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毓清 《北方药学》2013,(11):135-135
目的:对我院临床药师开展药物咨询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用药咨询的情况和临床用药需求,探索临床药师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模式和切入点。方法:收集整理我院161例药物咨询资料,对用药咨询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占78%;药物咨询类型中儿科、产科最多,分别占36%和29%;消化系统用药和激素类用药咨询所占的比例为前两位,分别为26%和12%;咨询内容以药物用法用量咨询最多占34%,其次为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药物咨询有助于医患的沟通与交流,针对用药咨询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可提升临床药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曾秀琴  刘静  盛燕妮  苏锐  谢希晖  李娟  蔡瑞君 《中国药事》2017,31(11):1347-1352
目的:探讨开展药物整合服务在促进合理用药、防范呼吸内科患者用药差错及风险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回顾性病历调查分析,收集患者既往用药史、整理入院药物治疗医嘱清单,对2014年12月-2015年9月收住呼吸内科的95例患者进行药物整合,并探查临床用药中不合理问题及存在的风险。结果:临床药师问诊针对用药品种、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方面更详细;通过药物整合,发现不合理用药及风险共109例次,重复用药占42.20%,药物遗漏占11.01%,药物使用无指征占8.26%,不良相互作用占8.26%;针对药师发现的问题,87.16%被医师采纳并调整给药。结论:药物整合对促进合理用药、防范用药差错及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用药咨询特点,以提高临床药师用药咨询服务能力。方法 回顾我院2021年1月至12月有效的用药咨询记录4 139例,采用帕累托图法对咨询内容和咨询药物类别进行分析。结果 4 139例用药咨询中,咨询人员主要为患者(2 347例,占56.70%),以门诊用药咨询(1 811例,占43.75%)为主。帕累托图分析结果显示,用法用量、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适应证为咨询内容的主要因素;心血管系统用药、抗感染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成药及呼吸系统用药为咨询药物类别的主要因素。结论 开展用药咨询可以为医护人员及患者解决用药疑问,提高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能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内容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泰昌 《中国药师》2001,4(5):353-355
目的:以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实践阐明药师开展药物咨询、协助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重要性。方法:介绍开展药物咨询的内容,并列举药师参与临床用药的实例。结果:药师在临床用药中发挥用药参谋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结论: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俞亚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43-3044
目的:开展窗口用药咨询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方法:对2006年1月313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咨询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最多,分别占27.8%和25.59%.结论:药物咨询对促进患者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具有很大意义,也是医院临床药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宋玲  王小萍 《北方药学》2011,8(5):85-87
目的:介绍药师为门诊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药师门诊药物咨询完整记录进行分类及分析。结果:332例药物咨询记录中,咨询内容以药品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药品推荐与选择为主占53.4%;其中咨询14岁以下患者药品用法用量的占54%。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是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史成录 《北方药学》2014,(5):154-155
目的:了解我院药物咨询开展情况,为今后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1月记录完整的426例糖尿病用药咨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及其家属是用药咨询的主体,咨询方式主要为当面咨询;咨询内容涉及用法与用量、药物的安全性、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等。结论:开展用药咨询工作,有助于加强医生、患者、护士、药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中药用药咨询情况,为搞好用药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的用药咨询记录资料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咨询者以患者居多(94.44%),药物咨询排前位的分别是中草药的煎煮、服用方法、药物相互作用,所占比例依次为23.96%、20.14%和13.54%。结论在中药房开展药物咨询工作,对提高药师自身业务水平,保障患者合理用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门诊药物咨询服务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静  刘皋林  徐红冰 《中国药房》2007,18(20):1598-1600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2006年600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对咨询类型与咨询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药物的用法用量居多(28.2%),其次是药品不良反应(20.8%),所咨询药物中抗生素占主要位置(27.3%)。结论:开展专业化的门诊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强医师、患者和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我院门诊药物咨询情况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用药咨询情况,为临床药师做好用药咨询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药物咨询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整理461例药物咨询资料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咨询药物分类中以抗感染药最多,占23.86%;咨询内容分类中以药物用法用量居多,占27.76%。结论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专设药物咨询窗口,不仅能促进医护人员与药师之间的合作,而且在医护人员、药师和患者三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我院肿瘤药房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促进抗肿瘤药物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 系统对我院肿瘤大楼2009 年8 月– 2010 年10 月在院病人针剂医嘱进行人工审核,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我院肿瘤大楼各病区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溶媒不当(33.58%)、用药量过大或浓度过高(22.51%)、药物配伍禁忌(10.33%)、用药顺序不合理(8.86%)、给药途径错误(2.21%)、操作失误(4.43%)以及其他方面(18.08%).结论:通过定期分析、总结,以药师提示单的形式及不合理医嘱的汇总形式与病房沟通,可以加强对药物配伍的监控,有效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夏云  范蓓蓓  曲虹  邵文红 《中国药房》2014,(47):4500-4501
目的:为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中药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阐述信息技术在我院中药房饮片物流的信息化管理、电子处方、电子显示屏叫号系统和条形码扫描核对发药等工作中的应用。结果:中药房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饮片"零库存",节省了饮片入库时间,保证了入库信息准确,解决了取药窗口拥挤、取药等候时间长的问题,并提高了发药准确率。结论:通过中药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中药房的管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云璐  刘雪丽  杨海  朱键堂  周学锋 《中国药房》2012,(29):2777-2778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1年7月门诊药房审核登记的928张退药处方的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与结论:退药原因以患者因素最常见,由其所造成的退药处方共779张(83.95%);由医护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139张(14.97%);由收费员(财务人员)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6张(0.65%);由药品因素造成的退药处方共4张(0.43%)。建议从完善医院退药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加强财务人员药学知识培训、发挥药师的药学服务作用等方面减少门诊药房退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丽珠 《中国药事》1997,11(4):265-268
本文对中药临床药学自8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的现状,就合理用药、中药配伍变化及复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监察及医院中药制剂等方面作简要介绍,并展望今后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出应加强其与中药临床药理的结合,以促进两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茵  辛传伟 《中国药业》2011,20(18):59-60
目的分析门诊药物咨询情况,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811例医院门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90.75%的咨询可以立即答复;咨询药物最多的是抗微生物药物(18.50%);咨询内容广泛,主要为询问有无某种药物(26.26%),药物价格及能否使用医保(18.50%),药理作用、适应证(14.43%),用法用量(12.82%),不良反应(10.23%)等。结论药物咨询作为药学服务的新窗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药学人员与患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为中药临床药学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医药不分家”下发展的中医传统理论,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本文从中医传统理论出发,探讨中药临床药学发展中药师的能力建设,强调中药临床药师要具备中医辨证能力,提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学人文素养和交流沟通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培养和发挥临床与科研相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郭玉姝 《中国药房》2014,(11):974-976
目的:探讨中药师提供优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实践阐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明确实际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结果与结论:综合性医院的中药师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药学服务,而且可以提高中药师的业务能力,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徐小燕  ;潘林梅 《中国药房》2009,(24):1919-1920
目的:加强中药临床药动学的研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近年来中药药动学、中药临床药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中药临床药动学的思考与展望。结果与结论:中药临床药动学的研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量化的数据和证据,深入开展该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信息服务在综合性医院中药房中的应用。方法:利用药学信息服务平台和HIS系统建立中药饮片的全方位信息化服务子平台。结果:提升了中药饮片合理用药水平,拓展了中药药学服务。结论:药学信息化服务水平在中药房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院中药房药学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55-156
目的 总结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本院发现的一些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及金额超高处方,总结2011年后本院开展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工作前后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2011年Ⅰ类切口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2010年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5.43%,明显低于2010年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质询在药事管理及医疗行政等方面均有效地改善了临床用药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提高了医院工作的合法、合规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