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中药处方10253张,对中药用药及剂量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作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频率大于10%的35味中药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61.07%.有33味药有超剂量使用现象,超剂量处方比例大于50%的中药有12味.结论 中药处方普遍存在中药用药剂量偏大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张国良 《当代医学》2007,(6):102-103
目的 了解我院中药用药及剂量使用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本院门诊中药处方10253张,对中药用药及剂量进行统计,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范围作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频率大于10%的35味中药中,甘草使用频率最高,61.07%.有33味药有超剂量使用现象,超剂量处方比例大于50%的中药有12味.结论 中药处方普遍存在中药用药剂量偏大现象,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剂量,并对其相关的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数据统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门诊开具的1972张中药饮片处方单进行分析,由资深医师和药师对处方单的药物用量同《中国药典》中的用药标准进行对比,统计门诊中药饮片中使用剂量、平均剂量、中药药品使用频率、药品使用总量,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剂量合理性情况。结果使用频率位列前3位的是甘草、茯苓、白术;超量最严重的是半夏、柴胡、陈皮、桂枝、川芎。结论与《中国药典》相比,临床处方的饮片用量呈增大趋势,大部分药物超出其规定范围,部分药物的用量范围与药典规定用量范围相差甚远。同时不排除我院在中药饮片处方剂量使用中可能存在一些的不合理现象。药物超剂不仅会造成药物的浪费,还会产生不良重要反应,我院医务人员应重视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合理性,主动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重任,对患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中医经典方药中极注意药剂物剂量的配比,现时一般认为中药副作用较小,对其用量往往管理不甚严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以下简称药典)已规定部分中药用量范围,据此可检查中药处方的用药剂量情况。1987年5~7月我们对我省某医院3月上、中旬的500张门诊中药汤剂处方进行了药物用量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一、剂量超过药典规定在5000张处方中,共开到57443味次的中药,其中有174味次用量超过药典的规定(有少数中药因药典尚未载入,则按《中药大辞典》所载用量标准统计),占0.30%。在该174味次中,共包含25种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处方中藤类中药的应用情况,为藤类中药临床研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ffice2010版中的Excel工作表对本院2016年全年的门诊处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医大辞典》、《山东省药材标准》等我国权威性专著的规定用量,总结出本院门诊所用藤类药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味、用量最大的前10味、超剂量使用次数最多的前10味,并对其规范性、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法。结果用药频次最高的为鸡血藤,用量最大的为忍冬藤和威灵仙,超剂量使用次数最多的是威灵仙和忍冬藤。结论本院门诊藤类药普遍用量大且超剂量使用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王艳丽 《当代医学》2014,(33):149-150
目的:研究经方中有毒中药在清代名家医案中的应用剂量。方法选取清代名家医案《伤寒论》为研究对象,筛选杏仁、半夏、吴茱萸、桃仁4味有毒中药,系统地收集、整理药物应用剂量,并将整理结果与《中国药典》中相应的药物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吴茱萸、半夏应用剂量显著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杏仁应用剂量略高于规定剂量;桃仁应用剂量与规定剂量基本一致。结论在《中国药典》中,对有毒中药的应用剂量规定低于实际应用有效剂量,其对有毒中药药效的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建议适当放宽杏仁、半夏、吴茱萸、桃仁4味有毒中药的应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7.
覃洁 《医学教育探索》2004,(11):i010-i010
中药因不良反应小,治疗广泛,一直被很多医生认可,并且在临床上长期被大量使用。但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常会遇见一些具有毒性的中药被超剂量使用,有时超出常用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会对中药的用药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毒药原是指攻病愈疾的药物,现在则指具有剧烈毒性或药性猛烈,不良反应大,用得不当就可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或导致中毒而死亡的一类药物。虽然有毒中药的用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有规定,但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有毒中药使用情况,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剂量的合理性,对相关的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开出的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1792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处方中所用药物的剂量与《中国药典》中相关的用量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本组1792张处方所用的药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19种中药是(按使用频率进行排序):甘草、茯苓、薏苡仁、白术、黄芩、半夏、厚朴、桂枝、黄芪、柴胡、杏仁、川穹、香附、陈皮、生地黄、苍术、干姜、当归。在这19种中药中,存在超量用药情况的中药主要是半夏、柴胡、陈皮、桂枝、川穹。这5种存在超量用药情况的中药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咳化痰或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使用半夏的处方中,有95.3%的处方存在超量用药的问题。在使用柴胡的处方中,有87.6%的处方超量用药。在使用陈皮的处方中,有76.4%的处方超量用药。在使用桂枝的处方中,有88.9%的处方超量用药。在使用川穹的处方中,有86.8%的处方超量用药。结论:本院在使用半夏、柴胡、陈皮、桂枝、川穹等中药方面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为了避免使患者因过量使用此类中药而发生不良反应,我们应对中药饮片处方中用药的剂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万娇如  周晓玲 《当代医学》2011,17(4):132-132
近些年来,由于对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加。普通中药的临床用量大大超过药典的规定,有毒中药因其特殊的性质,临床用法,用量更应谨慎。下面就我院有毒中药的用药剂量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剂量,分析其合理性。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医师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中的1500张,统计单张处方中中药饮片的总剂量、处方中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饮片剂量、超剂量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分析中药饮片处方剂量情况。结果:单张中药饮片处方总剂量在300g以上占59.4%;1500张处方中,使用频率前5位中药饮片为甘草、党参、白术、茯苓、当归;1500张处方中,超剂量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药饮片为细辛、干姜、前胡、熟附子、红花、川芎、桂枝、法半夏、吴茱萸、当归。结论:中药饮片处方中存在比较严重的超剂量使用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规范,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临床中药用药量与药典规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从龙岗区人民医院2008年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3901张汤剂处方,采用列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5种常用中药的临床实际用药量与药典规定量进行比较。结果 15种中药都有超剂量现象,最高的达到98.89%,最低的为0.54%;最容易超量前5位分别是醋延胡索、柴胡、防风、陈皮、法半夏;偏离药典上限前5种中药分别是醋延胡索、当归、山药、白芍、丹参;超量部分为不连续非正态分布。结论所调查的中医处方普遍存在超药典剂量现象,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2.
唐雪秀 《当代医学》2013,(35):157-158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剂量,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全州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开的中药饮片处方896张,对之中的药物用量同《中国药典》中的用药标准进行对比,统计使用频率最大的药物以及超量严重的药物。结果在本组调查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为甘草852张、茯苓849张、白术846张等,超量最严重为半夏(95.3%)、桂枝(88.9%)、柴胡(87.6%)、川穹(86.8%)、陈皮(76.4%)。结论医院在中药饮片处方剂量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药物超剂不仅会造成药物的浪费,还会产生不良重要反应,因此应该合理利用重要资源,提高中医临床药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中草药耐受量也发生千变万化,而中药剂量的变化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和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有人做过统计[1]2005年版《中国药典》[2]与1963年版《中国药典》进行比较,两部药典共有的31 3味中药进行剂量分析.结果中药使用剂量有变化的为165味,剂量上升的中药有1 37味(占变动的83.03%),其中使用范围(上下限)均上升的占上升药物的44.77%.如玉竹(上下限上升率均为25%)、土茯苓(上限上升率为100%)等.中药剂量增大同时疗效也增大,同时副作用也相应增大.笔者就针对中药处方药物剂量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就中药处方用量增大的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43-147
目的分析单味中药饮片的使用剂量的特点和规律,为确定其合理的剂量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查2018年1~6月使用频次占总处方数10%以上的单味药的剂量分布,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称"《中国药典》")等法定标准的推荐剂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味中药饮片使用频次占总处方数≥10%32种,剂量分布前5位分别为10 g、15 g、9 g、30 g、6 g,占比接近90%。32个品种在本院门诊处方中,无超大剂量应用,有个别超小剂量应用;剂量90%以上在《中国药典》范围内的品种有21个。中药饮片在临床使用中存在超药典剂量使用的情况,但是并不突出。结论常用中药合理的剂量范围有待更深入的研究;临床使用中药饮片既要考虑安全性,也要考虑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如下几种临床常用有毒动物药的处方用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九五年版一部)上规定的用量有出入,届此提出建议,供同道探讨。蜈蚣,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干燥体。据《中国药典》载其性味辛温;有毒。常用量为3~5克。通常被捕获的蜈蚣均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在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处方4626张,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及《处方管理办法》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抽查的4626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642张(13.8%);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2例(3.4%)。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起点高、超权限用药、超剂量用药及抗菌药物联用不尽合理等现象;提高处方质量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在所有中药饮片处方中随机抽取300张,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用药情况、各科室处方分布情况、单张处方出现的药味数、药品使用总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出的392种中药饮片中,排在前5位的中药饮片分别为当归、茯苓、白术、枳壳、柴胡;使用中药饮片较多的临床科室依次有:中医科、大内科、肿瘤科、儿科、妇科及其他科室;单张处方用药药味数偏多,平均每个处方药味数为16.2味;且使用总剂量普遍偏大。结论:中药饮片在临床治疗用药中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的饮片类型主要为虚补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药物味数过多、使用剂量超出《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等问题,不仅严重浪费中药材,而且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增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及我国的中医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剂量中药饮片使用原因,并以此制定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纳入的300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处方中存在的超剂量问题,并以此提出一定建议。结果 3000份处方中共发现463份超剂量处方,占比为15.43%。结论中药饮片中超剂量处方普遍存在,为进一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临床医师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9.
林艳 《大家健康》2016,(3):30-31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中药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搜集拍摄2015年(1月--7月)门诊儿科名中医处方974张,对我院儿科就诊患者的处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合数据发现儿科证型以风热为主,常用药物以健脾化湿药、清热解表药、止咳化痰药为主,以平肝熄风药、补益药等为辅.单张处方剂量以3剂为宜,酌情加减.药物用量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我院儿科中药饮片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影响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合理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开具的1680张中药饮片处方,以《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国药典》等为依据,对上述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1680张处方中,共计12张存在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不合理用药率为0.71%(12/1680);其中1处使用不合理4张(33.33%),使用不合理≥2处8张(66.67%)。主要问题集中在临床诊断不规范、药量偏大两方面,不合理使用率分别为58.33%和50.00%,其次为临床诊断不规范,占33.33%,毒性中药饮片使用不当、煎服方法错误相对较少,各占8.33%和8.33%。结论影响中药饮片处方使用合理性的因素涉及较多,临床应重视相关中药处方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做到合理、高效使用中药饮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