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 μg/min)35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 μg/min )30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32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检者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UAER,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3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脂素和CRP分别与病程、收缩压(SBP)、HbA1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脂联素与病程、SBP、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脂联素和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能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共选取研究对象116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高压液相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HCY和CRP升高的2型糖尿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HCY和CRP正常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明显升高,内脂素与HCY和CRP均呈正相关.结论内脂素与HCY和CRP呈正相关,并且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adiponectin)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值(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等相关指标的关系,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3例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DM+FAT)、23例2型糖尿病患者(DM)、33例非糖尿病肥胖患者(control+FAT)、23例非糖尿病患者(control)腹部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FPG、HbA1C、血脂、尿酸、血清脂联素,并计算BMI、WHR。结果:①糖尿病肥胖组SBP、DBP、FPG、HbA1c、TG、LDL-C、尿酸均高于对照肥胖组,HDL-C、皮下及大网膜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量、血清脂联素均低于对照肥胖组(P<0.01)。两组的大网膜脂联素表达量低于其皮下表达量(P<0...  相似文献   

4.
陈春莲 《中外医疗》2013,32(14):89-9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每组各32例,同时选取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每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UAER。结果三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内脂素分别与SBP、FPG、HbA1C、TG、TC、LDL-C、SCr、UAER、脂联素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脂联素分别与SBP、SCr、UAER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内脂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10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T2DM合并高血压组(n=50)和T2DM无高血压组(n=52)。检测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检测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的血糖(2h BG)、胰岛素(2h INS)水平及空腹和OGTT 2 h后网膜素、脂联素、内脂素水平。结果 2组患者血脂、FBG、FINS、2h BG、2h 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空腹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与OGTT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空腹及OGTT后2 h网膜素和脂联素水平低于T2DM无高血压组(P<0.05),内脂素水平高于T2DM无高血压组(P<0.05)。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和FINS呈正相关(P<0.05);血清网膜素和脂联素水平与HOMA-IR和FINS呈负相关(P<0.05)。结论 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脂联素及内脂素水平明显改变,且与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59例健康者(C组)的血清晚期AGEs及ADPN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GEs、AD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组相比,A组及B组ADP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晚期AGEs、FPG、HbA1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晚期AGEs水平升高(P<0.05),A组ADPN水平降低(P<0.05).AGEs与FPG、LDL-C、HbA1c均呈正相关(P<0.05);ADPN与BMI、FPG均呈负相关(P<0.05);ADPN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晚期AGEs、ADPN与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晚期AGEs、ADPN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血脂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健康体检者25例,依据尿白蛋白/肌酐(ACR)水平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2例(ACR<30 mg/g)与糖尿病肾损伤组23例(ACR≥30 mg/g)。检测对比各组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24 h尿白蛋白、尿脂联素(APN)。结果糖尿病肾损伤组FBG、HbA1c、LDL-C、24 h尿白蛋白、尿脂联素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脂联素与24 h尿白蛋白、FBG、HbA1c、LDL-C、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中,尿脂联素水平与尿白蛋白、FBG、HbA1c、LDL-C、年龄关系密切,脂联素可作为DN病情发展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丽  张艳赏  霍琰  李季滨 《四川医学》2019,40(5):471-47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的变化及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 01~2017. 01)确诊的GDM患者100例(GDM组)、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10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内脂素、脂联素、AFA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并分析血清内脂素、脂联素、AFABP与HOMA-IR的关系。结果 GDM组的血清TG、TC、HDL-C、LDL-C、FPG、Fins、HOMA-I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GDM组的血清TG、LDL-C、FPG、Fins、HOMA-IR、内脂素、A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GDM组的血清内脂素、AFABP水平与HOMA-IR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 05),GDM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OMA-IR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 05)。结论 GDM患者血清内脂素、AFABP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并且与GDM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血浆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FFA)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BMI水平将51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2型糖尿病组(BMI≥25kg/m2)、正常体重2型糖尿病组,将28名正常体重非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脂联素和FFA,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肥胖2型糖尿病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肥胖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5),后两组脂联素水平无差异。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BMI及TG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459(P<0.01)和-0.3603(P<0.01),与FFA等无相关性。包括年龄、BMI、HDL-C、LDL-C、TG、TC、FPG、FINS、FFA和HOMA-IR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MI和TG对脂联素的影响相当。结论 不同BMI个体的脂联素水平具有差异,在正常BMI范围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抵抗程度对脂联素无明显影响。TG和BMI是一组很好的评估脂联素水平和作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T2DM)患者68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对照组3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常规行空腹血糖(FPG)、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测定,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采用ELISA法测定各标本血浆脂联素水平,并对各组间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对各指标与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FIG、TC、TG和FINS、BMI、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血浆脂联素水平及ISI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且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也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2型糖尿病病人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FPG、TC、TG、BMI及HbA1c显著负相关,与ISI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浆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保护性作用,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发生糖尿病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2CRP)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见斑块)和糖尿病非斑块组30例(超声检查颈内动脉未见斑块),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s2CRP。结果:糖尿病斑块组与非斑块组患者的FPG、HbAlc、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的hs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hs2CRP水平高于非斑块组,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hs2CRP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在老年T2DM颈动脉硬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择TZDs的代表药物吡格列酮(PIO),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PIO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糖化血红蛋白(HbAl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1)、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D)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后EDVD明显改善,sVCAM-1、血糖、Fins、HbA1c、HOMA-IR、PAI-1、CRP及TNFa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血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IO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TZDs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诺和力(利拉鲁肽注射液)和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诺和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诺和灵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3、6个月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时患者FPG、2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6个月时研究组TC、TG、LDL—C继续降低(P〈0.05),HDL—C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时TC、TG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P〈0.05),LDL—C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TC、TG、LDL—C均降低(P〈0.05),HDL—C升高(P〈0.05);治疗3、6个月时研究组TC、TG、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力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降糖及降血脂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有效性高,调脂力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Ⅲ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联合缬沙坦为治疗组(n=30),单用缬沙坦为对照组(n=30),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AER)、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_(1c)、SCr、UAER、尿β_2-M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亦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尿β_2-MG、TC、TG、L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缬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Ⅲ期能显著降低UAER、尿β_2-MG,并能改善血脂紊乱,具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芳  蒋一倩  马志红  周桂英 《海南医学》2013,24(21):3164-3167
目的 探索和评价营养和行为干预对肥胖患者体重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中心100名肥胖患者,检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血压(BP)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同时采集研究对象血样,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PG)和血尿酸(UA).进一步通过单纯随机抽样选取50例,一对一进行营养知识行为指导,进行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50例对照组仅给予医学对症处理,干预时间为1年,之后重新测定患者体重及生化指标.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BMI (P<0.001)、TG (P<0.001)、TC(P=0.036<0.05)、LDL-C (P=0.001<0.05)、FPG(P=0.006<0.05)和UA (P<0.001)均较干预前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后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舒张压(P=0.02<0.05)三酰甘油(P<0.001)、胆固醇(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血糖(P<0.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合理的营养和行为干预是改善肥胖患者体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廖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2):1726-1729
目的:分析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妊娠糖尿病(GDM)合并妊高征(PIH)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产妇1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血压情况将其分为3组,其中正常妊娠产妇组(A组)51例,妊娠糖尿病组(B组)56例,妊娠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组(C组)60例,采集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和24h尿,对3组孕妇的血尿酸(B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A、B、C3组血hs—CRP、IL-6、TNF—α、FPG、TC、TG、LDL—C水平和UAER呈递增趋势,HDL—C水平呈现递减趋势,且各组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UA、BUN、SCr呈递增趋势,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CRP、TNF-α、IL-6水平与FPG、BUA、BUN、SCr水平及UAER呈正相关关系(P〈0.05),且hs—CRP水平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其它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肾功能的异常和hs—cRP、TNF-α、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大幅度异常升高可作为GDM合并PIH的筛查诊断依据,上述3种炎症因子的水平与GDM合并PIH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肾功能损害、蛋白尿症状具有正相关关系,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此类相关关系,对患者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H)、体重(W)、血压(BP)、血肌酐(Scr)、血尿酸(UA)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及腰臀比(WHR)。比较T2DM合并NAFLD(A组,n=69)与T2DM不合并NAFLD(B组,n=75)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TG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年龄、BMI、FPG、TC、HDL—C、LDL—C、WHR、FINS均高于B组(P〈0.05)。BMI、LDL—C、TG是糖尿病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是独立于体重指数及脂肪分布类型以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高尿酸血症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该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血浆内炎性因子脂联素(APN)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体检人群中,按血尿酸水平及腹部B超检查情况分为:高尿酸血症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组60例(HUA+NAFLD组)、单纯高尿酸血症组60例(HUA组)、健康对照组55例(对照组).于空腹状态下,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压(BP)、身高(Ht)、体重(Wt)、腹围(Wc)、臀围(Hc)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FPG)、血脂、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实验室指标,并计算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PN水平.使用德国SIEMENS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所有入组人群的CIMT.结果 CIMT三组比较结果显示:HUA+NAFLD组中CIMT为(0.97±0.35)mm,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或P<0.01).HUA+NAFLD组[8.40±1.85)mg/dL] APN与对照组[(12.58±l.22)mg/dL]比较下降更明显(P<0.01).对CIMT、CRP、APN与年龄、血压、血脂、BMI、WHR、HOMA-IR、尿酸(UA)等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IMT与SBP、WHR、BMI、HOMA-IR、TC、TG、LDL-C、CRP、UA等指标呈正相关(P< 0.05或P< 0.01);与HDL-C、APN呈负相关(P< 0.05或P< 0.01).结论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高尿酸血症者,较单纯高尿酸血症及正常对照人群更容易出现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时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PCOS 34例12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内脂素、瘦素、脂联素的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睾酮(T)水平和血脂情况. 结果 34例患者治疗后F-G评分比治疗前下降(P<0.05),卵泡总数及卵巢体积亦显著降低(P<0.01);体重指数、腰臀比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LH和T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空腹血清胰岛素和HOMA-IR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内脂素、瘦素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脂联素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吡格列酮可有效改善肥胖型PCOS的生殖状况、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紊乱程度;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改善血清内脂素、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而发挥其治疗PCOS、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