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表郁轻证三方的用量计算,发现桂枝二麻黄一汤的一次服用量比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要大,再从原文的证侯与病机分析,桂枝二麻黄一汤的表郁程度较桂枝麻黄各半汤为重,两方的关系与主流认识基本相反.两方的病机均是正虚而微邪在表,因此治法上需要小发汗以防过汗伤正,而桂枝二麻黄一汤的发汗力则比较接近桂枝汤.  相似文献   

2.
许志强 《陕西中医》1996,17(2):86-86
<正> 麻黄一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医家临床必不可少和不可多得之要药。笔者临床运用此药,有些独特心得,认为麻黄发汗逊于桂枝,现陈述于下,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麻黄发汗逊于桂枝 麻黄:苦、辛、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等功用。自《伤寒论》一书中收载麻黄汤方后,历代本草都记述麻黄的发汗作用远较桂枝为强。《伤寒论》各家注释也说:“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历代至今医家均持麻黄为发汗峻药之观点,且认为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有仅用1剂,不用2剂;有畏麻黄,而速之高阁。唯恐其发  相似文献   

3.
麻黄桂枝剂量配比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付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12-513
量变导致质变,在组方用药定量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仲景选药制方时用相同的药物,因剂量配比不同,其主治病证也不尽相同,如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用完全相同的药物,因其剂量调配不一样,而决定桂枝麻黄各半汤主太阳伤寒轻证即表实证,桂枝二麻黄一汤主太阳中风轻证即表虚证。因此理解仲景组方所设麻黄与桂枝配伍关系必须从用量上加以研究和认识。现试将麻黄与桂枝剂量配比关系与主治病证例举于次。1发汗解表 麻黄与桂技相伍,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的代表方是麻黄汤,其主治病证是太阳伤寒证。自从柯韵伯提出麻黄汤是…  相似文献   

4.
桂枝麻黄各半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麻黄各半汤系《伤寒论》桂枝汤和麻黄汤各取1/3量的小剂量组合,用以治疗既当发汗,又不可发汗太过的太阳病表郁日久之轻证。该方治疗风寒邪遏在表的身痒能取良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等,可变通使用,常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海萍  李凤云 《河北中医》1999,21(2):105-105
麻黄辛温微苦,归肺、膀胱经,具有发汗、平喘、利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云:“主中风、伤寒、头疼、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用麻黄配伍的方剂有21首,占全书205方的十分之一,从所治的病证来看,表里寒热虚实均有,现就《金匮要略》中麻黄配伍作初步探讨。1 麻黄配桂枝,温经发汗,祛邪外出桂枝、麻黄同归肺经,皆为辛温发散之品,有温经发汗之功,但桂枝长于温经,麻黄长于发汗,2药相须为用,能增强发汗逐邪之力。《金匮要略》中麻黄、桂枝配伍为用的代表方有:葛根汤…  相似文献   

6.
<正>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仲景云:"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方由桂枝、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大枣、杏仁组成,为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张志聪对《伤寒论》的注解中说到:"夫诸阳之会在面,面色反有热色  相似文献   

7.
王金成  刘莎 《河南中医》2014,34(2):193-194
仲景汗剂一般只煎煮一次,分三次服用,少数微汗轻剂分两次服用,遵"少量多次,覆取微汗,不拘次数,中病即止"之原则。桂枝麻黄各半汤虽然按1/3剂量比配方,但是,通过改变服药次数,可以实现全量比、半量比、1/3剂量比之不同方剂,使桂枝麻黄各半汤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各半汤"方。桂枝二麻黄一汤通过改变服药次数,能够形成桂枝二麻黄一1/3剂量配方和1/9剂量配方两个方剂。说明医圣仲景不仅深谙医理,同时对自然科学,尤其是在数学运算能力方面亦有很深造诣。  相似文献   

8.
施建华 《山西中医》1997,13(6):48-48
仲景用麻黄八法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226100)施建华关键词张仲景麻黄用药特点仲景《伤寒杂病论》中麻黄配伍方法非常精妙,兹作归纳如下。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麻黄辛温气厚,开腠理发汗,善解卫气之郁;桂枝辛温气薄,解肌和营,能透营分之邪;二者合用,一发卫...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中桂枝二麻黄一汤由桂枝二份,麻黄一份相合而成。方以桂枝、麻黄为主,具有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宣肺利水、温阳化气等作用。笔者在临床运用中略有心得,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对麻黄类方的应用比较熟练。本文例举了葛根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的临床应用验案,并对每案的应用加以分析,明确临床应用指征,对临床选方用药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与石膏配伍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 31 4首 ,其中麻黄、石膏同用之方有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升麻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越婢加术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厚朴汤等 9方。纵观仲景将辛温之麻黄与甘寒之石膏同用 ,不外乎治疗表寒里热证、上寒下热证、寒轻热重证、寒重热轻证等 ,均系寒热错杂之证。然细揣摩 ,由于方中麻黄、石膏用量不同 ,君臣佐使作用不一 ,故其功效迥异。笔者不揣浅陋 ,特作探讨如下。1 麻黄、石膏配伍的功效1 .1 宣畅肺气 ,清热平喘 主治表寒里热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发汗后 ,不可更…  相似文献   

12.
《伤寒杂病论》中麻黄石膏用量比与其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仲景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记载的麻黄与石膏配伍应用的处方有6方,即大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小表龙加石膏汤。古今注家,皆以石膏清热释之,认为在麻黄类方剂中加入生石膏,就可以监制麻黄的发汗作用,扭转麻黄的药性,变辛温之方为辛凉之剂。从两药的用量比例不同,细绎仲景组方原意。  相似文献   

13.
周海虹 《新中医》2004,36(5):47-48
目的:观察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患者以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减治疗。结果:治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59.4%,总有效率90.6%。结论:桂枝二麻黄一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桂麻复方临证析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桂麻复方指《伤寒论》太阳病篇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及桂枝二越婢一汤等三方 ,用治太阳表证介乎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之间 ,而不宜独用桂枝汤或麻黄汤之证候者。三方主治同中有异 ,各有侧重。笔者习用三方治疗多种疾病 ,今举验案 4则 ,浅析其证治如下。1 荨麻疹陈某 ,女 ,4 6岁 ,1990年 9月 2日诊。全身散发风团 ,瘙痒 1月余。曾服西药赛庚啶、息斯敏等无效 ,近日又增脘痛。诊见全身散在红白相兼风团及抓痕 ,六脉细、右浮紧、左沉紧 ,舌淡苔薄白。证属风寒久羁 ,营卫不调 ,兼中虚寒饮。治宜解表兼和中之法 ,用桂麻各半汤增白芍之量…  相似文献   

15.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原方由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附子、细辛等7味药组成.此方可视为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之桂枝去芍药汤与主治"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方,功能温阳散寒、顺接太阳与少阴,尤对假热真寒、表热本寒之证有效.此类证型在肿瘤患者中并不鲜见,现结合病例将我们运用此方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耳鼻喉科中的运用湘潭市房产局卫生所(411100)彭文主题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烧附子一枚”组成。本方原为少阴伤寒而设。其证外涉太阳,内连少阴,用温经发汗之法以表里两治。此方温...  相似文献   

17.
桂枝麻黄各半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虹 《光明中医》2008,23(1):12-13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系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原治太阳病延日数久,正气略虚,表邪势减未解,营卫不和之证,具有调和营卫,开表发汗之功。笔者认为本方能够祛风散寒,透邪达表,调和营卫,疏通血脉,畅达阳气,临床治疗产后感冒、过敏性疾病、病窦综合征等外感及内伤杂病,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麻黄属麻黄科植物,药用其茎或根。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其功效《本经》中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祛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可归纳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祛风除痹四大功效。但在不同的方剂中,因与不同的药物配伍,则其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发汗解表作用类方剂在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为伍,一发卫气之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增强了发汗解表的功效。古人将此规律称之为"麻黄无桂不汗"。说明了麻黄发汗解表功力的大小取决于桂枝的  相似文献   

19.
王立春 《中成药》1992,14(3):48-48
麻黄为中医常用药物之一,始载于《本经》。自汉·张机收载麻黄汤后,历代医家都以麻黄为发汗、发喘、利水之要药,但在具体应用上虑其发汗力峻,有伤津耗液之虞,后世医家多不轻易采用兹略陈管见,尚祈赐正。 1.对麻黄发汗的认识:麻黄性温、味微苦辛,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方临证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方临证新用举隅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王建伟马勇沈杰枫关键词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乌头桂枝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笔者临证活用《金匮要略》方治疗多种病症,常获良效。现举3例,以供同道参考。1麻黄加术汤治皮神经炎于某某,男,56岁,1995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