对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11例经延期手术治愈,3例死于急性期ARDS和肾衰,1例死于真菌败血症.结论:“个体化治疗”和延期手术方法能较好地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胰腺坏死可能或已伴感染的病例也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成功,关键是密切动态观察其感染是否能逐步得到控制.强调非手术治疗方案必须是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