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低出生体重儿是NICU中最具风险的一组早产儿,除了必要的生命支持技术以外,营养管理成为直接影响到其生存和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营养需求、肠内外营养和出院后喂养几个方面阐述了其营养管理的特点.超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理想目标是使其生长速率及与之相关的功能发育和体重增长的成分接近正常胎儿.  相似文献   

2.
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胃肠道发育极不成熟以及生后疾病状态的影响,生后的喂养成为一大难题。早期积极给予胃肠道外营养以及恰当的胃肠道内营养对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新生儿因孕24周分娩,生后紫绀10min,于2003年12月8日4:10入院。系第2胎第2产,顺产,生后哭声弱,阿氏评分不详,体重800g,未哺乳,未排二便,未用药,急入我科新生儿监护室。  相似文献   

4.
超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各系统发育极不成熟,临床上病死率很高.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离不开科学的护理,本文从体温管理、建立静脉、动脉通路、液体疗法护理、呼吸道管理、喂养护理、感染的预防、环境管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关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I)早期营养缺乏易导致宫外生长受限(ex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EUGR),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肺、胃肠道等结构和功能的生长发育.目前营养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平衡肠外营养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特殊营养素摄入的研究等,仍需探索合适的营养管理方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 长链脂肪酸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   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中 长链脂肪酸 ,观察其治疗前后体重的增长及血生化、血脂肪酸的改变。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体重增长快 ,差异有显著意义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差异无显著意义。 结论  生后第三天供给中 长链脂肪酸 ,从 0 5g/kg开始 ,按0 5g/kg递增至 3 g/kg是安全的 ,并且可增加体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呼吸暂停、硬肿症、低血糖、吸入性肺炎、NEC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1996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11例,治愈出院7例,存活率63.64%。现将ELBWI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分析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临床表现,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全部病例一入院即进入抢救单元(生命岛),特医特护,采用促进肺发育成熟,呼吸管理与氧疗,感染防治极为重要,营养支持包括经皮中心静脉置管(PICC),微量喂养,尤其是当出现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时,应用生大黄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出院后的专人随访。对预后极为重要。结果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经过10-14周的治疗,2例救治成功,1例于生后103天体重达1400g时死于感染。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协调采用多种救治措施,成功救治超低出生体重儿,其抢救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外营养方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出生72h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ELBWI的胃肠外营养方案,根据营养方案不同分为早期胃肠外营养组(EPN组)和延迟胃肠外营养组(LPN组),EPN组生后4h内开始予以6.7%小儿氨基酸1.6g/(kg·d),1g/(kg·d)递增,10%葡萄糖酸钙1mmol/100ml,24h内开始予以20%脂肪乳1g/(kg·d),1g/(kg·d)递增;LPN组出生8~24h开始予以6.7%小儿氨基酸0.5g/(kg·d),0.5g/(kg·d)递增,20%脂肪乳0.5g/(kg·d),0.5g/(kg·d)递增,根据血钙水平决定是否补钙。分别于出生后24、48h及72h检测血清钾、钠、游离钙水平,记录每日液体摄入量、尿量及死亡例数等。结果与EPN组相比,LPN组72h内高钾血症、低钙血症发生率均增加(33.3%比3.6%,80.0%比10.7%,P均<0.05),两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分娩方式、产前激素使用、每日液体入量、血气pH值、血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LBWI早期予氨基酸、钙剂以及24h内开始脂肪乳可减少早期电解质紊乱,尤其减少早期非少尿性高钾血症,可以预防致命性高血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肠道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3名接受肠道外营养(PN)超过14d的VLBWI PN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 PNAC发生率20.9%。PNAC组和无PNAC组相比,PN持续时间及全肠道外营养时间久、氨基酸及脂肪乳累计用量大、生后14d时静脉非蛋白热卡所占比例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氨基酸累计用量及感染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随PN持续时间的延长,所有患儿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有明显的升高,出生2周以后的血清DBIL、DBIL/TBIL、ALP及TBA水平在PNAC组与无PNAC组间差异有显著性。9例PNAC患儿中2例死亡,7例好转出院。结论 感染及氨基酸累计用量为PNAC发生的危险因素。PN持续时间越久,肠道外营养成分用量越大,PNAC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动态监测DBIL、ALP、TBA对早期发现PNAC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早产儿循环系统在出生时发育不成熟,常发生早产儿低血压和动脉导管未闭,其处理方法不同,常会影响患儿存活率和预后.扩容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环氧化酶抑制剂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是较常用的药物,但对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心血管系统问题何时需要处理和如何处理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14.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呼吸支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知识及技术进步,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显著提高.这些新生儿出生后常需呼吸支持,合理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有助于减轻肺损伤、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呼吸支持形式取决于生后状况,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应用机械通气,达到理想的气体交换,避免通气损伤.无创性呼吸支持作为出生时最初的干预措施及其在向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治疗转变过程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极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胆汁淤积是婴儿肠外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调查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且肠外营养时间大于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04例,使用营养液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发生胆汁淤积的观察组和未发生胆汁淤积的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0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胆汁淤积46例(22.5%);单因素分析显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在观察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生体重低、吸氧时间长、第一次开奶时间晚、禁食时间长、肠外营养持续时间长、总氨基酸和总脂肪的摄入量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禁食时间(OR:1.115,95%CI: 1.031~1.207)是胆汁淤积的高危因素。结论:胆汁淤积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危重儿尽早开展肠内营养,减少肠外营养时间,降低胆汁淤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 200 g)的临床资料,为其预后及临床干预提供预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孕期病史、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诊治经过及预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108 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范围在结论 极低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较高,且随着日龄的增加,影响早产儿生存的预后因素不同,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两种静脉营养方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静脉营养已经成为低出生体重儿现代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早产儿静脉营养时何时加用氨基酸和脂肪乳,国内外有很大差别,国内传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48h后加用氨基酸,72h后加用脂肪乳,而国外早期静脉营养法为生后第1天即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该实验对比研究两种静脉营养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0例不能耐受全肠道营养的符合条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1周内营养摄入及2周内体重增长情况、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并于生后第1,3,7天采静脉血测血清前白蛋白。对其中21例(实验组11例,对照组10例)于生后6个月测量身长和体重。结果:①实验组生后1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2周内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相同日龄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第3日及第7日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1±11.2mg/Lvs31.5±8.5mg/L;91.5±10.8mg/Lvs78±10.9mg/L,P<0.001);③实验组与对照组过渡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无差异;④两组均无静脉炎、血栓形成、氮质血症、高脂血症及胆汁淤积的发生,两组呼吸暂停、高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生后6个月的体重,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不会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