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指再植的技术问题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198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416例915指多断指离断患者。男性313例687指,女性103例228指。年龄最大51岁,最小9岁。断指缺血时间最短4h,最长32h。完全离断787指,不完全离断128指。再植方法:清创-骨固定-修复肌腱-吻合血管-吻接神经。结果成功855指,失败60指,成功率为93.44%。其中断指移位再植38例45指,成功42指,成功率为93.33%。随访(1~4年)79例176指,优95指(53.97%),良68指(38.63%),可11指(6.25%),差2指(1.13%),优良率为92.91%。结论多指离断对手功能的影响较大,只要条件许可,均应再植。彻底清创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前提,精细吻合血管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杨继彦  刘宇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37-37,52
目的探讨多手指离断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对64例两个以上手指同时离断患者,给予清创,离断再植等,高难度技术处理后,观察再植成活情况。结果64例多手指离断共计242指,成活230指,坏死12指,成活率95%,结论多指离断伤情较重,术后应保持断指再植后足够的血供营养,血红蛋白维持在10g以上,断指的成活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阶段锻练在双手多指离断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 对本科2例双手8指离断患者分三个阶段施以不同的训练方法进行总结和讨论. 结果 12周后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2例分别达到优良. 结论 多指离断患者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是手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总结了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对36例多指离断患者进行护理和观察.结果 1例患指感染坏死,2例患指栓塞坏死,其余33例成活.结论 细心的观察护理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是断指再植获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多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指再植的技术问题及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198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416例915指多断指离断患者。男性313例687指,女性103例228指。年龄最大51岁,最小9岁。断指缺血时间最短4h,最长32h。完全离断787指,不完全离断128指。再植方法:清创-骨固定-修复肌腱-吻合血管-吻接神经。结果成功855指,失败60指,成功率为93.44%。其中断指移位再植38例45指,成功42指,成功率为93.33%。随访(1~4年)79例176指,优95指(53.97%),良68指(38.63%),可11指(6.25%),差2指(1.13%),优良率为92.91%。结论多指离断对手功能的影响较大,只要条件许可,均应再植。彻底清创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前提,精细吻合血管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采用逆行法再植术治疗小儿断指4例7指,全部成活,再植体外形良好,感觉功能亦完全恢复。作者认为逆行法治疗小儿断指省时省力,再植成功率高,并且适应于多指离断再植。  相似文献   

7.
李磊  张基仁  臧宏伟  齐勇 《吉林医学》2010,31(28):5014-5016
目的:断指再植术的目的是修复受区缺失的组织,重建功能与外形。方法:回顾分析收治多指离断伤13例,中指离断伤5例,拇指离断伤33例,采用交叉吻合法,邻指动脉转移,动脉移植,指动脉移植,将血管成功接通。结果:对51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多指离断份再植13例,成活1例,拇指离断份成活31例,中指离断份成活4例。结论:对断指再植进行修复,可将完全离断手指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昭  蔡文  黄德征 《微创医学》2009,4(4):337-339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末节断指、小儿断指、撕脱性离断断指、多指离断断指及多段离断断指等特殊类型断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共176例再植220指,成活214指,成活率97.27%.术后经3个月~8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5指,良78指,差17指,优良率达92.27%.结论 特殊类型断指采用合适的方法再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及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多指离断再植成功率的技术要点。方法 临床再植1l例52指,近中指节动静脉比例1:1或1:2,末节吻合1根动脉,静脉吻合1根或拔甲放血。结果 成活46指,成活率87%。结论 周密计划安排,缩短断指缺血时间,注重具有重要功能的手指再植,术后防治血管危象是提高多指离断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在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伤治疗中应用断指再植与非断指再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160例,共183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非断指再植治疗,观察组给予断指再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指关节活动度及相关指标.结果:术后半年对照组的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及指甲长度均明显差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照组的手指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2.5%,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断指再植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恢复手指长度及外观,改善手指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5例断指再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5例52指活50指,成活率96%,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护理方法安全有效。结论:综合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完全离断伤手指45例52指,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2.5±3.5岁。切割伤17例,挤压伤13例,绞轧撕脱伤7例,压砸伤5例,其他3例。离断部位:末节16指,中节21指,近节15指。均急诊臂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本组52指术后均获8个月~2.5年随访,成活49指,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6指,经积极处理保指成功4指,坏死3指,成活率94.23%。再植手指外观良好,指腹两点辨别觉4.5~9mm,平均6±0.8mm。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7指,良26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87.76%。结论:完全离断伤手指断指再植经积极手术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科学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邻指动脉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1996年5月~2002年5月,应用邻指固有动脉顺行和逆行转位方法对32例35指复杂断指进行再植,其中26例29指行邻指动脉近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顺行转位),6例6指行邻指动脉远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逆行转位)。结果:成活26例28指,部分成活2例2指。所有全部成活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0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4.6%。结论:邻指动脉转位是复杂断指进行再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吻合指掌侧浅静脉断指再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吻合指背静脉 指掌浅静脉、吻合指掌侧浅静脉重建静脉回流;采用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法解决动脉缺损。结果:临床应用52例64指,其中重建静脉回流48例60指,静脉动脉化4例4指,成活62指,成活率96.9%。结论:吻合指掌侧浅静脉可作为吻合指背静脉的补充,又可完全替代指背静脉,是重建再植指静脉回流的有效手段;指掌侧浅静脉动脉化法可解决动脉缺损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的最佳手术配合方式。方法:对57例断指再植患者(108指)的心理护理、物品器械准备、手术中洗手、巡回护士的配合及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护理配合等进行回顾。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其中2例患者(3指)因受伤时间过长、伤口污染严重,术后出现感染,血管破裂导致截指;2例患者(4指)再植成功后因指动脉栓塞无法吻合而截指外,其他患者断指再植全部成活。结论:术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的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发生血管危象的几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地护理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伤口感染,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组合对断指再植患者的疗效,以及早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患者100例作为A组,采用罂粟碱+冬眠合剂Ⅰ号+尿激酶+抗生素治疗;2010年1-12月患者100例作为B组,采用冬眠合剂Ⅰ号+尿激酶+抗生素治疗,两组均对药物不良反应早期护理干预。结果:A组和B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再植指毛细血管的血运状况明显优于B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B组;断指成活率(96.0%)显著高于B组(90.0%)(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均具有确切的镇痛镇静效果,其中采用罂粟碱+冬眠合剂Ⅰ号+尿激酶+抗生素治疗能有效预防与缓解血管危象发生,提高断指成活率,但不良反应也较多,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增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扩大骨髓腔的末节断指再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扩大骨髓腔的末节断指再植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29个离断手末节进行扩大骨髓腔的再植术。术中扩大断指近、远侧骨段髓腔,使其复位后骨髓腔保持相通,用一根直径0.8-0.1mm克氏针和/或一个7号注射针头固定骨支架,每指吻合末端指动脉或末端指动脉弓上分支1-2条,缝接指神经终末支2条。结果 26例29个离断手指末节再植全部成活。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8.5个月,除2指指甲缺如外,手指末节外形良好,痛、温觉恢复,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10mm。结论 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当断指无静脉可供吻合时,扩大骨髓腔是解决静脉回流的简便、有效方法,能扩大断指再植适应证,提高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与传统单式静脉动脉化再植的比较,探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40指)断指患者纳入研究,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20):采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将非优势侧指动脉近端端侧吻合于优势侧指动脉上,然后再将优势侧动脉的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近、中节断指选指掌侧静脉,末节断指选指侧方静脉);对照组(n=20):采用单式静脉动脉化再植,直接将优势侧指动脉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病程、损伤指别、指分型、动脉吻合失败次数及骨折、神经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试验组病例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对照组5例坏死。3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试验组19例指外形佳、指腹饱满,指体无明显萎缩;指甲生长平整,长度(15.4±2.2)mm,长于对照组(P〈0.05);两点分辨觉(4.8±0.3)mm,小于对照组(P〈0.01);指关节活动度(86±5)°,大于对照组(P〈0.05);感觉测定为S2-S4,平均为S3+,高于对照组(P〈0.05);参照Tamai评分标准:优15例,良4例,优良率100%,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0,P〈0.05)。对照组14例(坏死指除外)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长度(11.5±2.0)mm;两点分辨觉(7.6±0.4)mm;指关节活动度(65±3)°;感觉测定为S2+S3+,平均为S2;参照Tamai评分标准:优7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78.6%。结论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放大了单式静脉动脉化作用,迅速使瓣膜无创伤性失效,有效灌注多,明显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指甲生长及感觉恢复,增强指关节活动度,为正常方法失败后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柯杏  余东 《中外医疗》2010,29(9):29-29
目的探讨指侧方小切口放血技术在毁损性多指离断伤再植术成功的护理。方法对107例毁损性多指离断伤再植术指侧方小切口放血护理技术应用进行总结。结果共再植107例278指;成活251指,成活率90.2%。结论毁损性多指离断伤再植术后指侧方小切口放血技术的应用是及时处理血管危象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