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采用体外建立抗原—抗体—补体反应体系的试验方法,通过测定该反应体系的血小板~(51)Cr 释放量来进一步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儿血小板的破坏机制。结果45例ITP 惠儿其血小板~(51)Cr 释放量与正常值比较明显增高(P<0.01),急慢性之问无显著差异性。45例患儿中有31例血小板~(51)Cr释放量高出正常值上限。同时观察ITP 患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发现血小板表面有圆钝伪足形成,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脱颗粒和空泡性变。正常儿血清对血小板超微形态和结构无明显影响。作者认为,ITP 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能介导血管内血小板的溶解与破坏,其既影响血小板数量,又改变血小板的结构,二者都是导致该病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变化。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第1周睡眠剥夺,第2、3周睡眠剥夺复合腹腔注射抗血小板血清(anti-platelet serum,APS)的方法复制ITP气不摄血证小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扫描电镜观察小鼠血小板形态,ELISA检测血小板α颗粒(β-TG、PF-4)、致密颗粒(ATP、ADP)的释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血小板-中性粒细胞黏附(PNA)的百分率、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ROS-MFI)。结果正常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呈圆形或圆盘形,有少量伪足形成,模型组小鼠血小板大多形状不规则,有大量伪足形成,部分黏附聚集成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小板β-TG、PF-4、ATP、MMP、ROS-MF明显升高(P0.01),CD62P、ADP、PNA明显升高(P0.05)。结论 ITP气不摄血证小鼠外周血小板呈高度活化状态且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2 (Th 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 4 0例ITP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 4、IL 10水平 ,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 ,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儿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TP患儿血清中IL 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P <0 .0 5 ) ,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 (r= 0 .72 6 ,P <0 .0 1)。结论 ITP患儿IL 4水平升高 ,提示Th 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 ,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定量测定方法检测37例ITP患儿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中IL-6、sIL-2R水平,同时对其中25例ITP患儿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b(IgG、IgA、IgM)的定性测定,并对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清IL-6、sIL-2R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论 ITP患儿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ITP患儿重度出血组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出血组(P<0.05);25例ITP患儿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PAIgM),全阳性9例,阳性率36%(9/25),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全阳性组血清IL-6、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全阳性组(P<0.05);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sIL-2R水平与血小板数均呈负相关(r=-0.802,P<0.01;r=-0.700,P<0.01),IL-6与sIL-2R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92,P<0.01).结论IL-6、sIL-2R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其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进一步说明除体液免疫以外,细胞免疫也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中数值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定量测定方法检测37例ITP患儿和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IL-6、TNF-的水平,同时对其中25例ITP患儿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b(IgG、IgA、IgM)的定性测定研究及临床意义,并对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血小板抗体,血清IL-6,TNF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TP患儿血清IL-6、TNF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TN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ITP患儿重度出血组血清IL-6、TNF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出血组(P〈0.05);25例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全阳性9例,阳性率36%(9/25),ITP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全阳性组血清IL-6、TNF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全阳性组(P〈0.05);ITP患儿治疗前血清IL-6、TNF水平与血小板数均呈负相关(r=-0.802,P〈0.01;r=-0.700,P〈0.01),IL-6与TN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592,P〈0.01)。治疗后的IL-6、TNF水平与正常无明显变化。结论IL-6、TNF参与ITP的发病过程,其水平高低随病情轻重、病程而变化,说明除体液免疫以外,细胞免疫也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血清微小病毒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 4 8例ITP患儿和 3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标本进行HPVB19-DNA检测 ,并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 :4 8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 37.5 % (18/48) ,32例健康儿童HPVB19-DNA均为阴性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 ;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HPVB19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病毒感染阳性患儿的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高于病毒感染阴性患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 :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 ,尤其是急性型 ;HPVB19感染可导致血小板相关抗体升高而致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关系。方法采集154例ITP患儿(ITP组)和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样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ELISA方法检测HCMV IgM、IgG抗体;其中105例ITP患儿和50例健康对照儿童采集了尿液标本,用Real-time PCR检测HCMV DNA,并比较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与阴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的差异。结果 ITP患儿血清HCMV DNA、HCMV IgM及IgG抗体和尿HCM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儿童,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TP组HCMV DNA阳性患儿的血小板数量(29.72±14.54)×109/L与阴性患儿(41.28±18.3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感染HCMV可能是发生IT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这对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及预防ITP的发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嘉欣  刘玉  赵莉  岳迎宾  严媚 《热带医学杂志》2023,(10):1382-1385+139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正常儿童、ITP患儿及包虫病患儿中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ITP患儿39例及包虫病患儿3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8名儿童为对照组。对ITP患儿初诊时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C)、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的相关性及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ITP患儿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对ITP的诊断价值,比较正常儿童、ITP患儿及包虫病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ITP患儿初诊时PC与PCT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9,P<0.05),PDW与MP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33,P<0.05),各参数与患儿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ITP患儿组治疗后PC[(154.44±84.31)×109/L vs.(36.20±34.12)×109/L]、PCT[(0.16±0.08)%vs.(0.04±0.04)%]较治疗前升高(t...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IL-6、IL-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5例急性ITP患儿血清IL-6和IL-8水平。结果ITP患儿急性出血期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结论IL-6、IL-8在儿童ITP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变化及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38例急性ITP(AITP)和17例慢性ITP(CITP)患儿激素治疗前后血清TP0浓度,并设正常对照.结果: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O异常率分别为84.2%、70.6%、1 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异常率分别为26.3%,64.7%,10.3%,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AITP,CITP及对照组TP0水平比较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CITP患儿TP0水平为最高.治疗前后比较,AITP组TPO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CITP组T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低的A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好,血清TPO水平高的CITP患儿激素治疗反应差,血清TPO水平可作为预测ITP患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12只成年杂种犬复制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经三通颈动脉插管放血至平均动脉血压于5.3~6.7kPa,在实验过程中经放、输血,使血压维持于该水平。血小板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失血前血小板形态正常、无聚集;失血后1h血小板体积明显胀大,伪足减少可见轻微聚集;失血后3h血小板不仅明显肿胀、伪足减少,而且聚集成团;失血后5h血小板聚集成团块,体积缩小,伪足消失,呈崩解型。血清5—HT含量,自失血后第2h起显著地高于失血前水平。5-HIAA含量,自失血后第3h起高于失血前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23(3):256-25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对66例ITP患儿和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6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26例,阳性率39%;4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4例,阳性率10%;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1.36,P<0.05).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X2=12.65,P<0.05).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尤其是急性型ITP.  相似文献   

13.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ITP病人血清血小板抗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新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用巨核细胞-血小板系Dami细胞株进行涂片,利用Dami细胞膜上的表面标志物GpⅡb/Ⅲa、GpⅠb、vWF等作为抗原,检测ITP病人血清中的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部分Dami细胞内可见红色沉淀颗粒,颗粒着色深浅不一,部分Dami细胞胞膜呈红色,ITP病人组红色沉淀颗粒明显多于正常人组和非ITP性血小板减少组。结论:本法可特异性检出ITP病人的血小板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4.
何丽雅  佟莉贞 《广东医学》2002,23(7):696-697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mbocytopenia purpura,ITP)与血小板无力症的发病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方法检查56例确诊ITP的患儿父母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44.6%(25/56)的患儿父母亲双方均患有血小板无力症;39.3(22/56)为父母中一方是血小板无力症患者,仅16.1%(9/56)为父母亲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结论 血小板无力症患者儿并没有因为GPⅡb/Ⅲa的缺乏而降低了ITP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不排除血反无力症患儿及其基因携带患儿的血小板膜上是否同时存在其他具有刺激抗血小板抗体产生的抗原,或致这种抗原活性增强而诱发ITP的可能性。血小板无力症可能是影响ITP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 6 6例ITP患儿和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 6例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2 6例 ,阳性率 39% ;4 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 4例 ,阳性率 10 % ;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1.36 ,P <0 .0 5 )。ITP组中急性型与慢性型之间有显著差异 (χ2 =12 6 5 ,P <0 .0 5 )。而初发与复发、治疗前与治疗后、外周血血小板高与低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其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ITP患儿血清中HPVB19-DNA阳性率高 ,尤其是急性型IT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3)、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沧州市中心医院儿内科收治的ITP患儿95例为研究组;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PTX3、SDC-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TP患儿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TX3、SDC-1水平对ITP的诊断价值和预后预测价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显著下降,血清PTX3、SDC-1水平显著升高(t/P=76.639/<0.001、8.868/<0.001、8.483/<0.001)。与预后良好亚组比较,预后不良亚组ITP患儿血清PTX3、SDC-1水平显著升高(t/P=8.313/<0.001、7.851/<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TP患儿血清PTX3与SDC-1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清、血浆中可溶性CD154(sCD154)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12例ITP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血浆sCD154水平。结果 血浆sCD154治疗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下降。血清sCD154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治疗后有所上升(P〈0.05)。结论 ITP患儿血浆sCD154水平与ITP的发病及病情进展相关,血浆sCD154水平的测定可作为临床上ITP诊断及判定疗效的指标之一。血清sCD154水平可能是血小板再生的一个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致血清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主要为PAIgG)使循环血中血小板破坏增加,引起外周血小板减少.我院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TP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以探讨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64-867
目的检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其在儿童ITP患儿临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内科收治的ITP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转归分为新诊断ITP组(n=67)、持续性ITP组(n=25)及慢性ITP组(n=16);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检测ITP患儿治疗前、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及对照组受试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IL-4、IL-6、IL-10、IL-17A水平,分析其与儿童ITP预后的关系。结果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2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17A水平高于新诊断ITP组(P <0. 05);新诊断ITP组、持续性ITP组、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慢性ITP组患儿血清IL-4、IL-10水平低于新诊断ITP组(P <0. 05); 4组受试者血清IFN-γ、TNF、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慢性ITP患儿治疗后12个月血清IL-2、IL-6、INF-γ、IL-4、IL-10、TNF、IL-17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TP患儿血清IL-2、IL-17A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在慢性ITP患儿更显著,可能提示与疾病呈慢性发展有关,有助于判断ITP患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笔者对近2年收治的ITP患儿进行柯萨奇病毒(CVB)及其他病毒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