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和现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以利于流浪精神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归纳其特点。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病史不清,生活自理能力差,常伴有躯体疾病,抵触情绪强烈,治疗依从性差。结论: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早控制精神症状及躯体疾病,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康医学》2016,(10)
目的:探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随机将8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依据具体情况行针对性护理,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等。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29例显效,42例有效,显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91%和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不稳定,负面情绪较多,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和掌握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的心理变化,对症施护。方法:对此期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外,更主要的是心理干预和社会功能训练。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和功能训练,使患者消除杂念,安心康复期治疗。结论:做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抗复发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是康复期护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的进步 ,许多精神病患者在经过系统的治疗以后 ,精神症状得到控制 ,重返社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这些患者精神症状缓解后 ,遗留社会功能缺陷 ,即社会行为功能障碍和对社会应尽职能表现紊乱 [1 ] ,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恢复。患者出院以后重返社会还有必不可少的“康复过程”。而家庭护理在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作为精神科护理工作者 ,在患者精神症状得到控制出院后 ,应以必要的护理指导和精神卫生宣教工作 ,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的家庭护理 ,达到真正的康复。具体包括…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2009年间我院住院的10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在原有的治疗方案上配合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用原有的治疗方案。治疗80 d后运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分别对2组的康复状况给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退缩因子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9.
经过治疗,精神病患者基本症状虽然缓解而进入康复阶段,但部分症状依然会残留。有报道,在常规治疗下,精神分裂症在治愈后的第一年内复发达50%,在5年内复发达80%^[1]。因此,康复期患者需要较长时间、适当的药物和足够的剂量维持治疗,以减少复发。为此,找出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停药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以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的了解,找出护理对策。方法利用交谈的方式对住院康复期患者常见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康复期患者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出院问题,占56.09%,其次是服药问题占47.56%。结论针对康复期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良好的护理,能使患者的社会技能得以保持或提高,重建正常心态。 相似文献
11.
新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医疗效果和促进康复,为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精神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康复期,病人的心理反应更加复杂,因为处在康复期的病人,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认识能力基本恢复正常,这时他们会站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对所处的环境,此时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对病凡巩固治疗、今后的生活都将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我院医护人员对130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康复护理等护理干预及药物治疗进行观察、总结分析以及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维持了健康的身体的同时更能保持健康的愉快的精神状态。结论:有效地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和康复的比率,减少家庭和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16.
17.
罗巧星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5):465-466
精神病是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和意志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经过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病人病情稳定,自知力大部分恢复,处于二、三级护理的病人则为康复期精神病人。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恢复期住院精神病人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逐渐恢复,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此时,病人逐渐关心家庭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接纳,尤其担心自己未来的前途,怕别人耻笑,怕家庭与社会遗弃等,容易产生焦虑抑郁、退缩等负性情绪[1]。为此,我们对57例 相似文献
19.
精神病人经药物治疗,精神症状有所缓解,自知力基本恢复,心理上还承受着一定的社会压力,他们常常为工作,学习、预后、复发及药物对身体的影响等问题而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自杀,笔者对126例精神病人在康复期进行了心理调查,发现这时期病人的心理矛盾和情绪障碍很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有冲动行为史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因毁物入院28例,因冲动伤人入院17例,因影响公共秩序入院12例,因纵火入院2例,因自残入院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冲动行为22例,其中冲门19例,伤人1例,毁物1例,砸玻璃1例。干预组发生冲动行为5例,其中冲门4例,毁物1例。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前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冲动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