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跨膜段突变TM-INF-α(△-28mTM-TNF-α)正反向信号诱导U937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8mTM-TNF-α质粒分别转染COS-7,检测表达的△-28mTM-TNF-α诱导U937产生NO的量。同样△-28mTM-TNF-α质粒转染U937,sTNFRI激活反向信号后,检测U937促炎因子IL-8以及IL-1β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28mTM-TNF-α不能够诱导U937产生NO,但被激活并传递反向信号促使U937的促炎因子转录和表达。结论跨膜段突变抑制了TM-TNF-α正向信号但不影响反向信号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测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对sTNF-α激活后U937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构建TM-TNF-α胞浆段缺失突变体,并进一步验证。方法:sTNF-α激活U937细胞后撤除,加入可溶性TNFR(sTNFRⅠ)激活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用RT—PCR方法检测反向信号对活化后U937细胞因子IL-1β、IL-8 mRNA的影响;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TM-TNF-α胞浆段缺失突变重组体,采用电穿孔法转染U937,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sTNF-α激活U937细胞后撤除,高表达的细胞因子IL-1β、IL-8 mRNA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sTNFRⅠ激活的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可加速细胞因子mRNA的降解,且使mRNA降解至50%的时间分别由约75、60分钟缩短至约45、35分钟。成功构建TM-TNF—α胞浆段缺失突变重组体pcDNA3.0-△csTM-TNF—α并瞬时转染U937细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937细胞膜表面除表达26000的野生型TM-TNF-α蛋白外,还可表达约20000的突变体蛋白。这种缺失胞浆段的突变体蛋白可竞争性抑制反向信号对活化后U937细胞因子mRNA的下调作用。结论: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可下调sTNF-α激活后U937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且TM-TNF-α胞浆段为其介导的反向信号所必需。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sTNFRⅠ预先激活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观测其对sTNF-α激活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的影响。方法预先用sTNFRⅠ与U937细胞作用30min,洗涤后加入sTNF-α作用不同时间,观测预激活反向信号对sTNF-α刺激U937产生活性氧、胞内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 mRNA的转录及IkB-α水平(Western blot)的影响。结果单独用sTNFRⅠ激活的反向信号并不影响U937细胞的功能,而预激活反向信号能协同增强sTNF-α刺激U937细胞产生活性氧,且呈sTNFRⅠ浓度、sTNF-α浓度依赖关系;预激活反向信号协同增强sTNF-α刺激U937炎性细胞因子mRNA(TNF-α、IL-1β、IL-8等)的转录水平;并促进U937细胞IkB-α的降解。结论预先激活TM-TNF-α介导的反向信号协同增强sTNF-α对U937的激活作用,提示反向信号可能参与机体对早期炎症反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T-bet基因在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的表达及其对IFN-γ分泌的影响,寻求通过免疫调节改善白血病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电穿孔技术将重组人pIRES-eGFP-Tbet(pIRES-eGFP-hTbet)质粒转染U937细胞,RT-PCR检测转染前后U937细胞T-bet的mRNA水平;westen-blot检测表达的T-bet蛋白;ELISA检测其分泌IFN-γ的水平.试验中同时设立pIRES-eGFP质粒为对照.结果 电穿孔转染U937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转染细胞),其荧光细胞阳性率80%左右,提示转染成功;转染T-bet的U937细胞,分别经RT-PCR及westen-blot检测到T-bet的mRNA和表达的蛋白,而未经转染或转染对照质粒pIRES-eGFP的细胞,均未见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T-bet转染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含有较高水平的IFN-γ,而转染前及对照质粒转染的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极低.结论 通过电穿孔方法 成功将人T-bet基因转染到白血病细胞株U937中,并检测到大量IFN-γ的产生.T-bet是免疫应答调节的重要转录因子,对其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T-bet基因或其表达产物作为Th1应答的调节剂用于临床血液病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促进与抑制c-Jun蛋白表达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探索c-Jun与GR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AVU6-c Jun siRNA干涉质粒,电穿孔法分别转染U937细胞c-Jun蛋白表达真核载体与PAVU6-c Jun siRNA干涉质粒,观察c-Jun表达对GR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AVU6-c JunsiRNA干涉质粒,转化U937细胞后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增强,而转染c-Jun表达载体pCMV-c Jun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所减弱.结论c-Jun蛋白表达水平对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影响,抑制c-Jun蛋白表达,一定程度上可促进GR表达并增强其转录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促进与抑制c-Jun蛋白表达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探索c-Jun与GR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AVU6-c Jun siRNA干涉质粒,电穿孔法分别转染U937细胞c-Jun蛋白表达真核载体与:PAVU6-c Jun siRNA干涉质粒,观察c-Jun表达对GR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AVU6-c Jun siRNA干涉质粒,转化U937细胞后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增强,而转染c-Jun表达载体pCMV-c Jun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所减弱。结论c-Jun蛋白表达水平对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有影响,抑制c-Jun蛋白表达,一定程度上可促进GR表达并增强其转录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7.
结核分支杆菌培养上清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道上皮细胞对结核杆菌产物产生的炎症反应,探讨炎症反应信号传递的机制。方法:制备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H37RV株培养上清,用培养上清刺激肺上皮细胞株SPC-A-1和A549,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IL-8表达量。用突变MyD88表达重组质粒转染SPC-A-1细胞,观察MyD88与结核杆菌培养上清诱导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信号传递的关系。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强毒力H37RV株培养上清明显增加SPC-A-1和A549细胞IL-8的表达。用突变MyD88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MyD88转染SPC-A-1。结果显著抑制了结核杆菌培养上清对SPC-A-l细胞的炎症刺激作用。结论:结核杆菌培养上清能够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表达,,Toll/IL-1受体信号通路及MyD88分子与细胞炎症反应的信号传递相关,提示在肺结核病发病过程中。结核杆菌的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肺上皮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参与肺结核炎症病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FOXO1(forkhead box O1)对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产生的影响,探讨转录因子FOXO1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cDNA-FOXO1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至NIT-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OXO1的过表达情况;以LPS分别处理重组质粒(pcDNA-FOXO1)、空质粒(pcDNA3.1)转染以及未转染的NIT-1细胞24 h后,应用ELISA法检测3组细胞致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情况。以LPS和PBS分别处理NIT-1细胞24 h后,ELISA测定两组细胞致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比较两组细胞FOXO1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差异。结果 FOXO1在瞬时转染48 h的NIT-1细胞中实现了过表达;经LPS刺激后,重组质粒转染的NIT-1细胞产生的IL-1β和TNF-α显著高于空质粒转染和未转染组(P<0.01);经LPS处理24 h后的NIT-1细胞产生了致炎因子IL-1β和TNF-α,而PBS处理组未见表达。LPS处理组中FOXO1蛋白表达高于PBS处理组,但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PBS处理组(P<0.01)。结论炎症状态下,过表达转录因子FOXO1可增加胰岛β细胞致炎因子的产生,这主要与非磷酸化FOXO1的相对增多有关,它有望成为糖尿病抗炎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将合成的两段有回文结构的c-Jun互补cDNA序列插入PAVU6siRNA表达载体,构建PAVU6-cJunsiRNA干涉质粒,电转化U937细胞,观察沉默c-Jun的基因表达对GR蛋白表达和转录激活能力的影响,探讨c-Jun与GR功能的相互关系。PAVU6-cJunsiRNA转化U937细胞后GR的表达和转录激活活性均有所增强。提示抑制U937细胞c-Jun蛋白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GR表达及增强其转录激活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38信号通路(p38MAPK)在白细胞介素1(IL-1)β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6(IL-6)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MAP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中的活化程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JSA法检测IL-1β诱导的系膜细胞促炎症介质IL-6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其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生成的影响。结果:IL-1β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刺激系膜细胞引起p38MAPK的活化,并明显上调系膜细胞IL-6表达。SB203580以剂量依赖方式从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IL-6表达。结论:p38MAP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反应产生炎症介质IL-6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克隆并构建人RGS1表达载体,转染U937细胞和树突细胞,进行功能分析.方法 通过RT-PCR方法克隆人RGS1基因,将其连接到peDNA 3.1/V5表达载体.然后以连接的质粒为基础通过报告基因化学发光及ELISA方法对人RGS1基因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经扩增及序列测定表明pcDNA-RGS1质粒构建成功,在U937细胞和树突细胞中可以表达.RGS1对U937细胞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明显上涮树突细胞细胞凶子IL-6的表达.结论 在peDNA-RGS1质粒成功构建基础上,证明了人RGS1基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应答中的调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短发夹RNA表达质粒抑制人U937细胞的蛋白激酶C-ζ(PKC-ζ)表达后,对基质细胞来源的因子-1刺激的U937细胞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一对针对人PKC-ζ的mRNA的寡核苷酸序列,退火后将其连入载体。对重组质粒pSIRENp进行酶切鉴定。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分别将质粒pSIRENp和对照质粒转染U937细胞,用RT-PCR检测PKC-ζ和U937细胞VEGFmRNA。结果: 酶切证实目的寡核苷酸片段已经被克隆到pSIRENp,转染后几乎完全抑制U937细胞的PKC-ζ表达;VEGF mRNA表达在SDF-1作用前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结论: shRNA方法可成功抑制U937细胞的PKC-ζ表达。PKC-ζ可能参与调节U937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IL-27和U937细胞分别共培养24h和48h,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促凋亡基因 p53、bax 及caspase-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CD86和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表面CD86和CD54的表达,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IL-2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CR结果显示经过不同剂量IL-27刺激后,U937细胞中促凋亡基因 p53和bax表达增加,同时,U937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及活性也有相应增加;MTT结果显示,IL-27可以抑制U937细胞增殖并和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产生协同作用;IL-27可以诱导U937细胞中的MHCⅠ类分子(HLA-A,B,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D86和黏附分子CD54的表达增加。结论: IL-27可以诱导U937细胞中促凋亡基因的表达,直接抑制细胞增殖,对细胞中MHCⅠ、CD86和CD54的表达有诱导作用。这可能是IL-27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诱导人淋巴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apoptingene)在诱导人淋巴瘤细胞U937凋亡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用含有apop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人淋巴瘤细胞U937。采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台盼蓝染色及RTPCR等研究其在不同时间条件下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Apopin基因瞬时转染U937细胞48h,可出现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细胞的数量与apoptin基因的转染时间有关。诱导后24h,U937细胞中出现磷酸化的JNK蛋白的表达,诱导后48h达高峰;而非磷酸化的JNK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poptin基因具有诱导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JN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在apoptin基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郝兵  高嵩  侯治富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11):1019-1021,1025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CD200蛋白的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株,为研究该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电转染基因法将含有人CD200 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D200质粒和pcDNA3质粒分别转入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中,经G418筛选,转染阳性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并应用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G418筛选,U937细胞全部死亡,转染pcDNA3质粒和pcDNA3-CD200重组质粒的U937细胞存活,并可连续传代培养30代;转染pcDNA3-CD200重组质粒的U937细胞RT-PCR检测有一特异性扩增带;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0表达结果显示:转染pcD-NA3-CD200重组质粒的U937细胞CD200表达阳性细胞率(77.20%)显著高于转染pcDNA3质粒(3.20%)和U937细胞组(2.10%)(F=133996.40,P〈0.01);各代间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结论:用基因转染法成功地建立了稳定表达CD200蛋白的人单核细胞株U937-pcDNA3-CD2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含有野生型或突变型人三叶因子1(Trefoil factor 1,TFF1)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质粒,并研究雌激素对上述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设计人野生型和突变型TFF1基因启动子的引物,扩增回收片段,将其克隆到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构建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胆囊癌GBC-SD细胞,24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野生型pGL3-TFF1质粒和雌激素应答元件(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s,ERE)位点突变的pGL3-TFF1-△ERE突变质粒,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1,AP-1)位点突变的pGL3-TFF1-△AP-1突变质粒以及pGL3-TFF1-△ERE+△AP-1双突变质粒。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pGL3-TFF1质粒和pGL3-TFF1-△ERE突变质粒均具有基础转录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01)。雌激素能进一步增强野生型TFF1启动子质粒和pGL3-TFF1-△ERE突变质粒的启动子转录活性(P0.01),而对pGL3-TFF1-△AP-1突变质粒以及pGL3-TFF1-△ERE+△AP-1双突变质粒的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野生型以及突变型TFF1启动子质粒,发现非经典雌激素受体结合部位——激活蛋白1(AP-1)位点对雌激素诱导的TFF1启动子转录活性增强发挥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MA对CD18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运用定量RT-PCR方法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MA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U937细胞CD18mRNA表达的作用,这种作用能分别被PKC、NF-κB抑制剂所抑制,但不能被转录因子AP-1抑制剂所抑制。结论:PMA能激活细胞的PKC,进而通过其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CD18mRNA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为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CD18基因转录所必需,而AP-1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免疫炎症反应机制,采用real-time PCR及ELISA检测β-淀粉样蛋白1-40(Aβ_((1-40)))刺激RPE细胞后IL-33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并采用ELISA检测IL-33刺激RPE细胞后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及调控产生炎症因子的信号通路。结果发现,Aβ_((1-40))刺激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后能够诱导IL-33因子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上调,且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IL-33因子分别通过p38 MAPK、ERK1/2信号通路调控促炎症因子IL-6、IL-8的表达。据此说明,IL-33通过调控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促炎症因子IL-6、IL-8参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稳定表达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1(SOCS-1)蛋白的细胞,探讨其在胰岛β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克隆大鼠SOCS-1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GFP-C1-SOCS1并转染入大鼠胰岛细胞系RINm5F中,构建稳定表达SOCS-1蛋白的细胞。分别用细胞因子IL-1β 、TNF-α、IFN-γ 、IL-1β联合IFN-r、IL-1β联合TNF-α及IFN-γ刺激24h,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指标。结果 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SOCS-1蛋白的细胞。用IFN-γ、IL-1β联合IFN-r、IL-1β联合TNF-α及IFN-γ刺激后,未转染SOCS-1质粒的细胞iNOS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在用所有细胞因子刺激后,未转染SOCS-1质粒的细胞caspase-3表达及活性均显著升高。 结论 SOCS-1蛋白能减轻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胰岛β细胞促凋亡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脂多糖(LPS)预致敏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产生促炎功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MSC被预致敏前后TLR4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如TLR4、MyD88、TRAF6等)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的入核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比较MSC被致敏前后促炎因子(IL-1β、IL-6、MIP-2、TNF-α)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结果与未致敏的MSC相比,LPS预致敏的MSC中TLR4表达升高,NF-κB入核增加,促炎性因子IL-1β、IL-6、MIP-2、TNF-α表达升高,提示LPS预致敏可以激活MSC中的TLR4信号通路,并且诱导MSC中Th1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升高,而Th2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无变化或减少。结论MSC被LPS预致敏后TLR4信号通路激活,Th1型细胞因子及受体表达上调,从而诱导MSC分化成促炎表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